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谱仪的使用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离子源或电离室
• 使试样中的原子或分子电离为离子(正离子或负 离子),并将离子引出、加速、聚焦进入质量分 析器。主要有电子轰击离子源、化学电离源、 表面电离源、场致电离源、场解吸电离源、快 原子轰击源等。
电子轰击离子源(EI源):
• 阴极(灯丝在2000度以上产生70eV能量电子)发射的高能电 子轰击气态原子或分子,使其成为离子。有机物分子不仅 可能失去一个电子成为离子,而且可进一步发生断键,产 生碎片离子和中性自由基,这些碎片离子可用于有机物的 结构鉴定。 • 优点:易于实现,图谱重现性好,便于计算机检索及相互 对比;含有较多的碎片离子信息,这对推测未知物结构非 常有帮助,目前质谱图库就是以EI源图谱建立。因此EI是 用的最多的电离源。 • 缺点:当样品分子不稳定时,分子离子峰强度低,甚至没 有分子离子峰,当样品分子不能气化或遇热分解时,则更 没有分子离子峰。
• 转换极是一个与离子束成适当角度放臵的金属凹面, 作负离子检测时加上+10KV电压,作正离子检测时 加上-10KV电压。转化打拿极增强信号并减少噪音, 在转化极上加上高压可得到高转化效率,增强信号。 因为每个离子打击转换极都产生许多二次粒子。倍 增极是从涂复氧化物的电极表面产生一个电子瀑布 以达到放大电流的器件。从转换打拿极产生的二次 粒子以足够的能量打击电子倍增器阴极最近的内壁, 溅射出电子,这些电子被逐步增加的正电位梯度牵 引,向前加速进入阴极。由于阴极的漏斗形结构, 溅射电子不能迁移很远便再次碰到阴极表面,导致 更多的电子发射。于是形成一个电子瀑布,最终在 阴极的未端,电子被阳极收集,得到一个可测量的 电流,阳极收集的电流正比于打击阴极的二次粒子 的数量。 • 通常电子倍增器的增益为105~108。
1、进样系统
是将样品送入离子源。由于质谱需在高真空条件下工作, 故进样系统需要适当的装臵,使其在尽量减小真空损失的 前提下将气态、液态或固态试样引入离子源。进样方法有: •间歇式进样:将少量固体或液体试样导入试样贮样器,由 于贮液室的压力比电离室压力高1-2个数量级,因此部分 样品便从贮样室的通过分子漏隙进入电离室。 •直接探针进样:对固体和非挥发的试样,将样品用探针插 入电离室,升温,产生达到10-4Pa左右的蒸汽压分子并进 行电离。 •色谱和毛细管电泳进样:将质谱与气相色谱、高效液相色 谱或毛细管电泳柱联用,使其兼有色谱法的优良分离功能 和质谱法强有力定能力。
6、数据处理系统
• 控制质谱运行和数据采集处理。采集方式 可分为全扫描和选择离子扫描。
二、质谱仪的性能指标
• 分辨率、灵敏度、质量范围、质量精度
三、色谱质谱联用仪
• 质谱仪种类繁多,不同仪器应用特点也不 同,一般来说,在300º C左右能汽化的样品, 可以优先考虑用GC-MS进行分析,因为GCMS使用EI源,得到的质谱信息多,可以进 行库检索。毛细管柱的分离效果也好。如 果在300º C左右不能汽化,则需要用LC-MS分 析,此时主要得分子量信息,如果是串联 质谱,还可以得一些结构信息。
3、质量分析器
• 是质谱仪的核心,质量分析器把不同质荷 比的离子分开。不同质量分析器有不同的 原理、特点、适用范围和功能。主要有单 聚焦、双聚焦、四极杆、时间飞行和离子 阱质量分析器。
(1)单聚集质量分析器:
• 使用扇形磁场,离子在磁场中 的运动半径取决于磁场强度、 m/z比和加速电压,当固定加速 电压而连续改变磁场强度时, 可使不同m/z 离子发生分离并 依次通过狭缝,到达收集极。 • 缺点:分辨率低,只适用于离 子能量分散小的离子源如EI、 CI组合使用。
(4)离子阱质量分析器
• 优点:相当于四极杆的串联质谱,因此检出 限低;灵敏度高,比四极杆高10-1000倍; 质量范围大。 • 缺点:质谱图与标准图谱有一定差别(这是 因为离子在阱内停留时间长了,可能发生离 子-分子的反应),不适用于目前的谱库。
四级杆和离子阱质量分析器哪种好?
严格说这两者用途侧重点不一样,不好比较。一般说 四级杆重现性好,积累了多年经验,技术比较成熟, 而目前的质谱图库中的图均是用四级杆做得,所以实 验中核对查图比较方便。 离子阱选择性好,可以选择目标物进行分析,接省分 析时间,其检索结果常与质谱库图有差异。
大气压化学电离(APCI):
• 样品溶液仍有个有雾化气套管的毛细管中流出, 被氮气流雾化,通过加热管时气化。在加热管端 尖端放电,溶剂分子被电离,溶剂的离子与样品 分子反应(与CI相似),得到样品分子的准分子离 子峰。 • 都是很软的电离方法,易于得到样品的分子量。 为得到进一步的结构信息需进行碰撞诱导断裂 (CID),这在LC与MS的“接口”中完成,通过调 节电压,可以得到不同断裂程度的质谱。
磁 场
S
1 B
R
S2
离 子 源
收 集 器
(2)双聚焦质量分析器:
使用扇形磁场和 扇形电场,同时 实现了方向聚焦 和能量聚焦。
磁场
+
• 最大优点是分辨 率高,缺点是价 格太高,维护困 难。分辨率可达 几千,高的可达 百万。
S1 S2 收集器
离子源
双聚焦质谱仪
(3)四极杆质量分析器:
• 也叫四极滤质器,由四根平行的棒状电极组成。 电极的截面近似为双曲面,二对电极之间的电位 是相反的,电极上加上直流电压U和射频(RF)交变 电压Vcont。 • 改变U、V、三个参数,只有某一种(或一定范 围)质荷比的离子能够到达收集极,其他离子在 运动过程中撞击柱形电极而被“过滤”掉最后被 真空泵抽走。如果保持交流电的频率()不变, 只改变交流和直流电压,可使不同质荷比的离子 依次到达收集极。
GCMS仪:
• 由于质谱是对气相中的离子进行分析,因此 GC与MS的联机困难较小,主要是解决压力上的差 异。色谱是常压操作,而质谱是高真空操作,焦 点在色谱出口与质谱离子源的连接。由于毛细管 柱载气流量小,采用高速抽气泵时,二者就可直 接连接。组分被分离后依次进入离子盒并电离, 载气被抽走。 • 质谱计的采样速度应比毛细管柱出色谱峰的 速度要快。质谱作为气相色谱的检测器,可同时 得到质谱图和色谱图,目前既可定性好可定量。 质量检测器主要四极杆和离子阱等
• • •
•
电喷雾电离(ESI):
• 样品溶液从具有雾化气套管的毛细管端流出,在 下列几方面的作用,在大气压下喷成在溶剂蒸气 的无数微带电荷的液滴(管端加几千伏的电压; 雾化气N2的吹带;一定的温度),液滴在运动中 溶剂不断蒸发,液滴很快变小,表面电荷密度不 断增大。在这样的情况下,就会从液滴中排出溶 剂和样品的分子和离子。通常小分子得到带单电 荷的准分子离子,生物大分子得到多电荷的离子。 • 电喷雾是很软的电离方式,它通常没有碎片离子 峰,只有整体分子峰。
质谱仪
应化系:曹国庆
• 质谱法(mass spectrometry)常称为质谱(MS), 是一种利用质量分析方法进行鉴定物质结构的仪 器分析方法。质谱分析法是通过对被测样品离子 的质荷比的测定来进行分析的一种分析方法。被 分析的样品首先要离子化,然后利用不同离子在 电场或磁场的运动行为的不同,把离子按质荷比 (m/z)分开而得到质谱,通过样品的质谱和相关 信息,可以得到样品的定性定量结果。 • 原理:样品中原子或分子在电子的轰击下发生电 离成为离子,通过电场的加速,在磁场的作用下 安质荷比值进行分离,然后进行检测。
离子流的记录
各种的离子流,经 (m/z)检测器检测变成电信号,放大后 由计算机采集和处理后,记录为质谱图或用示波器显示。 质谱图是以质荷比(m/z)为横坐标,以各(m/z) 离子的相对 强度(也称丰度)为纵坐标构成。一般把原始图上最强的离子峰 定为基峰,并定其为相对强度100%,其他离子峰以对基峰的相对 百分值表示。因而,质 43 谱图各离子峰为一些不 同高度的直线条,每一 57 条直线代表一个 (m/z) 29 71 离子的质谱峰。 85
LCMS仪:
• 液相色谱与质谱的联机较GCMS困难要大。液相流 动相的流量按分子数目计要比气相色谱的载气要高了 几个数量级,因而液相色谱与质谱的联机必须通过 “接口”(interface)。 “接口”的作用为: 将溶剂及样品气化;分离掉大量的溶剂分子;往往要 完成对样品分子的电离;在样品分子已电离的情况下 最好能进行CID(碰撞诱导断裂)。 LCMS中的“接口”(同时具有电离功能)方式:主要有 电喷雾电离及大气压化学电离。 质谱作为液相色谱的检测器,同样可同时得到质谱图 和色谱图。其质量分析器离子阱、四极杆使用较多。
化学电离源(CI):
• 又分+CI和-CI源(-CI主要用于电负性大的元素的 化合物如含Cl),是利用电子轰击反应气(如CH4) 电离成的离子与样品分子反应,形成准分子离子 (M+1)+和(M-1)+离子及一些碎片离子。其中准分 子离子峰为最高峰。 • 优点:有强的准分子离子峰,便于推测分子量; 反映异构体的图谱比EI要好。 • 缺点:碎片离子峰少,强度低。 • EI和CI是一种相互的补充。
(3)四极杆质量分析器
• 四极质谱仪优点:利用四极杆代替了笨重 的电磁铁,故具有体积小重量轻等优点; 仅用电场不用磁场,无磁滞现象,扫描速 度快,适合于色谱联机;操作时真空度低, 特别适合于液相色谱联机。 • 缺点:分辨率不够高;对质量较高的离子 有质量歧视效应。
(4)离子阱质量分析器:
• 由一个双曲线表面的中心环形电极和上下 两个端电极间形成一个腔(阱)。在环形电 极和端电极上加上直流电压和调频电压, 由EI和CI产生的离子注入的特定离子(m/z), 在阱内稳定区,其轨道振幅保持一定大小, 并可长时间留在阱内,反之不稳定离子会 撞到电极而消失。检测时在引出电极上加 上负电压脉冲使正离子从阱内引出而被电 子倍增器检测。
5、真空系统
• 质谱仪的离子源、质量分析器、检测器必须处于高真空状 态。 • 真空度低的后果是:氧会烧坏离子源的灯丝;会使本底增 高,干扰质谱图;引起额外的离子-分子反应,改变裂解 模型,使质谱解释复杂化;干扰离子源中电子束的正常调 节;用作加速离子的几千伏高压会引起放电等等。 • 高真空的实现:由机械泵和扩散泵(或分子涡轮泵)组成。 前级泵采用机械泵,一般抽至10-1-10-2Pa,高真空要求达 到10-4-10-6Pa,需要用高真空泵抽,扩散泵价格便宜,但 工作中如突然停电,可能造成油反油现象;分子涡轮泵由 于无油,所以无本底及污染,但价格较贵。但经常突然停 电可能会损坏涡轮泵。
15 99 113 142 m /z
一、质谱仪的组成
• 进样系统、离子源、质量分析器、检测器、数 据处理系统、真空系统。
进样系统 离子源
1.电子轰击 2.化学电离 3.场致电离 4.激光
质量分析器
检测器
1.气体扩散 2.直接进样 3.气相色谱
1.单聚焦 2.双聚焦 3.飞行时间 4.四极杆 5.离子阱
(5)飞行时间质量分析器
4、离子检测器
目前普遍使用电子倍增器进行离子检测。电子倍增器由 一个转换极、倍增极和一个收集极组成. 电子倍增器的种类很多,其工作原理如下图所示。一定 能量的离子轰击阴极导致电子发射,电子在电场的作用下, 依次轰击下一级电极而被放大,电子倍增器的放大倍数一 般在105~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