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第14课明朝的统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4课明朝的统治
一、选择题
1.?明朝那些事儿?向我们介绍了汉族建立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270多年的历史。
在这本书中,我们可以欣赏到以下哪一人物建立明朝的丰功伟绩( )
A.刘邦
B.朱元璋
C.李渊
D.朱棣
【解析】选B。
此题考察明朝的建立者。
1368年,朱元璋以应天府为都城,建立明朝。
【拓展延伸】丞相设立与废除及废除原因
(1)设立与废除:秦始皇在HY设立丞相、御史大夫、太尉HY,分掌行政、HY和HY事,其直接目的是防止大臣专权。
朱元璋废除了丞相,权分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目的是强化皇权。
(2)废除原因:解决传统的皇权和相权之间的矛盾,强化皇权。
2.据史料记载,洪武十七年九月十四日到二十日,送到皇宫的奏章一共1 160件,涉及3 291件事情,皇帝平均一天要处理411件事。
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 A.HY行制 B.创设三六部制
C.废除丞相制
D.设置HY机处
【解析】选C。
据题干材料可知,明太祖朱元璋政务繁忙。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明太祖朱元璋为了加强君主专制,废除丞相,撤销中书,由六局部理朝政,直接对皇帝负责,全国的HY政大权都集中到了皇帝手里。
这样做加强了皇权,但同时造成繁杂的政务集于皇帝一身的弊端,后不得不设内阁大学士,以备参谋,协助皇帝处理政务。
3.(2021·学业考)?皇明祖训?记载:“今我朝罢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相抗衡),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
〞明太祖这一做法反映的本质是( )
A.扩大六部权利
B.HY丞相制度
C.扩大地方权利
D.加强君主专制
【解析】选D。
题干材料反映的是废除丞相,由六局部理朝政的史实。
明朝建立后,朱元璋废除实行了一千五百年的丞相制度,使皇帝直接指挥六部,君主专制得到加强。
故明太祖这一做法反映的本质是加强君主专制。
4.如图是电影?锦衣卫?海报。
锦衣卫出现于以下哪位皇帝统治时期
( )
A.朱棣
B.朱元璋
C.赵匡胤
D.李世民
【解析】选B。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明太祖朱元璋设立锦衣卫,掌管对臣民的监视、侦查。
锦衣卫由皇帝直接指挥,不受法律的约束,是明朝加强君权的重要间谍机构。
5.在王府井大街北端有一条东厂胡同,其命名与明朝设立的机构东厂有关。
这一机构是由以下哪位皇帝设立的( )
A.明太祖
B.明成祖
C.建文帝
D.明英宗
【解析】选B。
此题考察学生对知识的识记与应用才能。
据所学知识可知:明成祖时设东厂,对官吏百姓进展监视、逮捕和处分,故正确答案为B。
6.七年级学生王朋对同学说:“明朝的官员们没有隐私权,太可怕了!〞他所说的应该是明朝实行的哪项措施带来的后果( )
A.设立厂卫间谍机构
B.大兴文字狱
C.设殿阁大学士
D.废除丞相
【解析】选A。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该同学的评述,反映的是明朝设立厂卫间谍机构,负责对臣民进展监视和侦查,使得官员没了隐私权。
7.我国的科举制度经历了从积极推动社会进步到束缚人们思想、阻碍社会进步的转变。
这种转变始于( )
A.设置进士科
B.设置明经科
C.创始殿试和武举
D.八股取士
【解析】选D。
此题主要考察学生的识记和综合分析才能,主要考察学生对我国古代科举制度开展的理解。
A、B、C出现于隋唐时期,这一时期科举制处于创立、完善阶段,一直在推动社会进步;八股取士出现于明朝,对命题范围、答题观点、答题格式等多加限制,禁锢了读书人的思想,从此,科举制开场阻碍社会的进步。
【拓展延伸】八股取士与唐朝科举制的不同
(1)明朝科举考试内容限于“四书〞“五经〞;唐朝主要考试内容为儒家经典、诗赋政论等,内容全面。
(2)明朝八股取士,应考者不能发表个人见解;唐朝考试可发表个人见解。
(3)明朝答卷文体严格限于八股文,僵化呆板;唐朝考试不限文体。
(4)明朝八股取士,束缚了知识分子的思想,不利于社会进步,以消极影响为主;唐朝科举制度促进了文化教育事业的开展,有利于社会进步,以积极影响为主。
【概念链接】八股文
所谓“八股文〞,每篇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个局部组成。
破题,开首用二句设破题意。
承题,用三四句或者五六句承接破题的意义加以说明。
起讲,用
数句或者十数句作为议论的开场,只写题大意,宜虚不宜实。
入手一二句或者三四句,为起讲后入手之处。
以下起股至束股才是正式议论中心。
这四股中,每股又都必须有两股排比对偶的语句,一般是一反一正,一虚一实,一浅一深,亦有联属者,合一共八股,故名八股文。
全篇总字数, 顺治时定为550字,康熙时增为650字,最后改作700字。
八股文的试题出自四书,应试者必须按“四书〞“五经〞的代圣贤立言,依格式填写上,因此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弊病尤大。
然而明清取士,却以科举为重,而科举又以八股文为主,于是教育重心当然就完全放在如何教八股文与如何做八股文上了,严重束缚了学子的思想与才华。
8.被明朝万历皇帝钦笔御批“第一甲第一名〞的状元赵秉忠长达2 460字的殿试卷子,成为我国现存唯一的状元卷。
该卷肯定涉及哪些内容( )
A.经济政策
B.时事评论
C.诗词歌赋
D.四书五经
【解析】选D。
此题考察明朝的八股取士。
明代考试的题目必须来自“四书〞“五经〞;答题必须以朱熹的?四书集注?为HY,不得随意发挥;文体采用八股文。
9.电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介绍了我国各地美食。
中国人开场吃上自产的玉米、马铃薯和花生最早应在( )
A.西汉
B.唐朝
C.北宋
D.明朝
【解析】选D。
此题考察学生的根底知识识记才能。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代从国外引进新物种玉米、甘薯、马铃薯、花生和向日葵等。
10.明朝时,手工业在前代的根底上继续开展,哪座城成为丝织业中心
( ) A. B.
C. C.
【解析】选A。
此题考察学生的识记才能。
明代成为丝织业中心。
二、非选择题
11.阅读以下材料,答复以下问题。
材料一秦汉HY实行丞相制度,秦朝丞相“掌丞天子,助理万机〞,是百官之首。
……唐初,以三长官为宰相,从贞观年间开场,皇帝开场任命HY其他高级官员为相。
加强皇权,分散相权,以便建立能为皇帝所控制的HY决策系统的措施。
——白钢?中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二今我朝罢相,设五府、六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颉颃指相抗衡),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
——[明]朱元璋?皇明祖训?
(1)据材料一,指出秦朝丞相的职权。
(2)材料二中朱元璋是如何加强皇权的?
(3)据上述材料,指出中国古代丞相制度的演变过程及其本质。
【解析】此题考察的知识点是中国古代君主专制制度的逐渐加强,主要考察学生根据材料提取有效信息的才能。
第(1)题根据材料一容易答出秦朝丞相是百官之首,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
第(2)题结合材料二可知朱元璋加强皇权的措施主要就是废除丞相制度,权分六部,最后权利集中于皇帝。
第(3)题结合上述材料容易答出中国古代丞相的权利是逐渐缩小,直至废除丞相制度。
其表达的本质是封建专制皇权的逐渐加强。
答案:(1)为百官之首,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
(2)废除丞相制度,权分六部,最终权利集中于皇帝。
(3)中国古代丞相制度从秦朝开场设立,以后历代逐渐削弱丞相的权利,直至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
其本质是君主专制的逐渐加强。
12.阅读以下材料,答复以下问题。
材料一(明太祖)谕中书臣曰:“朕设科举,求天下贤才以资任用。
今所司多取文词,及试用之,不能措诸行事者甚众。
朕以实心求贤,而天下以虚文应之,甚非所以称朕意也。
其暂罢天下科举。
〞
——?明史纪事本末? 材料二是年(1610年),侍郎王图主庚戌会试,宾尹(人名)以庶子为分校官。
举人韩敬,尝受业宾尹,及会试,敬卷为他考官所弃,宾尹越房搜得之,与各房互换闱卷凡十八人,强图录敬为第一。
——?明通鉴?
(1)据材料一明太祖设科举的目的是什么?暂罢科举的原因是什么?
(2)材料二反映出明后期科举存在什么问题?
(3)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对明朝科举制度的认识。
【解析】此题考察学生阅读材料获取信息和运用信息解答问题的才能。
第(1)题根据材料一中的“求天下贤才以资任用〞“不能措诸行事者甚众〞即可得出结论。
第(2)题根据材料二中的“受业宾尹〞“与各房互换闱卷〞“强图录敬为第一〞说明科举考试存在徇私舞弊现象。
第(3)题结合八股取士的影响答复即可。
答案:(1)目的:实心求贤,稳固明政权。
原因:科举录用的人没有办事才能。
(2)反映出科举存在严重的徇私舞弊问题。
(3)明朝实行八股取士严重束缚人们思想,是统治者钳制知识分子的手段,说明君主专制加强,封建制度走向衰落。
励志赠言经典语录精选句;挥动**,放飞梦想。
厚积薄发,一鸣惊人。
关于努力学习的语录。
自古以来就有许多文人留下如头悬梁锥刺股的经典的,而近代又有哪些经典的高中励志赠言出现呢?小编筛选了高中励志赠言句经典语录,看看是否有些帮助吧。
好男儿踌躇满志,你将如愿;真巾帼灿烂扬眉,我要成功。
含泪播种的人一定能含笑收获。
贵在坚持、难在坚持、成在坚持。
功崇惟志,业广为勤。
耕耘今天,收获明天。
成功,要靠辛勤与汗水,也要靠技巧与方法。
常说口里顺,常做手不笨。
不要自卑,你不比别人笨。
不要自满,别人不比你笨。
高三某班,青春无限,超越梦想,勇于争先。
敢闯敢拼,**协力,争创佳绩。
丰富学校体育内涵,共建时代校园文化。
奋勇冲击,永争第一。
奋斗冲刺,誓要蟾宫折桂;全心拼搏,定能金榜题名。
放心去飞,勇敢去追,追一切我们为完成的梦。
翻手为云,覆手为雨。
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短暂辛苦,终身幸福。
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登高山,以知天之高;临深溪,以明地之厚。
大智若愚,大巧若拙。
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
把握机遇,心想事成。
奥运精神,永驻我心。
“想”要壮志凌云,“干”要脚踏实地。
**燃烧希望,励志赢来成功。
楚汉名城,喜迎城运盛会,三湘四水,欢聚体坛精英。
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不学习,如何养活你的众多女人。
不为失败找理由,要为成功想办法。
不勤于始,将悔于终。
不苦不累,高三无味;不拼不搏,高三白活。
不经三思不求教不动笔墨不读书,人生难得几回搏,此时不搏,何时搏。
不敢高声语,恐惊读书人。
不耻下问,学以致用,锲而不舍,孜孜不倦。
博学强识,时不我待,黑发勤学,自首不悔。
播下希望,充满**,勇往直前,永不言败。
保定宗旨,砥砺德行,远见卓识,创造辉煌。
百尺高梧,撑得起一轮月色;数椽矮屋,锁不住五夜书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