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维修质量检验的有关法规和标准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汽车维修质量管理相关法规
(4)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本法是为了保护合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 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制定。汽车维修质量纠纷错综复杂, 托修方应该与承修方事先签订书面维修合同,明确约定修理项目、 修理费用、质量要求、竣工时间、验收标准以及其他责任事项, 即以合同的形式确定双方的义务和权利。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汽车维修质量管理相关法规
(11)《汽车运输业车辆综合性能检测站管理办法》(交通部令1991年第 29号)本办法是为了掌握汽车运输业车辆技术状况,保障在用运输 车辆完好和维修质量,健全车辆质量监控体系,加强车辆综合性 能检测站的管理而制定。该办法对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站的建设、 管理、职责、基本条件和认定等作了明确规定,是汽车综合性能 检测站管理的法规依据。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汽车维修质量管理相关法规
(2)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 本法是为了加强计量监督管理,保障国家计量单位制的统一 和量值的准确可靠而制定。要求汽车维修的计量器具、检测诊断 设备定期检定。 (3)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 本法是为了改进产品质量,使标准化工作适应社会主义现代 化建设和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需要而制定。汽车维修业实施标准 化工作,有利于保证和提高汽车维修服务质量,有利于提高汽车 检测诊断维修设备的产品质量。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汽车维修质量管理相关法规
(9)《道路运输行政处罚规定》(交通部令1998年第3号交通部令2001 年第5号修改) 本规定是为了规范道路运输行政处罚行为,维护道路运输市 场秩序,保障道路运输经营者、旅客、货主和其他当事人的合法 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和国务院“关于贯彻 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的通知”的精神而制定的。 对汽车维修管理、车辆技术管理和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管理的行为 的处罚进行了规定。 (10)《道路运输车辆维护管理规定))(交通部令1998年第2号交通部令 2001年第4号修改)本规定是为了加强道路运输车辆管理,保持车 辆技术状况良好,确保运行安全、保护环境,降低运行消耗,提 高运输质量而制定。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汽车维修质量管理相关法规
8.汽车维修质量返修制度 在质量保证期内,因维修质量造成汽车的故障和损坏,维修 企业应优先安排返修,并承担全部返修费用,如因维修质量造成 机件事故和经济损失,由承修方负责。
三、汽车维修质量管理相关法规
1.汽车维修质量管理的相关国家法律 (1)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 本法是为了加强对产品质量的监督管理,提高产品质量水平, 明确产品质量责任,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而制定。适用于解决 汽车及其零配件产品纠纷。
上一页
返回
第二节汽车维修质量管理的技术标准
一、汽车维修生产技术标准
汽车维修生产的技术标准是保证汽车维修质量、降低物料消 耗的基础性标准,是指导汽车维修生产的技术依据。其中包括通 用性标准和专用性标准,其主要内容是: 1.汽车大修标准 汽车大修是整车性能恢复性修理,具有工业生产的性质。为 保证车辆修复后满足动力性、经济性、可靠性、安全性以及环保、 节能等方面的要求,必须对整个维修生产过程中的拆卸、修理、 装配、调试和检验等制定严格的技术标准。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二节汽车维修质量管理的技术标准
3.主要车型和专用修理标准 汽车的车型复杂、种类繁多,但是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总是 有几个量多面广的基本车型,其余很多车型是在基本车型的基础 上改装和变型。为保证汽车维修质量并使维修企业方便,制定几 个基本车型的专用修理标准是十分必要的。 4.汽车维护技术规范 汽车维护是以保护车辆完好技术状况或工作能力为目的的作 业,其主要作业内容是清洁、检查、调整、紧固、润滑等,应根 据不同车型、不同使用条件确定作业的级别、作业项目和作业周 期,这就产生了汽车维护技术规范。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地理条 件、气候条件、车辆使用强度等差异很大,因此,汽车维护没有 制定国家或行业统一的技术规范,而是由各地根据具体情况制定。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汽车维修质量管理相关法规
(3)《汽车运输业车辆技术管理规定》(交通部令1990年第13号) 我国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吸收国外先进的维修管理技术, 为了加强汽车运输车辆的技术管理,保证汽车行驶安全,充分发 挥运输车辆的性能,降低运输成本,制定了本规定。凡是在我国 从事道路运输的单位和个人都属于此规定的管理范围。13号令对 我国的汽车维修制度进行了变革,将计划预防保养制度向状况监 视维护过渡,要求车辆技术管理以预防为主和技术与经济相结合 的原则,对车辆实行择优选配,正确使用,定期检测,强制维护, 视情修理,合理改造,适时更新和报废的全过程综合管理。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汽车维修质量管理相关法规
3.汽车维修行政处罚的原则 (1)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 (2)不得超越法定权限的原则 (3)先取证后裁决的原则 (4)自由裁量原则 (5)从轻处罚的原则 (6)从重处罚原则 (7)一事一罚原则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汽车维修质量管理相关法规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汽车维修质量管理相关法规
(4)《汽车维修质量管理办法》(交通部令1991年第28号)本办法是为加 强汽车维修行业管理,保证汽车维修质量,根据《汽车维修行业 管理暂行办法》而制定。该办法是实行技术管理的主要法规依据。 (5)《公路运输管理暂行条例))(交通部、国家经委「86]交公路字1013 号)本条例规定经营汽车维修(含汽车保养和专项维修)的企业和个 体修车户,须具备必要的维修、检测设备和符合国家计量标准的 量具,配备必要的技术人员,个体修车户应有合格的修车技工;必 须严格执行国家标准局发布的汽车修理技术标准和交通主管部门 制定的技术规范和修理质量标准,并符合车辆管理部门安全检验 标准的要求。该条例为汽车维修业的管理提供了法律依据。 (6)《汽车维修业开业条件))(国家技术监督局GB/T 16739. 1一16739. 3-1997)本条件将汽车维修企业按经营项目分为三个类别。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汽车维修质量管理相关法规
2.汽车维修行业行政处罚的种类 (1)警告警告是道路运政执法机关对汽车维修违法行为当事人的告诫。 (2)罚款罚款是道路运政执法机关对违法行为当事人强制其缴纳一定 数额货币的经济性处罚。 (3)没收非法所得违法行为当事人因违法行为获取非法所得或财物, 道路运政管理机关在给予处罚的同时,还应没收其非法所得并上 缴国库。 (4)责令停业道路运政执法机关责令违法行为当事人停业生产和营业, 在规定时间内整改,并根据整改情况进行处理。 (5)吊销《汽车维修技术合格证))(或经营许可证)这是道路运政执法机 关对违法行为当事人最严厉的一种处罚措施。
第一节汽车维修质量管理相关法规
一、汽车维修质量管理职责
交通部28号令《汽车维修质量管理办法》明确规定了各级汽 车维修行业管理部门和汽车维修企业在汽车维修质量管理中的主 要职责。 1.各级汽车维修行业管理部门的质量管理 2.汽车维修企业的质量管理 汽车维修企业必须建立健全与其维修类别相适应的质量管理 机构;汽车维修个体业户应有人负责质量管理工作。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汽车维修质量管理相关法规
2.汽车维修质量管理的相关行业规章 (1)《汽车维修行业管理暂行办法》(交通部、国家经委、国家工商行 政管理局[86]交公路字956号)本办法是汽车维修行业管理的第一个 法规性文件,对汽车维修行业管理的指导思想,汽车维修业户的 开停业管理,汽车维修的质量管理、价格管理、结算凭证管理、 经营行为管理等都作了明确规定。 (2)《汽车维修质量纠纷调解办法》(交通部交公路发[1998]349号)本 办法是为了使汽车维修质量纠纷在行业内得到及时化解,保障承、 托修双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规范汽车维修质量纠纷调解工作, 有效地维护汽车维修业的正常秩序,促进汽车维修质量的不断提 高,树立行业良好的社会形象而制定。本办法进一步明确汽车维 修质量纠纷调解是行业管理部门的重要职责,是进行汽车维修质 量管理的不可忽视的一节汽车维修质量管理相关法规
(5)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本法是为了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促 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而制定。托修方与承修方一旦发生 纠纷,可以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原则条款维护自己的合 法权益。 (6)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暂行条例 本条例是为了保障国家税收法规、政策的贯彻实施,加强税 收征收管理,确保国家财政收人而制定。汽车维修企业和个体维 修户开业、变更、歇业时,有关税务事项按该条例执行。 (7)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 本条例是为了维护道路运输市场秩序,保障道路运输安全, 保护道路运输有关各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而制定。对汽车维修经 营作了相关规定。
下一页
返回
第二节汽车维修质量管理的技术标准
2.汽车主要总成修理技术标准 汽车各总成的技术状况直接影响到整车的使用性能,在使用 过程中,由于各总成的使用条件不同,磨损情况和故障规律差异 很大,修理周期也不一致。因此制定各总成的修理技术标准是非 常必要的,是保证汽车维修质量的基础工作。 主要总成技术标准包括:发动机修理、发动机气缸体和气缸盖 修理、曲轴修理、凸轮轴修理、转动轴修理、变速器修理、前桥 和转向机修理、驱动桥修理、客车车身修理等技术标准。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汽车维修质量管理相关法规
四、汽车维修行政处罚
1.汽车维修行政处罚的特征 处罚的依据是有关汽车维修的法律、法规和规章。 处罚的范围是汽车维修行业中的违法违规行为。 处罚的执行机关必须是道路运政执法机关,具体包括交通主 管部门,法律、法规授权的道路运政管理机构和交通主管部门委 托的其所属的道路运政管理机构及专门的维修管理机构。其他国 家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以及社会组织不具有这种处罚的权力。 处罚的对象是汽车维修违法行为当事人,包括公民和法人。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汽车维修质量管理相关法规
(7)《汽车维修合同实施细则》(交通部、国家工商局行政管理局交运 发「1992]112号)本细则将汽车维修过程中的维修项目、质量保证 及违约责任等细节以经济合同的方式确立下来,以维护承、托修 双方的合法权益,为解决汽车维修质量纠纷提供了法律依据。 (8)《汽车维修质量检验员岗位培训大纲》(交通部交公路发 [1998]384号)本培训大纲是为了贯彻《汽车维修质量管理办法》, 落实质量检验员持证上岗制度,进一步强化汽车维修质量管理工 作,提高汽车维修质量检验人员的素质而制定。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汽车维修质量管理相关法规
4.计量管理制度 计量管理是对汽车维修、检验过程中所用计量器具、检测仪 器的管理。计量器具、检测仪器失准,维修质量就得不到保证。 所以必须严格执行计量器具定期鉴定,保证计量值的准确性。 5.汽车维修技术档案管理制度 汽车维修技术档案管理制度是质量信息工作的保证。只有做 到汽车维修检验原始记录真实、及时、完整记录人档,并妥善保 存,才能为质量管理提供可靠的质量评定依据和反馈信息,有助 于保证和提高汽车维修质量。 6.竣工出厂合格证制度 7.质量保证期制度
4.违章处罚适用程序 道路运政机关根据《道路运输违章处罚规定(试行)》进行违 章处罚时,当事人有权对适用法律、法规、适用程序作监督。违 章处罚程序包括: 现场取证——事后调查——定性处理——处罚执行 5.复议与诉讼 当事人对道路运政管理机关所作的处罚决定有复议权和提起 行政诉讼权,对处罚决定不服的,应在处罚决定书送达后15天内, 向作出处罚决定的上一级道路运政管理机关申请复议;复议机关处 罚决定书送达3个月或复议决定书送达15天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 讼。申请复议或提起诉讼期间,不停止对处罚的执行。逾期不起 诉又不执行处罚决定的,道路运政管理机关应提请人民法院依法 强制执行。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汽车维修质量管理相关法规
二、汽车维修质量管理制度
汽车维修质量管理制度是质量管理部门或企业质量管理机构, 为贯彻汽车维修质量管理方针和目标,依据有关法规、标准制定 的管理规章。目前汽车维修业实施的维修质量管理制度主要有以 下几方面: 1.汽车维修质量检验人员的培训、考核及持证上岗制度 2.汽车维修质量检验制度 汽车维修质量检验是一项广泛的、经常性的工作。 3.汽车维修配件、辅助原材料检验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