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期中测试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湘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期中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小明要考察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遗址,需要到下列哪个省份()A.山东
B.河北
C.云南
D.湖北
2.假期去北京旅游想参观山顶洞人遗址,需要坐车到()
A.八达岭
B.十三陵
C.周口店
D.天坛
3.韩非子在描述远古社会自然环境时,写道:“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

”他觉得古人最需要的是()
A.学会制造工具
B.住在山洞里
C.懂得用火驱赶野兽
D.过着群居生活
4.很多同学都爱吃大米饭,你可曾想到,稻米在我国有着源远流长的种植史。

请你结合所学的历史知识判断,下列哪个地方的先民能够最早吃到香喷喷的大米饭()
A.北京周口店
B.陕西半坡村
C.山东大汶口
D.浙江河姆渡村
5.第二十二届“中国水周”拉开帷幕。

今年开展“中国水周”活动的主题是“落实科学发展观、节约保护水资源”。

大禹是我国古代的治水英雄。

下列关于禹的各项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黄河流域的部落联盟首领
B.建立夏朝
C.以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D.治理黄河有功
6.中国人自称是“龙的传人”。

龙的形象突出地反映了()
A.中国人善于想象
B.华夏族是由不同部落融合而成
C.中华民族的锐意进取精神
D.中华民族的团结友爱传统
7.夏商西周时期出现了几位暴君,下列人物中符合的有()
①夏桀②商汤③周厉王④商纣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8.下列阶层,属于夏商西周国家的统治阶层的有()
①天子②诸侯③卿大夫④士⑤平民⑥奴隶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⑤⑥
9.鲁迅在日本留学时写了一首诗,其中的一句是“我以我血荐轩辕”,那么“轩辕”是指谁()
A.禹
B.炎帝
C.启
D.黄帝
10.在春秋争霸战争中,楚庄王带领大军长驱直入周天子所在的伊水、洛水流域,并乘机向周王室询问九鼎的大小轻重,这就是成语“楚王问鼎”的来历。

以下对
这个成语故事理解最准确的是()
A.楚国自己想铸九鼎,但不知道大小轻重,所以询问周王室
B.九鼎是王权的象征,楚王大有取代周天子地位的意图
C.楚国的霸主地位想得到周天子的承认
D.周天子地位低下,谁也不把他放在眼里
11.下图这种文字对于研究哪朝的历史具有着重要价值()
A.夏朝
B.商朝
C.战国
D.秦朝
12.下列关于诸子百姓的代表人物和思想主张连线错误的是()
A.墨子——兼爱、非攻
B.孟子——有教无类,当仁不让于师
C.韩非子——法治,中央集权
D.庄子——顺应自然,无为而治
13.秦国成为战国七雄中最具实力的诸侯国,主要原因是()
A.推广铁农具
B.修建都江堰
C.商鞅变法
D.使用牛耕
14.史书记载,春秋战国时期,出现“公作则迟,分地则速”的社会现象,下列选项中对这一现象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此现象出现之前人们使用木器、石器等生产工具,只能采取集体耕作的方式
B.奴隶集体劳动,缺乏生产的积极性,进展缓慢
C.个体劳作的出现阻碍了社会生产的发展
D.个体劳作使劳动者生产的积极性提高
15.“孔子很了解自己的学生,他知道高柴愚钝,曾参性子慢,子张好偏激,子路爱冲动,就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教育,发挥他们的长处,帮助他们克服不足。

”对这句话最准确的认识是()
A.以“德”教化人
B.有教无类
C.因材施教
D.当仁不让于师
16.在学习上我们应有虚心好问的态度,下列哪种思想最符合()A.“学而时习之”
B.“温故而知新”
C.“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D.“三人行,则必有吾师焉”
17.张磊去山东调查古代名人,他应首先去访问谁的后代()
A.老子 B.墨子
C.孔子 D.庄子
18.下列几位思想家,哪一位的学说被后来的统治者们改造为封建文化的正统思想()
A.墨子 B.孟轲
C.孙膑 D.韩非
19.孔子是中国文化名人,他的思想博大精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判读下面三张关于孔子的图片,我们可以获取的历史认识有()
①他是思想家,四处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②他是教育家,推动了我国古代文化教育的发展;③他认为人才应有多种优良素质,主张“兼爱”“非攻”;④他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提倡法治和改革
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②③
20.我国许多古代遗址先后被联全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请你指出成功地协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的“世界文化遗产”是()A.都江堰
B.秦始皇陵兵马俑
C.云冈石窟
D.龙门石窟
二、非选择题(21题12分,22题12分,23题15分,24题12分,25题9分,共60分)
21.春秋战国时期流传许多成语典故,请将下列成语典故和人物对应起来。

()退避三舍 A、勾践
()尊王攘夷 B、赵括
()围魏救赵 C、楚庄王
()卧薪尝胆 D、晋文公
()问鼎中原 E、齐桓公
()纸上谈兵 F、孙膑
22.观察下图,结合所学知识,从居住状况、生产工具、生活状况、社会经济等
方面,说一说半坡聚落和河姆渡聚落的农耕文化基本状况。

23.仔细观察下图:
请回答:
(1)图一的名称是,它反映了当时奴隶主要表现形式是、。

(2)①图二是家家的画像。

他的主要政治主张是
②根据你所学的知识对他在教育方面的贡献,试从以下几方面,用他自己的话填空:
对不同的人进行不同的教育:
要有良好的学习态度:
要有虚心学习的精神:
要有良好的学习方法:、
(3)想一想,他的教育思想对你的学习有什么帮助和指导作用?
24.阅读下列材料:
古人说:“始知李太守,伯禹亦不如。

”2000年李太守主持修建的水利工程和附近的青城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认为“世界文化遗产”。

请回答:
(1)李太守是谁?为人类作出的主要贡献是什么?
(2)伯禹是谁?材料中所提到的两位人物共同的贡献是什么?从他们身上你能得到哪些有益的东西?
(3)请你说说李太守主持修建的水利工程被评为世界文化遗产的理由以及对我们的启示。

25.阅读下列材料:
暑假期间,七年级(1)班李明同学读了一本课外书,书中写道:夏朝是中国出现最早的一个奴隶国家,建立者是因治水有功的李冰,禹年老后用禅让制的方式,推选启担任国王。

夏启为祭祀母亲制造了司母戊铜方鼎,它是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

夏朝还采用分封制大规模分封诸侯,在重要地区建立据点,形成对全国的控制网。

夏启还将采取的这些措施用甲骨文记录并保存下来。

请回答:
根据所学知识,帮助李明同学判断一下,书中的情节符合历史事实吗?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1.C
2.C
3.D
4.D
5.C
6.B
7.D
8.B
9.D
10.B
11.B
12.B
13.C
14.C
15.C
16.D
17.C
18.B
19.B
20.A
21.D;E;F;A;C;B。

22.①修建房屋,过定居生活;②普遍使用磨制石器和骨器,进入“新石器时代”;
③按血缘关系组成比较固定的社会群体,共同生活,共同劳动;④原始农业发展,种植粟、水稻;⑤原始畜牧业出现,饲养猪、狗等家禽;⑥出现原始手工业,陶
器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主要用具,有彩陶和黑陶。

23.(1)商朝带枷的奴隶俑;悲惨生活;人牲;人殉。

(2)①大思想;大教育;孔子;仁。

②因材施教;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三人行,必有吾师焉;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

(3)对于中学生,我深知孔子的教育思想是教育人们对学过的知识要时常温习,要不断总结和向别人学习好的学习方法,要具有老老实实和谦虚好学的态度,这样才能学有所成。

点拨:准确解读图片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4.(1)李冰。

修建都江堰。

(2)传说中的大禹。

治理洪水。

学习他们自强精神,奉献精神。

(3)理由:两千多年来都江堰一直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成为我国古代规模最大、效益最好、历时最久的水利工程。

它代表了我国当时水利工程的先进水平,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启示:顺应自然,利用自然,坚持可持续发展,让了孙后代受益。

(意思相近即可)
点拨:本题考查李冰和大禹的历史功绩。

解答时要结合两人的思想品德来思考。

第(3)小题中的谈启示要结合相关学科的知识和时政材料来回答。

25.不符合。

理由:①夏朝的建立者是禹。

②启是通过王位世袭制担任国王的。

③制造“司母戊铜方鼎”的是商朝的一位国王。

④采用分封制巩固统治的是西周。

⑤甲骨文出现在商朝时,夏启不可能使用到甲骨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