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小马过河》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人教部编版语文
二年级下册《小马过河》精美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会读“棚、驮”等13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坊”,会写本课“愿、意”等8个生字,会写“愿意、麦子”等10词语。
2.分角色朗读课文,能读出恰当的语气。
3.能用提供的词语讲故事。
4.能根据课文内容,说出自己的简单看法。
过程与方法
在分角色朗读课文中,了解小马思想的变化。
懂得勇于实践,在实践中寻找问题的答案。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遇事要自己动脑筋,想办法克服困难,找到答案的做事方法。
教学重点:
会读“棚、驮”等13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坊”,会写本课“愿、意”等8个生字,会写“愿意、麦子”等10词语。
教学难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根据课文内容,说出自己的简单看法。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遇事不能光听他人说,要动脑筋想一想,试一试,这样才干把事情做好。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这匹小马想要过河,可是有个问题难住他了——这条河水深不深?你们猜猜看,小马最后解决这个问题了没有?他成功地过河了吗?让我们一起去课文中看一看吧。
板书课题《小马过河》,齐读。
2.知识链接:
磨坊:磨坊有很多种,有风车磨坊,水磨坊,人力磨坊,畜牧磨坊,等……古时候
用于把米、麦、豆等粮食加工成粉、浆的一种机械。
开始用人力或畜力,到了晋代,我国发明用水作动力的水磨。
通常由两个圆石做成。
3.走进作者:
彭文席(1925—2009),浙江瑞安人。
长期担任中小学教师,曾任浙江省作家协会理事。
主要作品:寓言《云》《母鸭生蛋》《猩猩看“子孙”》等。
二、识字解词
1.学生自读课文。
(课件出示)提出要求:
(1)不认识的字可以看拼音,或者请教老师和同学。
(2)读准每一个字的字音,圈出生字词;
(3)读通每个句子,读不通顺的多读几遍;
(4)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
2.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第一行生字(课件出示)
pénɡtuómòfánɡdǎnɡbóqiǎn
棚驮磨坊挡伯浅
kètūli ài shìtíjì
刻突哩唉试蹄既
指名认读,相机正音,并用生字口头组词。
课件出示生字组词。
(2)开展读字游戏。
开火车读,再读。
小老师领读,齐读。
(3)多音字认读:
坊:fánɡ你把这半袋麦子驮到磨坊去吧。
fānɡ牌坊街坊
3.理解词意(可以多种形式,借助语境,引导学生理解词意)
连蹦带跳:边蹦边跳,形容精力充沛,充满活力的样子。
本文形容小马精力充沛、
充满活力的样子。
仔细:为难:细心。
淹死:因为水淹而死亡。
作对;刁难。
本文指小马对过不过河这个问题感到困难,难以应付。
二、生字书写
出示生字:愿、意、麦、该、伯、刻、突、掉
指导写字:
(1)师范写,重点指导“愿、意、麦、该、伯、刻、突、掉”并讲述,组词、造句、指导:
出示生字:
愿:yuàn
结构:半包围
部首:心
组词:愿意愿望
造句:我的愿望实现了。
书写指导:“厂”笔画舒展,包住里面的部分,“白、小、心”笔画紧凑。
意:yì
结构:上下
部首:心
组词:意思心意
造句:我知道这个词的意思。
指导书写:“立”最后一横长,“日”稍扁。
“心”三点呼应。
麦:mài
结构:上下
部首:麦
组词:小麦麦苗
造句:小麦是北方的主要农作物。
书写指导:第三横长托上盖下,下部撇捺舒展。
该:ɡāi
结构:左右
部首:讠
组词:应该本该
造句:我们到底应该怎么办?
书写指导:右边第三笔是撇折,第四笔撇穿插在左边言字旁下面,最后一笔是点。
伯bó
结构:左右
部首:亻
组词:伯父伯伯
造句:我的伯父是教师。
书写指导:左窄右宽,“白”稍窄,竖笔压在竖中线上。
刻:kè
结构:左右
部首:刂
组词:刻苦立刻
造句:听到这个消息,她立刻站了起来。
书写指导:左宽右窄,左部撇平行,“刂”的竖钩挺立有力。
突:tū
结构:上下
部首:穴
组词:突然突出
造句:天空突然间就下起了大雨。
书写指导:“穴”要宽,“犬”捺画舒展。
掉:diào
结构:左右
部首:扌
组词:丢掉掉下
造句:已经腐烂的水果,一定要丢掉。
书写指导:左窄右宽,右部“日”稍扁,“十”笔画舒展。
(2)老师范写,学生在习字本上描红、临写生字。
(提醒写字姿势。
)
(3)指名说说这些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以及书写要点。
(4)教师巡视指导,强调写字姿势,(课件出示)提出要求。
看准每个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
看清每个字的结构,放慢速度。
严格按笔顺描写。
(5)展示学生写字作品,讲评,适当奖励。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过渡:让我们把这些字带到课文中,一起来读好课文。
2.分自然段,指名朗读课文,其他同学注意听读音是否正确。
3.开火车读,看谁读得好。
组织互相评价读书。
4.整体感知内容。
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
这篇课文叙述了小马驮麦子去磨坊,路上要过一条小河,老牛说水很浅,可以过去,松鼠说水很深,他的伙伴昨天刚被淹死,不能过。
小马没了主意,只好跑回去问妈妈,妈妈要他亲自去试一试。
小马又回到了河边自己过了河。
原来河水既不像老牛说的那样浅,也不像松鼠说得那样深。
六、讲授新课:
我们学习了字词,对课文进行了整体感知,接下来我们走进课本,深入学习《小马过河》
1.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思考:有一天,老马对小马说:“你已经长大了,能帮妈妈做点
儿事吗?”小马连蹦带跳地说:“怎么不能?我很愿意帮您做事。
”
“连蹦带跳”表明小马非常的乐意帮妈妈做事情,也可以看出它是一个非常懂事的孩子。
2.老马高兴地说:“那好啊,你把这半口袋麦子驮到磨坊去吧。
这是对老马的语言描写,
句子中“高兴”说明妈妈因小马乐意帮妈妈做事,她感到非常的欣慰。
“你把这半口袋麦子驮到磨坊去吧。
”这句话概括地写出了小马过河的原因。
3.跑着跑着,一条小河挡住了去路。
小马为难了,想:我能不能过去呢?如果妈妈在身边,问问她该怎么办,那多好啊!这是对小马的心里描写,从中可以体会到:小马依赖妈妈,做事情没主见。
0、19.小马跑过去问牛伯伯:牛伯伯,请您告诉我,这条河,我能蹚过去吗?
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体会到小马特别懂礼貌。
牛伯伯说:“水很浅,刚没小腿,能蹚过去。
”
4.小马准备趟过去的时候,
突然从树上跳下一只松鼠,拦住他大叫:“小马!别过河,别过河,河水会淹死你的!”这是小松鼠的动作、语言描写:
“突然”可以看出松鼠看到小马要过河很着急,急于要拦住它。
“跳下、拦住”这是描写松鼠动作的词语,生动地写出了松鼠的急切、担心。
5.听了松鼠的话,小马吃惊地问:水很深吗?
松鼠认真的说:深得很哩!昨天,我的一个伙伴就是掉在这条河里淹死的!
6.请你再分析一下,听了老牛和小松鼠完全相反的话,小马是什么反应?
小马连忙收住脚步,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他叹了口气,
从这里可以体会到小马的犹豫不决、十分无奈。
7.小马甩甩尾巴,跑回家去。
妈妈问他:“怎么回来啦?”小马难为情地说,“一条河挡住了去路,我……我过不去。
”
“难为情”说明了什么?省略号表明了什么?
“难为情”说明小马回家见到妈妈自己也不好意思。
省略号表现了小马在回答妈妈的话时,吞吞吐吐。
8.妈妈说:“那么河水到底是深是浅呢?你仔细想过他们的话吗?”小马低下了头,说:“没……没想过。
”妈妈亲切地对小马说:“孩子,光听别人说,自己不动脑筋,不去试试,是不行的。
河水是深是浅,你去试一试就知道了。
”
这是老马的语言描写,那么,妈妈的话是什么意思?
妈妈的话包含两个意思:
一是对别人说的话,要动脑筋思考,不能人云亦云。
二是当拿不定主意时,要去试一试。
9.结果河水到底是深还是浅?
他下了河,小心地蹚到了对岸。
原来河水既不像老牛说的那样浅,也不像松鼠说的那样深。
小马最后明白了什么道理?
小马真正明白了老牛和松鼠说的话不同的原因,因为他们都是站在自己的立场上,根据自己的身高来说的。
这说明凡事不能只听别人说,要亲自试一试才行。
10.学完了课文,我们一起来说说本文的主旨:
本文讲的是小马要帮妈妈把麦子驮到磨坊,可是路上遇到了一条河,因不知水的深浅而不敢过河,后来他在老马的教导下过了河的故事,告诉我们:遇事要自己动脑筋,想办法,亲自去尝试,才会有正确的认识。
拓展延伸:
冬夜读书示子聿
陆游
古人学问无遗力,
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
2.与马有关的谚语:
1.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2.人怕理,马怕鞭,蚊虫怕火烟。
3.马不打不奔,人不激不发。
4.好马不吃回头草。
课堂小结:
一条小河,一句鼓励,一次尝试,小马在实践中获得了宝贵的经验。
生活中,我们也会遇到无数条这样的小河,我们应该:
学着多动脑筋,多想办法,不要只听信他人,自己要勇于实践。
课堂练习
一、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河水既不像老牛说的那样(),也不像松鼠说的那样()。
(2)小马驮着口袋,()地往磨坊跑去。
(3)小马听了松鼠的话,()收住脚步。
二、选词填空。
突然虽然果然
(1)天气预报说下午有雨,刚吃完午饭,大雨()哗哗地下起来了。
(2)弟弟()才6岁,可他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3)草丛中()钻出一只野鸡,吓了妹妹一跳。
参考答案:
一、(1)浅深(2)飞快(3)连忙
二、果然虽然突然
作业布置: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这个故事讲给家长听。
2.结合课文内容,展开想象,猜猜小马过河后会说些什么?
板书设计:
老牛——水很浅
小马过河松鼠——水很深遇事要动脑思考
妈妈---去试一试
教学反思:
《小马过河》是一篇富有吸引力的童话故事。
课文主要讲的是小马要过河,但不知道河水的深浅。
小马问老牛,老牛认为过得去;小马问松鼠,松鼠认为过不去。
最后在老马的鼓励下,小马大胆去尝试,终于过了河。
故事说明了遇事要“开动脑筋,敢于尝试”的道理。
在教学这篇课文时,我紧紧抓住以激发孩子的兴趣为主,时时刻刻以培养孩子的自学能力为主轴。
以下是我的教学反思:
一、发挥自主性,解决生字词。
生字词一直是一个教学重点。
在教学过程中,我非常重视生字词的教学。
我要求同学们在自读课文的基础上,自主解决生字词,并对生字词的书写加以指导,同时也引导学生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认识本课的生字,这样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学习,思考。
二、充分阅读,分段解析,获得感悟。
获得感悟的最好办法就是阅读。
我引导学生们运用多种方式阅读课文,同时通过老师的范读,给学生的朗读做一个榜样。
同学们在反复朗读的过程中得到了体验。
为了能让同学们理解课文,获得感悟,我把文章分成了几个部分,引导他们认真学习每一个部分,这样层层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获得体验。
这节课的遗憾在于,对于拓展实践这个环节,我用的时间较少,同学们没有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我没能完全把握孩子们的所得,希望在今后的教学中,我有所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