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2020-2021版高二下学期期中化学试卷B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市2020-2021版高二下学期期中化学试卷B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 (共7题;共14分)
1. (2分) (2016高二上·广州期中) 下列反应是吸热反应的是()
A . C+CO2 2CO
B . Fe+H2SO4═FeSO4+H2↑
C . 2Al+Fe2O3 2Fe+Al2O3
D . 2Na2O2+2H2O═4NaOH+O2↑
2. (2分) (2016高二上·广州期中) 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注:AH的绝对值均正确)()
A . C2H5OH(l)+3O2(g)═2CO2(g)+3H2O(g);△H=﹣1367.0 kJ/mol(燃烧热)
B . NaOH(aq)+HCl(aq)═NaCl(aq)+H2O(l);△H=﹣57.3kJ/mol(中和热)
C . S(s)+O2(g)═SO2(g);△H=+269.8kJ/mol(反应热)
D . 2HCl(g)═Cl2(g)+H2(g);△H=﹣184.6kJ/mol(反应热)
3. (2分) (2016高一下·庄浪期中) 在2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3H2+N2 2NH3 ,经过一段时间后,NH3的物质的量增加0.8mol,在这段时间内用N2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1m ol•l﹣1•s﹣1 .则这段时间为()
A . 10s
B . 20s
C . 30s
D . 40s
4. (2分) (2016高一下·南通期中) 将4mol A气体和2mol B气体在2L的密闭容器内混合,并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2A(g)+B(g)⇌2C(g),若经2s后测得C的浓度为0.6mol•L﹣1 ,现有下列几种说法:
①用物质A表示的反应的平均速率为0.3mol•L﹣1•s﹣1
②用物质B表示的反应的平均速率为0.6mol•L﹣1•s﹣1
③2s时物质A的转化率为70%
④2s时物质B的浓度为0.7mol•L﹣1
其中正确的是()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5. (2分) (2016高二上·延安期中) 同质量的锌与盐酸反应,欲使反应速率增大,选用的反应条件正确的组合是()
反应条件:①锌粒②锌片③锌粉④5%盐酸⑤10%盐酸⑥15%盐酸⑦加热⑧用冷水冷却⑨不断振荡⑩迅速混合后静置.
A . ③⑥⑦⑨
B . ③⑤⑦⑨
C . ①④⑧⑩
D . ②⑥⑦⑩
6. (2分)可逆反应2HI(g) H2(g)+I2(g)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A . 容器内压强不随时间变化而变化
B . 混合气体总分子数不随时间变化而变化
C . 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
D . c(H2)与c(I2)保持相等
7. (2分)在熔融状态下,Na与KCl存在可逆反应:Na+KCl NaCl+K,通过调整温度,可利用金属Na来制取K。

物质K Na KCl NaCl
熔点/℃63.697.8770801
沸点/℃77488315001413
根据上表的熔点和沸点,确定由Na与KCl反应制取K的合适温度为()
A . 770 ℃
B . 801 ℃
C . 850 ℃
D . 770~801 ℃
二、非选择题 (共5题;共29分)
8. (6分) (2018高二上·台州月考) 人类研究氢能源从未间断过,而热化学循环分解水制 H2是在水反应体系中加入一种中间物,经历不同的反应阶段,最终将水分解为H2和O2,这是一种节约能源、节省反应物料的技术,下图是热化学循环制氢气的流程:
(1)实验测得,1 g H2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142.9 kJ的热量,则表示氢气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整个流程参与循环的物质是________和________(填化学式),最难进行的反应是________(填序号)。

(3)汞虽然有毒,但用途广泛。

用汞和溴化钙作催化剂,可以在较低温度下经过下列反应使水分解制氢气和氧气:①CaBr2+2H2O=Ca(OH)2+2HBr↑;②……③HgBr2+Ca(OH)2=CaBr2+HgO+H2O;④2HgO=2Hg+O2↑。

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4)合成氨用的H2可以甲烷为原料制得。

有关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则CH4(g)与H2O(g)反应生成CO(g)和H2(g)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9. (8分)(2016·天津) 氢能是发展中的新能源,它的利用包括氢的制备、储存和应用三个环节.回答下列问题:
(1)
与汽油相比,氢气作为燃料的优点是________(至少答出两点).但是氢气直接燃烧的能量转换率远低于燃料电池,写出碱性氢氧燃料电池的负极反应式:________.
(2)
氢气可用于制备H2O2.已知:
H2(g)+A(l)═B(l)△H1
O2(g)+B(l)═A(l)+H2O2(l)△H2
其中A、B为有机物,两反应均为自发反应,则H2(g)+O2(g)═H2O2(l)的△H=________0(填“>”或“=”)(3)
在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某储氢反应:MHx(s)+yH2(g)⇌MHx+2y(s)△H<0达到化学平衡.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
a.容器内气体压强保持不变
b.吸收ymol H2只需1molMHx
c.若降温,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增大
d.若向容器内通入少量氢气,则v(放氢)>v(吸氢)
(4)
利用太阳能直接分解水制氢,是最具吸引力的制氢途径,其能量转化形式为________.
(5)
化工生产的副产氢也是氢气的来源,电解法制取有广泛用途的Na2FeO4.同时获得氢气:Fe+2H2O+2OH﹣→FeO42﹣+3H2↑,装置如图所示,装置通电后,铁电极附近生成紫红色FeO42﹣,镍电极有气泡产生.若氢氧化钠溶液浓度过高,铁电极区会产生红褐色物质.
已知:Na2FeO4只在强碱性条件下稳定,易被H2还原.
①电解一段时间后,c(OH﹣)降低的区域在________(填“阴极室”或“阳极室”).
②电解过程中,须将阴极产生的气体及时排出,其原因为________.
③c(Na2FeO4)随初始c(NaOH)的变化如图2,任选M、N两点中的一点,分析c(Na2FeO4)低于最高值的原因________.
10. (6分) (2016高二上·长沙期中) 工业上用CO生产燃料甲醇.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CO(g)+2H2(g)⇌CH3OH(g).
(1)图1是表示一定温度下,在体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4mol H2和一定量的CO后,CO和CH3OH(g)的浓度随时间变化情况.从反应开始到平衡,用CO浓度变化表示平均反应速率v(CO)=________;
(2)图2表示该反应进行过程中能量的变化.曲线a表示不使用催化剂时反应的能量变化,曲线b表示使用催化剂后的能量变化.该反应是________(选填“吸热”或“放热”)反应,写出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
(3)该反应平衡常数K为________,温度升高,平衡常数K____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4)恒容条件下,下列措施中能使增大的有________.
a.升高温度b.充入He气
c.再充入2molH2 d.使用催化剂.
11. (3分)用NH3催化还原NxOy可以消除氮氧化物的污染.
已知:反应①:4NH3(g)+6NO(g)⇌5N2(g)+6H2O(l)△H1
反应②:2NO(g)+O2(g)⇌2NO2(g)△H2 (且|△H1|=2|△H2|)
反应③:4NH3(g)+6NO2(g)⇌5N2(g)+3O2(g)+6H2O(l)△H3
反应①和反应②在不同温度时的平衡常数及其大小关系如表
温度/K反应①反应②已知:
K2>K1>K2′>K1′
298K1K2
398K1′K2′
(1)
推测反应③是________反应(填“吸热”或“放热”)
(2)
相同条件下,反应①在2L密闭容器内,选用不同催化剂,反应产生N2的量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
①计算0~4分钟在A催化剂作用下,反应速率v(NO)=________.
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该反应的活化能大小顺序是:Ea(A)>Ea(B)>Ea(C)
B.增大压强能使反应速率加快,是因为增加活化分子百分数
C.单位时间内H﹣O键与N﹣H键断裂的数目相等时,说明反应已经达到平衡
D.若在恒容绝热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当温度不变时,说明反应已经达到平衡.
12. (6分) (2016高二上·保定期末) 一定温度下,在容积为1L的密闭容器内放入2mol N2O4和8molNO2 ,发生如下反应:2NO2(红棕色)⇌N2O4(无色)(△H<0),反应中NO2、N2O4的物质的量随反应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按下列要求作答:
(1)在该温度下,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________
(2)若t1=10s,t2=20s,计算从t1至t2时以N2O4表示的反应速率:________ mol•L﹣1•s﹣1
(3)图中t1、t2、t3哪一个时刻表示反应已经达到平衡?答:________
(4) t1时,正反应速率________(填“>”、“<”或“=”)逆反应速率
(5)维持容器的温度不变,若缩小容器的体积,则平衡向________移动(填“正反应方向”、“逆反应方向”或“不移动”)
(6)维持容器的体积不变,升高温度,达到新平衡时体系的颜色________(填“变深”、“变浅”或“不变”)
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 (共7题;共14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二、非选择题 (共5题;共29分)
8-1、
8-2、
8-3、
8-4、
9-1、
9-2、
9-4、
9-5、
10-1、
10-2、
10-3、
10-4、
11-1、
11-2、
12-1、
12-2、
12-3、
12-5、12-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