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8课 城乡改革不断深入 导学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第8课城乡改革不断深入导学案
主备人__ ___审核人__政史地组___使用人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小组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 星期____
学习目标
1、知道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内容及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

2、认识城乡改革解放了生产力,促进了我国经济
3、明确任何一项改革都会遇到困难,需要付出代价,只要有利于社会进步,不断探索,改革的前景将是光明的。

学习过程:
【自主学习】认真阅读课本,完成下面填空(根据下面的提示在课本上划出要点)
一、农村改革:
1经济体制改革的浪潮首先从掀起,其主要内容是实行。

这项改革首先在安徽凤阳县村实行。

2.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在坚持的前提下,在经营方式上改
为、,
3.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使农村出现了大批,促使乡镇
企业异军突起,很快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一支重要力量。

二、国有企业改革:
1、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是,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2、国有企业改革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进行以扩大为主要内
容的试点和探索;第二阶段:把作为改革的中心环节,开始实行各种形式的;第三阶段: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产权清晰、责任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

3、到2000年底,基本实现了的目标。

【合作探究】小组讨论(各小组按分配的任务认真讨论并大胆展示)
1.什么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优越性体现在哪里?
3.乡镇企业异军突起有什么意义?
4..如何看待改革浪潮中的一些现象,如企业破产、工人下岗、环境污染等?
【当堂测评】单项选择(独立完成,然后同桌交换批阅)
1、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浪潮首先从()掀起。

A、农村
B、城市
C、沿海地区
D、内地
2、率先进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地区是()
A.广东、福建 B.安徽、四川 C.广东、安徽 D.广东、四川
3、“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保证国家的,留够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这首歌谣赞扬的是()
A土地改革 B农业合作化运动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4、“凤阳地多不打粮,磙子一住就逃荒”。

“自从分地包产后,家家生活大变样”。

这两段《凤阳花鼓》词中安徽凤阳农民生活的变化与下列哪一政策息息相关?()
A“大跃进” B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C人民公社化运动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5、“当年曾分田翻身当家作主人,今岁又分田勤劳致富奔小康”。

对联中的两次“分田”指的是()
A.土地改革和农业合作社
B.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
C.农业合作社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D.土地改革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拓展训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人民公社时期农村社员出工是:“头遍哨子不买账,二遍哨子伸头望,三遍哨子慢慢晃。

”“安排生产靠队长,下地干活等队长,遇到困难找队长,牲口下田喊队长,收不到粮食怨队长。


材料二:“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以后能干,每户保证完成每户的全年上交和公粮,不在(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如不成,我们干部作(坐)牢割头也干(甘)心,大家社员也保证我们的小孩养活到十八岁。

”——全国第一份分田到户协议书(节选)
材料三:“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流传于农村的顺口溜
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当时农村生产怎样的状况?其主要原因是什么?
(2)材料二中提到的协议书出现在什么时间和什么地点?
(3)材料三中的“大包干”指的是什么制度?
反思:本节课我学到了什么?
【整理导学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