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材料学博士开题报告-精品文档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到很好的解释,而这正是影响复合材料性质 改变的本质原因。
山东大学2019级材料学博士研究生开题报告
陶 瓷 基 复 合 材 料 微 观 结 构 及 特 性 的 理 论 研 究
一. 选题背景 3.课题的提出意义及来源
本课题研究将得到国家自然基金资助( No: 50242019) 本课题以掺杂陶瓷基(氧化锆为主)复合材料的相变 机制和强韧化机理界面结构的微观解析为指导对象,通 过对其强韧机制、界面缺陷和相变机制的理论研究,为 氧化锆复合材料的相变强韧机制的完善提供动力学数据, 以期为复合材料的实验研究提供理论指导,促进氧化锆 邓复相陶瓷在各个领域的产业化发展。
应力腐蚀理论 阳离子-空位扩散理论
山东大学2019级材料学博士研究生开题报告
陶 瓷 基 复 合 材 料 微 观 结 构 及 特 性 的 理 论 研 究
二. 氧化锆陶瓷的研究现状
2. 相变机制的研究
1 Nakanishi等人首先提出Y2O3-ZrO2陶瓷中t-m相变是一种受氧 离子短程扩散控制的类贝氏体相变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 国内许祖耀、路新瀛等人认为CeO2-ZrO2的等温相变是受氧扩散 表面化学理论 控制的贝氏相变,氧空位浓度的增加或减少都会导致t-m相变。
山东大学2019级材料学博士研究生开题报告
陶 瓷 基 复 合 材 料 微 观 结 构 及 特 性 的 理 论 研 究
二. 复合材料的理论研究现状
1.复合材料界面增强增韧的理论研究 表面包覆材料界面结合强度的理论预测 张等人利用DFT(B3lyp)方法,详细研究了 BN超硬材料在其金属( Al)表面的包覆。微观动 力学研究表明:Al-N键结合要强于Al-B键,从而 推测认为对N在Al(001)面的优先吸附对生成CBN相是有利的,对Al(001)面预先氮化处理有助 于C-BN在铝基体的吸附.
山东大学2019级材料学博士研究生开题报告
二. 研究现状
陶 瓷 基 复 合 材 料 微 观 结 构 及 特 性 的 理 论 研 究
1.复合材料界面增强增韧的理论研究 复合材料界面能的预测
A
B
W ad
A
B
分别计算两种材料表面的能量及形成复合界面 的能量,获得吸附能预测材料表面的结合能。
W W W W ad A B AB
山东大学2019级材料学博士研究生开题报告
陶 瓷 基 复 合 材 料 微 观 结 构 及 特 性 的 理 论 研 究
二. 研究现状
2. 氧化锆相变机制的研究
表面化学理论 应力腐蚀理论 阳离子-空位扩散理论
山东大学2019级材料学博士研究生开题报告
陶 瓷 基 复 合 材 料 微 观 结 构 及 特 性 的 理 论 研 究
陶 瓷 基 复 合 材 料 微 观 结 构 及 特 性 的 理 论 研 究
一. 选题背景 1. 陶瓷基复合材料的性能及特点
陶瓷基复合材料一般具有高强度、高韧型和优 异的热性能和化学稳定性。从微观分析来看,它是 由许多微小的单晶体依赖原子间相互作用力结合在 一起而组成的多晶材料,它的许多性能要优于单组 份金属或陶瓷材料,而多晶材料本质上是不稳定的, 随温度的改变而导致结构发生变化,反过来多晶体 结构的变化将导致材料力学及物理化学性能的改变, 如塑性、强度和抗蠕变能力等。
山东大学2019级材料学博士研究生开题报告
二. 研究现状
陶 瓷 基 复 合 材 料 微 观 结 构 及 特 性 的 理 论 研 究
1.复合材料界面增强增韧的理论研究 陶瓷材料间韧化机制的简单模型
Painter等人使用局域密度近似(LDA)方法, 在氮化硅(Si3N4)和氧化铝(Al2O3)复合材料 的烧结性能研究中,以偶合四面体团簇模型(右图) 研究了基体相(Si3N4)与形成的玻璃相 Si Al O N ( 6 Z Z Z 8 Z)的界面各种组分变化的相 对稳定能(键能)。计算结果认为,在Si3N4基 体上优先形成Al-N键,铝原子的优先占位促进了 SiAlON的指数增长,交叉网络键模型促进了界面 的强化。
山东大学2019级材料学博士研究生开题报告
研究题目:陶瓷基复合材料微观结构
及特性的理论研究
博士生: 陈守刚 导 师: 尹衍升 教授
山东大学2019级材料学博士研究生开题报告
陶 瓷 基 复 合 材 料 微 观 结 构 及 特 性 的 理 论 研 究
1. 选题背景
2.研究现状
3.研究方法 和研究内容
4. 技术路线
山东大学2019级材料学博士研究生开题报告
陶 瓷 基 复 合 材 料 微 观 结 构 及 特 性 的 理 论 研 究
一. 选题背景 2.实验研究的局限性
由于传统方法制备新材料要通过大量实验, 寻找规律,确定最佳性能不仅费时、费力而且 带有较大的经济消耗,同时,受实验条件的局 限性,对复合材料微观结构演变的影响规律得
1.
应力腐蚀理论 阳离子-空位扩散理论
山东大学2019级材料学博士研究生开题报告
陶 瓷 基 复 合 材 料 微 观 结 构 及 特 性 的 理 论 研 究
二. 氧化锆陶瓷的研究现状
2. 相变机制的研究
Schumauder等人认为时效过程并不单独由水的表面 化学吸附造成,而是由Y2O3在缺陷表面或在t相晶粒 表面化学理论 内不均匀分布造成的不均匀应力和水共同作用结果。
1 lang认为由于Y3+从内部向表面扩散与吸附水分子 反应形成Y(OH)3, 在Y2O3含量低的地方成为m相形 二. 氧化锆陶瓷的研究现状 核的有利位置,使相变从表面向内发展; 2 Schubert认为Y3+不可能从内部向表面扩散,而 是吸附的水从点阵中向内扩散。 相变机制的研究 3 Yoshimara任为Y(OH)3晶体的形成是不可能的, 而是水在表面吸附解离形成Zr-OH或Y-OH导致应力 集中发生相变 缺陷:表面化学理论的提出,基于水提高t-M相变速 率,但不能解释惰性气氛中时效试样。 表面化学理论
5. 创新点
6. 可行性 分析
7. 论文进展 安排
山东大学2019级材料学博士研究生开题报告
陶 瓷 基 复 合 材 料 微 观 结 构 及 特 性 的 理 论 研 究
一. 选题背景
1 陶瓷基复合材料的性能及特点
2 实验研究的局限性
3 课题的提出意义及来源
山东大学2019级材料学博士研究生开题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