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雄州龙川江流域水资源变化趋势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楚雄州龙川江流域水资源变动趋势分析之阿布丰王创
曾艳芬
云南省水文水资源局楚雄分局
摘要本文根据水资源主要影响因素降水、蒸发和生产、生活用耗水量变动情况,按分歧年段进行统计分析,对流域内天然径
流量和水质的变动趋势进行分析,并针对变动趋势提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防汛抗旱、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建议,供有关部份参考.
关键词龙川江流域水资源变动趋势分析
1. 概述
(1)流域范围及社会经济
3;引水工程248件,提水工程752座,水资源开发利用率达46%.
龙川江流域内有楚雄州府、楚雄市府鹿城及南华、牟定、姚安、年夜姚、元谋和永仁6座县城,2007年有人口143.6万人,占全州总人口的54.2%,耕地约104.5万亩,占全州耕地部面积的
44.8%;是全州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楚雄州人口最浓
密、社会经济和交通最发达的地域,随着国民经济和社会迅速发展,人口快速增长和城市规模的不竭扩年夜,流域内的水资源情势发生了很年夜的变动,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水质不竭下降,已成为全州
乃至全省水资源严重充足、水质型缺水地域(流域内人均水资源量1111m3,全年Ⅳ类水河道占评价河道50.7%,Ⅴ类、劣Ⅴ类水河道占评价河道21.6%),其水资源充足、水质污染已制约着流域内经济社会可继续发展,因此,加强对流域内水资源变动趋势分析,为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优化配置及水环境承载能力研究等提供科学依据.
(2)水文气候特征
℃℃℃,多年平均风速1.7m/s,最年夜风速21 m/s(风向NE),流域内年夜部份处所日照值年夜,处于云南省高值区,多年平均日照时数2549h.
2. 流域水资源量变动趋势分析
流域水资源量是指由流域内降水形成的、可以逐年更新的静态水量.根据龙川江流域内的楚雄、小黄瓜园水文站1960~2007年共48年资料系列和33站雨量资料(部份站雨量资料进行了插补延长)进行分析计算.
2.1 降水量变动趋势分析
降水是径流形成的基础,而龙川江流域径流来源于年夜气降水补给,因此降水也是地表水资源形成的最直接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流域地处低纬高中海拔地域,受年夜气环流和季风影响,干湿季分明,降水量年内分配不均匀,雨季6~10月降水量占年降水量的80%以上,单点暴雨和灾害性暴雨频发.降水量季节分配相差很年夜、地域分配也不均匀.
3,年最年夜降水量为1075.2mm,最小降水量为634.6mm.由单站降水量实测资料可知,降水高值区在龙川江上游的天子庙一带、牟定紫甸河上游、年夜姚年夜白草岭一带及其它高海拔地域,其中稗子田雨量站实测最年夜年降水量为1529.4mm、昙华乡雨量站1580.0mm,降水低值区为元谋坝区,小黄瓜园站实测年最小降水量332.4mm.
流域内降水量年际变动很年夜,丰、枯悬殊.从60年代以来降水过程看,最年夜年降水量比最小年降水量多440.6mm,最年夜年降水量为最小年降水量的1.694倍,最小年降水量仅为多年平均降水量的74.9%.
流域年降水量经历了正常~偏枯~偏枯~丰~正常5个阶段;从各年段降水量看,60年代为正常偏丰水期,70、80年代流域处于正常偏枯年段,90年代处于丰水期.
根据流域降水量5年滑动平均值过程线看,经历了1964~1970年相对增长期,1975~1989年的相对减少期,进入90年代以来,整体出现增加的态势,为相对丰水期.
进入21世纪以来,流域内降水量略有减少趋势,即2003~2006年为相对减少期,根据现有资料和趋势分析2007年以后已进入丰水期,在水资源开发利用、防洪及水库调度中应引起重视.
2.2 蒸发变动趋势分析
蒸发是流域水资源主要耗损项,根据流域内楚雄和小黄瓜园水文站以及南华、楚雄、元谋、牟定、姚安、年夜姚、永仁气象站
蒸发损失量
龙川江流域蒸发损失量为整个流域的陆面蒸散发量.陆面蒸发系指裸地、水体蒸发和植物蒸腾量的总合,即流域的实际蒸发量.龙川江流域的陆面蒸发用流域面平均降水量减去平均径流深,即为674.2mm.根据观测资料统计,龙川江流域水面蒸发量基本特点是平坝、河谷年夜于山区,干旱地域年夜于湿润地域.但平坝、河谷区由于降水较少,土壤供水缺乏,陆面蒸发量小于山区.
流域内生产、生活耗水量变动趋势
龙川江流域是楚雄州政治、文化中心,也是全州经济、交通最发达的地域,根据《楚雄州领导干部经济工作手册》、《楚雄州年鉴》、《楚雄州水资源公报》和《楚雄州水资源综合规划》的统计资料,2007年末流域内总人口143.6万人,耕空中积104.5万亩,国民生产总值148.3亿元.流域内人口和农田集中,工农业发达,径流受人类活动的影响较年夜,工农业和生活耗水量较年夜.
(1)农业灌溉用水及耗水量
农业灌溉是流域内的用水年夜户.根据龙川江流域1961~2007年历年有效灌溉面积,采纳有关分析功效,确定综合灌溉定额为563m333,各年段农业用水、耗水量见表2.
由于龙川江流域水资源量较溃乏,年际变动和年内分配极不均匀,农田多集中分布在平坝和干热河谷水资源较少的地域,而农业用水量主要集中在4~6月,因此农业用水主要是靠水库供水.60~70年代流域内水利工程较少,流域内有效灌溉的农田面积亦较少,80~90年代流域内水利工程不竭增多,流域内有效灌溉的农田
面积也不竭增加,进入21世纪,流域内新增加了三座中型水库和五座小一型水库,流域内有效灌溉的农田面积也随之增加.虽然进入90年代以来,流域内财富结构调整,城市规模扩年夜使得耕空中积减少,以及农业节水灌溉技术推广,农业亩均用水量有所减少,但流域内耕空中积未全部获得有效灌溉,节约的水只能改善未灌溉的农田,且流域内从80年代以后修建了一年夜批中小型水库,农田有效灌溉面积不竭增加,所以龙川江流域农业用水量呈增加的趋势.流
域内多年平均农业灌溉回归水6888万m3,灌溉回归水带来了年夜
量氮、磷等入河,增加了部份河段的水质污染水平.
(2)工业用水及耗水量
龙川江流域工业用水主要是自来水供水,根据有关统计资料中
工业总产值和工业万元产值用水定额,并取综合工业耗水率21.5%,则计算得各年段工业用水量和耗水量见表2.从各年段工业用、耗水量看,用、耗水量出现分歧水平增长,80年代较70年代、90年
代较80年代增长率均最年夜,进入21世纪工业用、耗水量增长率略放缓,但总体趋势呈增长态势,多年平均增长率为5.54%.陪伴着工业用水量增加,各种工业废污水量也相应增年夜,进入21世纪工业废污处置达标排放率虽然逐年有所提高,并严格控制入河排污口的增加,但龙川江入河排污口较多,因此,目前毛板桥水库至年夜海波水库河段水质仍为劣Ⅴ类,楚雄市城区段入河水体水质不容乐观,未能完全实现达标排放.
(3)生活用水及耗水量
由上表可知,工业、农业、生活用水从60年代以来逐年代呈增加的趋势.从工业、农业、生活用水占总用水量比例看,农业为用水年夜户,60年代为97.14%,逐年代所占比例略有减少,相应的工业、生活用水占比重较小,所占比例逐年代略有增加,其中100年代(2000~2007年平均)农业用水量占84.5%、工业占4.38%、生活占11.12%,农业用水所占比例呈下降趋势.
3. 降雨~径流关系分析
根据历年降雨量、天然年径流量,点绘各时段降雨~径流关系图,分析流域内因人类活动改变其下垫面条件后,招致降雨~径流关系发生变动的情况,见图5.
图5 龙川江流域降雨~径流关系
从图中可以看出,60、70年代流域内人类活动影响不年夜,进入80年代以后,人类活动加剧,下垫面条件改变较年夜,主要暗示在城填规模扩年夜,年夜量中小型水库的建成,降雨~径流关系图中径流深在相同降水量条件下较60、70年代略有减小,减小幅度不年夜,但关系线趋势基本一致.
随着工农业及生活用水量的增加,农业灌溉回归水、工业废污水、生活污水剧增,年夜量废污水进入龙川江,招致水质继续恶化.
2007年龙川江流域水质状况,按《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采纳单项水质参数对各河段进行评价:龙川江全年综合评价河道272.5km,Ⅱ~Ⅲ类河道占评价河道27.7%,Ⅳ类河道占评价河道50.7%,Ⅴ类、劣Ⅴ类河道占评价河道21.6%,丰水期Ⅱ~Ⅲ类河道占评价河道27.7%,Ⅴ类、劣Ⅴ类河道占评价河道72.3%,枯水期Ⅱ~Ⅲ类河道占评价河道70.1%,Ⅳ类河道占评价河道8.3%,Ⅴ类、劣Ⅴ类河道占评价河道21.6%.主要污染物:氨氮、化学耗氧量、高锰酸盐指数、五日生化需氧量、总磷、镉,少数河段有铅、锌、铜等重金属污染;楚雄市区河段有机污染严重,全年水质综合评价为劣Ⅴ类,丰水期评价为劣Ⅴ类,枯水期评价为劣Ⅴ类;
支流蜻蛉河全年综合评价河道69km,水质类别为Ⅲ类,丰水期水质类别为Ⅱ类,枯水期水质类别为Ⅲ类.对流域内四座水库进行了水
质和营养状况评价,其结果为:西静河水库全年水质综合评价为Ⅱ类;九龙甸水库、尹家嘴水库全年水质综合评价为Ⅲ类;毛板桥
水库为Ⅳ类(超标项目:总氮超标0.02倍;总磷超标0.7倍);九龙甸和西静河水库处于中营养状态;毛板桥和尹家嘴水库处于
轻度富营养状态.
4.2 变动趋势
河流水质的发展趋势,主要由入河排污口的污染物排放量、上游转输的污染物量、取水口取水带走的污染物量及河流自净能力等众
多不确定条件影响.对龙川江流域而言,入河排污口的污染物入河
量是造成水体污染、局部河段水质恶化的原因,其次为上游转输的污染量影响.龙川江流域近年来污染状况的变动趋势采纳1988至2007年的实测资料,根据流域内水质污染特征,选用高锰酸盐指数、氨氮分析指标,部份站点根据污染状况增加分析指标,用肯达
尔检验法进行短序列分析,其结果为:龙川江干流除源头水质尚好外,其它河段水质污染严重,干流城镇段水域污染尤为突出;多年
来干流氨氮污染严重,无好转趋势,重金属污染加剧.
5. 结论和建议
综上所述,龙川江流域水资源变动趋势存在以下几个特点:一
是影响水资源的主要因数降水量无明显变动趋势,水面蒸发量有减小的趋势,流域水资源量无明显的减少趋势,但目前已进入相对
平~丰水周期.二是生产、生活等用水量已随着流域内城镇快速发展和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继续快速增长,入河废污水量增速加快,且流域内开发利用率较高,资源型、水质型缺水矛盾日趋加剧;虽然农业仍为用水年夜户,但所占比例有所减小,工业和生活用水量
所占比例有所增加;三是流域内部份水库水质具有被污染的趋势,富营养化水平趋于严重,楚雄市城区河段水质恶化态势尚未获得根赋性控制和改观.
龙川江流域为楚雄州经济、文化、政治中心,人口密集,耕地较多,人均、亩均水资源量较少,属水资源紧缺地域,随着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根据龙川江流域水资
源变动趋势的特点和流域内水资源条件,针对目前降水、径流已进入相对平丰水期,防汛部份应做好防洪减灾的工作;龙川江流域水资源的年内年际变动较年夜,属于半干旱少雨地域,应做好抗旱规
划和抗旱体系建设;针对流域内开发利用率较高,资源型、水质型缺水矛盾日趋加剧的特点,有关部份应加年夜节水工程投入力度,
加快水利基础设施更新改造,实施跨流域调水工程,续建灌溉工程
配套设施,实行计划用水、定额管理和加强用水的总量控制,制定
合理的水价,严格控制新增入河排污口,加年夜水资源呵护力度,才华建立起龙川江流域平安的水资源供给和保证体系,以水资源的可
时间:二O二一年七月二十九日
时间:二O二一年七月二十九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