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张衡传》练习

合集下载

张衡传 练习题

张衡传 练习题

张衡传练习题(正文开始)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有许多杰出的科学家和学者为人们带来了重要的贡献。

其中,张衡是一个备受推崇的天文学家和地理学家。

本文将从他的生平事迹、学术成就和影响等方面介绍张衡的传记。

张衡,字盖衡,中国东汉末期时期的天文学家、地理学家和政治家。

他生于公元78年,卒于公元139年。

张衡早年以才华出众而闻名,很快成为当地朝廷的官员。

他不仅在政治方面有所建树,更是在科学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

在天文学领域,张衡致力于研究天体运行规律和天象变化。

他认为天地之间存在着真气,通过观察天体和研究大气现象,他提出了一套与当时传统观点不同的天文理论。

张衡经过多年的观测与实践,总结出了“河图”和“洛书”两种天文图谱。

这些图谱以其精准的测量和详尽的资料,为后来的天文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在地理学领域,张衡致力于描绘中国的地理形势和地形特征。

他崇尚实证主义,通过实地考察和测量,他编制了一份名为《湖海经》的地图。

这份地图详细地记录了中国境内的江河湖海、山脉平原等地理要素,成为后来地理学发展的基石。

除了在科学领域的贡献外,张衡还积极参与政治活动,他担任过多个重要职位,被赋予了许多重要的使命。

他的忠诚和聪明才智为他赢得了朝廷和人民的尊重。

然而,在政治斗争中,他也经历了许多挫折和痛苦,最终被迫离开了政治舞台。

张衡的学术成就和影响远远超出了他个人的生平。

他的天文理论和地理研究为后来的科学家提供了宝贵的启示和研究思路。

他的地图和测量方法被广泛应用,并对中国地理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提出的理论和观点也为后来的科学家提供了前进的动力和方向。

总而言之,张衡是中国古代科学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

他的贡献和学术成就使他在历史上独树一帜,为后来的科学家和学者树立了榜样。

我们应该铭记他的名字,传承并弘扬他的科学精神,为推动科学发展贡献力量。

(正文结束)以上就是关于张衡传的练习题的文章内容。

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完整版)《张衡传》练习

(完整版)《张衡传》练习

《张衡传》练习[基础牢固]一、选择题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A.属文(zhǔ)左冯(píng)征辟(bì)B.逾侈(yú)邓骘(zhì)不徙(xǐ)C.都柱(dōu)合契(q ì)陇西(lǒng)D.骸骨(hài)肃然(sù)收禽(qín)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一项是()A.不好交接..俗人交接:与……交往B.连辟.公府不就辟:征召C.辄积年不徙.徙:调动官职D.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视事:看、视察3.与“大将军邓骘奇其才”中“奇”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孤违蹇叔,以辱二三子B.吾得兄事之C.且庸人尚羞之D.宁许以负秦曲4.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遂通五经”中“五经”是指:诗、书、礼、易、左传。

B.“贯六艺”中“六艺”是指:礼、乐、射、御、书、数。

C.“拜、迁、转、徙”都是指调动官职。

D.《后汉书》与《史记》、《汉书》、《旧唐史》被称为“四史”。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意思与现代汉语基本相同的一项是()A.举孝廉不行....B.言甚详明C.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D.覆盖周密无际5.从句式结构看,不同于其他三句的是()A.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力算B.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C.未之有也D.果地震陇西6.下列文化常识的解说有误一项是()A.三辅:汉朝称京兆尹,左冯翎,右扶风所管辖的长安附近的三个地区。

B.孝廉:汉朝由地方官向中央举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被举荐之人称为孝廉。

C.班固《两都赋》中“两都”指长安和洛阳,而张衡的《二京赋》中的“二京”则不然。

D.乞骸骨:大臣年老了请求辞职为“乞骸骨”意思是请求赐还自己的身体回家乡去。

7.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意义相同的一组是()A.虽才高于.世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B.以.精铜铸成验之以.事C.公车特征.拜郎中京师学者咸怪其无证.D.因.入京师,观太学伺者因.此觉知8.下列文句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A.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

《张衡传》课后习题及答案解析(大全)

《张衡传》课后习题及答案解析(大全)

《张衡传》课后习题及答案解析(大全)第一篇:《张衡传》课后习题及答案解析(大全)《张衡传》课后习题及答案解析一、这篇文章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张衡的?文章记叙的重点是什么?设题意图:整体把握课文的内容,并能分析课文结构,在此基础上抓住课文重点,进而了解张衡在科学上的成就和贡献。

答:⑴文章从三个方面写张衡:①第一部分(第1段)写张衡的为人以及在文学方面的才能和成就;②第二部分(第2-4段)写张衡在科学技术方面卓越的才能和贡献;③第三部分(第5段)写张衡在政治上的突出作为。

⑵第二部分是文章的重点,可分为两层:一是仕途情况,以及制作浑天仪和著《灵宪》、《算图论》的情况;一是专门介绍候风地支仪。

显然,后者又是第二部分的重点。

二、翻译下列各句。

设题意图:积累常见重点实词,区别他们在文中的意思与现代常用义的不同。

⒈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

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

译:虽然才能比一般人高出许多,但并不因此而骄傲自大。

(他)平时举止从容、态度平静,不喜欢与一般的世俗之人结交。

⒉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

译:张衡善于器械制造方面的巧思,尤其在天文、阴阳历算方面最用心。

⒊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

译:张衡不趋附当时的权臣大官,所任的官职就多年得不到提升。

⒋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

译:曾有一条龙的机关发动但感觉不到地面动,京师的学者都认为它没有应验这很奇怪。

⒌时政事渐损,权移于下,衡因上疏陈事。

译:当时政治局面每况愈下,权利向下转移,张衡于是给皇帝上书陈述这些事。

三、郭沫若曾评价张衡是一个“全面发展”的人。

课外搜集资料,以“我看张衡”为题,在班里做一次三分钟演讲。

设题意图:旨在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学习课文所记载的张衡的种种优良品质,同时训练口头表达能力。

(参考答案略)第二篇:张衡传答案张衡传【考题体验】【考题体验】1.乃,副词,才2.C.意动用法【知识梳理】 1.通假字(1)员径八尺(“员”通“圆”)(2)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禽”通“擒”)﹙3﹚傍行八道(“傍”通“旁”)(4)形似酒尊(“尊”通“樽”)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古今义:(1)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

(完整版)张衡传课后练习

(完整版)张衡传课后练习

《张衡传》课后练习班级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一、《张衡传》文言知识整理(一)给下列括号前的字标注拼音属( )文辟( )公府逾侈()璇( )机累( )召五载()乞骸( )骨篆( )文辄( )积年不徙( ) 蟾( )蜍()帷( )幄()骄奢()都( )柱邓骘()合契()陇西()肃然()收禽()范晔()卷帙()河间相()(二)解释重要字词1、衡少善属文。

少:()善:()属文:()2、游于三辅。

游:()于:()3、因入京师,观太学。

因:()3、遂通五经,贯六艺。

遂:()通:()4、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

于:()尚:()虽……而……:()5、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

从容:()好:()交接:()6、永元中,举孝廉不行。

举:()不行:()7、连辟公府不就。

连:()辟:()不就:()8、时天下承平日久。

承:()时:()9、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

莫:()逾侈:()10、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

乃:()拟:()因:()以:()11、精思傅会,十年乃成。

乃:()12、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

奇:()累召:()应:()13、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

巧:()致:()于:()14、安帝雅闻衡善术学。

雅:()15、公车特征,拜郎中。

特征:()郎中:()16、再迁为太史令。

再迁:()17、遂乃研核阴阳,妙尽璇玑之正。

遂乃:()正:()18、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

以()员径:()隆:()尊:()19、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饰:()以:()之:()20、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关发机。

都:()傍:()。

21、张口承之。

承:()之:()22、覆盖周密无际。

际:()23、如有地动,尊则振龙。

则:()24、机发吐丸,而蟾蜍衔之。

而:()25、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

方面:()乃:()26、验之以事,合契若神。

验:()以:()27、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张衡传练习题

张衡传练习题

张衡传练习题张衡传习题张衡,东汉末年的一位卓越学者和科学家,他的贡献对于中国古代科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他是一位全才,不仅精通文学,而且对天文学、地理学、气象学等领域有着深入的研究。

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和智慧,让我们一起来探索他的传世之谜,通过一些习题来了解他的伟大成就。

习题一:张衡发明了什么仪器?张衡以其对地理和气象的研究而闻名于世。

他发明了一个名为“浑天仪”的仪器,用于观测天象和测量地理位置。

请问,浑天仪是如何工作的?它的结构和原理是什么?习题二:张衡的“地动仪”是如何工作的?张衡的“地动仪”是他最著名的发明之一。

它是一个能够检测到地震的仪器。

请问,地动仪是如何工作的?它是通过什么原理来检测地震的?张衡的地动仪在当时的科学界有着怎样的影响?习题三:张衡对于地理学的贡献是什么?张衡的地理学研究对于中国古代地理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请问,张衡在地理学领域做出了哪些贡献?他是如何利用浑天仪和其他仪器来测量地理位置的?他的地理学研究对于当时的航海和农业有着怎样的影响?习题四:张衡的天文学研究成果有哪些?张衡对天文学的研究也是他的一大成就。

请问,张衡在天文学领域做出了哪些贡献?他是如何利用浑天仪来观测天象的?他的天文学研究对于当时的农业和日常生活有着怎样的影响?习题五:张衡的气象学研究对于当代有什么启示?张衡对气象学的研究也是他的一大亮点。

请问,张衡在气象学领域做出了哪些贡献?他是如何利用浑天仪和其他仪器来观测天气变化的?他的气象学研究对于当代的气象预测和农业有着怎样的启示?以上是关于张衡传习题的一些内容,通过这些习题,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张衡的伟大成就和对古代科学发展的重要贡献。

张衡的研究成果不仅在当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对于今天的科学研究仍然具有重要的价值和启示。

让我们一起探索这位古代科学家的智慧,感受他带给我们的启发和思考。

2019年高中语文第13课张衡传练习(含解析)

2019年高中语文第13课张衡传练习(含解析)

第13课张衡传造机巧,浑天望万里;著文章,二京名千秋.他是科学家,在科学上成就非凡,有地动仪、浑天仪,研究过阴阳历算;他是文学家,在文学上著作等身,有《西京赋》《东京赋》等二十余部作品;他是政治家,在政治上令行禁止,很有建树。

郭沫若先生说:“如此全面发展之人物,在世界史中亦所罕见。

万祀千龄,令人景仰。

”美字体《二京赋》横空出世倾倒朝野,“地动仪”妙手雕成传唱古今.赏美文千古孤独张衡墓①访亲南阳,与主人谈南阳名胜.主人道:“我们小右桥就是东汉张衡故里,至今存有张衡墓."②出于对一代科学巨匠的仰慕,第二天,我便由幄中让您讽谏“左右”,宦官恐怕危及自己,都在给您使眼色。

虽然您巧妙地回避了汉顺帝的垂问,却无意中树了敌.那些宦官一起诋毁您,于是,您的命运便在诋毁中沉落。

虽然您的地动仪在公元138年准确无误地测出500公里以外的陇西的地震,但您还是为“光武中兴”后的衰落而郁郁寡欢……⑧走出墓冢,无意中发现有几个石臼、石磨、石碾散落在杂草丛中,这些已被遗忘的什物,却在漫长的人类历史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面对尘世、名利与权势,在岁月长河里人是这样卑微与渺小;而一个人的人格,却升华得无比高大.于是,拂去浮华,我不由得回头再看一眼张衡。

(原文有删节)⊙课内素材百科全书式的历史名人——张衡张衡是东汉一位百科全书式的科学家,他研究过地理学,计算过圆周率,是写赋名手,也是有影响的画家。

他制造的浑天仪,打破了传统天体说;他发明的地动仪,是世界上最早的地震仪.张衡不但是一个伟大的科学家,也是一个施政有方的政治家。

永和初年,张衡曾经出任过河间相,历经三年,为百姓所称道。

他一生淡泊名利,宁静致远。

他常说:“君子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不耻禄之不多,而耻智之不博。

”为此,他多次婉拒朝廷征召。

安帝慕名求贤,由公车特征张衡,授命他为郎中,又迁官太史令。

张衡在朝廷供职期间潜心研究天文、阴阳、历算,制作浑天仪、候风地动仪。

他做官期间,不趋附权贵,所任官职多年得不到提升也不在意。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练习:第13课张衡传+Word版含解析.doc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练习:第13课张衡传+Word版含解析.doc

第13课张衡传[ 基础操练 ]1.以下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为哪一项()A.空自苦亡人之地B.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C.臣愿奉璧往使D.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分析】A“亡”通“无”,C“奉”通“捧”, D “禽”通“擒”,捉拿。

【答案】 B2.以下句中加点的词语古今意义同样的一项为哪一项()A.公车特色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

..B.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

..C.衡下车,治庄严,整法度。

..D.皆隐在尊中,覆盖周祥无际。

..【分析】A“特色”意为“专门征召”,B“方面”意为“方向”,C“下车”意为“官吏初就任”。

【答案】 D3.以下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顶是()A.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虽:固然。

.B.自贵爵以下莫.不逾侈莫:没有。

C.公车特色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再:两次。

D.自此此后,乃.令史官记地动所从方起乃:才。

【分析】“莫”意为“没有谁”。

【答案】 B4.以下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与例句同样的一项为哪一项()例句:左右欲刃.相如A.大将军邓骘奇.其才B.宦官惧其毁己,皆共目.之C.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斥之D.欲所以时降.武【分析】“目”与例句中“刃”皆为名词用作动词; A 项中“奇”为意动用法; C 项中“廷”为名词作状语; D 项中“降”为使动用法。

【答案】 B5.以下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同样的一项为哪一项( )A.①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② 精思傅会,十年乃成。

.B.①以精铜铸成.②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C.①机发吐丸,而蟾蜍衔之。

.②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D.①宦官惧其.毁己②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分析】 B 项中“以”皆为介词,用; A 项中“乃”分别为“于是,就”“才”; C项中“而”分别为“连词,表顺承”“表转折”;D项中“其”分别为“代词,代张衡”“代地动仪”。

【答案】 B6.以下句子句式特色与其余三项不一样的一项为哪一项()A.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B.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张衡传》练习题【附分析】

《张衡传》练习题【附分析】

①“不行”:古,不去;今,不可
②公车特征拜郎中
以 ②“特征”:古,特地征召;今,
③覆盖周密无际 ④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
人或事物特点的象征、标志等 ③“周密”:古,四周严密;今, 周到细致
⑤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
⑤“方面”:古,方向;今,事情 或事物中的一面
⑥衡下车,治威严
⑥“下车”:古,官吏初到任;今,
张衡传
1.下列各句全有通假字的一组是( D ) ①员径八尺
②一时收禽
①“员”通“圆”,圆周
③连辟公府不就 ④形似酒尊
②“禽”通“擒”,逮捕 ④“尊”通“樽”,酒杯 ⑤“傍”通“旁”,旁边,侧边
⑤傍行八道
A、①③④ C、②③④
B、①③⑤ D、①②⑤
2.下列各项中全有古今异义词的一组是( B)
①举孝廉不行
四 史
9. 《陈书》 (唐·姚思廉)
10. 《魏书》 (北齐·魏收)
11. 《北齐书》(唐·李百药)
12. 《周书》 (唐·令狐德棻等)
13. 《隋书》 (唐·魏征等)
14. 《南史》 (唐·李延寿)
15. 《北史》 (唐·李延寿)
16. 《旧唐书》 (后晋·刘昫等) 二
17. 《新唐书》 (宋·欧阳修、宋祁)十
A、大将军邓骘奇其才 B、时天下承平日久 C、妙尽旋机之正 D、而无骄尚之情
A奇,意动,认为…与众 不同 B时,n-状,当时 C正,adj-n,道理
5.下列没有特殊句式的一项是( D )
A、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B、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A、语意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的被动句 B、宾语前置句,“未 有之也”
C、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C、状语后置句,“以

《张衡传》的阅读练习及答案

《张衡传》的阅读练习及答案

《张衡传》的阅读练习及答案《张衡传》的阅读练习及答案张衡传一、在括号内写出下列句中加点字的'通假字。

1. 员径八尺( )2. 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 )3. 傍行八道( )4. 形似酒尊( )二、写出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义。

1. 常从容淡静今义:不慌不忙,沉着镇定古义:____________2. 举孝廉不行今义:不可以古义:____________3. 公车特征拜郎中今义:事物的特点、征象、标志等古义:____________4. 覆盖周密无际今义:周到细致古义:____________5. 振声激扬今义:激动昂扬或激励使振作起来古义:____________6. 寻其方面今义:相对的或并列的人或事物中的一方或一部分叫一个方面古义:____________7. 衡下车,治威严今义:从车上下来古义:____________三、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多义词。

1. 观观太学( )大王见臣列观(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启窗而观( )2. 制其牙机巧制( )履至尊而制六合( )四、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活用情况并解释。

1. 大将军邓骘奇其才( )2. 妙尽璇机之正( )五、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并翻译。

1.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 )2.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 )3.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 )参考答案一、1. “员”通“圆”;2. “禽”通“擒”;3. “傍”通“旁”;4. “尊”通“樽”。

二、1. 言语举止适度得体;2. 没有去(应荐);3. 特地征召;4. 四周严密;5. 激越、传扬,此指清脆响亮;6. 方向;7. 官吏初到任。

三、1. 考察、学习/宫廷中高大华丽的楼台/景色,景致/看;2. 形制、构造/统治。

四、1. 奇,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奇。

2. 正,形容词用作名词,道理。

五、1. 被动句被举为孝廉,没有去应荐;屡次被公府征召,也没有去就任。

2. 状语后置句用篆文山龟鸟兽的形状来装饰(地动仪)。

张 衡 传(练习)

张 衡 传(练习)

《张衡传》【基础达标】一、选择题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A.属文(zhǔ)左冯(píng)征辟(bì)B.逾侈(yú)邓骘(zhì)不徙(xǐ)C.都柱(dōu)合契(q ì)陇西(lǒng)D.骸骨(hài)肃然(sù)收禽(qín )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一项是()A.不好交接俗人交接:与……交往B.连辟公府不就辟:征召C.辄积年不徙徙:调动官职D.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视事:看、视察3.与“大将军邓骘奇其才”中“奇”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孤违蹇叔,以辱二三子 B.吾得兄事之C.且庸人尚羞之 D.宁许以负秦曲4.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遂通五经”中“五经”是指:诗、书、礼、易、左传。

B.“贯六艺”中“六艺”是指:礼、乐、射、御、书、数。

C.“拜、迁、转、徙”都是指调动官职。

D.《后汉书》与《史记》、《汉书》、《旧唐史》被称为“四史”。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意思与现代汉语基本相同的一项是()A.举孝廉不行 B.言甚详明C.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 D.覆盖周密无际6.从句式结构看,不同于其他三句的是()A.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力算B.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C.未之有也D.果地震陇西7.下列文化常识的解说有误一项是()A.三辅:汉朝称京兆尹,左冯翎,右扶风所管辖的长安附近的三个地区。

B.孝廉:汉朝由地方官向中央举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被举荐之人称为孝廉。

C.班固《两都赋》中“两都”指长安和洛阳,而张衡的《二京赋》中的“二京”则不然。

D.乞骸骨:大臣年老了请求辞职为“乞骸骨”意思是请求赐还自己的身体回家乡去。

8.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意义相同的一组是()A.虽才高于.世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B.以.精铜铸成验之以.事C.公车特征.拜郎中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D.因.入京师,观太学伺者因.此觉知9.下列文句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A.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

张衡传练习

张衡传练习

张衡传练习一、基础知识(42分)1、下列加点字读音有误的一组是( )A.璇.机(xuán) 骸.骨(hái) 河间相.(xiànɡ) B.属.文(zhǔ) 蟾蜍.(chú) 连辟.公府(bì)C.逾侈.(chǐ) 卷帙.(yì) 合契.若神(qì) D.伺.机(sì) 驿.站(yì) 骇.人听闻(hài)2、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僻.静(pì) 颀.长(qí) 挫.折(cuò) 诲.人不倦(huì) B.裨.益(pì) 拖累.(lèi) 忸怩.(ní) 稂.莠不齐(lánɡ) C.剽.悍(piāo) 玉磬.(qìnɡ) 掠.夺(lüě) 棱.角分明(lénɡ)D. 散.落(sǎn) 魑.魅(chī) 翁媪.(ǎo) 彪.炳千古(biāo)3、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组是( ) A.庇.护/刚愎.侪.辈/人才济.济禁.止/情不自禁.B.召.开/船棹.投掷./踯.躅独行包藏./藏.龙卧虎C.湮.灭/殷.红殃.及/泱.泱大国应.答/得心应.手D.拓.片/鞭挞.砾.石/众口铄.金纰缪./未雨绸缪.4、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撤销焕散化妆品前倨后恭B.陡峭栋梁萤火虫繁文缛节C.囊括魅力热烘烘屈意逢迎D.渲染撕杀乌托邦墨守成规5、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弥补贤慧谛听阴险毒辣B.枯燥蓑衣罪孽礼尚往来C.吝啬窒息揭露冠缅堂皇D.神州经典诡计残羹冷炙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衡少善属文属:连接,连缀B.安帝雅闻衡善术学雅:高尚,不俗C.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阴:暗中,暗地里D.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视事:官员到职工作7、下列句中加点词全属于与官职任免变动有关的专用词语的一项是( )A.连辟.公府不就自去史职,五载复还.治.威严,整法度B.累召.不应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衡下车..,治威严C.举.孝廉不行出.为河间相因入京师,观.太学D.视事..俗人..三年,上书乞骸骨再转.复为太史令不好交接8、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衡因.上疏陈事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B.遂乃.研核阴阳乃.幽武于大窖中C.宦官惧其.毁己何独眷眷于长吉而使其.不寿耶D.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9、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安帝雅闻衡善.术学A.宦官惧其毁己,皆共目.之B.日薄.西山C.大将军邓骘奇.其才D.时.天下承平日久10、选出下列句子中,与“大将军邓骘奇其才”中“奇”字用法相同的一项()A.舍.相如广成传B.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C.单于愈益欲降.之D.妙尽璇机之正.11、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它记述了上自传说中的黄帝,下至汉武帝三千多年的历史,具有极高的史学价值和文学价值,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完整版)高二上册《张衡传》配套练习(含参考答案)

(完整版)高二上册《张衡传》配套练习(含参考答案)

高二上册:13 张衡传【问题发掘】一、师者所供问题(一)重要知识点文言通假1.员径八尺2.形似酒尊3.一时收禽古今异义1.常从容淡静2.举孝廉不行3.公车特征拜郎中4.覆盖周密无际5.振声激扬6.寻其方面7.衡下车,治威严词类活用大将军邓鸷奇其才宦官惧其毁己,皆共目之特殊句式1.判断句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

2.宾语前置①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②自古及今,未之尝闻。

3.状语后置①果地震(于)陇西②讽议(于)左右4.被动句①举孝廉不行②连辟(被)公府不就③兵(被)挫地(被)削5.省略句(省略介词“于”)①果地震(于)陇西②讽议(于)左右关于官职任命、调动的词语。

1举:推荐。

(被)举荐任官。

2行:去应荐。

3 辟:征召,召来授官。

(被)召。

4就:就职,任职。

5召:召请来授官。

6应:应职,接受官职。

7拜:任命,授给官职。

8 迁:调动官职。

左迁,降职贬官。

9 转:调动官职。

10徙:调动官职。

11出:离京去外地为官。

12下车:指官吏初到任。

13视事:指官员到职工作。

14除:拜官。

除去旧职任新职。

15乞骸骨:请求辞职,告老还乡。

(二)探究性问题1、本文写了张衡的文学才能、科学成就和政治才干三个方面的内容,却又并非彼此独立,它们是如何相互联系的?2、作为传记,它的一般写法是怎样的?本文是怎样写的?二、学者个性问题1、2、3、4、【固基训练】一、填空题1.《后汉书》是体东汉史,作者,是我国南朝宋代史学家、文学家。

他以《东观汉记》为基础,博采众家之说,编写成历史名著《后汉书》。

《后汉书》与司马迁的《史记》、的《汉书》、的《三国志》合称,均对我国的文学、史学有很大影响。

2、本文体裁是,按照顺序介绍人物。

全文以记叙为主,但在写候风地动仪时,又以为主,辅以记叙。

文章重点详写了张衡方面的才能和成就作为,文学和政治方面则略写,详略安排得宜,重点突出,人物特点鲜明。

二、选择题3.对下列句子的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A、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张衡传练习题

张衡传练习题

张衡传练习题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张衡传》练习题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属.文(zhǔ)不徙.(xǐ)征辟.(bì)璇.玑(xuán)B.逾.侈(yú)邓骘.(zhì)算罔.论(wǎng)篆.文(zhuàn)C.合契.(qì)陇.西(lǒng)员径.(jìng)蟾蜍..(chánchú )D.骸.骨(hài)肃.然(sù)收禽.(qín)都.柱(dōu)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一项是()3、A.游.于三辅:游历、游学B.连辟.公府不就:征召4、C.而无骄尚..之情:骄傲自大D.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看、视察5、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6、A.中有都.柱:大B.施关.发机:枢纽、关键7、C.牙.机巧制:发动机件的枢纽D.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征讨8、4、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用心思B.安帝雅.闻衡善术学:素常C.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再一次 D.遂乃研核..阴阳:研究考验5、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时国王骄奢..:骄横奢侈B.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暗中C.阉竖恐终为其患.,遂共谗之:担心D.治.威严,整法度:治理6、下列加点词的解释出现错误的一组是()A.时国王骄奢,不遵典宪..:典章法制B.验之以事,合契..若神:符合、相合又多豪右..,共为不轨:豪族大户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形制、构造C.一时收禽.,上下肃然:捉拿D.遂共谗.之:诋毁大将军邓骘奇.其才:奇怪尝问天下所疾恶..者:痛恨7、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盒盖隆起,形似酒尊.:通“樽”酒器B.后数日驿.至:驿站C.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方向D.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全、都8、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B.单于召会武官属,前以降及物故,凡随武还者九人C.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后十五都予赵D.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9、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傍行八道B.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C.一时收禽D.使人遗赵王书10、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举孝廉不行.. B.言甚详明..C.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 D.覆盖周.密.无际11、下列各句中的加点的词语不是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A.衡下车.. B.遂乃研核..阴阳C.公车特征..拜郎中 D.伺者因此..觉知12、与“大将军邓骘奇其才”中“奇”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单于壮.其节B.吾得兄.事之C.妙尽璇机之正.D.宁许以负.秦曲13、下列加点字词类活用类型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宦官惧其毁己,皆共目.之名词作动词B.剑.斩虞常已名词作状语C.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名词作动词D.虽蒙斧钺汤镬,诚甘乐.之形容词使动1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B.因入京师,观.太学公车特征.拜尚书大王见臣列观.C.精.思傅会,十年乃成D.安帝雅闻衡善.术学以精.铜铸成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15、下列各组句子中关于“属”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衡少善属.文B.属予作文以记之举酒属.客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C.名属.教坊第一部D.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吾属.今为之虏矣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16、加点字的意义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游于三辅,因.入京师”A.践华为城,因.河为池 B.伺者因.此觉知C.会论虞常,欲因.此时降武D.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17、对“施”和“发”的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施.关发机③机发.吐丸,而蟾蜍衔之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④使人发.书至赵王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B.①②相同,③④不同C.①②不同,③④相同D.①②不同,③④不同18、对“制”和“辟”的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③连辟.公府不就②秦有余力而制.其弊④辟.病梅之馆以贮之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B.①②相同,③④不同B.C.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D.①②不同,③④不同19、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意义相同的一组是()A.虽才高于.世B.以.精铜铸成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验之以.事,合契若神C.精思傅会,十年乃.成D.下有蟾蜍,张口承之.遂乃.研核阴阳衡常思图身之.事20、下列各项中“之”字的意义与例句“机发吐丸,而蟾蜍衔之”相同的一项是()A.寡人之.于国也B.终不得归汉,空自苦亡人之.地C.张口承之.D.士大夫之.族21、下列特殊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力算B.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C.未之有也D.验之以事22、下列各句中的句式与例句“举孝廉不行”相同的一项是()A.信义安所见乎B.张衡字子平,南阳西鄂人也C.连辟公府不就D.今君乃亡赵走燕23、下列特殊句式分类正确的一项是()①连辟公府不就②何以汝为见③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④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⑤验之以事,合契若神⑥举孝廉不行⑦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⑧张衡字子平,南阳西鄂人也⑨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力算A.①∕②④∕③⑧∕⑥∕⑤⑦⑨B.①⑥∕②④⑤∕③⑧∕⑦⑨B.C.①⑥∕②④∕③⑧∕⑤⑦⑨D.①②∕③⑧∕④⑥∕⑤⑦⑨24、下列各项中的句子,不属于状语后置句的一项是()A.验之以事,合契若神B.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C.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D.连辟公府不就25、下列各句的解释出现不正确的一项()A.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

《张衡传》练习题精编版

《张衡传》练习题精编版

《张衡传》练习题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属.文(zhǔ)不徙.(xǐ)征辟.(bì)璇.玑(xuán)B.逾.侈(yú)邓骘.(zhì)算罔.论(wǎng)篆.文(zhuàn)C.合契.(q ì)陇.西(lǒng)员径.(jìng)蟾蜍..(chán chú)D.骸.骨(hài)肃.然(sù)收禽.(qín )都.柱(dōu)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一项是()A.游.于三辅:游历、游学B.连辟.公府不就:征召C.而无骄尚..之情:骄傲自大 D.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看、视察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中有都.柱:大 B.施关.发机:枢纽、关键C.牙.机巧制:发动机件的枢纽 D.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征讨4、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用心思 B.安帝雅.闻衡善术学:素常C.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再一次D.遂乃研核..阴阳:研究考验5、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时国王骄奢..:骄横奢侈 B.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暗中C.阉竖恐终为其患.,遂共谗之:担心D.治.威严,整法度:治理6、下列加点词的解释出现错误的一组是()A.时国王骄奢,不遵典宪..:典章法制 B.验之以事,合契..若神:符合、相合又多豪右..,共为不轨:豪族大户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形制、构造C.一时收禽.,上下肃然:捉拿 D.遂共谗.之:诋毁大将军邓骘奇.其才:奇怪尝问天下所疾恶..者:痛恨7、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盒盖隆起,形似酒尊.:通“樽”酒器B.后数日驿.至:驿站C.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方向 D.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全、都8、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B.单于召会武官属,前以降及物故,凡随武还者九人C.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后十五都予赵D.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9、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傍行八道B.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C.一时收禽D.使人遗赵王书10、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举孝廉不行.. B.言甚详明..C.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 D.覆盖周密..无际11、下列各句中的加点的词语不是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A.衡下车.. B.遂乃研核..阴阳C.公车特征..拜郎中 D.伺者因此..觉知12、与“大将军邓骘奇其才”中“奇”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单于壮.其节B.吾得兄.事之C.妙尽璇机之正.D.宁许以负.秦曲13、下列加点字词类活用类型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宦官惧其毁己,皆共目.之名词作动词B.剑.斩虞常已名词作状语C.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名词作动词D.虽蒙斧钺汤镬,诚甘乐.之形容词使动1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B.因入京师,观.太学公车特征.拜尚书大王见臣列观.C.精.思傅会,十年乃成D.安帝雅闻衡善.术学以精.铜铸成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15、下列各组句子中关于“属”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衡少善属.文B.属予作文以记之举酒属.客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C.名属.教坊第一部D.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吾属.今为之虏矣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16、加点字的意义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游于三辅,因.入京师”A.践华为城,因.河为池 B.伺者因.此觉知C.会论虞常,欲因.此时降武D.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17、对“施”和“发”的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施.关发机③机发.吐丸,而蟾蜍衔之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④使人发.书至赵王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B.①②相同,③④不同C.①②不同,③④相同D.①②不同,③④不同18、对“制”和“辟”的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③连辟.公府不就②秦有余力而制.其弊④辟.病梅之馆以贮之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B.①②相同,③④不同C.①②不同,③④相同D.①②不同,③④不同19、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意义相同的一组是()A.虽才高于.世B.以.精铜铸成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验之以.事,合契若神C.精思傅会,十年乃.成D.下有蟾蜍,张口承之.遂乃.研核阴阳衡常思图身之.事20、下列各项中“之”字的意义与例句“机发吐丸,而蟾蜍衔之”相同的一项是()A.寡人之.于国也B.终不得归汉,空自苦亡人之.地C.张口承之.D.士大夫之.族21、下列特殊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力算B.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C.未之有也D.验之以事22、下列各句中的句式与例句“举孝廉不行”相同的一项是()A.信义安所见乎B.张衡字子平,南阳西鄂人也C.连辟公府不就D.今君乃亡赵走燕23、下列特殊句式分类正确的一项是()①连辟公府不就②何以汝为见③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④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⑤验之以事,合契若神⑥举孝廉不行⑦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⑧张衡字子平,南阳西鄂人也⑨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力算A.①∕②④∕③⑧∕⑥∕⑤⑦⑨B.①⑥∕②④⑤∕③⑧∕⑦⑨C.①⑥∕②④∕③⑧∕⑤⑦⑨D.①②∕③⑧∕④⑥∕⑤⑦⑨24、下列各项中的句子,不属于状语后置句的一项是()A.验之以事,合契若神B.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C.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D.连辟公府不就25、下列各句的解释出现不正确的一项()A.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

《张衡传》课后练习

《张衡传》课后练习
张衡不仅在科学文学等方面有着突出的成就在政治方面也有着杰出的才干面对时政事渐损权移于下的状况他挺身而出因上疏陈事讽议左右向皇上直言进谏弹劾奸佞努力剪除奸徒丑类
阉竖恐终为其患,遂共谗之。衡常思图身之事,以 为吉凶倚伏,幽微难明,乃作《思玄赋》以宣寄情 志。
阉竖:对宦官的蔑称。 图身之事:图谋自身安全的事。 吉凶倚伏:祸福相因。出《老子》: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幽微难明:幽深微妙,难以看清。 宣寄情志:表达和寄托自己的情意。
间相,立即“治威严,整法度”,将图谋不轨的“奸 党”“一时收擒”,都反映了他对当时的奢靡庸俗风尚的不 满和对不轨行动的斗争。这些都是他从容淡静、不尚虚浮的 品德 。
②张衡有那些可贵的品格? 二是无“骄尚之情”。 他年少时便“善属文”“通五经贯六艺”,全 面发 展,甚至“才高于世”,却始终无骄尚之情,这确 实 是难能可贵的。正是由于不尚虚浮而又谦逊踏实的 品格,他才能全副精力投入到科研工作上,两次担 任太史令,有机会观察天象博览群书,之后,浑天 仪、《灵宪》、《算罔论》、候风地动仪才得以相 继问世。
他难施手脚,只好借《思玄赋》来抒发和寄托自己的
感情。另一方面也表现了他的心思细密,小心谨慎。
永和初,出为河间相。时国王骄奢,不遵典宪; 又多豪右,共为不轨。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阴 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上下肃然,称为政理。
典宪:典章法制。 豪右:豪族大户。右,右族,即豪族。秦汉时,豪族住在城市 的右边,故称“豪右”。 下车:指官吏初到任。今:从车上下来 治威严:治理严厉。 治,治理。 阴知:暗中查知。禽:通“擒” ,抓起来 政理:政治清明 (顺帝)永和初年,张衡被调出京城,去当河间王刘政的 相国。当时河间王骄横奢侈,不遵守法令制度;(河间地区) 又有很多豪门大户,和刘政一道胡作非为,张衡一到任就治理 严厉,整顿法制,暗中探知一些奸党分子的姓名,一下子全都 抓起来,官民上下都很敬畏,赞颂河间地区政治清明。

《张衡传》练习题

《张衡传》练习题

《张衡传》练习题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属.文(zhǔ)不徙.(xǐ)征辟.(bì)璇.玑(xuán)B.逾.侈(yú)邓骘.(zhì)算罔.论(wǎng)篆.文(zhuàn)C.合契.(q ì)陇.西(lǒng)员径.(jìng)蟾蜍..(chán chú)D.骸.骨(hài)肃.然(sù)收禽.(qín )都.柱(dōu)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一项是()A.游.于三辅:游历、游学B.连辟.公府不就:征召C.而无骄尚..之情:骄傲自大 D.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看、视察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中有都.柱:大 B.施关.发机:枢纽、关键C.牙.机巧制:发动机件的枢纽 D.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征讨4、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用心思 B.安帝雅.闻衡善术学:素常C.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再一次D.遂乃研核..阴阳:研究考验5、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时国王骄奢..:骄横奢侈 B.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暗中C.阉竖恐终为其患.,遂共谗之:担心D.治.威严,整法度:治理6、下列加点词的解释出现错误的一组是()A.时国王骄奢,不遵典宪..:典章法制 B.验之以事,合契..若神:符合、相合又多豪右..,共为不轨:豪族大户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形制、构造C.一时收禽.,上下肃然:捉拿 D.遂共谗.之:诋毁大将军邓骘奇.其才:奇怪尝问天下所疾恶..者:痛恨7、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盒盖隆起,形似酒尊.:通“樽”酒器B.后数日驿.至:驿站C.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方向 D.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全、都8、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B.单于召会武官属,前以降及物故,凡随武还者九人C.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后十五都予赵D.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9、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傍行八道B.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C.一时收禽D.使人遗赵王书10、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举孝廉不行.. B.言甚详明..C.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 D.覆盖周密..无际11、下列各句中的加点的词语不是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A.衡下车.. B.遂乃研核..阴阳C.公车特征..拜郎中 D.伺者因此..觉知12、与“大将军邓骘奇其才”中“奇”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单于壮.其节B.吾得兄.事之C.妙尽璇机之正.D.宁许以负.秦曲13、下列加点字词类活用类型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宦官惧其毁己,皆共目.之名词作动词B.剑.斩虞常已名词作状语C.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名词作动词D.虽蒙斧钺汤镬,诚甘乐.之形容词使动1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B.因入京师,观.太学公车特征.拜尚书大王见臣列观.C.精.思傅会,十年乃成D.安帝雅闻衡善.术学以精.铜铸成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15、下列各组句子中关于“属”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衡少善属.文B.属予作文以记之举酒属.客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C.名属.教坊第一部D.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吾属.今为之虏矣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16、加点字的意义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游于三辅,因.入京师”A.践华为城,因.河为池 B.伺者因.此觉知C.会论虞常,欲因.此时降武D.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17、对“施”和“发”的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施.关发机③机发.吐丸,而蟾蜍衔之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④使人发.书至赵王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B.①②相同,③④不同C.①②不同,③④相同D.①②不同,③④不同18、对“制”和“辟”的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③连辟.公府不就②秦有余力而制.其弊④辟.病梅之馆以贮之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B.①②相同,③④不同C.①②不同,③④相同D.①②不同,③④不同19、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意义相同的一组是()A.虽才高于.世B.以.精铜铸成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验之以.事,合契若神C.精思傅会,十年乃.成D.下有蟾蜍,张口承之.遂乃.研核阴阳衡常思图身之.事20、下列各项中“之”字的意义与例句“机发吐丸,而蟾蜍衔之”相同的一项是()A.寡人之.于国也B.终不得归汉,空自苦亡人之.地C.张口承之.D.士大夫之.族21、下列特殊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力算B.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C.未之有也D.验之以事22、下列各句中的句式与例句“举孝廉不行”相同的一项是()A.信义安所见乎B.张衡字子平,南阳西鄂人也C.连辟公府不就D.今君乃亡赵走燕23、下列特殊句式分类正确的一项是()①连辟公府不就②何以汝为见③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④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⑤验之以事,合契若神⑥举孝廉不行⑦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⑧张衡字子平,南阳西鄂人也⑨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力算A.①∕②④∕③⑧∕⑥∕⑤⑦⑨B.①⑥∕②④⑤∕③⑧∕⑦⑨C.①⑥∕②④∕③⑧∕⑤⑦⑨D.①②∕③⑧∕④⑥∕⑤⑦⑨24、下列各项中的句子,不属于状语后置句的一项是()A.验之以事,合契若神B.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C.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D.连辟公府不就25、下列各句的解释出现不正确的一项()A.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

《张衡传》练习

《张衡传》练习

《张衡传》知识点归纳一、通假字:1、员径八尺“员”通“圆”2、傍行八道“傍”通“旁”3、一时收禽“禽”通“擒”,捕捉。

4、形似酒尊“尊”通“樽”,杯,酒杯。

二、古今异义词:1、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

交接古义:结交今:①连接②移交与接替2、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不行古义:不去(应荐)。

今义:不可以3、公车特征拜郎中特征古义:特地征召;今义:事物、事情得特点、标志4、寻其方面方面古义:方向; 今义:相处或并列得几点之一5、时国王骄奢,不遵典宪。

国王古义:封建社会贵族得最高封爵。

今义:古代某些国家得统治者;现代某些君主制国家得元首。

6、衡下车,治威严。

下车古义:官吏初到任;今义:从车上走下来7、常从容淡静从容古义:言语举止适度得体。

今义:不慌不忙,沉着镇定。

8、连辟公府不就辟古义:征召。

今义:复辟。

9、公车特征拜郎中拜古义:授给官职。

今义:拜见。

10、其牙机巧制牙古义:发动机件得枢纽。

今义:牙齿。

11、寻其方面方面古义:方向。

今义:事情或事物得一面。

三、词类活用1、大将军邓骘奇.其才形容词意动用法,认为……奇特2、时.天下承平日久名词作状语,当时。

3、衡少善.属文形容词作动词,擅长,善于。

4、妙尽璇机之正.形容词作名词,正确得道理。

四、一词多义因1、因入京师,观太学(就着)2、蒙故业,因遗策 (因袭、继承)3、因其势而利导之(顺着)4、因宾客至蔺相如门前谢罪(通过、经由)5、衡乃拟班固《两都》《二京赋》,因以讽谏 (凭借)6、因击沛公于坐,杀之。

(趁机)乃1、精思傅会三年乃成。

(才)2、遂乃研核阴阳(就)3、问今就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竟、却)4、百废俱兴,乃重修岳阳楼(于就是,就)5、尔其勿忘乃父之志。

( 您得)6、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竟然)7、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就是)8、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

(于就是,就)制1、其牙机巧制 (制作,构造)2、秦有余力而制其弊(制服,控制)3、吴起……赵奢之伦制其兵 (统率,指挥)4、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 (规模)属zhǔ1、平原君使者冠盖相属于魏 (连接)2、衡少善属文(连缀)3、属予作文以记之(嘱咐)4、举酒属客 (劝人喝酒)5、名属教坊第一部(属于)6、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 (掌管)7、吾属今为之虏矣 (辈)8、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类)善1、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张衡传》阅读练习三篇

《张衡传》阅读练习三篇

《张衡传》阅读练习三篇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张衡,字建平,河内人也,幼怀志尚,有骨鲠之风。

年十五,诣太学受业,研精覃思,为同辈所推。

衡又就沈重受《三礼》,略究大旨。

累迁掌朝大夫。

高祖受禅,拜司九侍郎。

及晋王广为扬州,衡拜扬州总管掾,王甚亲任之。

衡亦竭虑尽诚事之,夺宗之计,多衡所建也。

以母忧去职,岁馀,起授扬州总管司马,赐物三百段。

开皇中,拜开府。

及王为皇太子,拜衡右庶子,仍领给事黄门侍郎。

炀帝嗣位,进位银青光禄大夫,迁御史大夫,甚见亲重。

大业三年,帝幸榆林郡,还至太原,谓衡曰:“朕欲过公宅,可为朕作主人。

”衡于是驰至河内,与宗族具牛酒。

帝上太行,开直道九十里,以抵其宅。

帝悦其山泉留宴三日因谓衡曰往从先皇拜太山之始逢经洛阳瞻望于此深恨不得相过不谓今日得谐宿愿。

衡俯伏辞谢,奉斛上寿,帝益欢。

衡以藩邸之旧,恩宠莫与为比,颇自骄贵。

时帝欲大汾阳宫,令衡具图奏之。

衡乘间进谏曰:“比年劳役繁多,百姓疲敝,伏愿留神,稍加折损。

”帝意甚不平。

后尝目衡谓侍臣曰:“张衡自谓由其计画,令我有天下也。

”时齐王暕失爱于上,帝密令人求暕罪失,有人谮暕违制,帝谴衡以宪司皆不能举正,出为榆林太守。

明年,帝复幸汾阳宫,衡督役筑楼烦城,因而谒帝。

帝恶衡不损瘦,以为不念咎,因谓衡曰:“公甚肥泽,宜且还郡。

”衡复之榆林。

俄而敕衡督役江都宫。

有人诣衡讼宫监者,衡不为理,还以讼书付监,其人大为监所困。

礼部尚书杨玄感使至江都,其人诣玄感称冤,玄感固以衡为不可。

玄感具上其事,江都丞王世充又奏衡频减顿具。

帝于是发怒,锁衡诣江都市,将斩之,久而乃释,除名为民,放还田里。

帝每令亲人觇衡所为。

八年,帝自辽东还都,衡妾言衡怨望,谤讪朝政,竟赐尽于家。

临死大言曰:“我为人作何物事,而望久活!”监刑者塞耳,促令杀之。

义宁中,以死非其罪,赠大将军、南阳郡公,谥曰忠。

(节选自《隋书·张衡传》)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帝悦其山泉留宴/三日/因谓衡曰/往从先皇拜太山之始/途经洛阳/瞻望于此/深恨不得相过/不谓今日得谐宿愿/B.帝悦其山泉/留宴三日/因谓衡曰/往从先皇拜太山之始/途经洛阳/瞻望于此/深恨不得相过/不谓今日得谐宿愿/C.帝悦其山泉/留宴三日/因谓衡曰/往从先皇拜太山之始/途经洛阳/瞻望于此/深恨不得/相过不谓/今日得谐宿愿/D.帝悦其山泉留宴/三日/因谓衡曰/往从先皇拜太山之始/途经洛阳/瞻望于此/深恨不得/相过不谓/今日得谐宿愿/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掾,佐助,后来成为古代官府中属官的通称,类似的还有参佐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张衡传》练习[基础牢固]一、选择题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A.属文(zhǔ)左冯(píng)征辟(bì)B.逾侈(yú)邓骘(zhì)不徙(xǐ)C.都柱(dōu)合契(q ì)陇西(lǒng)D.骸骨(hài)肃然(sù)收禽(qín)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一项是()A.不好交接..俗人交接:与……交往B.连辟.公府不就辟:征召C.辄积年不徙.徙:调动官职D.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视事:看、视察3.与“大将军邓骘奇其才”中“奇”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孤违蹇叔,以辱二三子B.吾得兄事之C.且庸人尚羞之D.宁许以负秦曲4.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遂通五经”中“五经”是指:诗、书、礼、易、左传。

B.“贯六艺”中“六艺”是指:礼、乐、射、御、书、数。

C.“拜、迁、转、徙”都是指调动官职。

D.《后汉书》与《史记》、《汉书》、《旧唐史》被称为“四史”。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意思与现代汉语基本相同的一项是()A.举孝廉不行....B.言甚详明C.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D.覆盖周密无际5.从句式结构看,不同于其他三句的是()A.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力算B.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C.未之有也D.果地震陇西6.下列文化常识的解说有误一项是()A.三辅:汉朝称京兆尹,左冯翎,右扶风所管辖的长安附近的三个地区。

B.孝廉:汉朝由地方官向中央举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被举荐之人称为孝廉。

C.班固《两都赋》中“两都”指长安和洛阳,而张衡的《二京赋》中的“二京”则不然。

D.乞骸骨:大臣年老了请求辞职为“乞骸骨”意思是请求赐还自己的身体回家乡去。

7.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意义相同的一组是()A.虽才高于.世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B.以.精铜铸成验之以.事C.公车特征.拜郎中京师学者咸怪其无证.D.因.入京师,观太学伺者因.此觉知8.下列文句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A.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

译为:(他)常常显出稳重、淡泊、宁静的情态,不喜欢与庸俗的人交往。

B.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

译为:张衡机灵精巧,尤其在天文、气象和历法的推算上很用心。

C.精思傅会,十年乃成。

译为:他精于构思润色,十年才完成。

D.自此以后,乃令史官记地动所从方起。

译为:从此以后,才命令史官记下地震发生的方位。

二、简答题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①a.游于.三辅( ) b.虽才高于.世 ( )c.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 ( )② a.因.入京师,观太学( ) b.……作《二京赋》,因.以讽谏()c.伺者因.此觉知( )③a.公车特征.拜郎中()b.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④a.精思傅会,十年乃成.( ) b.以精铜铸成. ( )10.翻译句子。

①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答:②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

答:③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答:④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答:[拓展运用](一)阅读下文,完成1—4题。

胡质之子威,字伯虎。

少有志向,厉操清白。

质之为荆州也,威自京都省之。

家贫,无车马童仆,威自驱驴单行,拜见父。

停厩中十余日,告归。

临辞,质赐绢一匹,为道路粮。

威跪曰:“大人清白,不审于何得此绢。

”质曰:“是吾俸禄之余,故以为汝粮耳。

”威受之,辞归。

每至客舍,自放驴,取樵炊爨,食毕,复随旅进道,往还如是。

质帐下都督,素不相识,先其将归,请假还家,阴资装,百余里要之,因与为伴,每事佐助经营之,又少进饮食,行数百里。

威疑之,密诱问,乃知其都督也,因取向所赐绢答谢而遣之。

后因他信,具以白质。

质杖其都督一百,除吏名。

其父子清慎如此。

于是名誉著闻,历位宰牧。

晋武帝赐见,论边事,语及平生。

帝叹其父清,谓威曰:“卿清孰与父清?”威对曰:“臣不如也。

”帝曰:“以何为不如?”对曰:“臣父清恐人知,臣清恐人不知,是臣不如者远也。

”官至前将军、青州刺史。

太康元年卒,追赠镇东将军。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威自京都省.之省:探望B.不审.于何得此绢审:知道C.自放驴,取樵.炊爨樵:打柴D.后因他信.,具以白质信:使者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A.是吾俸禄之余,故.以为汝粮耳。

见其客朱亥,俾倪,故.久立与其客语。

B.每.至客舍,自放驴,取樵炊爨。

每.闻琴瑟之声,则应节而舞。

C.后因.他信,具以白质。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D.晋武帝赐见,论边事,语及.平生。

烧尽北船,延及.岸上营落。

3.下列对原文的叙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胡威自小志向远大,砥励名节,品格高尚。

他在辞父归家时,问明所赐绢的来路后,方肯接受。

途中又亲自放驴,料理生活,从无靡费之举。

这使他日后得到很高的声誉。

B.胡威之父胡质身居高位却能恪守清廉。

胡威辞别回家时,他仅取绢一匹送作路资。

在儿子询问时坦然地表明,此绢为正当所得,并非不义之财。

从而赢得了儿子的敬佩。

C.胡质帐下都督善于逢迎。

为博得胡质的好感,他在胡威归家途中曲意巴结,并辗转地让胡质知道此事。

岂料弄巧成拙,胡质了解真相后对他严加处罚,并免去他的官职。

D.晋武帝十分赞赏胡质。

他问到胡氏父子的高下,胡威说“臣父清恐人知,臣清恐人不知”,认为自已远远不如。

这既说明了胡质品格高尚,又反映了胡威尊崇父亲的心情。

4.翻译原文中句子。

(1)食毕,复随旅进道。

译文:(2)阴资装,百余里要之译文:(3)因取向所赐绢答谢而遣之译文:(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

桑怿,开封雍丘人。

举进士,再不中,去游汝颍间,得龙城废田数顷,退而力耕。

岁凶,汝旁诸县多盗。

怿白令:“愿往来里中察奸民。

”因召里中少年,戒曰:“盗不可为也!吾在此,不汝容也!”少年皆诺。

里老父子死未敛,盗夜脱其衣。

里老父怯,无他子,不敢告县,裸其尸,不能葬。

怿闻而悲之,然疑少年王生者。

夜入其家,探其箧,不使之知觉。

明日遇之,问曰:“尔诺我不为盗矣,今又盗里父子尸者,非尔邪?”少年色动,即推仆地缚之。

授郏城尉。

天圣中,移渑池尉。

岁余,改授永安县巡检。

枢密吏谓曰:“与我银,为君致阁职。

”怿曰:“用赂得官,非我欲,况贫无银!有,固不可也。

”吏怒。

怿不甚知书,然其所为皆合道理,多此类。

始居雍丘,遭大水,有粟二廪,将以舟载之。

见民走避溺者,遂弃其粟,以舟载之。

见民荒岁,聚其里人饲之,粟尽乃止。

怿善剑及铁筒,力过数人,而有谋略。

遇人常畏,若不自足。

其为人不甚长大,亦自修为威仪,言语如不出其口。

卒然遇人,不知其健且勇也。

庐陵欧阳修曰:“勇力,人所有,而能知用其勇者少矣。

若怿,可谓义勇之士。

其学问不深而能者,盖天性也。

余固喜传人事,尤爱司马迁善传,而其所书皆伟烈奇节士,喜读之,欲学其作,而怪今人如迁所书者何少也!乃疑迁特雄文善壮其说,而古人未必然也。

及得桑怿事,乃知古之人有然焉,迁书不诬也,知今人固有而但不尽知也。

(节选自《欧阳文忠公文集•桑怿传》)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岁凶.,汝旁诸县多盗。

凶:不吉利。

B.怿白.令:“愿往来里中察奸民。

”白:禀告。

C.戒曰:“……不汝容也!”少年皆诺.。

诺:答应。

D.夜入其家,探其箧.,不使之知觉。

箧:小箱子。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A. 得龙城废田数顷,退而.力耕。

尽心力而.为之,必有后灾。

B.因.召里中少年,戒曰:……府吏闻此变,因.求假暂归。

C.与我银,为.君致阁职。

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D.遂弃其粟,以.舟载之。

以.此知之,故欲往。

7.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桑怿仗义助人的一组是( )①怿白令:“愿往来里中察奸民。

”②探其箧,不使之知觉。

③少年色动,即推仆地缚之。

④用赂得官,非我所欲,况贫无银!⑤见民走避溺者,遂弃其粟,以舟载之。

⑥聚其里人饲之,粟尽乃止。

A.①③⑤B.①⑤⑥C.②③⑥D.②④⑥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桑怿有武力有谋略,为保护乡里安全,他主动要求监察奸民。

里父之子被盗尸,他十分同情,在探明情况之后,次日即奋力抓获案犯。

B.桑怿两次举进士未中,学问不深行事却合乎情理。

枢密使以“致阁职”向他索贿,他义正辞严地表示,即便有钱也决不靠贿赂得官。

C.桑怿是一名义勇之士,好仗义助人,但外表柔弱却与内心的刚强形成鲜明对比,他耻于见人,不够自信,又拙于言辞,令人难以置信。

D.欧阳修高度评价了桑怿,认为他是少数懂得应当将勇力用于何处的人之一,值得广为传颂,并把他视同于司马迁笔下的伟烈节士。

[基础牢固]1、答案:C剖析:C项中“都”读dū。

2、答案:D剖析:D项中“视事”指治理事务。

3、答案:C 剖析:C项中的“羞”与例句用法相同,为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4、答案:B 剖析:A项“五经”指“《诗》、《书》、《礼》、《易》、《春秋》”;C项中“拜”不指调动官职;D项中《后汉书》与《史记》、《汉书》、《三国志》被称为“四史”。

5、答案:C剖析:C项是宾语前置,而其他三项均为状语后置。

6、答案:C剖析:C项中张衡的《二京赋》中的“二京”也指长安和洛阳。

7、答案:B剖析:B项均为“用”。

A项前者表比较,后者表范围、在……方面;C项前者为召,动词,后者为验证;D项前者表顺承,后者译为根据。

8、答案:B 剖析:B项中的“机巧”应翻译成“器械方面的巧思”。

9、①于,介词。

a.表处所,在;b.表比较;c.表范围,在……方面;②因,介词。

a.趁(机会);b.通过、藉;c.因为;③a.召,动词;b.征象,证据,名词。

④a.精心,形容词;b.纯,形容词。

10、①永元年间,被推荐为孝廉,(他)却不去应荐,多次被公府征召,(他)也没有去就任。

——“举”、“辟”为被动用法,“不行”、“不就”省略主语“他”,即张衡。

“连辟公府”是“连辟于公府”,省略“于”。

②大将军邓骘认为他才能奇特,累次召请(他),(他)没有应召。

——“奇”,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省略“召”的宾语和“不应”的主语(即兼语)“其”。

③用篆字山、龟、鸟、兽等图案雕饰。

——状语后置。

④自从有书典记录以来,不曾有过这样的事。

——“所记”,“所”+动词、组成名词性结构。

“未之有”即“未有之”,否定句代词宾语前置。

[拓展运用]1、答案:C 剖析:C项中樵:柴,名词。

2、答案:A 剖析:A项前句中的“故”为“特地”之义,副词;后句中的“故”为“故意”之义,副词;B项中的两个“每”都为“每当……时候”之义,副词;C项中的两个“因”都为“经、有”之义,介词;D项中的两个“及”都为“到”之义,介词。

3、答案:C 剖析:解答这道题的四个切入点是:胡威、胡质、帐下都督、晋武帝。

C项为:“胡质帐下都督善于逢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