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白带发黄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治疗白带发黄
白带发黄是因为任脉中湿热,任脉本不能容水湿,安得入而化为黄带者,那么以带脉横生,通为任脉,则任脉直上走於唇齿,唇齿间原有不断之泉水,下通任脉以化精,惟任脉有热气之授,那么华池之精液不化精而反去化湿,湿者土之气而形成白带发黄。

无论是从颜色、性质、气味等方面来说都有很大不同。

白带呈黄色或绿色性,多伴有周身无力、低热等症状,很可能是得了急性阴道炎或宫颈炎,化脓表明有细菌感染,应及时求医。

脾虚型:患者带下色白,淋漓不断,面色萎黄少华,神疲肢冷,食欲不振,小腹发凉,腹胀便溏,舌质淡红、苔白腻滑,脉缓而弱。

归然艾罐灸可取带脉、三阴交、足三里、脾俞、隐白等穴。

温灸灸带脉能益气固摄,调理任督两脉;三阴交平肝健脾利湿,补肾强精;足三里调理脾胃,利于气血化生,增强体质,促进康复;脾俞振奋中阳,健脾以助升清降浊,运化水湿;隐白补脾、益气摄血。

诸穴合用可起到健脾益气,升阳除湿的作用。

肾虚型:患者白带清冷,腰膝酸软,乏力,少腹冷坠,溲清便溏,或五心烦热,失眠多梦,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沉细。

可温灸灸带脉、三阴交、关元、肾俞、次髎等穴。

带脉、三阴交补肾健脾,益气固摄;关元与肾俞配伍可强肾培元,固涩止带;次髎疏理下焦,清散郁热,补益虚损。

诸穴合用以达到滋阴补肾,培元固涩之功。

在治疗时,将艾灸罐点燃后,固定在相应的腧穴上每天灸一次,组穴每穴施灸30分钟,连续7天为一疗程。

治法:宜大补肝气而稍佐以舒肝之品,使风木不闭塞於地中,则地气自升腾於天上,气健湿除自无带患矣;治法宜补任脉之虚而清肾火之炎。

中药处方(一)
【组成】黄柏10克、焦苍术10克、椿根皮15克、土茯苓15克、生苡仁15克、蒲公英15克、柴胡8克、生龙骨30克、牡蛎30克。

【治法】清热利湿止带。

【主治】带下。

症见:带下量多,色黄或黄白相兼,或夹有赤色,或色白质稠,多有腥臭,或伴有腰酸腹痛,眩晕头痛,肢倦乏力,身热口渴,外阴瘙痒,小便黄赤,舌红、苔黄或腻,脉濡滑。

中药处方(二)
【组成】生地9克、玄参12克、当归6克、银花12克、连翘9克、黄芩9克、赤芍6克、丹皮9克、茯苓皮9克、甘草3克。

【用法】用上药100倍量,浓煎3次,过滤去渣。

将3次滤液混匀后浓缩即成合剂。

每次服30毫升,每天2~3次。

亦可以上方水煎服,每天1剂,煎2次,分2次温服。

【治法】清热解毒,凉血活血。

【主治】妇女带证,痔漏出血,风疹痒块,龈衄等。

症见黄、白带下,质稠粘有臭气,或痔漏肿痛,肠风下血,或热盛风生,肌肤干燥作痒,或湿热毒邪,淫伤血络,发为疹块、衄血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