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管理讲义(5,6)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硫浓度平均值超过国家二级标准限值,比上年度下降近8
个百分点。人口集中、机动车较多的大型城市氮氧化物污
染相对较重。
与上年相比,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的城市比例由 33.1%上升到36.5%,超过三级标准的城市由40.6%下降到 33.1%。 47个环境保护重点城市中, 27 个城市空气质量达到国 家二级标准,7个城市空气质量为三级,13个城市空气质量 超过三级标准。 酸雨出现的区域与往年相比无明显变化,基本维持了近
的城市属中度污染,53.3%的城市属轻度污染,15.4%的城市 声环境质量较好。重点城市道路交通噪声基本处理轻度污染。 2000年,监测176个城市的区域环境噪声,等效声级范围 在 47.2~65.8% 分贝( A)之间。 6.2% 的城市污染较重,
49.4%的城市属中度污染,33.0%的城市属轻度污染,11.4%
中山市市域环境卫生控制性规划三角镇东风镇小榄镇古镇镇东升镇港口镇沙溪镇横栏镇五桂山镇板芙镇三乡镇至广州至江门南头镇中山市环境卫生科技研究所镇区界垃圾填埋场现状垃圾填埋场规划垃圾焚烧厂规划垃圾堆肥厂规划中山市中心城区中山港武汉城市建设学院环境工程系垃圾焚烧厂现状老虎坑流水坑33系统管理从社会系统工程角度出发解决垃圾问题首先抓源头管理制定了2010年源头减量化30的目标及相应政策措施
一、农村环境及城镇环境
狭义的农村环境只指乡居和田园、山林、荒野,广 义的则还包括小城镇 。它们与城市环境有很大差异。农村不
会产生城市中那样的交通紊乱、废物堆积、污染严重等问题。 但是农村环境,特别是小城镇环境,与纯自然环境也有很大 的不同。以农田环境为主体的狭义农村环境,因大量农业生产新 技术(比如农药的使用)的不断引入,使其与纯自然环境的差异
几年形成的格局。降水年均pH值小于5.6的城市主要分布在
长江以南、青藏高原以东的广大地区及四川盆地。华中、 华南、西南及华东地区仍是酸雨污染严重的区域;北方只 有局部地区出现酸雨。
2000年,监测的254个城市中降水pH值范围在4.10~7.70之
间,157个城市出现过酸雨,占61.8%,其中92个城市年均pH值
的关系。
1.城市环境综合整治的原则
经济、社会、环境三大子系统协同; 不同部门、行业
之间的利益协调;各类生产、生活全过程的环境审计;各
单位之间双赢。 2.城市环境综合整治的主要工作内容 ① 确定综合整治目标。 ② 正确制定综合整治方案。 ③ 改革环境管理体制,建立综合整治方案。
回目录 第二节 农村与小城镇环境管理
假定某一地区的污染物 X 的环境容量为 Mx,排污总量控制 即意味着该地区的污染物 X的排放总量Qx应小于或等于 Mx。如 果该地区排放污染物 X 的污染源有 n 个,各污染源排放量分别为 QXi(I=1,2,…,n),则污染物X的总量控制应满足下式。
i 1
QXi M X
n
i 1,2,, n
1.城市大气环境污染
中国城市空气质量恶化的趋势有所减缓,部分城市
空气质量有所改善,但整体污染水平仍较严重,总悬浮
颗粒物或可吸入颗粒物是影响城市空气质量的主要污染
物,部分地区二氧化硫污染较重,少数大城市氮氧化物
浓度较高。酸雨区范围和频率保持稳定,酸雨区面积约
占国土面积的30%。
2000年城市空气监测的338个城市中,36.5%的城市
域上,就其对象而言,必须关注人类的社会行为对环
境所造成的影响。因此,环境管理工作的重点和中心
都在于区域环境管理。
第一节 城市环境管理
一、城市与城市环境管理概述
(一)城市与城市环境
回目录
城市是人类利用和改造环境而创造出来的一种高度人
工化的地域,是人类经济活动集中,非农业人口
大量聚居的地方。
城市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它包括自然生态系 统、社会经济系统与地球物理系统,这些系统相互联 系、相互制约,共同组成庞大的城市系统。
如水环境中的丰水期、平水期、枯水期的污水排放量。
类型指标一般分为化学污染指标、生态污染指标和
物理污染指标三种。各类指标都是单项指标的集合。
单项指标一般有多种,任何一种物质如果在环境中 的含量超过一定限度都会导致环境质量的恶化,因此就 可以把它作为一种环境污染单项指标。如水环境中的pH、
水温、色度、臭味、溶解氧、生化需氧(BOD)、化学
达到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63.5%的城市超过国家空气
质量二级标准,其中超过三级标准的有 112个城市,占监
测城市的33.1%。城市空气质量总体上比1999年度好转,
达标城市比例上升,超过三级的城市比例下降。
总悬浮颗粒物或可吸入颗粒物年均值超过国家二级标
准限值的城市占统计城市的61.6%。20.7%的城市二氧化
3.颁发排放许可证和临时排放许可证
根据地区排放总量的分配方案,由当地环保部门向排
污单位发放排放许可证,并对排污单位进行不定期的抽查。
(三)环境综合整治
所谓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就是从最大限度地发挥城市 整体功能出发,运用综合的对策、措施来整治、保护和塑 造城市环境,以协调经济建设、城乡建设和环境建设之间
来源的排放量1612万吨,生活来源的排放量383万吨;烟尘排放
总量1165万吨,其中工业烟尘排放量953万吨,生活烟尘排放量
212万吨;工业粉尘排放量1092万吨。
2.城市水环境污染 城市地面水污染普遍严重,并呈恶化趋势,其主要原因
是城市工业和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水体造成的。
2000年,全国工业和城市生活废水排放总量为415亿吨,
第五章 区域环境管理
第一节 城市环境管理
第二节 农村与小城镇环境管理
第三节 流域环境管理
第四节 开发区环境管理
第五节 区域环境规划与管理范例
区域环境管理
区域,这个相对的地域概念,但区域的概念又不
可无限制的缩小,其面积必须有一定的大小,同时在
这个地域中还必须有相对独立的自然生态系统。
环境管理,就其目标而言,必然落实到一定的区
中也相继设立了“城市规划”或“城市环境规划系”。 前苏联:70年代设立了城市建设研究和城市环境保护研究 室,并将城市的环境保护和改善纳入各类城市的规划设计中。 日本:1974年制定了国土利用计划法和全国的国土利用规 划,并把城市环境规划纳入到城市建设规划中。
我国也是在 20 世纪 70 年代初开始从城市污染源调查和 城市环境质量评价入手进行城市环境管理,到 1979 年成都 环境保护会议提出“以管促治,管治结合”的方针,使城 市环境管理走上综合防治的轨道。由于城市环境中的各要 素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
(二)污染物总量指标管理
污染物的总量指标管理指对污染物的排放总量进行控制。 首先是推行
排污申报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度

排污许可证制度。
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管理,是建立在环境容量这一概念基 础之上的。环境所能接受的污染物限量或忍耐力极限,一般称 为环境容量,即单元环境中某种污染物质的最大允许容纳量。 从排污总量管理的实施来说,关键在于排污总量的正确分 配和合理调配。
县级以上工业废水处理率和排放达标率分别为 95.0% 和82.1% 。
3.城市固体废物 城市固体废物主要是工业废渣和生活垃圾。 2000 年,全国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为 8.2亿吨,其中县 及县以上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为 6.7亿吨,乡镇工业的产生 量为1.5亿吨。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为 3186万吨,其中乡镇 工业的排放量 2146万吨,占排放总量的 67.3%。危险废物
越来越大。
小城镇虽有明确的行政管理界线范围,但它或与乡村紧密相 连,或与田园交错,具有林野、乡居兼有的景观特色,因而具
有村镇环境与农田环境间杂的特点。
传统的小城镇较少高楼大厦,公益设施简陋,相对而言由于 工艺落后,设备陈旧,加之管理水平较低,故污染比较严重。 在改革开放、经济建设迅猛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今 天,小城镇建设极其环境保护已成为当前我国社会经济
(二)水土流失 我国山地丘陵占国土总面积的 2/3,由于开荒种粮、滥伐森 林、过度樵采等,致使植被覆盖率日趋缩小,水土流失范围日益 扩大。 (三)盐碱化
盐碱化是土壤特别是干旱地区土壤的一个环境问题。我国约
有盐碱土地2 700×104hm2,其中1/4是耕地,3/4是荒地。
盐碱地的形成有自然的原因,也有人为作用的原因。
若第i个污染源治理前后的排放量分别为Qxi0和Qxi1,则 第i个污染源的消减量为△QXi=QXi0-QXi1。如果第i个污染源 的治理费用为Cxi,则该地区优化的费用目标函数应为:
min F X C Xi
i 1 n
CXi 和QXi 之间的关系常称为费用函数,一般是非线性 函数,因此以总费用作为目标函数的规划是非线性规划。
其中工业废水排放量 194 亿,城市生活污水排放量 221 亿吨。
废水中化学需氧量(COD)排放总量1445万吨,其中工业废水 中COD排放量750万吨,生活污水中COD排放量740吨。 2000 年,全国工业废水处理率(含县及县以上工业和重
点乡镇工业污染源)为94.7%,工业废水排和达标率为 82.0%;
自80年代以来,城市环境管理也逐渐由单纯环境污
染控制转向城市生态环境管理,由单一的污染治理转向
城市环境综合整治。
二、城市环境管理的基本途径和方法
(一)污染物浓度指标管理
污染物浓度指标管理指控制污染源的排放浓度,其
控制指标一般分三类: 综合指标、类型指标、单项指
标。
(以水为例)
综合指标一般包括污染物的产生量、产生频率等。
发展的主线与重点;现代化小城镇的建设与管理的一个 重要组成部分就是环境建设与管理。
二、农业生产活动对农村环境的影响
(一) 沙漠化
土地沙漠化的最主要成因是干旱和强风。而人类过度的农牧 业生产活动和其他经济活动则是促使土地迅速沙漠化的主要根源。 沙漠化的发展不仅使沙化土地利用价值降低,而且由于沙化 导致的气候恶化等影响,严重地威胁着邻近地区的农业生产,并 对更大范围的环境产生不利影响。 沙漠化是全球性的重大环境问题之一。全世界受沙化威胁的 土地占地球陆地总面积的35%,受威胁的人口占世界人口的20%。
的城市区域声环境质量较好。重点城市区域环境噪声基本处理
轻度污染范围。
(三)城市环境管理的发展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城市环境管理得到世界各国 的普遍重视。
美观:1973年美国环保局(EPA)邀请国际城市管理协会为 其他地方环境质量调查,并将城市环境问题进行了排队。70年
代初,贝利等人汇编出版了《城市环境管理》,并在高等院校
城市环境是经过人类充分改造过的人工
环境系统,也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特点是: 社 会经济系统在城市环境中起决定作用; 城市环 境中的自然生态系统是不独立和不完全的生态 系统。
(二)城市环境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 城市化的迅速发展,人口迅速地向城市聚焦。世 界城市人口已经超过世界人口总数的 40%。我国的城市 人口虽然只占全国人口总数的 30%,但绝对数却居世界 前列。
产生量为830万吨,其中县及县以上工业产生量为796万吨, 占产生总量的95.9%。 2000 年,城市垃圾清运量约为 1.1 亿吨,其中 60% 以上 经较规范的处理处臵。
4.城市噪声
城市噪声主要来源于城市交通。 2000年,监测 214个城市的道路交通噪声,等效声级范围
在56.2~80.7分贝(A)之间。8.9%的城市污染较重,22.4%
在实际管理工作中,污染物总量控制管理包括如下内容: 1.排污申报
向环境中排放污染物的单位,一律要向当地环境保护
部门提出排污申请。注明每个排污口排放的污染物、浓度
及削减该污染物排放的具体措施、完成年限。重点排放污染
物的单位要按月填报排污月报。
2.总量审核
首先由当地环保部门按照核定排污大户和各地区允许 排放的污染物总量,然后由下一级政府的环保部门核定辖 区范围内其他排污单位的允许排污量。
需氧量(COD)…… 重金属类等。
污染物指标管理和排污费制度相结合,构成了我国城市环 境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但随着技术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也暴 露出许多问题,主要为: 以污染物的排放浓度为控制对象,只控制了从污染源排出 的污染物浓度,而忽略了污染物的流量,因此势必造成环境中 污染物总量不断增加,控制不住城市的环境质量。 满足排放标准要求,各超排污的单位或机构都会去采取一 定的污染物控制措施。但在分散治理的情况下,其规模效益难 以保证,故从宏观上来看是不可取的。
小于5.6,占36.2%。 “酸雨控制区”中 102 个城市和地区降水年均 pH 值范围在 4.10~6.90,其中95个城市出现酸雨,点93.1%;72个城市年均 降水pH值小于5.6,占70.6%。汕尾、巢湖、曲靖、马鞍山、赤
壁、潜江和德阳未检出酸雨。
废气中主要污染物排放量
2000年,全国废气中二氧化硫排放总量1995万吨,其中工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