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植物浇水原则及注意事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园林植物浇水原则及注意事项
合理确定浇水量
1.不同的植物种类植物的种类不同,浇水量亦不同。
蕨类植物、兰科植物、秋海棠类植物生长期要求丰富的水分;多浆类植物要求水分较少。
每一种植物又有不同的需水量,同为蕨类植物,肾蕨在光线不强的室内,保持土壤湿润即可;而铁线蕨属的一些种,为满足其对丰富水分的要求,常将花盆置于水盘或栽植于小型喷泉之上。
2.不同生长时期同一种植物在不同生长时期对水分的需求不同。
当花木进入休眠期时,浇水量应减少或停止。
从休眠期进入生长期,浇水量逐渐增加。
生长旺期,浇水量要充足。
开花前浇水量应予适当控制,盛花期适当增多,结实期又需要适当减少浇水量。
3.不同季节植物在不同季节中,对水分的要求差异很大。
一般情况下,华北地区3月底至6月底为干旱季节,蒸发量大,植物生长快,需水量多,应适当勤浇、多浇,一般一周或三四天浇一次;雨季(华北地区6月底到8月底)虽然高温,但降水多,不必浇太勤;秋季植物进入生长后期,需水量低,可适当少浇水。
掌握最佳浇水时间
以华北为例,春季干旱,蒸发量是降水量的十几倍,春夏之交的干热风和漫长的干冷冬季,空气湿度只有40%至50%,加之春夏气温高,光照强烈,需给植物充足水分。
所以,最忌炎热的夏季中午浇水,因为此时土壤温度高,与水温的温差大,若此时浇水会使土壤温度骤然降低,植物根部受低温刺激,就会立即阻碍水分的正常吸收。
所以炎热的夏季应在早晨或傍晚浇水。
冬季气温低,阳光较弱,需水较少。
在无冻土的地带,露地栽培的花木冬季浇水应在中午前后,最好在上
午10时至11时。
切忌早晨浇水,避免因温度过低引起冻害。
冬季,在土壤冻结前,应给花木浇足“冻水”,以保持土壤的墒情。
在早春土壤解冻之初,还应及时浇足“返青水”,以促使花木的萌动。
合理确定浇水次数
浇水次数应根据季节变化,视土壤干湿程度而定。
喜湿植物浇水次数要勤,始终保持土壤湿润;旱生植物浇水次数要少,每次浇水间隔期可干旱数日;中生植物浇水要“见干见湿”,土壤干燥就浇透。
喜湿的园林植物,如柳树、泡桐、水杉、池杉等植物应少量多次灌溉;而白蜡、五针松、油松等幼苗比较耐旱,灌水次数可适当减少。
浇水注意事项
1.确保水质通常把灌溉用水分为硬水和软水两类。
硬水是指含有大量的钙、镁、钠、钾的水;含量少的为软水。
所浇水最好是微酸或中性的。
用自来水或可供饮用的井水浇花之前,应提前一两天晒水,一是使自来水中的氯气挥发掉,二是提高水温。
2.浇水量要适宜多数花木在干旱时,植株各部分木质化程度增加,叶面粗糙、失去光泽。
相反,水分过多时,植株呈现的情况似干旱,这是由于水分过多使一部分根系遭受损伤,同时由于土壤中缺乏空气,使根系正常的生理活动受到抑制,影响水分、养分的吸收,严重时会使根系窒息死亡。
另外。
水分过多会使叶色发黄、植株徒长、易倒伏,易受病菌的侵害。
因此,过干过湿对植株的生长均不利。
对于新栽或新换盆的花木,第一次浇水应浇透,一般应浇两次,第一遍渗下去后,再浇一遍。
用干的细腐叶土或泥炭土盆栽时,这种土不易浇透,有时需要浇多遍才行。
碰到这种情况,最好先将土稍拌湿,放一两天再盆栽。
3.注意叶面喷水植物生长发育所需要的水分都是从土壤和空气中汲取的,其中主要是从土壤中汲取的,同时也需要一定的空气湿度,所以不可忽视叶面喷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