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探究活动《会翻跟头的小胶囊》(说课稿)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材料分析题解题技巧(生物)
一、信息提取类
1.题型解读:信息提取类习题通过提供一定的材料,如一个图表、一段论述、一个现象、一组数据等,并在材料中往往隐藏一定的知识信息,考查思维分析、逻辑推理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2.解题关键:由表及里,去粗取精。

3.解题方法
(1)浏览问题、确定考点:先通过了解问题,确定材料题的考查范围,在分析材料之前做到心中有数。

(2)审读材料、提取信息:根据问题的考查角度,有针对性地阅读材料,提取与解题有关的关键信息。

(3)知识链接、组织解答:结合材料信息和问题,准确地进行知识迁移,链接所学的知识原理,组织语言答题。

典题例证:
近年来,福寿螺在一些地区迅速扩散蔓延,使当地的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

请根据材料回答:
(1)福寿螺生活在淡水中,身体柔软,靠贝壳来保护身体。

从分类上来分析,福寿螺属于________动物。

(2)福寿螺食性广泛,各种植物都能被其取食,尤其对水稻危害极大。

有的地方,农田插秧后不到几天,秧苗就被福寿螺吃个精光。

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来分析,福寿螺属于______________。

3)福寿螺原产于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1981年开始引入我国各地饲养。

如今,福寿螺却使引入地区其他水生生物的生存面临威胁。

福寿螺造成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的原因属于( ) A.外来物种入侵 B.栖息地被破坏 C.水体污染 D.滥捕乱杀
(4)福寿螺的防治方法有人工捕杀、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等。

有的地方的农民,利用鸭子、青鱼喜食幼螺的习性,创造了通过放养鸭群和青鱼来降低幼螺数量的方法。

这种防治方法属于________,它的好处是_________。

活学巧练:
1.每年的5月20日是“中国学生营养日”。

有关数据表明,我国学生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的状况令人担忧。

无机盐、维生素等摄入量不足,缺铁性贫血现象普遍存在;多糖分、高脂肪的饮食习惯使肥胖儿逐年增多。

早餐“马虎”、中餐“凑合”、晚餐“丰富”等错误的营养消费观念,是导致学生营养状况问题的主要原因。

如图显示,不同人群每天摄入的食物比例是不同的,请仔细观察后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所示,肥胖患者的饮食中_______和_______的摄入量较正常人偏多。

(2)营养不良会影响健康,如缺铁易患_______病,因为铁是红细胞中_______的重要组成成分。

(3)糖类是人体最重要的能源物质,它主要从_______食物中获得。

(4)下列饮食习惯合理的是( )
A.经常吃“洋快餐”
B.睡觉前多吃一些食物,早餐可以不进食
C.用喝果汁、可乐等饮料来代替饮水
D.不挑食、不偏食,按时进餐
2.我国科学家通过转基因技术,将人乳铁蛋白基因导入奶牛的受精卵中,成功培育出了人乳铁蛋白转基因牛,它标志着我国在转基因技术应用方面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人乳铁蛋白能在婴儿形成自身免疫体系前保护其免受细菌和病毒侵扰。

(1)牛奶中含有丰富的______,它对人体的生长发育以及受损细胞的修复和更新起着重要作用。

(2)依据资料可以看出,人乳铁蛋白主要具有的作用是( )
A.改良奶牛品种
B.增强人体免疫力
C.降低产奶量
D.构成人体第一道防线
(3)将__________基因导入受精卵后能培育出人乳铁蛋白转基因牛,这事例说明:生物的性状是由____控制的。

3.认真阅读分析下列资料,并回答相关问题:
资料一:近几年,一些野生动物成了人们餐桌上的美味佳肴,致使我国野生动物资源遭到破坏,许多物种已经濒临灭绝。

田鼠是农田害兽,过去农田里的田鼠数量比较稳定。

据调查,近几年有些地方农田里的田鼠数量猛增,如某地每年农田受鼠害面积达13.5万公顷,给农业生产带来了巨大损失。

下面是一个野生动物交易市场的有关资料,以及该地区近50年来每公顷土地捉到的田鼠平均数量统计资料。

资料二:20世纪初,美国的一个州为了保护鹿群,曾对狼进行大量的捕杀。

随着狼群的消失,鹿的数量急剧增多,在短时间内总数超过10万只。

结果,森林中的树木、草地遭到极大破坏。

接下来灾难又降临到鹿群,饥饿和疾病使鹿群的数量迅速下降到4万只。

(1)根据资料一,你认为食用野味与大量农田遭到田鼠毁坏有关系吗?______。

请你分析这个地区田鼠数量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资料二,你认为狼对这个生态系统的稳定有作用吗?_____。

捕杀狼能最终保护鹿吗?_______________。

写出资料二中反映的一条食物链____________________。

(3)通过对这两个资料的分析,你认为人类应该如何与自然和谐发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背景分析类
1.题型解读:背景分析类习题通过提供一定的材料(往往是社会热点问题),围绕此材料背景设问,虽然材料是新情境,但问题都是对教材中相关基础知识的考查,信息容量大,时代感强,考查灵活运用基础知识、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2.解题关键:题在书外,理在书中。

3.解题方法
(1)审读材料、找准切入点:认真阅读材料,进行综合分析,明确材料的中心问题及属性,理清它们与哪些知识、规律和原理发生联系。

(2)分析设问、捕捉关键词:明确问题产生的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辨别哪些是对问题的产生和发展起主导性作用的因素,哪些是关键性的、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

联系材料的核心和问题的本质,为进一步分析提供基础。

(3)回归教材、准确回答问题:以设问为线索,联系相关的生物学原理和规律。

联系教材和社会生活中的“案例”,发现问题的原因,探索解决问题的策略。

尽可能地使用规范的科学术语,使回答简明扼要。

典题例证:
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里氏9.0级强烈地震。

请你结合图及所学生物学知识,解答抗震救灾中对伤员的救援及处理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

(1)地震发生后,不论是自救还是他救,都必须首先保证_______(填图中字母代号)系统的畅通,才能保证_____的供给。

(2)某人被救时上肢动脉出血,救援人员应在他的上肢的_________用止血带止血。

(3)冬东同学不幸受伤,失血过多急需输血。

经化验他是A型血,在没有A型血的紧急情况下,医生可以给他输______型血。

(4)某伤员头部受伤感染,通过上肢静脉注射药物,则药物随血液循环经过心脏各腔的先后顺序是___________(用图中字母和箭头表示)。

活学巧练:
1. “食品安全”、“公共卫生与健康”等话题已成为当今社会的热点问题。

下面是综合了新闻媒体对此类问题的相关报道,请阅读并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近期,我省部分地市发生蜱虫叮咬致人死亡事件,引起省卫生厅的高度重视,并发布防控措施。

该病的症状是发热并伴血小板减少等,少数患者出现脏器衰竭而死亡。

研究发现,该病与蜱虫体内存在的新型布尼亚病毒有关。

蜱虫叮咬携带病原体的动物后再叮咬人时传播。

材料二:近几年,新闻媒体接连报道了“毒奶粉”、“地沟油”、“毒花椒”、“健美猪”、“染色馒头”等食品安全事件,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在加大检测、加大处罚、净化食品市场的同时,提醒老百姓学会鉴别、学会自我保护。

材料三:近期,媒体报道的“超级细菌”(超级耐药性细菌)的出现,再次为我们敲响了“滥用抗生素”的警钟。

加强药品管理,科学使用抗生素,是预防“超级细菌”出现的有效手段。

(1)“发热并伴血小板减少”的病原体是_______,该传染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是__________。

(2)首先要注意食品的______期和_____期,其次要关注成分、厂家、地址、产品标准代号、生产许可证编号等。

对购买的水果、蔬菜可用_______浸泡、冲洗,也可以削去外皮。

(3)“超级细菌”产生的内在原因是生物体具有______特性,滥用抗生素对“超级细菌”起到了__________作用。

2.(2010·临沂学业考)阅读材料,结合玉米种植的有关知识回答问题。

玉米是我国北方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也是饲料生产的重要原料,近年来,美国等玉米生产大国,还大量使用玉米生产乙醇(酒精),作为辅助燃料,以应对能源的短缺。

(1)玉米是一年生植物,长成以后,茎就不再加粗,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阴雨连绵的天气会影响玉米的传粉,造成玉米果穗大量缺粒减产,此时,人们通常采取的弥补措施是___________
(3)农民常把玉米和大豆间作套种(即在每两行玉米之间种植几垄大豆),这样可以增强土壤的肥效,提高土地的生产效益。

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玉米生产乙醇,主要是因为其种子内含有丰富的淀粉,请你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来验证玉米粒内淀粉的存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010·威海学业考)植物的营养器官根、茎、叶的基本功能是维持植物的生命。

那么,根、茎、叶在维持植物的生命方面分别发挥着怎样的作用?它们之间的关系又是怎样的呢?请根据下面的漫画回答问题。

(1)叶说:“没有我,你们都会饿死。

”说的是叶具有__________的功能,完成这一功能的场所是细胞里的______。

(2)根说:“我要是不工作,你们都会渴死。

”说的是根具有________的功能,这一功能主要是由根尖的______完成的。

(3)萎蔫的叶:“快给我水!我渴死了。

”说的是茎具有运输__________的功能,运输的方向是自______而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