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麻醉处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刍议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麻醉处理
目的探讨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麻醉处理。
方法选取该院自2010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44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老年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该组44例患者均平稳度过麻醉阶段,患者均未出现麻醉意外事件。
麻醉诱导期间相对较为平稳,气管插管时,27例患者出现心率增快现象,21例患者出现血压增高现象,手术时间最短为30 min,最长为120 min。
术后患者心率、呼吸均逐渐恢复良好,气管导管拔管时有14例患者出现血压升高现象,8例患者心率>100次/min,术后5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占11.4%,术后患者均康复出院。
结论给予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有助于提高麻醉效果,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标签: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
该院为探讨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麻醉处理,对2010年1月—2011年1月期间收治的4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收治的44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老年患者,男28例,女16例,最小年龄58岁,最大年龄79岁,平均年龄64.6岁。
其中24例患者为胆石症,20例患者为慢性胆囊炎,以ASA分级标准为依据,其中33例患者ASAⅡ级,11例患者为ASAⅢ级。
1.2 方法
术前30 min给予患者0.1 g鲁米钠及0.5 mg阿托品肌肉注射治疗,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对患者行外周静脉开放,并给予患者500 mL聚明胶肽输注治疗,输注时间需控制在30 min内。
在该基础上给予患者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方式:开放静脉后,以胸8~9及胸9~10间隙为穿刺点进行穿刺,给予患者浓度为0.5%的甲黄酸罗哌卡因局部麻醉,同时要将麻醉平面控制在胸4以下。
在麻醉平面出现后,给予患者全麻诱导。
经硬膜外导管,将局部麻醉药物间断性输入到其中。
此外,还要将CO2气腹的充气速度控制在1.5 L/min,并将腹内压控制在10~15 mmHg。
在对患者腹腔进行清洗后,将异氟醚吸入操作停止。
1.3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处理。
2 结果
该组44例患者均平稳度过麻醉阶段,患者均未出现麻醉意外事件。
麻醉诱导期间相对较为平稳,气管插管时,27例患者出现心率增快现象,21例患者出现血压增高现象,手术时间最短为30 min,最长为120 min。
术后患者心率、呼吸均逐渐恢复良好,气管导管拔管时有14例患者出现血压升高现象,8例患者心率大于100次/min,术后5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其中2例患者出现呕吐症状,3例患者出现咽喉不适症状,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4%,术后患者均康复出院。
3 讨论
目前,我国老年胆结石患者不断的增加,临床上通常采用手术方式进行治疗。
和传统的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具有并发症少、创伤小、疼痛轻、恢复快等优点[1]。
因此临床上通常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配合麻醉处理作为治疗老年胆结石患者的主要方式。
然而,由于老年患者的身体机能逐渐消退,且患者多伴有肝肾功能异常、循环和呼吸系统疾病,使得其对手术及麻醉的耐受性明显降低,在进行手术及麻醉处理时往往具有较大的风险[2]。
因此,必须要给予其更多的重视。
同时由于腹腔镜手术对麻醉有着较高的要求,其不仅要确保患者肌肉松弛、安全无痛,同时由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往往会对患者的循环、呼吸产生较大的生理干扰,且术中需要给予患者CO2气腹治疗,而随着混着腹腔内CO2含量的增加,CO2则会通过腹膜、破裂血管、腹腔脏器等弥散进入到血液循环,从而导致PaCO2含量增加[3]。
气腹后在机械因素的作用下对患者的呼吸功能产生影响。
而对于伴有严重心肺功能衰竭的患者,即便给予其人工高流量通气,患者也往往会出现程度不一的高碳酸血症。
由于不能充分的对应激反应进行抑制,从而使得肾上腺素能神经末梢在高碳酸血症的作用下导致血浆去甲肾上腺素增加,从而使患者出现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血压急剧升高现象,从而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严重的威胁。
因此,术前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准备,耐心询问患者病史,并要给予患者全面系统的检查,从而正确的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评估。
硬膜外麻醉可以有效的对交感神经向低级中枢传入非生理性刺激进行阻滞,从而防止应激反应产生。
此外,硬膜外麻醉还能对内脏大小神经进行阻滞,从而促进腹腔血管扩张,并减小周围血管阻力。
同时给予患者硬膜外局麻腰间断注入治疗,还能避免由于全麻药物功效消失而造成患者在苏醒时出现剧烈疼痛的现象发生,这也就有效的降低了患者心血管意外的发生率。
在给予老年患者硬膜外麻醉复合全身麻醉时要适当的降低局麻药物浓度,同时术中要认真对患者的各项生命指标、输注液体质、量等进行严格的监测。
此外,由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时间较短,同时为了缩短患者苏醒时间,手术时应尽可能的使用短效药物,并且要加强对患者保暖的重视,尽可能的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该研究表明该组44例患者均平稳度过麻醉阶段,患者均未出现麻醉意外事件。
麻醉诱导期间相对较为平稳,气管插管时,27例患者出现心率增快现象,21例患者出现血压增高现象,手术时间最短为30 min,最长为120 min。
术后患者心率、呼吸均逐渐恢复良好,气管导管拔管时有14例患者出现血压升高现象,8例患者心率>100次/min,術后5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其中2例患者出现呕吐症状,3例患者出现咽喉不适症状,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4%,术后患者均康复出院。
这就说明给予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全麻复合硬膜外麻
醉有助于提高麻醉效果,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 孙晶.舒芬太尼与芬太尼麻醉对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J].中外妇儿健康,2011,6(7):89-91.
[2] 覃子宇.老年高血压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麻醉效果观察[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3,3(6):134-136.
[3] 冯连秋,张树波,夏萍,等.七氟烷或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在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麻醉效果的比较[J].实用医学杂志,2010,8(1):5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