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生金属矿成矿规律及隐伏矿床预测方法

合集下载

金属矿山隐伏矿找矿预测研究

金属矿山隐伏矿找矿预测研究

金属矿山隐伏矿找矿预测研究金属矿山是人类发展历史上最重要的矿山之一,其产出的金、银、铜、铁、锌、铅等金属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

在矿山开采过程中,隐伏矿是一大难题,其被挖掘的可能性极低,这就需要对隐伏矿进行深入的研究和预测。

隐伏矿指的是在地质条件不利或者已经被挖掘的地方下方发现的含金属矿石以及未被发现的矿体。

这种矿藏通常位于一定深度以下,没有明显的地质特征,难以定位。

矿山开采过程中,矿脉或者矿体会因为自然断层或者采矿过程中扰动而断裂,导致在下方的矿体出现了破裂、折断等现象,因此,矿体的隐蔽性就更强了。

在矿山找矿预测过程中,需要采用多种地质勘探方法。

目前,实地勘探、地球物理勘探、地球化学勘探、遥感探测、数值模拟等技术被广泛应用于隐伏矿找矿预测中。

其中,实地勘探是首选方法,通过钻探、地下开挖等方式揭示地下矿藏的情况。

而地球物理勘探技术则是判断矿体地质情况以及矿体类型的必要技术。

地球物理勘探技术是通过对地表反射、折射、传播的矿物质数据进行检验和分析,从而确定下方地表与矿体的联系和位置。

这种技术主要包括测量磁性、电性、重力和地震等特征,以及选址方法(如电磁测量、重力测量),主要用于矿床勘查和地质背景研究。

地球化学勘探是通过对岩矿体、土壤、土壤水和地下水等样品进行分析,从中检测出矿体化学元素的含量,以判断特定元素的种类和含量是否与矿体联系紧密。

这种勘探方法能够确定矿体的性质和位置,是找寻隐伏矿的一种必要手段。

遥感技术(Remote Sensing)主要通过卫星图像、航空影像等远程观察技术,识别地表地貌、矿体物质的地貌特征并进行判别,以提取矿体特征,找到可能的矿体熔岩软体状态。

这种技术不依赖于人力的覆盖范围广、速度快、成本低,能快速的发现地下矿山。

数值模拟技术是一种计算机数学可视化方法与地质勘探深度的结合,数值模拟技术大大提高了勘探效率,避免了大量高成本的实验费用,亦极大的促进了矿山的发展进程。

总体而言,矿山隐伏矿的找矿预测研究,需要多组技术手段综合作用,最终形成可靠的预测结果。

内生金属矿床的成因与找矿预测方法

内生金属矿床的成因与找矿预测方法

内生金属矿床的成因与找矿预测方法随着人类对自然资源需求的增加,对金属矿床的研究和开发变得越来越重要。

其中,内生金属矿床是一类重要的矿床类型,其成因和找矿预测方法备受关注。

内生金属矿床是指在地壳中由地下热液活动形成的金属矿床。

地下热液是指在地壳深部由于高温、高压等地质作用导致的水体流动现象。

内生金属矿床的形成与地球内部的地质活动密切相关,主要包括火山活动、构造活动和热液活动。

火山活动是内生金属矿床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火山喷发过程中,熔岩中含有大量的金属元素,通过热液的流动,这些金属元素被带到地壳中,形成了金属矿床。

最典型的例子是铜、铅、锌等金属的硫化物矿床。

构造活动也对内生金属矿床的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

构造断裂、岩石变形等地质作用可以改变地壳的结构和组成,导致岩石中的金属元素被释放出来,并经过热液的作用形成金属矿床。

例如,巨量的金属元素可以通过岩层倾斜、挤压和褶皱等构造活动从深部地壳运移到浅部,形成大型金属矿床。

热液活动在内生金属矿床的形成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热液是地下热源通过地壳的透水层向上运动并带走矿物质后再下沉形成的地下水。

热液中富含金属元素,在经过一系列的热液循环和沉淀过程后,最终形成金属矿床。

许多内生金属矿床的形成与热液流体的迁移、沉淀和后期矿化过程密切相关。

对内生金属矿床的找矿预测有许多方法和技术。

其中,地球物理勘探是一种常用的方法。

这种方法通过测量土壤和岩石中的物理性质,如电磁性质、磁性和密度等,来推测地下的金属矿床。

地球化学勘探是另一种常见的方法,该方法通过采集和分析地下水和岩石样本中的化学元素,来推断潜在的金属矿床。

地质勘探是一种综合利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地质学等多学科的方法,通过对区域地质构造、岩石组成、矿物组合和矿床特征等进行综合分析和观察,来确定金属矿床的可能分布。

除了传统的勘探方法,近年来,一些新的技术也在内生金属矿床的找矿预测中得到应用。

例如,地球观测卫星和遥感技术可以通过对地表和地下物理特征的高精度测量和分析,来寻找金属矿床的迹象和潜在位置。

矿山开采的隐伏矿床勘探技术

矿山开采的隐伏矿床勘探技术
02
隐伏矿床的形成与成矿作用密切 相关,通常是由于成矿元素在地 下深处富集而形成的。
隐伏矿床的分类
根据成矿作用的不同,隐伏矿床可以 分为内生隐伏矿床和外生隐伏矿床。
内生隐伏矿床是指在地壳内部通过岩 浆活动、变质作用等成矿作用形成的 隐伏矿床;外生隐伏矿床则是指通过 沉积、成岩等作用形成的隐伏矿床。
矿山开采的隐伏矿床勘探 技术
汇报人:可编辑
2023-12-31
CATALOGUE
目 录
• 隐伏矿床概述 • 隐伏矿床勘探技术 • 隐伏矿床勘探实例 • 隐伏矿床勘探的挑战与前景 • 未来研究方向
01
CATALOGUE
隐伏矿床概述
隐伏矿床的定义
01
隐伏矿床是指在地表没有出露, 需要通过地质勘探才能发现的矿 床。
综合应用多种勘探技术
集成地质勘探、地球物理勘探和地球化学勘探等技术
综合应用多种勘探技术,可以更全面地了解矿床的地质特征和分布情况,提高勘探的准 确性和可靠性。
跨学科合作与交流
加强地质学、物理学、化学、工程学等学科的合作与交流,促进隐伏矿床勘探技术的创 新和发展。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参与国际矿业合作项目
04
CATALOGUE
隐伏矿床勘探的挑战与前景
隐伏矿床勘探的挑战
矿体深部
隐伏矿床通常位于地下较深处,勘探难度大,需要高精度的探测 设备和技术。
矿体形态复杂
隐伏矿床的形态往往较为复杂,可能存在多种矿石类型和结构,增 加了勘探的难度。
地球物理特征变化大
不同地区、不同矿床的地球物理特征存在差异,对勘探技术的适用 性和精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电法勘探
通过研究地层电性差异来 推断地质构造和矿体,适 用于不同类型矿床的勘探 。

成矿规律与成矿预测

成矿规律与成矿预测

成矿规律与成矿预测国内成矿规律与成矿预测理论简介现代成矿预测的重要特色是强调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 准确快速的确定找矿靶区。

在对典型地区、典型矿床剖析研究的基础上, 概括出成矿理论和成矿规律,用于新地区的成矿预测[ 1] 。

成矿理论研究专家们分别从不同的方向研究成矿规律, 取得了一些突破性的进展。

程裕淇等提出的成矿系列理论是国内广泛运用、已经相当成熟的成矿理论, 得到了广泛的推崇; 翟裕生等以成矿系统理论为指导研究区域成矿规律, 是区域找矿靶区圈定的有力理论工具; 裴荣富等以金属成矿省等级体制划分的理念来研究地球化学省与有利构造耦合成矿的规律; 於崇文等从成矿动力学角度研究成矿规律, 指导找矿实践;赵鹏大等从地质异常视角审视地质现象, 试图以不同于常规的眼光找出被忽视的矿床; 曹新志发现在成矿预测中不利的预测因素和不利的预测标志的重要性,以起决定作用的不利因素快速准确地排除伪找矿靶区; 王世称倡导的综合信息矿产预测理论在开展隐伏矿或难识别矿资源预测中的优势, 对危机矿山预测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

1 成矿系列理论矿床的成矿系列, 指在一定的地质发展阶段、一定的地质构造单元中, 统一的地质成矿作用下形成的, 在时间、空间和成因上有密切联系的一组矿床类型。

一个成矿系列中, 可以包括不同的成因类型、不同矿种等具有一定亲缘关系的矿床。

“成矿系列”最早是由程裕淇等( 1975)通过研究中国铁矿成矿规律时首次提出“铁矿床成矿系列”的概念。

到1979年程裕淇等发表“初论矿床的成矿系列问题”正式提出矿床成矿系列的概念。

后经继续研究,1991年程裕淇等提出按三大岩类划分三个成矿系列组合、27个成矿系列。

1996年翟裕生等发表“成矿系列”专著, 对程氏的分类进行了增补, 划分出四大成矿系列组合, 42个成矿系列。

至此成矿系列理论的研究基本成熟。

成矿系列的研究思路, 翟裕生概括为: 以区域构造——地球化学为环境背景, 以构造——成岩——成矿为统一体系, 以矿床的时空演化为主线, 探讨成矿系列的形成和演化规律, 成矿系列的时空结构剖析, 是研究成矿系列的关键。

矿产勘查 2-内生金属矿床综合勘查的基本原理与方法-2

矿产勘查 2-内生金属矿床综合勘查的基本原理与方法-2
1. 矿产勘查的基本特征 2.矿产勘查的理论基础 地学原理 数学原理 经济学原理 技术原理 3.矿产勘查的准则
1—矿产勘查的基本特征
成矿学:矿床为什么产在这里? 矿源? 成矿过程? 主要控矿因素是什么?
矿产勘查学:矿床找矿标志? 到那儿去找这类矿床? 最有效的找矿方法技术? 找矿效益和风险评估?
图4-1 全球矿产资源与地壳元素丰度的关系(D. Rundqvist et al,2006)
Ⅱ地球化学原理
元素丰度对资源特征的制约
目前,人类利用的元素近90余种。以0.1%为界限,可将 它 们 划 分 为 高 丰 度 元 素 ( > 0.1% ) 和 低 丰 度 元 素 ( < 0.1%)。常见的高丰度有12种:O、Si、Al、Fe、Ca、 Mg 、 Na 、 K 、 Ti 、 H 、 Mn 和 P , 占 地 壳 总 重 量 的 99.23%。在地质作用过程中,它们通常形成各种各样的 造岩矿物分散在相应的岩石中,所以,亦被称为造岩元素。 当它们相对集中富集时,就形成具有开采利用价值的工业 矿床。高丰度元素的资源量与品位是一种非线性关系。随 着品位由低到高的变化,资源量显示低-高-低的变化规律。 目前,人们利用的是高品位部分,若工业品位下降,其金 属量将有较大的增长。这表明这类元素的资源量就全球而 言是乐观的,关键取决于资源开发利用经济技术条件的进 步(王世称等,1990)。
区域成矿原理-成矿系列
鲁西地质矿产简图
同一矿种有不同的成矿系列,它们可能 形成于同一成矿期,亦可能分属于不同的成 矿时代,但在空间上似乎受统一矿源制约, 形成矿化集中区。如鲁西金矿化集中区,它 是由一系列呈北西向展布的金矿化带构成。 区内可初步划分为三个成矿系列:金的变质 成矿系列,分布于北西向隆起核部的出露基 底区,矿化受太古宙含金绿岩带及北西向韧 性剪切带控制,成矿时代为早元古代。金的 火山成矿系列,分布在发育于前寒武结晶基 底之上的中生代断陷火山盆地的边部,矿化 受长期复活的北西向基底断裂及次火山岩体 控制,成矿时代为燕山晚期。金的侵入岩成 矿系列,分布于隆起和盆地过渡区的隐伏基 底(下部为泰山群,上部为寒武、奥陶系), 矿化受长期复活的北西向基底断裂和燕山晚 期浅成斑状杂岩体控制,部分矿体赋存于深 部绿岩带中。显然前寒武结晶基底及长期复 活的基底断裂是该区金成矿的必要条件。这 表明成矿矿源的统一性、成矿物质的继承性 和成矿作用的叠加性。

小秦岭地区金属矿成矿规律以及隐伏矿床预测方法探讨

小秦岭地区金属矿成矿规律以及隐伏矿床预测方法探讨

小秦岭地区金属矿成矿规律以及隐伏矿床预测方法探讨摘要本文根据理论和实践经验,总结归纳了小秦岭地区金属矿成矿规律,在此基础上结合区域构造的变化,建立基本的成矿模式,并且根据隐伏矿床预测的工作方法开展区域成矿预测。

关键词小秦岭地区;金属矿成矿规律;隐伏矿床预测中图分类号td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1)49-0107-021 小秦岭地区金属矿成矿规律小秦岭东据崤函,西临潼关山脉,气候温和,降水充足,矿物资源丰富。

宏观小秦岭全区,中部地层较新、北部及南部较老,组成了一个巨大的向斜构造,其核心部位乃是古生界浅变质岩层系,属于典型的冒地槽海相沉积变质岩,翼部是元古界火山沉积岩,为标准的优地槽海相火山沉积岩系。

地壳发展不同阶段,在不同大地构造性质的构造层中,赋存不同类型的矿床,与花岗岩有关的内生金属矿床,在时间上主要形成于地洼阶段,在空间上,成矿作用贯穿三个不同性质的构造层。

小秦岭地区与铅锌成矿关系密切的金属矿产包括有金、银、硫铁矿、铜、汞、镉、铊、镓等。

小秦岭地区的金矿矿田的分布位置属于华北地台西南缘豫西断垄,其总体褶皱形态呈一近东西向展布的复背斜。

出露地层主要为上太古界太华群,太华群为一套基性火山属于沉积变质岩系,在金矿的矿源层中泥盆系主要是灰岩为主其次是石英片岩、角岩化板岩、泥灰岩、石英岩等;石炭系的灰岩、泥灰岩,这些为小秦岭地区主要含金层位。

上列层位成为小秦岭地区沉积在造型以及海相沉积型金矿床形成的雏形。

小秦岭地区的矿源体包括安山岩、斜长角闪岩、闪长岩、凝灰岩、似斑状花岗岩以及正长斑岩等。

2 隐伏矿床预测方法隐伏矿床的工业储量已经远远超过了外漏与地表面的矿床储量,所以世界各国都把探寻矿藏的重点放在寻找隐伏矿以及难以被人认识的矿床上方面。

许多矿床不是孤立存在的他们之间具有一定的关联性,这也就需要我们对隐伏矿床预测的方法进行深入研究。

通过研究与成矿有关的各种地质因素或地质体的规模、产状及空间变化规律,分析推测其延深情况,编制具有较高水平的地质预测图,可以有效缩小深部找矿靶区(prospecting target)的范围。

内生金属矿成矿规律及隐伏矿床预测方法

内生金属矿成矿规律及隐伏矿床预测方法


在槽

与 花 岗岩 有 关 的 内生 金 属 矿 床 在 时 间 上 主

台两 大构 造 层 的 不 整 合 面 上 下


尤 其 是 隆起 断块 和 凹
这 些 部位是
要 形 成 于 地 洼 阶 段 ;在 空 间 上 成 矿 作 用 贯 穿
个不 同 个 构造陷断块源自的 比 邻部 位 或 隆起 断 块 中 的 局 部 凹 陷处 ( 隆 中
、 、 、




仅 以 与稀 有 金 属 岩 成 矿 系列 为 主

有 色 金 属 矿 床关 系最 为 密 切 的 花 岗 讨 论 与 寻 找 隐 伏 矿 床 有 关 的成 矿 规

钨 锡 钛 锆 铝 金 锑等








1 2

内生 金 属 矿 与 地 块 结 构 的 关 系
内生 金 属 矿 床 类 型 与 地 块 结构 有 密切 关 系


形成具 有单层结 构 (地 槽 构造层 )
+
+
双 层 结构 ( 地 槽构造层
+
地 台构造 层 ) 和 三 层 结 构 ( 地
地 洼 构 造 层 ) 的地 块

地 台构 造 层
大部分
中赋 存 不 同类 型 的矿 床 十 分 明显



特 点 在 我 国南 部 表 现 得
3
大 中型 矿 床 分 布 在 具 有 双 层 结 构 的 地 块 边 缘
属 以及铌 钽 钨 锡 钼 铍 铜 铅 锌 铀 金 银 锑

内生金属矿床远景区的预测报告

内生金属矿床远景区的预测报告

内生金属矿床远景区的预测报告03208510 08级地质5班崔征一、区域成矿地质背景长江中下游铁、铜成矿带西段成矿地质背景该矿田位于长江中下游铁、铜成矿带西段,分布有EW向构造、淮阳山字型前弧西翼、新华夏系、姜桥帚状构造及NW向构造5个构造体系,各构造体系活动时间具明显的超覆性。

不同方向和方式的应力作用于同一地块,造成该地段构造的复杂性。

二、控矿地质因素1)控矿地层该地区志留系—第四系均有出露,其中以志留系和三叠系分布最广。

志留系常组成背斜核部,三叠系常组成向斜轴部。

与内生金属矿床有关的围岩层位,主要是下三叠统大冶群第四段一中三叠统第一段范围内,特别是下三叠统大冶群第七段与中三叠统蒲圻群之界面间2)控矿构造该矿田位于长江中下游铁、铜成矿带西段,分布有EW向构造、淮阳山字型前弧西翼、新华夏系、姜桥帚状构造及NW向构造5个构造体系,各构造体系活动时间具明显的超覆性。

不同方向和方式的应力作用于同一地块,造成该地段构造的复杂性。

区内岩体和内生金属矿产的展布规律,反映了新华夏系与早期构造体系复合部位的联合控矿作用3)控矿岩体区内分布燕山期中酸性侵入岩体大小共21个。

出露面积占23%,为内生金属矿床的形成提供了丰富的物质来源。

岩体内围岩捕虏体较多,一般剥蚀不深。

岩体侵入地层主要是中、下三叠统,少部分为石炭系、二叠系,仅殷祖岩体及其周围小岩体侵入于志留系地层中。

三、蚀变矿化1)蚀变金山店岩体矽卡岩化(以透辉石、金云母为主的复杂矽卡岩)、钠长石化阳新岩体矽卡岩化(透辉石、透闪石矽卡岩)、钾长石化姜桥岩体硅化、钾长石化、高岭石化灵乡岩体矽卡岩化(石榴石、透辉石矽卡岩)、钠长石化、高岭石化铜山口岩体由岩体内向外依次发育钾长石化、绢英岩化、泥化、矽卡岩化青磐岩化莺祖岩体角岩化、高岭石化、绢云母化2)矿化按各主要岩体分别选择一个典型矿点,简述其地质矿化特征。

1号矿点(金山店岩体):矿床位于金山店侵人体与中三叠纪大理岩、白云质大理岩接触带上。

阐述金属矿山隐伏矿找矿策略

阐述金属矿山隐伏矿找矿策略

阐述金属矿山隐伏矿找矿策略研究发现,现阶段在金属矿山隐伏矿的找矿中,探测工作往往是依据已知某些矿产上开展的;我国深部隐伏矿预测问题基本存在于大部分的找矿工程中,只有较浅的深度和较小的预测范围,可探测对象紧密联系着已知对象,有诸多的数据,且会在较大程度上受到人为干扰。

在新时期下,除了需要对探测深度进行增大之外,还需要对探测仪器的精确性不断提升。

1、隐伏矿找矿预测理论和方法1.1 隐伏矿找矿理论和方法首先,矿床模式理论;近些年来,国内外一直借助于矿床模式理论来预测隐伏矿找矿。

经过地质学家的实践和完善,如今有独特理论模式形成,包括成矿模式、成矿系统及成矿系列等,这些完善的理论,促使我国找矿界的理论知识得到了丰富,找矿思路得到拓展,帮助人们更好的寻找隐伏矿和深部矿。

其次,成矿系列与成矿系统;具体来讲,在特定地质环境与地质时期下,因为受到主导地质成矿作用,形成的矿床类组合即为成矿系列,其具有密切关系的空间、时间和成因,但是有差异化的成矿条件。

以热液脉型铜-铅-锌矿为例,虽然存在部位不同,但是却属于同一个地质构造环境,有密切类似的成因,属于成矿系列。

借助于成矿系列,可以更加顺利的定位、预测及查找隐伏矿。

而某种类型的地质环境下,形成控制矿床及成矿作用和地质要素保存的过程,再加上所形成的矿床系列等即为成矿系统。

而成矿系统研究则是深入研究一般矿床成因,结合成矿的时间、空间及运动因素,来对区域找矿规律进行研究,能够从宏观角度来对成矿的发生及作用全面认识。

1.2 国内基本预测理论及方法调查发现,我国专家学者在找矿预测方面,主要采取的是模型预测法,而其又可以划分为两种类型,分别为概念模型预测法、经验模型预测法。

概念模型预测法借助于矿床模型,来对比其他一个或者多个矿床模型,以便将相似的地质特征与成矿环境给找出来,对其远景区的地质特征详细研究,进而将更加相似的找矿靶区给找出来,借助于获取到的资料及统计学方法,对未发现的矿床有效预测。

矿床成矿规律与隐伏矿预测

矿床成矿规律与隐伏矿预测

以柴北缘一东昆仑地区的造山型金矿床为例。
造山型金矿都产于汇聚板片的边缘、靠近深断 裂的部位,与晚加里东或晚华力西一印支造山过 程有关。严格受构造控制是本区造山型金矿非 常重要的特点。大型剪切带通常是区域控矿构 造或矿田构造。硅化、黄铁矿化、绢云母化是 最常见的热液蚀变,其它如碳酸盐化、绿泥石化 等程度不等地发育于不同矿床中。
以柴北缘一东昆仑地区的造山型金矿床为例。
成矿空间:总体上,所有金矿都沿深断 裂或碰撞带的近侧分布(即分布于三级构 造带或板片的边部),一条大型剪切带通常 控制了两个(或以上)矿床和多个矿点的展 布,而矿床和矿体则定位于大型剪切带内 或旁侧的褶皱及断裂。
以滇西大坪金矿床为例
大坪金矿床被视为哀牢山造山带南段 最典型的造山型金矿,但其诸多地质特征 明显不同于国外典型造山型金矿床,而呈 现出与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床的一致性。 区域上,脉型金铜铅银矿床的产出与中酸 性侵入岩及中基性火山岩密切相关。
通常产于绿片岩相变质地体;受构造控制影响, 矿床产于超岩石圈断裂带的二级或更次级的断 层羽中,赋矿构造表现为高角度斜向走滑带、 逆掩推覆带等;绿片岩相域的蚀变矿物组合主 要为石英、云母、绿泥石以及黄铁矿;成矿流 体多为富碳水溶液,盐度较低;
在韧-脆生剪切带内,流体压力逐渐 由超静岩下降至低于静岩;尽管矿区 范围内有成矿元素分带性,不过单个 矿床或矿脉系统有较大的垂直延伸, 且不存在垂向分带现象,有明显的侧 向分带。
以青海北祁连松树南沟造山型金矿床为例 变质水、岩浆水与成矿物质组成的混 合型成矿流体运移至近地表,在动力变质 岩及其围岩的张性裂隙或微裂隙发育部位 富集成矿,形成斑岩型金(铜)矿体(西矿段)、 韧性剪切带型金矿体、构造热液脉(含金 多金属石英方解石脉)型金矿体(东矿段),构 成造山型金矿床的矿化组合系列。

北山内蒙地区内生金属矿区域成矿规律及预测

北山内蒙地区内生金属矿区域成矿规律及预测

矿床地质北山内蒙地区内生金属矿区域成矿规律及预测张善明1,2,冯罡1,3,张建1,刘洪卫1(1 内蒙古自治区第八地质矿产勘查开发院;2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3 华中科技大学)1 成矿时空分布特点表1汇集了近年来内蒙古西部地区主要内生金属矿床的测年资料。

区内矿床(点)主要沿甜水井-雅干、石板井-月牙山及巴丹吉林等区域性深大断裂带分布,反映了区域性深大断裂带对内生金属成矿的控制作用,形成了甜水井-雅干铁钼金铜镍铅锌钨成矿带、石板井-东七一山钨钼铜铁铅金成矿带、阿木乌素-老硐沟金锑汞钨Ⅳ级成矿带、乌力吉-欧布拉格铜金铁成矿带、雅布赖-狼山铜铅锌铁金成矿带、碱泉子-卡休他他金铁铜铅锌成矿带和桃花拉山-宽湾井铁稀土成矿带成矿区带。

表1 内蒙古西部地区内生金属矿床成矿年龄汇总表序号矿产地名称测试方法测试对象成矿年龄/Ma 资料来源1 黑鹰山铁矿Sm-Nd 磷灰石等时线年龄322.0±4.3 聂凤军等,20052 流沙山钼金矿Re-Os 辉钼矿等时线年龄260±10 聂凤军等,20023 额勒根乌兰乌拉铜钼矿Re-Os 辉钼矿等时线年龄332±9.0 聂凤军等,20054 小狐狸山钼矿Re-Os 辉钼矿等时线年龄220.0±2.2 彭振安等,20105 呼伦西白金矿40Ar/39Ar法石英等时线年龄345.25±4.44 李俊建等,20046 交叉沟金矿40Ar/39Ar法绢云母等时线年龄265.12±15.61 聂凤军等,20027 七一山铷-钨-锡多金属矿Sm-Nd萤石等时线年龄511±8 聂凤军等,20028 巴音杭盖金矿H-H法方铅矿Pb模式年龄218~481 陈祥等,20009 霍各乞铜多金属矿H-H法矿石Pb模式年龄800~1100 王魁元等,1994 Pb-Pb法矿石Pb模式年龄923~1050 费红彩等,200410 东升庙铅多金属矿Pb-Pb法矿石1650~1800 曹秀兰,2002Pb模式年龄1431~1686 内蒙古地调院,200311 炭窑口硫铁矿Pb模式年龄1800~1900 内蒙古地调院,200112 朱拉扎嘎金矿40Ar/39Ar法石英等时线年龄280.0±1.8坪年龄282.3±0.9李俊建等,200613 欧布拉格铜金矿40Ar/39Ar法石英等时线年龄263.24±1.04 李俊建等,200614 库仍铜矿化点TIMS 岩锆石295±3 李俊建等,200615 查干德尔斯钼矿Re-Os 辉钼矿等时线年龄243.0±2.2 蔡明海等,201116 查干花钼矿Re-Os 辉钼矿等时线年龄242.7±3.5 蔡明海等,20112 区域构造演化与金属成矿作用北山地区地壳演化与金属成矿作用历史可追索到中元古代,北山隆起就是这一时期中酸性火山喷发、岩浆侵入和区域变质作用的产物。

矿床成矿规律与矿产预测

矿床成矿规律与矿产预测

矿产资源M ineral resources1 成矿规律大地构造位于念青唐古拉中生代岛链和雅鲁藏布江弧一陆碰撞结合带间的冈底斯陆缘火山—岩浆弧内,属冈底斯火山—岩浆弧铜金多金属成矿带之那露果—新嘎果铅锌矿成矿远景区[1]。

测区矽卡岩型铅锌(铜)及富铁矿床(体)与古近纪时期同碰撞阶段的火山活动和岩浆侵入活动有关,矿体产于碰撞型花岗质侵入岩与围岩接触带及其附近围岩地层中,铁矿化与铅锌矿化应属于统一的岩浆-热液成矿系统。

在弧-盆系统构造体制下,矽卡岩型铜、铅、锌多金属矿和富铁矿的形成,充分显示了测区有利的成矿地质背景和充满前景的找矿潜力。

1.1 空间分布特征矿床与其周边矿床(点)在成矿机理上具有极大的相似性,矿田范围内,矿床(点)在空间上呈东西成带南北成串集中的展布特点,与冈底斯火山-岩浆弧铜多金属成矿带的空间展布规律一致。

本矿区内主要表现为四条矿化富集带,分别为测区南部屋龙松纳南侧铁、铜铅锌矿化富集带、测区中部新嘎果一带铅锌矿化富集带(采空区)、测区中部麻玛拉南侧一带铅锌矿化富集带、麻玛拉北侧一带铜铅锌矿化富集带。

四条矿化富集带呈等间距近东西向展布,间距在1500m~2300m之间。

平面上由南向北为: 在接触带上易形成富铁矿化—外接触带矽卡岩化、角岩化地段形成锌矿化,共生铜铅矿化—远离侵入体围岩地层中则表现为铅锌铜多金属矿化;垂向上由浅入深表现为铅锌矿化(侵入体顶部围岩顶盖)—锌铜矿化(离侵入接触带相对较近)的分带趋势。

本矿区以及周边矿化(矿体)类型主要有铅锌矿化、赤铁矿化、磁铁矿化、黄铁矿化等。

矿体多为脉状、网脉状、不规则状,矿石结构主要有致密块状、稠密浸染状、稀疏浸染状、角砾状等,成矿作用与岩浆活动关系密切。

金属矿物主要有铁闪锌矿、方铅矿、黄铜矿、黄铁矿、镜铁矿、片状-粒状赤铁矿、磁铁矿。

(1)采空区位于测区中部,远离侵入体。

矿化主要为铅锌矿,矿石矿物以方铅矿为主,结晶好,粒度较大,单晶体最大可达3cm~5cm,闪锌矿含量较少。

关于金属矿山隐伏矿找矿预测理论与方法的分析

关于金属矿山隐伏矿找矿预测理论与方法的分析

关于金属矿山隐伏矿找矿预测理论与方法的分析闫海英(河南省煤田地质局一队, 河南 郑州 451150)摘 要:针对金属矿山隐伏矿找矿对国家危机矿山找矿战略重要性,对金属矿山隐伏矿找矿预测理论与新技术方法及其应用进行深入分析,为找矿预测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隐伏矿;找矿预测中图分类号:P6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65(2018)03-0113-2Analysis on the theory and method of prospecting for concealed ore deposits in metal minesYAN Hai-ying(First team of Henan Coalfield Geological Bureau,Zhengzhou 451150,China)Abstract: Aiming at the importance of prospecting for hidden mines in metal mines, the importance of prospecting strategy for national crisis mines is analyzed, and the prediction theory and new technology methods and applications of concealed deposits in metal mines are analyzed in depth, 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s for prospecting prediction.Keywords: concealed ore; prospecting prediction金属矿山隐伏矿找矿通常在现有矿床基础上开展,是典型的大比例尺找矿工作。

我国现阶段正推行的危机矿山找矿存在很多有关金属矿山隐伏矿找矿方面的问题,普遍具有以下特点:可供预测的范围相对较小,大多在几十平方千米以内,且深度不超过2000m;具体的探查对象和现有矿床之间有着较强的可比性,或相互之间的联系十分紧密;可作为根据的现有资料及成果稍显不足;其它形式的人类活动会造成相对较大的干扰与影响,并且随着经济进一步发展,这一特点还将越发严峻,这就要求必须加快技术升级,依靠新技术和新方法来解决这些难题,达到金属矿山隐伏矿找矿根本目标。

金属矿山隐伏矿找矿预测理论与方法

金属矿山隐伏矿找矿预测理论与方法

金属矿山隐伏矿找矿预测理论与方法作者:刘兴豪来源:《地球》2012年第10期[摘要]当前隐伏矿找矿的预测理论和方法已经成为矿产勘查学研究的重点。

隐伏矿体预测常用的理论有矿床模式、相似类比理论和地质异常理论、模型理论、成矿系列和成矿系统理论等;针对金属矿山隐伏矿找矿预测的特点,简要介绍了常用的地质找矿预测的基本理论;对地理信息系统、数学地质、找矿技术方法的有效性定量评价等新技术新方法进行了探究。

[关键字]金属矿山隐伏矿找矿预测理论与方法[中图分类号]TD8[文献码]B[文章编号]1000-405X(2012)-10-75-1当前,地质找矿的对象已经由浅部矿、地表矿逐步转变为深部矿、隐伏矿,同时隐伏矿找矿的预测理论与方法也已成为矿产勘查学研究的重点。

当前我国正在进行的"危机矿山新一轮找矿"工程中大多数涉及金属隐伏矿找矿预测的问题,尤其是在湘西地区。

区别与其他种类金属矿山隐伏矿找矿预测中的重中之重就是:矿体定位规律、空间定位机理和矿致异常的形成机理。

1隐伏矿的定义及分类目前,关于隐伏矿尚无统一明确的定义。

池三川将隐伏矿床定义为"埋藏于基岩中受到或未受到现代切割作用,受到或未受到沉积物覆盖的所有矿床"。

在我国习惯将隐伏矿定义为将曾经出露地表又被后期沉积物掩盖的矿体或矿床。

根据矿体与地表的关系以及被沉积物覆盖的情况等将隐伏矿分为半隐伏矿和全隐伏矿。

半隐伏矿是指全部矿体隐伏于地下,且有几米自积物掩盖,而全隐伏矿是指全部的矿体隐伏于地下且埋深更深,有更厚的运积物掩盖。

2金属矿山隐伏矿找矿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2.1地质找矿理论(1)相似类比理论。

该理论的核心观点就是一定的地质条件下产出一定类型的矿床,通过类比同类矿床,与已知的矿床地质背景相似的地区来视为找矿靶区。

相似类比理论主要是采用的是将今与古,已知与未知进行对比分析的方法,通过在大量的野外观察及实践基础之上,并根据所得认识以及归纳的理论去指导找矿预测。

矿床原生晕隐伏矿体找矿与预测

矿床原生晕隐伏矿体找矿与预测

矿床原生晕隐伏矿体找矿与预测摘要:利用构造原生晕找矿是一种简捷经济的方法,但需要结合其它控矿条件,综合考虑其成晕原因,以达到最佳找矿效果。

笔者以两个金矿床为例,来阐述这种方法的应用,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在地质找矿上提供一些思路。

关键词:原生晕法金矿床隐伏矿体找矿引言构造原生晕法,是指在断裂构造上采取原生晕,进而寻找隐伏矿体的方法。

根据不同的找矿目的,样品的采集可以沿控矿断裂构造的走向,也可以沿其倾向进行(在倾向上追索矿体,如受断裂控制的深部隐伏矿体),还可以在蚀变带断面上采集(以判断是否为矿化蚀变)。

采集物主要是沿裂隙充填的物质,可以是硅化细脉、褐铁矿化物质、岩脉和断层泥等能够反映断裂带热液活动信息的介质。

随着找矿主体对象由地表矿、浅部矿向隐伏矿、深部矿的逐步转变,现代矿产勘查的难度日趋增大,需要人们对矿床的成矿过程、成矿机理及其形成环境、控矿条件、矿化信息及矿化时空演化等进行系统解析,运用先进的思维方式,选择最适当的方法和途径进行研究,在正确的成矿分析基础上进行合理推断,以求得科学的成矿预测结果。

在金矿带和金矿山深部进行隐伏矿预测,使矿山增储、规模升级,是目前重要找矿方向之一。

1 三道沟金矿三道沟金矿床区内断裂构造发育,并有多期活动的特点。

大砬子—夹皮沟弧形断裂带纵贯全区,其两侧分布有多条次级北西向断裂构造,控制了本区矿化带和脉岩的分布。

矿区内岩浆岩主要出露有晚太古代锦山村二长花岗岩、花岗闪长岩等。

脉岩有辉绿岩、闪长玢岩、煌斑岩等, 其形成时代为100~190 Ma,其中辉绿岩与矿体关系密切。

围岩蚀变主要有硅化、黄铁矿化、碳酸盐化、绿泥石化、绢云母化等, 蚀变范围一般宽0. 5~1 m。

1.1构造原生晕特征在300 m 中段CM1,21 号脉下盘( 南东侧)20m 处,出现了两条宽约5 ~7 m 的蚀变带,相距10 m,宽约2 ~3 m,受断裂构造控制。

该蚀变带原岩为花岗闪长岩,蚀变矿物主要有硅化石英、绢云母、黄铁矿等,均呈定向排列,使蚀变带呈条带状构造,镜下观察原岩组构基本完整, 石英、斜长石、角闪石等主要矿物形态完好,挤压变形现象较弱,说明该蚀变带以热液蚀变为主。

内生金属矿床远景区的预测

内生金属矿床远景区的预测

内生金属矿床远景区的预测随着矿产资源的日益减少,我们需要更加高效地预测出新的矿床。

其中,内生金属矿床远景区的预测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内生金属矿床是由岩浆、热液、局部变质作用等地质过程形成的矿床。

内生金属矿床远景区的预测是为了发现新的内生金属矿床,为资源勘探提供保障。

内生金属矿床远景区预测的方法主要是基于其形成的地质过程的基础上进行的。

首先,通过区域地质调查,找出可能存在内生金属矿床的区域,然后运用地球物理测量和化学分析等技术手段进行初步勘探。

这些技术可以通过测量地质体的电阻率、电导率、密度、磁性等物理性质,或者通过取样分析地质体的地球化学性质,从而发现其潜在的金属矿床。

其次,可以运用地球物理勘探技术如磁性法、电性法、Gravimeter等直接测量地质体内可能存在的硫化物矿体、金属成分等信息,并形成具有空间分辨率的地球物理图像。

这种方法是非常实用的,因为它可以提供明确的金属矿层分布信息,从而推断金属矿床的形态和规模。

此外,在这方面,地球化学勘探技术如野外测量、谱仪和钻孔分析等也可以作为地质勘探中的核心技术被广泛使用。

第三,还可以将地球物理图像或地球化学信息分析后,加入数学建模的预测方法,如神经网络、聚类分析、GIS等,以确定潜在的内生金属矿床。

这些数学方法的应用对于破解金属矿床隐匿性,把控预测精度,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

第四,通过场地勘探和渐进式探矿,最终确定矿床的具体分布规律和矿质储量。

这是内生金属矿床远景区预测的最后一步,通过人工研究、探矿,出现的金属矿床将需要孕育开发方案,从而最终将矿物质量大量提取出来。

总之,内生金属矿床远景区预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多种方法和技术的组合使用。

通过采用这些预测方法,可以更快地发现新的内生金属矿床,为矿业资源的开发提供更多的可能。

金属矿山隐伏矿的预测浅析

金属矿山隐伏矿的预测浅析

金属矿山隐伏矿的预测浅析在当前生产矿山资源/储量逐渐下降的前提下,如何加强老矿山、危机矿山的边部和深部的找矿工作,是当代地质工作者面临重要难题。

本文通过论述与金属矿床成矿有关的地质因素以及如何加强对隐伏矿预测的几点认识,希望能对以后隐伏矿找矿勘查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简述金属矿山隐伏矿的成矿规律1、内生金属矿与大地构造的关系在整个地壳的运动过程中,由于受到不同地质构造的影响,就会形成不同类型的矿床,在我国的南部一些地区,尤其是在与花岗岩相关的一些内生矿中,在地质条件中,形成了与低洼阶段的整体结构模式,在整个空间作用中,贯穿三个不同的性质构造层,这样就会形成各种不同类型的金属矿床。

在这些金属矿床的形成中,与整个大地构造是分不开的,在整个地质构造中,会出现相应的矿床花岗岩,而形成金属矿中的一些稀有金属,铅、锌、铀、金、银、锑、汞、砷等金属矿产会产生在这些构成中,形成整体布局与整个构造地形的完整融合,都将有很大的内生作用。

2、区域地质条件的影响在目前金属矿山隐伏矿的找寻中,要与相应的地质条件相吻合进行全面的勘察与探测,在整个成矿时代,主要集中在中生代和新生代,这两个时期形成的金属矿床约占世界上己探明金属总储量的90%左右。

我国除少数铜(金属)矿床形成于古生代的海西期和新生代的喜马拉雅期外,绝大多数金属矿床和金属矿床均为中生代燕山期的产物,这是由于我国东部广大地区的燕山期断裂构造和花岗岩类侵入活动广泛发育所致。

在目前我国的金矿分布中,储量还是相对丰富的。

3、金属矿隐伏矿的成矿化学成分研究在金属矿的成矿化学因素中,其中包含的铜、铅等贵金属元素以及各种氧化钙元素,在进一步分离的过程中,可以采用有效的化学元素,通过硫化钠或者氰化物等形成对金属矿的控制,在整个资源的控制中,形成一定的技术手法,通过对其中的物质成分给与一定的分离措施,在加入三氯化铁、水玻璃等有效的控制,能促进整个化学成分的整体效果,促进金属矿成矿的形成。

初论构造成矿动力学及其隐伏矿定位预测研究内容和方法

初论构造成矿动力学及其隐伏矿定位预测研究内容和方法

第39卷 第1期2003年1月 地质与勘探GEOLO GY AND PROSPECTIN G Vol.39 No.1January ,2003地质・矿床[收稿日期]2002-01-30;[修订日期]2002-11-26;[责任编辑]余大良。

[基金项目]云南省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培养经费(编号:99D0003G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矿床地球化学开放实验室基金及云南省省院省校合作项目(编号:2000YK -04)联合资助。

[作者简介]韩润生(1964年-),男,1986年毕业于昆明工学院,1998年获博士学位,研究员,现为博士后,主要从事构造成矿动力学及隐伏矿预测、流体地球化学研究工作。

初论构造成矿动力学及其隐伏矿定位预测研究内容和方法韩润生1,2(1.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矿床地球化学开放室,贵阳 550002;2.昆明理工大学,昆明 650093)[摘 要]在总结构造与成矿关系的基础上,提出构造成矿动力学的含义及其研究对象,认为构造成矿动力学应用于隐伏矿预测研究是在成矿地质背景的基础上,从矿田构造地球化学、矿田构造、成矿构造应力场、构造流体动力学和金属矿床流体地球化学等方面着手,结合实验模拟,借助电子计算机应用技术,进行综合信息提取(成矿环境→成矿作用过程→构造条件→构造地球化学条件→构造动力条件→流体动力学条件)→模型建立(矿床成矿模式→构造控矿模式→构造地球化学场→构造应力场、能量场→流体运移势场→构造成矿动力学模型)→模型检验和优化→矿床(体)定位预测的研究,从而构成了构造成矿动力学研究内容的基本框架。

实践表明它对隐伏矿定位预测和评价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构造成矿动力学 隐伏矿定位预测 动力成岩成矿作用[中图分类号]P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95-5331(2003)01-0005-05 在整个成矿过程中,构造是控制一定区域中各地质体间耦合关系的主导因素,是驱动成矿流体运移的主要动力,又是矿体最终定位的场所,它与成矿流体、成矿作用构成了密切联系的系统[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2 收集和研究矿化显示
运用成矿系列、矿床组合模式和各种综合成矿模 式理论,预测深部成矿作用的类型、强度和空间位置。 2.2.1 直接矿化显示
直接矿化显示是深部成矿作用在地表的直接反 映,可以预测深部成矿作用特点。
( 1)围岩蚀变。围岩蚀变是深部找矿的传统方法之 一。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据围岩蚀变类型和强度可以直接了解深部成矿 作用的特征。例如,围岩中的面状云英岩化常指示深部 可能有演化程度较高的隐伏岩体,岩体内可能出现花 岗岩型铌、钽矿化;铁锂云母化、黄玉化指示成矿作用 富氟和挥发组分,相应的隐伏矿床可能是富锡的云英 岩型、石英脉型和其他贫硫化物的钨锡矿床;绿泥石 化、黄铁矿化、绢云母化或伴有萤石化是隐伏矿床富含 硫化物的标志。从深部找矿需要出发,今后对围岩蚀变 的研究,还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① 为了扩大探测 深度,应加强远矿围岩蚀变和微观蚀变的研究和蚀变 矿物的定量研究;② 注意区分不同成矿期和不同成矿
1.3 内生金属矿与岩浆演化系列的关系
华南中生代花岗岩同源多阶段的发展演化具有独 特的规律性。作者曾将华南中生代花岗岩划分为 3 个演 化系列[1],不同演化系列的花岗岩有不同的成矿特点。 南岭演化系列( 花岗岩成矿系列)矿床数量多,规模大, 分布广,类型丰富多彩,常伴随成矿岩体的演化形成不 同类型、不同矿种的矿床组合,以稀土、稀有、放射性元 素和钨、锡为特征。扬子演化系列( 花岗闪长斑岩成矿
由于以上因素的综合控制,华南内生金属矿床与 地层的关系有以下规律:① 成矿母岩处于相对开放的 构造环境中,成矿作用发生在外接触带时,矿床类型 和矿种受围岩层位和岩性控制;② 似层状浸染型及部 分石英脉型钨、锑、金矿床主要产在前震旦系变质岩 中;③ 大多数石英脉型、花岗岩型、伟晶岩型和云英 岩型稀土、铌、钽、锂、铷、钨、锡、铍、金、银矿床主要赋 存在寒武系中,其次在震旦系和泥盆系碎屑岩中;④ 重要的矽卡岩型和硫化物型钨、锡多金属矿床主要受 地台构造层下部泥盆系和石炭系碳酸盐岩石控制,且 控 矿 层 位 随 海 侵 自 西 南 向 东 北 升 高 ;⑤ 与 深 部 构 造—岩浆活动有关的渗流热卤水为主要运矿介质所形 成的似层状和伴生的脉状铅锌矿床多产在地台型碳酸 盐地层中;已知似层状浸染型金矿产于地洼构造层底 部。
阶段的叠加蚀变,借以发现深部隐伏矿床;③ 研究不 同矿床类型在不同的围岩中,围岩蚀变的分带规律,指 导隐伏矿床的定位预测。
( 2)前锋矿化或远源矿化。对许多大中型矿田的研 究表明,成矿作用以成矿岩体为中心,有规律地自下而 上,由内向外,往四周或某一方向迁移扩散。矿化类型 和成矿元素伴随温度、压力、PH 、E h 和成矿元素浓度等 物理、化学场的演变而改变。最外带肉眼可识别的矿化 类型是各种细脉状和浸染状矿化,它们本身不具工业 价值,有的曾经作为矿化点经反复检查评价而否定。但 从成矿系列的观点来看,它们有可能成为寻找同一系 列中其它类型隐伏矿床的标志。例如石英脉型钨矿床 自隐伏的工业矿体向上依次出现含钨( 锡、钼)石英细 脉—石英云母细脉—铁锂云母( 黄玉、萤石)细脉—毒 砂黄铁矿细脉。花岗岩型铌钽矿床向远离矿体的方向 依次出现巨晶微斜长石块体或似伟晶岩体—石英体— 脉状或团块状似伟晶岩—含铌钽的碱长花岗岩脉—钠 长石石英细脉—铁锂云母( 锂云母、白云母、萤石)细 脉。可以根据最外围的矿化标志追索深部隐伏矿床。
而地台构造层中另外还有铅、锌、硫。只在地洼构造层 中出现的矿床有陆相沉积系列的铜、硫、铁、铝、煤、石 油、膏盐和油页岩;表生系列的铁、锰、钴、稀土、铌、钽、 钨、锡、钛、锆、铝、金、锑等。
1.2 内生金属矿与地块结构的关系
内生金属矿床类型与地块结构有密切关系。由于 受同生和后生构造的影响,同一大地构造单元中的构 造层发育程度不一,形成具有单层结构( 地槽构造层)、 双层结构( 地槽构造层 + 地台构造层)和三层结构( 地 槽构造层 + 地台构造层 + 地洼构造层)的地块。大部分 大中型矿床分布在具有双层结构的地块边缘,在槽— 台两大构造层的不整合面上下,尤其是隆起断块和凹 陷断块的比邻部位,或隆起断块中的局部凹陷处( 隆中 凹),或凹陷区中的局部隆起处( 凹中隆)。这些部位是 深部找矿的最有利地区。
1 内生金属矿成矿规律
1.1 内生金属矿与大地构造的关系
地壳发展不同阶段在不同大地构造性质的构造层 中赋存不同类型的矿床,这一特点在我国南部表现得 十分明显。与花岗岩有关的内生金属矿床在时间上主 要形成于地洼阶段;在空间上,成矿作用贯穿 3 个不同 性质的构造层,且在不同性质的构造层中既有相同类 型的矿床,亦有不同类型的矿床。地洼阶段在 3 个构造 层中都可能出现的矿床有花岗岩成矿系列的稀土金 属,以及铌、钽、钨、锡、钼、铍、铜、铅、锌、铀、金、银、锑、 汞、砷、水晶和萤石;花岗闪长斑岩系列的铁、铜、铅、 锌、金、银、钨、钼。在地槽构造层和地洼构造层中都有 火山岩成矿系列,但在地槽构造层中以铜、铅、锌、金、 银、铀为主,而在地洼构造层中另外还有铁、钼、铍、硼、 萤石。在地洼构造层和地台构造层中都存在渗流热卤 水成矿系列,赋存在地洼构造层中的有金、锑、汞、砷,
1.4 控矿构造成矿的关系
华南内生金属矿产及与成矿有关的侵入体多受区 域性断裂所控制。矿田、矿床、矿体,甚至富矿柱均受一 定的构造因素所制约。主要控矿构造常表现出以下特 征。
( 1)断裂构造是最主要的控矿构造。华南控制花岗 岩成矿系列的区域性断裂以 N E 向平移—逆断层最常 见。深部找矿有利部位与断裂构造的关系是:① 上升 和下降断块交接部位由垂向剪切作用形成的区域性断 裂,常在隆起一侧次级断裂中形成各种类型的充填型 矿床,凹陷一侧形成交代型矿床;② 区域性的剪切断 裂,常在两侧次级断裂或两组断裂之间的次级断裂中 成矿;③ 在多组断裂交接部位成矿;④ 层间断裂破碎 带及其两侧次级张性、剪性断裂中成矿。
( 2)控矿断裂常是多次活动,性质复杂的断裂带, 都在成矿期发生过强烈的活动[2]。这是深部成矿预测中 应重视的重要构造标志之一。断裂构造在成矿期曾发 生活动的主要标志:① 有成矿期的岩浆—矿液充填或 多阶段充填成复脉,或经多次破碎—充填,构成“ 复式 角砾岩”;② 断裂两侧或构造岩中有蚀变或矿染现象, 或多阶段蚀变—矿化叠加;③ 构造地球化学异常( 包 括成矿元素、挥发组分、矿物包裹体成分及温度、标型 矿物特征等)。
( 5)矿物地球化学异常。岩石中的异常元素并非平 均分布和分配,而是通常聚集在某些新生矿物或蚀变 矿物中。因此,选择适当的指示矿物,有可能强化异常, 使岩石地球化学测量无法分辨的异常显示出来。
( 6)断裂构造地球化学异常。构造地球化学是我国 一些地质工作者致力研究的一个新领域。在深部找矿 方面运用构造地球化学测量的目的是为了强化岩石地 球化学异常,捕捉来自地下深部的微弱信息,扩大探测 深度,其具有效率高、费用低、异常明显的效果。早在 1963 年王英华就对利用断层产物找盲矿体进行过有益 的探索[4]。作者在 1965~1975 年亦进行过研究[5]。断裂
◆k e ji yuan di◆
效科能技
导园报地
○责任编辑 黄 巧○
内生金属矿成矿规律及 隐伏矿床预测方法
章崇真
( 原广西有色金属地质研究所,广西 南宁 530031))
[ 摘 要]文章根据理论和实践经验,总结归纳了与花岗岩有关的内生金属矿床成矿规律,以及深部 隐伏矿床预测的工作方法,并对广西深部找矿方向提出了建议。
( 3)控矿构造常具有等距性、对称性和侧列性,可 作为深部矿床预测定位的依据之一。
( 4)控矿构造与成矿岩体空间位置和活动时间 的相对关系与成矿预测有关。岩体内的容矿构造仅 少数可形成规模巨大的脉状矿床( 如西华山)。成矿 作 用 复 杂 ,矿 床 类 型 丰 富 ,矿 化 规 模 巨 大 ,成 矿 系 列 发育完美的矿田,常与外接触带多次活动的复杂构 造带有关。成矿期岩体处于相对封闭还是相对开放 的构造条件下,形成的矿床类型、矿种和成矿位置都 不相同[3]。
岩浆活动与成矿关系的另一特点是同一成矿系列 的岩浆活动一般呈现相似的演化趋势,且不同演化程度 的岩浆岩常具有不同的成矿专属性。以花岗岩成矿系列 为例,演化早期阶段的花岗闪长岩成矿作用不强,以矽 卡岩型、石英脉型铁、铜、铅、锌矿化为特征,经表生改造 可能形成淋积型稀土矿床。稍晚的黑云母二长花岗岩或 黑云母( 二云母、白云母)花岗岩分布广,成矿作用强,矿 床数量多,规模大,以石英脉型、矽卡岩型、花岗岩型、云 英岩型、似层状浸染型钨、锡、钼、铋、铀为特征,主要形 成于外接触带。演化晚期的富钠长石锂云母( 白云母)碱 长花岗岩成矿作用强,以花岗岩型、云英岩型、伟晶岩型 钽、铌、铍、锂、铷为特征,形成于岩体内。
( 5)侵入体的各种接触构造是有利的成矿部位。由 于成岩成矿过程中成矿元素伴随挥发组分向上、向外、 向侵入体前锋方向运移聚集,成矿作用常发生在大岩 体边缘凹凸转折部位,小岩株内外和隐伏岩体侵入前 锋附近。
1.5 地层与隐伏矿床的关系
在分析深部成矿条件时,地层对内生金属成矿作 用的控制,至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 由于各种岩石 物理机械性质不同而影响矿床构造发育程度和表现形 式,从而间接控制矿体的产状、形态和规模;② 由于岩 石孔隙度不同,影响矿液渗透和运移能力,从而控制了 矿床的空间位置和矿化强度;③ 由于岩石化学性质不 同而影响矿液的成分和矿液的交代能力,或改变矿液 的平衡系统,促进有用矿物沉淀;④ 富集于地层中的 成矿元素或成矿介质直接参加成矿。
[作者简介]章崇真( 1938-),男,1962 毕业于北京地质学院矿产地质勘探专业( 函授),主要从事野外地质普查、勘探,矿床地 质科研工作,高级工程师。曾任广西有色金属地质研究所总工程师、所长。现已退休。
2008.7 南方国土资源 35
科技 园地
◆k e ji yuan di◆
系列)矿床集中分布在深断裂带附近,矿床类型和矿种 一般比较简单,常构成以成矿岩体为中心的矿床组合, 以铜、钼、铅、锌、金为特征。闽粤演化系列( 富钾长石花 岗岩成矿系列)成矿作用的广度和强度不及前两系列, 兼具两者的矿化特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