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10.1法律为我们护航》省优质课一等奖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10.1法律为我们护
航》省优质课一等奖教案
第十课法律伴我们和成长
第一框法律为我们护航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认识未成年人需要特殊保护的原因。
2.了解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相关法律。
3.了解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四道防线”。
4.认识法律对保护未成人权益的重要作用。
能力目标
运用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相关法律,给予未成年人特殊关爱和保护。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来源:学.科.网]
认识法律对青少年的关爱,增强珍惜权利、自觉履行义务的意识。
重点难点
重点
法律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四道防线”。
难点
增强珍惜权利、自觉履行义务的意识。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根据教材“探究与分享”的情境制作课件。
学生准备:搜集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相关法律名称和规定。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平时乘车时购买的是半价车票,我们所交的医疗保险费用只是成年人的五分之一,
而且国家还制定了专门的法律保护我们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那么,我们为什么能享受这样的关爱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法律为我们护
航》这一课并了解相关内容
二、讲授新课
(一)案例分析
北京市海淀区非法经营的“蓝极速”网吧曾燃起熊熊大火致使25人在大火中丧生,多人受伤。
经调查,这起案件的纵火者是4名未成年学生,他们因与网吧服务员发生纠纷而报复作案。
其中,2人被判处无期徒刑,1人被判处有期徒刑12年,1人因不满14岁而免除刑事处罚。
【设计意图】以“蓝极速”网吧纵火案为主线贯穿整堂课,有利于学生认识到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使他们感受法律的关爱,从而培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研读教材
1.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95~97页内容,思考问题。
(1)特殊保护的对象是谁?
(2)国家为什么要对未成年人进行特殊保护?
(3)国家对未成年人给予特殊关爱和保护的必要性是什么?
师总结:(1)未成年人,即未满十八周岁的公民。
(2)未成年人身心发育尚不成熟,自我保护能力较弱,辨别是非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和不法侵害,需要给予特殊的保护
(3)未成年人的生存和发展事关人类的未来,对未成年人给予特殊关爱和保护,已经成为人类的共识。
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应有之义。
2.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97-100页内容,思考问题。
(1)国家通过制定哪些专门的法律对未成年人进行特殊保护?[
(2)你知道哪些对未成年人实施特殊保护的法律规定?
(3)我们未成年人受到法律的特殊保护,是不是违背了“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4)在未成年人保护法中,设置了几道防线保护我们的合法权益?
师总结:(1)国家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专门法律对未成年人进行特殊
保护。
(2)提示:参见教材第98页“相关链接”的内容
(3)提示:没有违背,特殊保护是对未成年人而定的,有年龄的限制,当成年之后,将不再享受这种特殊保护。
(4)在未成年人保护法中,设置了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司法保护四道防线保护我们的合法权益,具体包括如下内容
A.家庭要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抚养、监护的职责
报道一:小军(化名)纵火少年犯之一,年仅14岁。
在他不满1岁时,父母离异。
当时,法院将他判归父亲抚养,但由于父亲阻拦,小军再没见过母亲。
之后父亲对他不管不问,还经常打他。
他的手掌经常肿得“跟馒头似的”,手上还留有痕迹。
后来父亲又开始吸毒,被劳教一年半,听到这个消息的小军只是默默流泪,自认倒霉。
对于家庭教育问题,小军爷爷表示:“家长对孩子没有尽到责任。
”
结合材料,思考问题
①小军走向犯罪道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你认为主要原因是什么?
②家长应对孩子尽怎样的责任?
③在家庭生活中,可能出现哪些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现象?
师总结:①父母或其他监护人没有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的抚养、监护的职责。
②在生活上,给予孩子关心照顾;在思想上,给予孩子教育培养。
③家长对未成年人施压、随意打骂未成年人、让未成年人辍学务工、虐待遗弃未成年人、歧视残疾的未成年人、溺婴、弃婴等。
【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家庭对未成年人的保护。
过渡语;家庭是我们未成年人成长的摇篮,我们的性格、道德品质都与家庭环境、家庭教育有很大关系。
当我们遭受家庭侵害时,应拿起法律武器捍卫自己的合法权益,而不应该像小军一样只是默默流泪,自认倒霉。
对于小军来说,最基本的家庭保护防线在他面前第一个被冲垮了,让我们继续看报道二中的案例。
B.学校对未成年人进行教育,对其身心健康和合法权益实施保护
报道二:新学期开学了,小军每天准时离开家,晚上很晚回来。
但爷爷
还是对他产生怀疑,因为他从来不拿书包,书也没翻过。
一天,爷爷委托邻居找到学校,才知道这学期开学老师根本没有见过他。
老师说:“家长干什么吃的,孩子上没上学不知道?”小军爷爷听到这些话的第一反应是:校长、老师干什么吃的?缺一个学生难道不知道,孩子不上学也不问问原因,也不及时告诉我们,把责任都推给家长?小军曾说:“派出所到学校找过我后,老师就对我很冷淡,同学都挤对我,我不愿意上学了。
”之后在学校里再也找不到小军的身影了。
结合材料,思考问题
①在这则案例中,小军走上犯罪道路除了和家庭有关外,还和什么有关?
②联系实际,说出学校为培养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应如何做?
师总结:①还和学校没有对未成年人及时进行教育,使其身心健康和合法权益没有得到保护有关。
②学校应设立心理咨询室对其及时进行教育,以便做好心理咨询,疏解其心理困惑。
【设计意图】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学校对未成年人的保护。
过渡语:除了家庭之外,跟我们关系最密切的地方就是学校!如果学校教育不当,对未成年人保护不够,也会影响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
就像报道二中的小军一样,他的第二道保护防线也被冲垮了,让我们继续看报道三中的案例。
C.全社会创造一种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
报道三:小军居住的小区有很多网吧,上面贴着“未成年人禁止入内”的字样。
每次爷爷去网吧找小军,网吧都不让进,说“这里没有未成年人”。
可碰到小军时,他却说:“我在里面呆了一天一夜。
”
结合材料,思考问题
①在这则案例中,小军经常去网吧又和社会有怎样的关系?
②社会在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方面应如何做?
③社会上还存在哪些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现象?
师总结:①社会疏于对网吧的监管。
②全国公共博物馆、纪念馆、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对未成年人
全部实行免费开放;全国所有电视台在黄金时段不得播放凶杀暴力的影视剧等。
③招童工,游戏室、网吧、营业性舞厅向未成年人开放,向未成年人出售、出租有淫秽暴力内容的书刊、音像制品等。
【设计意图】让学生理解社会对未成年人的保护。
过渡语:未成年人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而社会环境中有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它们都会对未成年人的成长产生一定的影响。
未成年人身心发育尚不成熟,报道三中的小军由于没有得到一定的社会保护,加上缺乏自我保护意识,才经常去网吧。
可见,他的第三道保护防线也被冲垮了,让我们再来看看报道四中的案例
D.公、检法及司法行政部门依法对未成年人实施专门保护。
报道四:“蓝极速网吧纵火案与以往的审理程序不同的是,这起案件的审理程序是不公开的。
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对“蓝极速”网吧纵火案作出判决,四名少年犯均受到了法律的惩罚。
其中,小军(男,13岁)因不满14周岁,本着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未追究刑事责任,被收容所教养。
结合材料,思考问题:
①从这则报道中可以看出,小军受到了什么方面的保护?
②公、检、法及司法行政部门应如何对未成年人实施特殊保护?
师总结:①司法保护。
②对于需要法律援助或者司法救助的未成年人,法律援助机构或者人民法院应当给予帮助,依法为其提供法律援助或者司法救助。
尤其是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办理未成年人遭受性侵害的刑事案件时,应当保护被害人的名誉。
【设计意图】让学生理解司法机关对未成年人的保护。
三、课堂小结
同学们现实生活中不尊重未成年人、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现象较为普遍。
通过今天这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青少年获得来自家庭、学校、社会和司法的保护,为我们的健康成长撑起了一把保护伞,给予我们特殊的爱。
板书设计
法律为我们护航
我们需要特殊保护
身心发育不成熟自我保护能力较弱
辨别是非能力弱自我控制能力不强
感受法的关爱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末成年人犯罪法》
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司法保护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本教案通过一个网吧纵火案贯穿整节课,使学生在分析家庭、学校、社会和司法保护的必要性、重要性及特殊保护的相关内容基础上,归纳总结出理论知识。
这既能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又能促使学生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不足之处
学生列举的案例有点浅显,且老师对司法保护内容的引导有点欠缺。
再教设计
在以后的教学中,教师应努力探索课堂教学模式,丰富课堂内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积极参与合作讨论,从而锻炼学生的胆识,使学生乐于展示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