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美术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渗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术是小学阶段一门重要的学科,教师要让学生从小受到美的教育与熏陶,在教学中融入真情实感,让学生能够从美术课堂上明白美的深层次内涵。
情感教育对于小学生的影响深远,对于学生的终身发展都有帮助,教师一定要高度重视。
一、小学美术情感教育的内涵
情感是人类大脑的一种机能,是人们对于某件事物产生喜好或者厌恶的感情时所产生的内心想法,它会通过一些外在的形式表现出来。
情感教育近年来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重视。
情感教育是为了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采取的教育方式,通过科学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引导、帮助学生更好地表达情感,从小形成和树立科学的价值观,学会用科学的态度处理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健康、全面地成长。
二、小学美术情感教育存在的问题
当前,小学美术教学中对于情感教育的重视程度有待提升。
部分小学还将美术教学的重点放在学生对于美术知识与美术技巧的理解上,对于美术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没有充分重视。
一方面,部分教师缺乏专业的情感教育教学方法,不知道如何下手,没有掌握在美术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的方法,也没有意识到情感教育对于学生美术学习的重要性。
另一方面,部分学生没有情感表达的意识,多是被动地学习美术技巧。
这就使美术课教学相对单调,师生之间没有建立有效的心灵沟通,美术教学还是停留在课堂上,没有真正走入学生的心里。
学生的美术作品往往是为了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并没有表达自己内心的真情实感,这样的作品难以打动人心。
三、小学美术情感教育的意义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首先,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学习和成长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的学生敏感又脆弱,在这个阶段进行情感教育的渗透是十分必要的,对学生之后的成长和发展产生直接影响。
其次,小学美术是一门重要的教学科目,需要教师与学生充分沟通,也需要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这些都要求学生具有丰富的情感,所以情感教育对于美术教学来说尤为重要。
最后,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美术教学应更加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教师要与学生充分沟通和交流,对学生充分了解,走进学生的内心,这些都需要通过情感教育实现。
教师要让学生通过美术作品更好地表达自我,更好地与世界相处,情感教育的渗透是一种有效的途径。
四、小学美术情感教育的渗透策略
1.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
在小学美术的教学过程中,要想达到情感教育渗透的目的,首先需要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
在以往的美术课堂上,往往是教师在上面讲解绘画技巧,学生在下面学习,这样的教学方式对于学生内心的触动不大。
要进行情感教育就必须建立师生之间有效沟通的途径,要让教师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利用美术这一工具让学习变得更加有效。
具体来说,以小学三年级美术《干干家务活》一课为例,这一课的重点是将美术与劳动结合起来,让学生了解日常家务劳动的重要性并能够运用写生的方法进行创作。
教师在课程开始前可以拍摄一些家长或者学生做家务活的画面,让学
浅谈小学美术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渗透
□顾晓红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美术在小学阶段的教学中占据的地位越来越重要,除了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美术知识外,还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让学生接受美的熏陶。
情感教育是小学美术教学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在美术教学中融入情感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要讲究科学的方法。
该文结合小学美术教学现状分析了几种进行情感教育渗透的方法,希望能够对当前的小学美术教学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小学美术情感教育渗透
154
教学心得A R TE D U C A T I O NR E S E A R C H
生了解干家务活时的形态和动作,之后再予以引导:“同学们,我们现在都长大了,成了妈妈的好帮手,我们在生活中都帮妈妈干过什么家务活呢?”这时,学生可能会回答擦桌子、洗衣服、刷碗等。
教师可以接着引导:“哪位同学可以上台来示范一下如何扫地呢?”当学生自告奋勇走上讲台拿起笤帚开始扫地时,教师可以接着说:“我们观察一下这位同学的动作——弯腰,右手拿住扫帚,眼睛看好地面,双腿微微分开,有节奏地扫地。
我们的妈妈每天都从事这样的家务劳动是不是很辛苦?今天创作一件作品送给妈妈,好不好?”教师让学生带着这样的情感描绘作品,自然会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2.合理利用多媒体,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在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渗透情感教育时可以合理利用多媒体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的情感。
小学生正处于想象力丰富的阶段,在这个阶段,教师要丰富学生的视野,开阔学生的眼界。
多媒体可以帮助教师教学,让学生看到外面更广阔的世界。
具体来说,教师可以在授课过程中利用多媒体对学生模拟和展示一些图画,让学生更形象地理解教学内容。
如,小学五年级美术《梦中的远航》这节课的教学,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教授学生掌握小船的基本画法。
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这样一幅画面:一群小动物乘着大船在一望无际的大海上航行,大象用长鼻子喷着水,长颈鹿用长脖子好奇地打量着外面的世界,小猴子开心地上蹿下跳,孔雀在温暖的阳光下亮出美丽的羽毛。
这样的画面会带给学生愉快的情感,让学生自然而然进入教学情境。
接下来,教师可以这样说:“同学们,你们梦想中有没有过这样的画面呢?如果你有一个机会可以来一次梦中的远航,你会选择什么样的船和带着什么样的动物朋友跟你一起去冒险呢?现在我们就用手中的画笔开始这场神奇的冒险之旅吧。
”在这样的情感激发下,教师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进行创作,就能达到情感教育的目的,让学生的内心真正产生触动,学生在这种情感的作用下能画出更打动人心的作品。
3.引导学生用心创造作品,表达真情实感
引导学生用心创造美术作品,通过作品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是小学美术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渗透的重要方法。
美术作品不是冷冰冰的,它是学生内心情感的宣泄与表达。
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内心意愿,引导学生通过美术作品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这样学生就会爱上美术。
具体来说,教师不应把美术创作看作任务或作业,而要把它看作一种与外界沟通的方式,让学生表达内心的情感。
如,小学四年级美术《会说话的手》这节课,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对手的观察,增加人与人之间的理解和情感方面的沟通,使学生领悟生活之美和创造之美。
教师可以这样引导:“同学们,我们的生活中会看到身边无数双手。
有的手孔武有力,帮助我们遮风避雨;有的手温暖舒适,帮助我们赶走疲劳、带来温暖。
你们在生活中最喜欢谁的手呢?”这时,有的学生会说:“我喜欢妈妈的大手,虽然它布满了皱纹,但是总会带给我安全感和感动。
我想为妈妈画一幅画,画妈妈的双手,让妈妈感受到我对她的爱。
”教师可以顺势引导:“很好,同学们,我们可以用手中的画笔把我们内心想说的、想要向妈妈表达的情感表达出来。
当妈妈看到我们的作品,内心会十分开心和欣慰。
”教师的引导会让学生自然而然地投入绘画创作,而且充满了对母亲的情感表达欲望。
这样带着真情实感创作的每一幅作品都是学生的内心真实写照,会让学生爱上美术学习。
4.开展美术实践活动,升华学生的情感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要达到情感教育渗透的目标,教师可以通过开展美术实践活动,丰富美术课程教学的内涵,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升华情感。
美术不仅是纸上的绘画创作,而且是一个内涵非常丰富的活动。
教师不要把美术教学局限在课堂,而要为学生创造一些实践活动的机会,学生内心的情感更加丰富。
具体来说,教师可以结合教材需求,带领学生参加一些实践活动。
如,小学美术《我造的小房子》这一课的教学,是为了帮助学生学会欣赏不同风格的房子,了解房子的主要外形特征,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创造力。
考虑到只有真正观察房子这种实际建筑才能带给学生创作灵感,教师可以利用一节课的时间组织学生进行实地拍摄,引导学生:“同学们,我们每天都生活在房子当中,今天的绘画任务就是观察我们居住的房子。
我们可以先去拍一些照片,看看房子都有哪些形态,之后再进行自己的创作,自己担任设计师创作一所自己的小房子。
”这样,美术教学就变得生动活泼,学生就会纷纷行动起来,兴高采烈进行拍摄活动。
最终,收集学生的反馈,组织一个交流活动,把学生拍摄的各种房子的照片进行汇总,让学生从中找到灵感,设计自己心仪的房子。
这样的美术实践活动让学生感受到美术教学其实是充满乐趣的,而生活就是美术创作的灵感来源,可以有效解决学生不知道画什么、不知道如何下手的问题;同时,学生带着真情实感参加这些活动,对于他们各方面的能力都是很好的锻炼。
小学美术作为一门传播美的学科,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美术的基本知识,而且要在学生内心深处播撒爱的种子,让学生能够从美术教学中受到情感教育,内心得到升华。
美术教学要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让学生发自内心地热爱美术,通过美术表达自我,从而真正达到美术教学的目标。
(作者单位:江苏靖江市实验学校天水分校)
编辑张泽
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