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森林古猿进化人类的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总结森林古猿进化人类的过程
:古猿进化人类森林过程森林古猿进化过程古猿进化成人类过程森林古猿怎样进化到人
篇一:1第一章第一节人类的起源与发展2012
第一章人的由来
第一节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一、学习目标:
1、知道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分析比较得出人与类人猿的本质区别
2、理解人类在起源和发展过程中自身形态和使用工具等方面的变化二、学习过程:
(对比观察课本中插图、资料分析,理解人类的起源和发展)1、学习任务一:人类的起源
通过观察与思考,能描述人类与现代类人猿的起源与发展的不同之处(1)自学课本,说出现代类人猿的生活方式和分布特点?(2)讨论:人类和现代类人猿有什么根本的区别?
(3)讨论:人类和现代类人猿是怎样进化的?
2、学习任务二:人类的发展
通过资料分析,举例说明人类在起源和发展过程中自身形态和使用工具等方面的变化
(1)自学课本,讨论资料分析中的几个问题(2)总结森林古猿进化成人类的过程
(3)观察人类起源与发展的示意图,总结出人类在哪些方面发生变化?三、动动脑:
1、现代类人猿还能进化成人吗?
2、分组小游戏,用肢体动作表示一句话的意思,体会语言的重要性
3、人类已经强大到能够影响生物圈的面貌,人类应当怎样更加理智地发展和运用改造自然地能力呢?
四、知识小结:
1、现代类人猿在形态结构上与人类有许多相似之处,但有根本的区别:(1)运动方式不同:类人猿主要是四肢行走;而人类则是直立行走。
(2)制造工具的能力不同:类人猿可使用自然工具但不会制造工具;人类可制造并使用各种简单和复杂的工具。
(3)脑发育的程度不同:类人猿的脑容量低,无语言能力;人的脑容量高,具有很强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能力。
2变化,促使一部分森林古猿不得不下地生活,一代一代地向着直立行走方向发展。
3五、课堂练习:
1、19世纪著名的进化论的建立者提出人类和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一类。
现代类人猿和人类和的共同祖先是。
2、在地带,古人类学家发现了世界上最多的早期古人类化石。
3、“东非人”时代的古人类,不仅能使用工具,还能,提高了工具的效能。
4、下列动物中与人类亲缘关系最密切的是( )
A. 鱼
B. 狗
C. 大猩猩
D.鸽子
5、根据“露西”少女的化石下列猜测符合化石特征的是()
A.“露西”时代的古人类不仅能使用工具,还能制造工具
B.“露西”时代的古人类不能直立行走,前肢和后肢是一样的
C.“露西”时代的古人类的手臂已开始变得灵巧
D.“露西”时代的古人类大脑已经很发达 6.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 )
A.大猩猩
B.森林古猿
C.黑猩猩
D.长臂猿六、课堂达标:
1、下列人类与类人猿的关系中,错误的是()
A类人猿与人类都起源于森林古猿B类人猿与人类的亲缘关系最近C森林古猿是人类的祖先D现在的猿也能进化成人2、下列不属于人类特有的特征的是( )
A.有复杂的语言
B.使用工具
C.直立行走
D.大脑发达3、下列不属于现代类人猿的是()
A金丝猴B长臂猿C大猩猩D黑猩猩
4.在1 000万~2 000万年前,地壳运动形成了东非大裂谷,地形和气候发生变化,森林变成草原,这对森林古猿有什么影响?
班级姓名学号
篇二:6-人类的进化-1
姓名张凤勤单位枣庄二十六中学年级八年级E-mail [email protected]/* */
课时课题:第五单元第二章第二节人类的进化1课时课型:新授课
授课2013 年 3 月15 日,星期五,第 4 节课一、【设计依据与构思】
本节教材是在生物进化的基础上,探索人类自身是如何发展进化的问题。
是在学习了人类的起源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人类的进化的理论。
所以该节内容与第一章生物的进化有密切的联系。
本教材设置两个知识点:人类进化的历程;现代人种的分化。
人能认识、利用、改造自然,是大自然的主人,这部分内容,对培养学生树立历史唯物主义观具有重大意义。
整个教学过程中,需要充分应用媒体,结合实例比较,以科学的态度来阐明人类的进化。
二、【教学目的】(一)知识目标:
1、明确古人类化石对研究人类起源的重要性。
2、通过对比观察人类进化的四个阶段,概述人类在起源和发展过程中自身形态和使用工具等方面的变化。
[重点]
3、知道现代人种的分化也是人类在一定的地域内经过自然选择作用逐渐形成的。
(二)能力目标:
1.能够区分科学事实、观点和假说。
2.收集信息并尝试判断整理信息。
3.在讨论交流中培养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认同人类起源与发展的辨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人类应当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点以及科学是不断发展的观点。
[难点] 三、【授课思路】
学导式教学:采用自学、讨论、设疑和解释、练习的手段,充分发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作用。
教师可从人类起源的三个方面内容分别设计出一些思考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自学、讨论,然后由师生共同来作出结论。
在讲述过程中,教师需充分应用挂图、幻灯、课本插图等。
四、【教学准备】
教师:1、查阅有关生物进化的观点、学说、证据;有关周口店和龙骨山北京猿人头盖骨化石的录像资料。
2、收集人类进化图片和资料进行多媒体课件的制作,用多媒体软件将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以文字图表的形式串联起来;整理自我测评。
学生:搜集有关人类进化的资料、现代类人猿的分布以及生活状态的图片资料。
篇三:人类进化历程
电影欣赏揭秘生命进化
学院:
专业:
姓名:
学号:
人类的进化
摘要:人类是生物进化史上最高级的生物,是最高等的哺乳动物。
人为万物之灵,有智慧,有特别发达的大脑,能劳动,能制造工具等。
从古猿到早期猿人,再到能人、直立人、智人,一直到现代人,人类经历了一段漫长的演变过程。
关键词:古猿人类进化历程
一、生命的起源
很久以前,地球上出现了原始大气,又过了一段时间,第一个地球上的单细胞形成了,从此,地球上出现了最独特的东西——生命。
后来随着地球上空气成分的变化,不断有水生生物来到陆地,演变出了两栖类、爬行类物种。
渐渐地,陆地上的植物种类逐渐变得多了起来,而水生环境的有限性和陆地食物种类的增多,也让很多的水生生物渐渐向陆地转移,在陆地进行了复杂的演化,最终演变出了人类的祖先——灵长类。
二、古猿
3300万-2400万年前,灵长类中出现了猿这种生物,也就是人类最初的物种形态。
原始古猿
埃及发现的最早的古猿原上猿(3000万年以前);埃及猿已经具有类人猿的一些性状;稍晚后的化石还有森林古猿,(2300万—1000万年前),分布范围较广,在亚洲、欧洲、非洲均有所发现。
东非的原康修尔猿(1300万-1200万年前)已经是一种猿,是人类和非洲猿的祖先。
以上古猿均为林栖动物,四肢行走,属于攀树的猿群。
现存的猿中包括两个类群,非洲猿(大猩猩、黑猩猩和人类)和亚洲猿(长臂猿和猩猩),这两个类群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界限,二者的分化显然发生在1200万年-1500万年前。
在约1000万年前至约380
或200多万年前,有两种过渡时期的化石代表。
一种是腊玛古猿,一种是南方古猿。
早期猿人:吴汝康等提出四分法时早期猿人包括南方古猿和能人。
他们的脑量从最初的三四百毫升逐渐增大到700多毫升,身高一般1米至1米半,男女两性在形态上有较大的差异。
他们经常地使用天然工具,大多还不会制造工具。
这个阶段人类的生活区域局限于非洲,生存时代从大约六七百万年前延续到大约140万年前,期间
往往有两个或更多的人类物种同时并存,表明人类进化与其他动物一样也呈树丛状,而不是像传统认为的那样呈阶梯状。
“正在形成中的人”——南方古猿
东非大裂谷的形成把非洲分为东方和西方两个独立的动物系统,大裂谷这个阻隔成为人和猿分道扬镳的关键:裂谷之西依然是茂密的湿润的树丛,猿类不需作出太大的改变来协调,迄今仍处在猿类的阶段,如大猩猩等。
大裂谷以东由于地壳变动,降雨量渐次减少,林地消失出现了草原,大部分与现今猿类共祖的祖先族群因而灭绝,其中一小部分猿类为了适应新环境,不得不开始双足行走。
直立行走有着重要的意义,代表着双手的解放,真正与动物区别开来。
南方古猿没有改变它们祖先的多数性状,很大程度上是草食动物,它的门牙比人类的门牙要大得多,而且臼齿也很大。
南方古猿处于人与猿的中间环节。
总之,南方古猿是公认的最早人类祖先。
然而150万年前,南方古猿消失,能人开
始出现。
能人
约150万到250万年前,南方古猿的其中一支进化成能人,最早在非洲东岸出现。
能人的特点是学会了使用工具,是最早的人属动物,是人类进化史上的一个特殊标志。
能人的体形较为纤细,瘦高;脑容量在700毫升上下;手骨和腿骨与现代人近似。
能人的食性广泛,既采食野果、嫩叶和植物块茎,又食用肉类,而且食物中的肉类比例很高。
能人生活艰难,经常食不裹腹,但适应能力很强。
三、直立人
约20万到200万年前,直立人最早在非洲出现,也就是所谓的晚期猿人。
后来,直立人走出非洲,向亚欧大陆迁徙,这是人类进化史上第一次走出非洲。
直立人的脑容量在1000毫升上下;头骨很厚,眉脊突出,颅骨低平,具有猿的特征;腿骨似人,适宜直立行走,能象现代人一样快速奔跑。
专家从脑颅骨的结构可以确定,直立人拥有语言能力。
在直立人的生活遗址中有用火痕迹。
由此我们可以知道,在雷电等自然因素引发的大火中,直立人发现了火的好处,并且取来火种,加以保存,继续留用。
学会使用火是人类历史上的一大转折。
火的使用,意义重大,既能抵御寒冷,又能驱除猛兽,保证了人类的延续。
更重要的,因为火的出现,人类开始食用熟食。
熟食可以刚好的让人体吸收蛋白质,大大促进了大脑的发育,而
且避免了寄生虫病,对人
类的生命延续起到了重要的保证。
四、智人
早期智人:这一阶段的人类生存时间从20多万年前开始,在欧洲延续到 3.5 万年前。
体质特征介于直立人和现代人之间,东亚、南亚和非洲的成员一般称为古老型智人,中亚、近东和欧洲晚期者被称为尼安德特人,早期者又称为前尼人。
晚期智人:形态与现生人类基本一致。
欧洲这个阶段的人类已经掌握了第四模式甚至第五模式的技术,制造的石器不但很精美,而且还会做出精细的骨器:鱼叉和带针眼的骨针。
他们不只住岩洞,还可以用象牙、长的兽骨和兽皮搭盖住房。
他们的精神生活也有很大的进步,有洞穴壁画、泥塑和雕刻,其形象可能表达某种精神上的追求。
古文化的进步也是这个阶段的智人值得与早期智人区分开来单独划分为一个阶段的重要原因。
由于生产能力的提高,这个阶段人类的生活区不但达到纬度和海拔更高的地区,而且还向美洲和大洋洲扩展。
六、现代人
现代人的产生和分化
全世界人类都属于一个生物种--智人种,并且是一个广布种,一个包含了若干亚单位的复合种.地理和隔离是造成人类种内分异的原因.人在许多基因位点上具有多态性,血型就是典型的例子.。
按照人种划分的标准,通常将现代人类划分为五个种族,即蒙古
人(Mongoloids).欧罗巴人(Caucasoids).黑人(Negroids).澳洲人和美洲印第安人.这五大人种和世界五大洲相对应,说明地理因素在人种形成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虽然将现代人已划分为五大人种,在每个人种内部的分异仍然是很显著的,因为人类群体间的基因交流不受地理.气候.等自然因素的限制,而且也受文化因素的限制。
未来人的进化
人类发展历史与整个生物界的发展历史相比,是十分短暂的,人类还处在发展的幼年阶段,人类应当还有一个漫长的并且更加灿烂辉煌的未来.人类未来的进化除仍受生物进化的一般规律支配之外,人类的社会文化进化在人类未来的进化中必定产生越来越重要的影响。
人类本身是生物界的一个组成部分.人类及人类社会的进化都直接或间接地接受自然规律的制约.但人类毕竟是动物界中一个最高等的类群,是智能生物,不同于其他生物那样只是被动的接受自然规律的
支配.人类能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去改变周围的自然界,去影响生物进化历程.人类的生产活动加速了许多物种的灭绝并按照自己的目的创造了自然中原先没有的物种.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人类将更深入的干预和控制生物的进化。
经过几百万年得进化才形成如今的人类,人类属于大自然的一份子,人类应当与大自然和谐共处,保持人类的可持续进化,也保护了其他生物的自然进化.让人类文明与人类的生物进化一同持续
发展下去。
参考文献:[1]张自立,彭永康.现代生命科学进展.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2]张昀,生物进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3]李难,进化论教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4]钱迈平.从化石记录看古人类
[5]彭奕欣,黄诗笺.进化生物学.武汉:武汉大学出版
社,1997
[6]彭奕欣.生物进
化研究中的若干新进展(三).科学教育,1997(12):36-39
[7]理查德.利基著.人类的起源.吴汝康,吴新智,林圣龙译.
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2004.
[8]斯宾塞.韦尔斯.出非洲记:人类祖先的迁徙史诗.杜红译.北京:东方红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