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感染分析及预防_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感染分析及预防
摘要目的:通过人工骨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分析探讨人工关节置换术后的预防方法及降低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方法:总结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感染2例病例的分析,及术后护理的经验和体会。
从病因出发针对医疗护理中可能出现的感染因素进行总结分析。
结论:明确病因,采取以预防为主的医疗护理措施,大幅降低了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感染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人工关节感染预防
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原因很多,主要具备3个基本条件:感染源细菌、有利于细菌生长繁殖的环境和机体、防御反应能力低下。
在人工关节置换术的伤口内有人工关节假体和骨黏固剂等材料,因异物的存在可以增加细菌毒力几乎1万倍,从而也增加了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严重性。
预防人工关节置换术后的感染,防止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十分重要。
临床资料
2008~2010年人工关节置换术83例。
其中人工全髋关节置换13例,男9例,女4例。
人工股骨头置换65例,男41例,女14例。
人工膝关节置换5例,男3例,女2例。
合并糖尿病5例。
合并高血压7例。
三无患者(无身份、无家人、无工作,康复后由社会福利部门管理的人)3例。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感染2例。
感染率占人工关节置换术的 2.2%。
为预防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发生,提高人工关节置换术的成功率。
特将2例人工股骨头置换后的感染做分析如下。
一般资料:2例患者,男女各1例。
其中男78岁,三无患者。
因不慎摔伤后由110送往医院,诊断右骨股颈骨折。
次日,在硬腰联合麻醉下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术后半个月出院。
住院区间7月份。
另1例患者女性77岁,既往有糖尿病史,入院后先调节血糖,3天后在硬腰联合麻醉下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术后半个月柱双拐步行出院。
住院区间11月份。
两患者均为术后1个月出现发热,切口红肿疼痛并伴有分泌物渗出而入院。
诊断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感染。
入院后行在次手术将人工关节假体取出。
持续冲洗引流灌注抗感染治疗。
20天左右,女性患者将人工关节假体植入,观察治疗半个月后治愈出院。
1个月后复诊,患者可扶手仗行走。
而男性患者因感染病灶未除,长期卧床等原因合并肺部感染导致各脏器衰竭数月后临床死亡。
分析
感染的原因分内源性和外源性两种:①发生深部感染的原因可能是手术当时细菌进入伤口,但由于手术后应用大量抗生素,而使细菌暂时得到控制,可形成潜在低毒性感染。
另外,植入体内的人工关节金属材料磨损尚未解决,因磨损而产生的碎屑在组织内不断聚集,也将成为潜在的感染因素。
另外,在手术期间患者是否正处于感染性病灶期,如:皮肤化脓感染,肺炎等而致血源性人工关节感
染。
同时手术时间是否过长,也将增加感染机会。
具有关文献记载:手术时间>140分钟细菌切口感染机会将增加。
其早期表现:术后体温持续增高,髋关节疼痛加剧,髋关节切口周围软组织肿胀,局部皮肤温度比健侧皮肤温度要高。
深部感染晚期表现为;髋关节局部急性炎症不明显,常无红、肿、热、痛等现象。
而是突然出现的髋关节负重疼痛和休息时疼痛,血液检查:血沉加快,血清C反应蛋白的含量升高。
②术前皮肤准备是否达到要求,手术室是否在层流级进行。
术后病室是否达标,更换无菌伤口辅料是否在无菌下进行,辅料灭菌后是否又被污染,病室是否有外来感染人员出入,每天病室是否进行紫外线消毒等都是引起感染的主要外在因素。
人工关节置换术后一旦发现感染,不论感染的深浅,都应该积极处理,彻底清除病灶,严重者应及时取出人工假体,较长时间的进行冲洗引流伤口,有效地应用抗生素。
预防措施
预防感染是取决于人工关节置换术是否成功的关键。
因此,应对各种可引起感染的因素进行有效的预防是十分必要的。
术前的准备:包括身体状况的全面平估,是否有潜在发生感染的危险。
术前皮肤的准备,患者手术区的皮肤是细菌的主要来源,因此手术区皮肤的无菌准备也显得尤为重要。
方法是:术前1天进行术野区的备皮、清洁和消毒,并用无菌辅料覆盖。
术前1小时在消毒并更换无菌辅料。
术前半小时抗生素的应用在人工关节置换术中也起到很关键的作用。
严格保持手术室的无菌状态,禁止不必要人员的进出。
做好手术室人员身体细菌的隔离防护,做好手术室空气指标的监测。
手术间最好选层流性手术间进行。
术者应带双手套进行手术。
手术操作者动作要轻柔,尽量减少组织损伤,减少手术时间。
术中应用抗生素溶液冲洗伤口,并在伤口处放置负压引流管,要保持无菌,防止造成感染的机会。
认真选择和检查所要植入人工假体的消毒保存是否完好。
做好各项基础护理,严格执行无菌消毒隔离。
术后将患者放置在温度、湿度适宜的病房内,为避免院内交叉感染最好放在单独房间。
护理人员每天2次进行紫外线消毒,每次30分钟。
进行紫外线消毒时,应将患者用被单遮盖(尤其注意眼睛的防护)。
每天要用消毒水浸泡过的拖布进行擦地,防止灰尘中携带病菌。
术后给予保护性隔离。
物品固定专用。
由于术后患者卧床等原因,很多无菌性操作必须在病房内进行,如:伤口换药,伤口引流管的拔出等。
因此要求医务人员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协助医生及时更换消毒辅料,最好有一定的防护作用(因为医生接触患者较多,病因较复杂,为防止病菌携带)。
为防止交叉感染限制探视。
术后早期最好减少患者家属的探视。
术后家属探病心切人员较多,浅在病原体复杂,做好家属工作也显得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 胥少汀,葛宝丰,徐印坎,主编.实用骨科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6.
2 吕厚山.人工关节术后院内感染危险因素分析.中华外科学,2000,38: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