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校图书馆现刊阅览室建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高校图书馆现刊阅览室建设
本文以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图书馆为例,分析了高校图书馆期刊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改进现刊工作的思路和方法:完善阅览室制度,规范读者和管理人员行为;提高管理人员素质;加强沟通,积极吸引读者参与图书管理;优化阅读环境;合理分类排架;实现计算机管理;以人为本,加强宣传教育。
标签:高校图书馆;现刊阅览室;建设
在图书馆文献收藏中,由于图书比较注重知识的纵向传授,讲求知识应具有一定的完整性和系统性,一般种类较多,内容丰富,随着社会节奏越来越快,能够静下心来,研读专著的读者越来越少;而现刊传播速度快,反映最新的科学动态,出版周期短,时间稳定,更强调情报信息知识的横向传播,论文观点一般都比较新颖或者紧扣时代热点,具有较强的可读性与专题性。
据“科学与技术文献”统计,有90%的心理学论文、88%的物理学论文、80%的动物学论文、76%的数学论文都是首先发表在现刊上,现刊正成为广大读者的主要情报源。
因此,建设并管理好现刊阅览室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一、现刊阅览室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1、服务人员业务素质有待提高
随着图书馆管理系统的普遍应用,现刊的管理方式也发生着变化,也就要求现刊的管理人员不仅要有图情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也必须具有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才能顺利完成现刊的日常管理和读者接待工作。
信息时代的高速发展,获取文献资源的途径也越来越多元化,读者更强调情感体验,这就要求我们读者接待工作更加人性化、突出人文关怀。
如果我们馆员还是被动的维持现状,不注重自身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的提高,使阅览室的管理和服务无法跟上时代的步伐、满足不了读者需求,同时对阅览室现刊的宣传和导读工作也难以做到位,这些都影响了现刊阅览室的长远发展。
2、乱架、错架现象严重
现刊品种繁多,绝大多数高校订阅的现刊都在千余种以上,都是经过科学的方法,分门别类地摆放在特定的位置,为了读者方便,大多都采用开架阅览的管理方式。
但是经常有读者对选取的期刊随手放置,或者将其摆放在阅览桌上,而不使期刊回归原架位,期刊的错架、乱架现象频繁出现。
错架、乱架现象的出现,一方面影响了后面读者的正常查找,给其他读者的阅览带来不便;另一方面对于有固定位置的千余种期刊在乱架之后,管理人员很难做到在短时间内将其回归原位,给管理人员的工作带来不便。
3、现刊丢失、破损现象频繁
现刊阅览室的开架阅读,极大的方便了读者对现刊的阅览,在某些方面也减少了管理人员的工作量,但同时带来现刊污染、破损等新的问题,现刊丢失现象时有发生。
一是读者对现刊上随意勾画,对认为重点语句划线勾圈、给生僻字注音,在空白处书写自己的阅读心得、感悟等,甚至一些读者还任意在现刊上记录电话号码等临时信息。
二是现刊封面、书页时有被撕破的现象。
有些读者懒于对自己所需要的资料做笔记,将对自己有用的书页偷偷撕下带走,或者将书页的某一部分重要数据、表格等挖去,出现“开天窗”的现象,这些行为损坏了资料的完整性,夺取了其他读者的正常阅读权利。
三是现刊丢失现象时有发生。
有些图书馆受防盗等设施不完备、书刊保护工作不到位、个别管理人员责任心缺失等因素的影响,读者在管理人员不留意的情况下,将书刊私自带走的现象时有发生。
4、读者流失现象日益凸显
通过对各兄弟院校图书馆的调查发现,近年来,来现刊阅览的读者数量有明显下降,分析原因主要有:一是随着网络和电子文献飞速发展,对传统的纸质媒体造成强大冲击。
与传统的纸质媒体相比,网络查找资料更加方便、快捷,一些新闻信息,通过网络查找更加方便。
当手机阅读成为一种习惯以后,读者也就逐步减少了对现刊阅览室的依赖。
二是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的功利性越来越强,学生学习也是如此,大多读者只关注于能提高考试成绩的书刊,而对于提高个人素养的书刊需求越来越少。
三是现刊阅览室的服务方式没有与时俱进。
读者阅读习惯的改变,这就要求我们图书馆人的服务方式也随之变化,但多数馆员工作缺乏一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服务方式缺乏创新。
二、现刊阅览室服务的优化与管理措施的改进
1、完善阅览室制度,规范读者和管理人员行为
制度具有全局性、稳定性,制度建设是实现源头管理、长远管理的根本方略,要形成良好的阅览室阅读氛围,明确的阅览室规章制度是必不可少的。
一方面是针对读者的阅览行为规范的规章制度,可以使读者有规章可循,有纪律可遵,以减少、杜绝不良阅览行为的发生。
另一方是面针对阅览室管理人员的职责和任务做出明确规定,使其免于懈怠。
例如管理人员应具备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为读者提供高质量的服务,整洁的阅览室的环境及日常管理等。
2、提高管理人员素质
只有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才可能为读者提供高质量的阅览服务。
图书馆人,不仅需要具备图书管理的专业知识,同时也应对相关领域广泛涉猎,具有广博知识储备和专业的实际操作能力,这就需要每一个馆员通过多种途径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首先对工作人员进行职业素质教育,使馆员认识到自己工作的重要性,培养爱岗敬业精神。
加强工作人员的形象建设,亲切的接待态度,给读者营造一个温暖的阅览、学习环境。
其次,要不断学习图书管理知识和新技术,提高管理水平。
知识更新速度不断加快,跟进周期不断缩短,相关资料统计表明:计算机的处理能力每18个月翻一番,要想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就必须不断学习。
不仅要加强学习图书馆业务知识的学习,掌握现刊管理的新变化、新特点,也应注重对计算机、外语、语言文字等相关领域知识的学习。
图书馆在鼓励馆员自学的基础上,经常举办一些图书馆员业务论坛,大家相互交流、学习,探讨在文献建设、书刊管理、读者接待及图书管理系统操作中的心得体会。
3、加强沟通,积极吸引读者参与图书管理
没有读者,也就没有了服务的对象,阅览室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从这个方面来讲,读者也就是我们图书馆人的上帝。
要想更好的服务读者,我们就必须加强和读者的沟通,只有经常和读者沟通,了解读者的需求,听取读者的意见和建议,采纳好的建议,才能提高我们的服务质量。
在沟通时了解读者心理,适时向读者介绍一些图书馆基本情况、文献检索相关知识以及遵守阅览室规章的意义,使读者对阅览室工作多一些了解。
另外,可以积极开展读者自愿参与图书管理工作的活动,让学生作为志愿者短期体验阅览室的日常管理工作,参与现刊管理。
读者通过体验可以对期刊管理工作有更深切的体会,更能理解、配合管理人员的工作。
通过以上的沟通和相互理解,现刊阅览室的管理和服务就可以做的更好。
4、优化阅读环境
如何为读者营造一个良好的阅读氛围,是我们在新的阅览室建设的时候重点思考的,因为这对提高阅览室的服务水平关系重大。
教育学院图书馆在现刊阅览室建设以前,首先考虑了光线、空气流通、室外噪音因素等,要为读者营造一个安静、舒适的阅读环境。
其次在购置现刊架、阅览桌椅等阅览室家具时,更加具有人性化的考虑。
例如,购置现刊架时,选用了本地某家获得国家专利的活动(可揭)斜面现刊架,该书架架板翻动时无噪音,使读者在拿取现刊时,不影响他人的阅览;改六人阅览桌为四人阅览桌,适当增加阅览桌椅间的距离,将读者相互之间的影响降到最低。
另外我们在室内摆放了绿色植物、小盆景等,读者可以缓解疲劳,又会对阅览室产生亲近感。
5、合理分类排架
对现刊科学的分类,合理的排架,不仅便于读者快速检索,找到所需期刊,也便于阅读后迅速归架,减少了乱架现象的发生,同时也方便了工作人员期刊的上架、下架工作,提高了工作效率。
我们的做法是对现刊先按《中图期刊法》进行分类,把内容相同的现刊集中起来,再分别对各大类按照刊名笔画顺序的方式排架,这样的期刊排架方式,便于读者快速检索,索取所需资料。
我馆现有双面现刊阅览架50个,共分为20排,依次编号为“A排”、“B排”、……“T排”,每排共有5个期刊架。
每架自左到右,从上到下各4排,共有16个现刊位,每排可放置期刊80种。
然后对每个现刊位架都设置了固定的架位号,如A排架,分“A -01”、“A-02”……“A-80”依此类推,直到“T-80”。
如现刊《学前教育》排在A 排第3号,当新的一期《学前教育》期刊到馆时,在其右上角贴上标签,标记为“A-03”,上架时找到架位上相对应的架位号为“A-03”的位置即可,其他现刊杂志上架方法相同。
6、实现计算机管理
网络环境下,多数高校的图书馆都使用了计算机管理系统,来替代传统的手工方式的管理,这样也把工作人员从费时、费力的手工操作中解放出来,便于研究如何更深层次的开展读者服务工作。
图书馆在新的现刊阅览室建成以后,也将现刊的管理纳入了图书馆管理系统,利用期刊系统维护馆藏资源,提供现代化的信息服务,实现了从传统现刊管理方式向现代现刊管理方式的转变。
7、以人为本,加强宣传教育
现刊阅览室工作人员在日常工作中,要树立“读者第一,服务至上”的理念,改变对读者态度冷淡、语言生硬,服务意识不强的现象。
每一个图书馆员都应当努力提高自己的沟通能力,无论是教师读者还是学生读者,都能与其进行有效沟通,及时解决读者在阅览中遇到的问题。
对于有不良阅读习惯,不遵守阅览室制度的读者,要以说服教育为主,不能一味批评指责,应当尊重读者的自尊和人格,做到晓之以情、动之以理。
图书馆这几年就读者的宣传教育也做了一些探索,例如在全校开设了文献检索课,向学生传授一些文献检索的基本知识、介绍图书馆及图书、期刊阅览室的基本情况及阅读规范,同时在图书馆网页的新书推荐栏目中,就有特色的及新增的现刊向读者推荐,读者也可以就自己关心的问题在图书馆网页上留言,这样就形成了良好的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