初中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二单元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北师大版课后练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北师大版课后练习
第1题【单选题】
世界上现存最大的青铜器( )
A、四羊方尊
B、大盂铜鼎
C、青铜豖尊
D、司母戊鼎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与吴越争霸有关的成语是( )
A、纸上谈兵
B、朝秦暮楚
C、卧薪尝胆
D、退避三舍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西周发生“国人暴动”时在位的国王是( )
A、周文天
B、周武王
C、周厉王
D、周幽王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下列哪个王朝的建立标志着我国早期国家的产生( )
A、夏朝
B、商朝
C、秦朝
D、汉朝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夏商西周时期高高在上的奴隶主为了统治广大的平民和奴隶,采取的两种主要手段是( )
①暴力镇压②实行分封制③礼仪教化④实行宗法制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答案】:
【解析】:
第6题【单选题】
春秋时期是分封制逐渐走向解体的时期,由“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变为“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这一时期最显著的政治特点是( )
A、周王室衰微
B、周王室得到五霸的支持
C、霸主“尊王攘夷”,扶助小国
D、争霸战争不断,分裂趋势加剧
【答案】:
【解析】:
第7题【单选题】
巨大的商代司母戊方鼎可以证明我国商周时期( )
A、畜牧业发达
B、原始农耕文明出现
C、铁器开始使用
D、青铜工艺水平高超
【答案】:
【解析】:
第8题【单选题】
春秋时期,一些诸侯国不再把土地分封给卿大夫,职位也不再世袭。

这表明什么制度逐步瓦解( )
A、禅让制
B、世袭制
C、奴隶制
D、分封制
【答案】:
【解析】:
第9题【单选题】
作家余秋雨曾经写道:“就在秦始皇下令修建长城的数十年前,四川成都平原上已经完成了一个了不起的工程……它至今还为无数民众输送涓涓清流。

”下列历史人物中,主导修筑这个“了不起的工程”的是( )
A、禹
B、李冰
C、商鞅
D、李春
【答案】:
【解析】:
第10题【单选题】
北京出土的青铜器“克盉(hé)”(下图)记载:周成王封克做匽(今北京地区)的诸侯,管理羌族、驭族……克进驻匽地,接收土地,平息动乱。

此记载印证的分封制的内容是( )
A、诸侯得到周天子授予的土地和臣民
B、诸侯在战时须带兵随从周天子作战
C、诸侯向周天子缴纳贡品
D、诸侯定期觐见周天子
【答案】:
【解析】:
第11题【单选题】
要了解中国古代的军事,探索战争的规律,应该关注哪一历史时期的历史( )
A、商周时期
B、西周时期
C、春秋时期
D、战国时期
【答案】:
【解析】:
第12题【单选题】
夏、商、周,史称“上古三代”,可见它们处于( )
A、原始社会
B、奴隶社会
C、封建社会
D、氏族社会
【答案】:
【解析】:
第13题【单选题】
“战国时期,他在岷江中游修筑了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

从此,成都平原变成了“天府之国”。

材料中的“他”是( )
A、李冰
B、李春
C、伊尹
D、管仲
【答案】:
【解析】:
第14题【单选题】
战国初年,三家分晋,三家指的是( )
A、齐楚秦
B、赵魏韩
C、赵魏秦
D、楚齐韩
【答案】:
【解析】:
第15题【单选题】
“合纵”和“连横”发生在( )
A、春秋时期
B、战国时期
C、西周
D、商朝
【答案】:
【解析】:
第16题【单选题】
“掉转矛头,反戈相击”这一史实发生的朝代是( )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秦朝
【答案】:
【解析】:
第17题【单选题】
铁制农具在我国出现的时间是( )
A、原始农耕时期
B、夏商时期
C、春秋时期
D、战国时期
【答案】:
【解析】:
第18题【判断题】
公元前1046年,周文王联合各地势力与商军在阪泉会战,灭亡了商朝。

( )
A、正确
B、错误
【答案】:
【解析】:
第19题【填空题】
远古时代,英雄辈出。

①传说______部落和______部落联合在涿鹿打败了蚩尤部落,形成了日后的华夏族。

②黄帝的妻子______发明养蚕缫丝。

③约公元前2070年______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

【答案】:
【解析】:
第20题【填空题】
夏商西周时期以血缘亲疏关系来区分尊卑等级,在当时的社会各阶层中,农业和手工业生产部门的主要劳动者是______。

【答案】:
【解析】:
第21题【材料分析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通大川,决壅塞,凿龙门……疏三江五湖,注之东海,以利黔首。

——《吕氏春秋》
文中所提到的事迹是何人所做?
他所采取的方法是什么?
他最典型的故事是什么?
除了治水,大禹还有哪些重要事迹。

【答案】:
【解析】:
第22题【材料分析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山东省简称鲁,也有人称之为齐鲁大地。

其中齐、鲁就是西周时期出现的诸侯国。

材料二:(周)平王登位之后,把国都迁到洛邑,以躲避犬戎的侵扰。

平王的时候,周王室衰微。

各诸侯以强并弱,齐国、楚国、泰国、晋国势力强大起来
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回答,齐、鲁等这些西周时期的诸侯国是通过什么制度建立起来的?这一制度起到了什么作用?
周平王迁都后,周朝被称为东周,东周分为哪两个时期?
在春秋时期先后出现了哪几位霸主?
【答案】:
【解析】:
第23题【材料分析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尧、舜、禹先后成为黄河流域的部落联盟首领。

……人们不再通过频繁的战争来争夺部落联盟首领的位置,而是以相对和平的方式推举继承人。

材料二:“禹传子,家天下。


材料三:“天有十日,人有十等……故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士臣皂,皂臣舆,舆臣隶,隶臣僚,僚臣仆,仆臣台。


材料四:“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


请回答:
材料一中“相对和平的方式推举继承人”,是原始社会时期哪一项民主制度?
材料二反映出古代实行什么政治制度?
材料三反映出西周实行什么政治制度?西周实行这一制度的目的是什么?
你是如何理解材料四的内容?
【答案】:
【解析】:
第24题【材料分析题】
认真阅读下列历史材料:【材料一】什伍连坐法规定:五家为一伍,十家为一什。

……一家犯法,其他人家必须告发,如隐瞒不告,就以相同罪名处罚。

【材料二】生产粮食和布帛多的人,免除劳役。

【材料三】立了军功的人,按照功劳的大小封爵。

【材料四】把乡、邑、聚合并成县,县的长官称为县令,由国君任命。

——上述材料都选自本学期初一课本。

(1)上述四则历史材料,是哪个时期的什么改革的内容?
""
(2)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上述四则改革的内容。

""
(3)这个变法除了上述内容外,还有哪些内容?
""
(4)这次改革有什么重要作用?
""
【答案】:
【解析】:
第25题【综合题】
读下图,请回答。

图1,图2分别是什么图?
它们的出现说明了什么?
【答案】:
【解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