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检测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检测题
一、单选题(共15小题)
1.利用图示凸透镜成像情景制成的光学设备是()
A.投影仪
B.照相机
C.放大镜
D.潜望镜
2.小刚同学站在池塘边看到“鱼在云中游”的奇景,他看到的()A.鱼是实像,云是虚像
B.鱼是实像,云是实像
C.鱼是虚像,云是虚像
D.鱼是虚像,云是实像
3.如图所示的光路图中,正确的是()
A.
B.
C.
D.
4.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眼睛能看到呈现在光屏上的像
B.有的虚像看的见,有的虚像看不见
C.眼睛可以直接看到凸透镜所成的实像
D.眼睛既能看到实像,也能看到虚像
5.关于凸透镜,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用照相机照相时,被照人到镜头的距离必须小于二倍焦距
B.用放大镜观察邮票时,邮票应放在放大镜的一倍焦距以内
C.用幻灯机放映幻灯片时,幻灯片到镜头的距离必须大于二倍焦距
D.照相机、幻灯机的镜头是凸透镜,放大镜的镜头是凹透镜
6.如下图所示,N是一个水平放置的长方形暗盒,盒内有水平向右的平行光,P为暗盒右侧平面上的一个圆孔,M是一个与暗盒右侧平面平行的、相间一定距离的光屏,若用一个外径与圆孔P相同的光学器件嵌入其中,发现在光屏M上呈现出一个比圆孔P大的圆形光斑,则嵌入圆孔P的光学器件()
A.一定是凹透镜
B.一定是凸透镜
C.可能是凸透镜或凹透镜
D.可能是厚平板玻璃
7.如果不慎在照相机的镜头上粘上一个灰尘颗粒(如图),那么拍摄的相片()
A.其上部将出现一个黑点
B.其下部将出现一个黑点
C.其上部和下部皆无黑点
D.其上部和下部各出现一个黑点
8.近视眼、远视眼、正常的眼睛,相对而言,这三种情况中眼睛的晶状体最厚的是()
A.近视眼
B.远视眼
C.正常的眼睛
D.一样的厚
9.如图所示,列出了部分成“像”实例:(1)小孔照相机所成的像;(2)透过玻璃砖看到钢笔;(3)平静的湖面上群山的倒影;(4)手影;(5)人照镜子.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1)(4)为实像
B.(2)(3)(4)为虚像
C.只有(1)为实像
D.只有(5)为虚像
10.正午时,太阳光直射水平地面.取一圆形薄凸透镜正对阳光,在距透镜15cm的地面上得到一个光斑,其直径是透镜直径的一半.若将透镜向上移动少许,光斑变大.透镜的焦距是()
A.5cm
B.10cm
C.15cm
D.30cm
11.人眼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下列关于近视眼的成因说法中正确的是()
A.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太弱
B.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太强
C.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弱
D.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
12.2014年最为特别的天象之一——“超级月亮”出现于8月11日凌晨,它比正常的月亮要大百分之二十,亮度也有所增加,某天文爱好者为了研究这一现象,于是架设一台天文望远镜做进一步观察,关于该望远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它的物镜和显微镜的物镜作用相同
B.它的物镜相当于放大镜,用来把像放大
C.它的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虚像
D.它由两组透镜组成,靠近眼镜的为目镜,靠近被观测物体的为物镜
13.物体AB通过凸透镜成像如下图所示,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制造的光学仪器是()
A.照相机
B.放大镜
C.幻灯机
D.潜望镜
14.下图中画出了光线通过透镜(图中未画出)的情形.其中凸透镜是()
A.a
B.b
C.C
D.d
15.我们经常提到的像:①小孔成像①平面镜成像①放大镜成像①电影屏幕上的像①汽车观后镜中的像,其中()
A.属于实像的是①①①
B.属于虚像的是①①①
C.由于反射而成的像是①①
D.由于折射而成的像是①①①
二、填空题(共3小题)
16.如图所示的透镜是______ 透镜,用这种透镜制作的眼镜可以用于矫正______ 眼.(选填“近视”或“远视”)
17.解决实际问题:午饭时刻,尽管南极阳光明媚,但考察队因为打火机用完了,无法取火.队里除了戴老花镜的老李、小王,戴近视眼镜的小黄,再无其他人,然而面对的就只有白茫茫的雪和无尽头的冰,他们应该怎样取得火种呢?
办法: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为适应教育均衡发展的需要,我市各中小学都配备了电子白板.投影机的光射到表面并不光滑的白板上发生了________,故教室各个座位上的同学均能看到投射到白板上的内容.此时若有一只苍蝇趴在镜头上,屏幕上将________(选填“会”或“不会”)显示苍蝇的像.
三、实验题(共3小题)
19.自制水滴显微镜,探究显微镜的工作原理.器材:焦距较长的凸透镜一个,滴管一个,废录音带
盒一个,清水.
(1)小水滴可看作一个焦距很小的______ 镜,本实验以小水滴作为显微镜的______ 镜,它与被观察物体的间距为10-15mm,如左图所示.
(2)如图所示中,任意滴一滴水滴,透过这个小水滴,如果看到一个与原来方向相同的、放大的箭头,在不调整与箭头的距离,应该把水珠变______ (填“厚”或者”薄”),直至得到与原来方向相反的、放大了的箭头.如果废录音带盒的厚度是12mm,那么最终水滴凸透镜的焦距范围是:______ .
(3)透过凸透镜去观察小水滴,使箭头、小水滴,凸透镜______ ,并且保持凸透镜水平,看到的箭头相对于原来的箭头是______ (填“正立”或“倒立”),如果要看到箭头更大的像,应把凸透镜略微向______ (填“上”或“下”)移动.
20.小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发现像高与像距、物距之间有一定的关系,为了进一步探究,他将5cm长的发光体放在一个竖直支架上作为光源进行实验.
(1)实验开始前,首先在光具座上依次安装发光体、凸透镜和光屏并进行调节,使它们的中心在______ .
(2)下表是小华同学实验时记录的几组数据:
根据表中数据,完成下列问题:
①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 cm.
①从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当像距小于物距时,像高与物高的比值______ 1(选填“大于”或“小于”);当像距大于物距时,像高与物高的比值______ 1(选填“大于”或“小于”).
①小华通过进一步分析实验数据又得出了像高与物高的比值和像距与物距之间的具体关系.他的结论是______ .
21.小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其中焦距为15cm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度线处,光屏和蜡烛分别位于凸透镜的两侧.
(1)小刚将蜡烛移至光具座上40cm刻度线处,从透镜的右侧通过透镜可以看到烛焰像,像的特点是放大的______ 的______ 像.
(2)小刚将蜡烛移至光具座上30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直到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则该像是______ 的实像,(选填“倒立”或“正立”)这一原理应用是______ .
(3)小刚将蜡烛移至光具座上10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直到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则该像是______ 的实像(选填“放大”、“等大”、“缩小”);光屏的位置在______ cm的刻度范围内.
(4)在上一步实验获得清晰的像后,小刚取了一副近视眼镜放在凸透镜前(如图乙),要使光屏上还能成清晰的像,可将光屏向______ (左/右)移.
四、计算题(共1小题)
22.如图所示,物体AB经凸透镜折射后所成像为A′B′,已知AB的高为h1,物距u,像距v,试用h1、u、v表示像高h2.
答案解析
1.【答案】B
【解析】观察图可知,物距为20cm,像距为17cm,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物距大于像距,则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故是照相机的原理.
2.【答案】C
【解析】水中的云是云彩反射的光经水面反射后形成的虚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
水中鱼的反射的光斜射到水面进入空气中时,会发生折射现象,折射光线远离法线,我们逆着折射光线就能看到水中的鱼的较浅的虚像;所以二者都是虚像,只是成像原理不同.
3.【答案】C
【解析】在分析凸透镜或凹透镜的光路图时,先确定所给光线的特点再根据透镜的光学特点来做出选择.
凸透镜有三条特殊光线:过光心的光线其传播方向不变;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通过焦点.
凹透镜有三条特殊光线: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平行于主光轴的入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反向延长通过焦点,指向另一侧焦点的入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
A、对于凹透镜,平行于主光轴的入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反向延长通过焦点,故A错误;
B、指向另一侧焦点的入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故B错误.
C、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应通过焦点,故C正确;
D、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故D错误.
4.【答案】B
【解析】眼睛既能直接看到实像,也能够直接看到虚像;实像可以呈现在光屏上,虚像不能够呈现在光屏上,故A、B、C说法正确,B说法不正确,所以选B.
5.【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凸透镜成像规律在生活中的应用.
A.照相机照相时,物距需大于2倍焦距才可,故A错误;
B.用放大镜时,物体须放在一倍焦距以内,故B正确;
C.用幻灯机时,幻灯片到镜头的距离须介于1倍焦距与2倍焦距之间,故C错误;
D.照相机、幻灯机、放大镜的镜头都是凸透镜,故D错误.
6.【答案】C
【解析】由题意知,光线经过光学元件后形成了比圆孔P大的圆形光斑,可能是光学器件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则可能是凹透镜,B错误;
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若M在焦点外,平行光线会聚在焦点继续传播,M离得屏越远,则光斑越大,所以可能是凸透镜,此时M在焦点外某一距离处,A错误;
光透过厚平板玻璃后,仍平行射出,光斑的大小不变,所以D错误.
7.【答案】C
【解析】照相机的镜头是一个凸透镜.
物体有无数点组成,物体上任一点射向照相机镜头有无数条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有无数条折射光线会聚成该点的像.当照相机的镜头上沾上一个黑点,还有另外的许多光线,经凸透镜折射会聚成像,所以所拍照片不会存在小黑点.
8.【答案】A
【解析】正常眼睛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凸透镜实验中的光屏,看物体时,在视网膜上成倒立的缩小的实像;近视眼的晶状体变厚,会聚能力增强,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远视眼的晶状体变薄,会聚能力减弱,像成在视网膜的后方;综上所述可知,近视眼的晶状体最厚.
9.【答案】C
【解析】(1)小孔照相机所成的像是倒立的实像;
(2)透过玻璃砖看钢笔,看到的是钢笔的虚像;
(3) 平静的水面相当于平面镜,湖面上群山的倒影,是山正立等大的虚像;
(4)手影是影子,是光的直线传播被不透明物体阻碍达不到的区域,不是像;
(5)人照镜子,看到自己正立、等大的虚像.
10.【答案】B
【解析】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最小、最亮的光斑就是该凸透镜焦点的位置,焦点到透镜光心的距离就是焦距.在距透镜15cm的地面上得到一个光斑,说明是太阳光经凸透镜未过焦点会聚的,或已过焦点会聚的光斑,将透镜向上移动少许,光斑变大,说明太阳光经凸透镜是已过焦点会聚的光斑;光斑的直径是透镜直径的一半,说明太阳光经凸透镜是已过焦点一半时的,则15cm是焦距和一半的焦距的和,即焦距是10cm,则ACD错误,B正确.
11.【答案】D
【解析】眼睛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近视眼的晶状体变厚,对光的折射能力增强,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从而看不清楚物体.
12.【答案】D
【解析】A、望远镜的物镜是使得无限远处的物体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而显微镜的物镜是为了使得载物片上的物体成一个放大的实像,故A错误;
B、望远镜的目镜相当于一个放大镜,故B错误;
C、望远镜的物镜的目的是使得无限远处的物体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故C错误;
D、望远镜由两组透镜组成,靠近眼镜的为目镜,靠近被观测物体的为物镜,故D正确.
13.【答案】B
【解析】照相机的成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幻灯机成像是倒立放大的实像,放大镜成像是正立放大的虚像,潜望镜是由平面镜组成,成像是正立等大的虚像.由图可知,此题中的成像情况符合放大镜的成像.ACD不符合要求,故选B.
14.【答案】C
【解析】透镜对光线的会聚和发散,是与原来入射光线比较而言的.从四个光线通过透镜的情形可知,a、b、d的折射光线相对于入射光线是发散的,所以都是凹透镜,只有c光线与原入射光线相比较,被会聚了,所以是凸透镜.
15.【答案】C
【解析】①小孔成像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实像.
①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
①放大镜成像属于凸透镜成像,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
①电影银幕上的像,属于凸透镜成像,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实像.
①汽车观后镜中的像,观后镜是凸面镜,所以它成的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
其中,属于实像的是①①;属于虚像的是①①①;由于反射而成的像是①①;由于折射而成的像是①①.
16.【答案】凸;远视.
【解析】由图可看出书上的字变大了,所以该镜是凸透镜;远视眼是像成在视网膜的后方,要想使像成在视网膜上,应戴会聚透镜,即凸透镜,所以该镜可以用以矫正远视眼.
17.【答案】让太阳光对准老花镜,把可燃物放在透镜的焦点上,就可以取火了;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解析】老花眼镜是凸透镜,利用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就可以取火.
18.【答案】漫反射不会
【解析】投影机的光射到表面并不光滑的白板上发生了漫反射,故教室各个座位上的同学均能看到投射到白板上的内容.此时若有一只苍蝇趴在镜头上,屏幕上成像时,物体在2倍焦距和1倍焦距之间,像在二倍焦距以外,而苍蝇在镜头上,所成的像是虚像,所以不能在屏幕上成像.
19.【答案】(1)凸透;物;(2)厚;6~12mm;(3)同一竖直直线上;倒立;上.
【解析】(1)小水滴接近圆形,所以其相当于一个焦距很小的凸透镜,是当作显微镜的物镜来使用的;
(2)由题意可知,小水滴此时相当于放大镜,成的是正立、放大的虚像,说明箭头在小水滴的焦点之内,即小水滴的焦距过大,因此应该把水珠变得再厚些,使其焦距变小,直至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此时物距满足:f<12mm<2f,即:凸透镜的焦距为:6mm<f<12mm;
(3)透过凸透镜去观察小水滴,使箭头、小水滴,凸透镜在同一直线上,此时,凸透镜镜相当于一个放大镜,成的是一个正立、放大的虚像;虽然二次放大成的像相对于物体是倒立的,但旋转的方向是一致的;要使成的虚像更大一些,应增大物距,把凸透镜向上移动.
20.【答案】(1)同一高度;(2)①10;①小于;大于;①像高与物高的比值和像距与物距的比值相等.
【解析】(1)为了能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心,必须调节发光体、凸透镜、光屏的位置,使它们的中心位置大致在同一高度.
(2)①由表中第3此实验的数据,物距等于像距,物像等大,可知,此时u=2f=20cm.则f=10cm.即该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
①因1、2次实验中像距小于物距,则<1,<1,所以当像距小于物距时,像高与物高的比值小于1;
同理当像距大于物距时,=2>1,=5>1,所以,当像距大于物距时,像高与物高的比值都大于1.
①第1次实验中像高与物高的比值:,像距与物距的比值:,
2次实验中像高与物高的比值:,像距与物距的比值:,
3次实验中像高与物高的比值为1;像距与物距的比值也是1,
4次实验中像高与物高的比值:,像距与物距的比值也是2,
5次实验中像高与物高的比值为5:像距与物距的比值也是5,则由此可得出结论:像高与物高的比值和像距与物距的比值相等.
21.【答案】(1)正立;虚;(2)倒立;幻灯机;(3)缩小;65~80;(4)右.
【解析】(1)将蜡烛移至光具座上40cm刻度线处,物距为50cm-40cm=10cm,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2)凸透镜位于50cm刻线处,蜡烛在30cm刻度线处,物距为50cm-30cm=20cm,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于幻灯机;
(3)蜡烛位于10cm刻度线处,物距u=50cm-10cm=40cm,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u>2f,成倒立、
缩小的实像,像距:2f>v>f,即光屏在65cm~80cm之间.
(4)因近视镜为凹透镜,会使光延迟会聚,故像距会变大,可将光屏向右移动.
22.【答案】解:由图可知,①ABO①①AB´O,

已知AB的高为h1,物距u,像距v,则像高h2=
答:像高h2为
【解析】已知AB的高为h,物距u,像距v,利用相似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可求得像高h.。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