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高一(重点班)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辽宁省高一(重点班)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30题;共60分)
1. (2分)“天子经略,诸侯正封,古之制也。

封略之内,何非君土,食土之毛,谁非君臣?故《诗》曰:‘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

”这段话反映了中国古代制度的沿革,这种制度是()
A . 分封制
B . 宗法制
C . 井田制
D . 世袭制
2. (2分) (2019高二下·玉田期中) “天子之地方千里,公、侯皆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公方五百里,侯四百里,伯三百里,子二百里,男百里”,据此可以推断出()
A . 西周的疆域极为广阔
B . 天子对地方控制严密
C . 西周诸侯势力强大
D . 西周的分封制等级分明
3. (2分) (2018高一上·长春月考) 下列关于西周宗法制的表述,最准确的是()
A . 体现了奴隶主与奴隶的阶级关系
B . 体现了统治阶级内部的等级关系
C . 体现了中央与地方的行政关系
D . 体现了官僚机构与人民的压迫与被压迫的关系
4. (2分) (2017高一上·江西期中) 历史记载,公元前219年,秦始皇东巡郡县,封泰山,禅梁父,刻石颂秦德。

颂词称“皇帝临位,作制明法,臣下修饬。

二十有六年,初并天下,罔不宾服,亲巡远方黎民,登兹泰山,周览东极”云云。

试分析秦始皇封禅的最主要目的是。

()
A . 刻石颂德,流芳百世
B . 齐鲁未稳,借机加强对其控制
C . 给皇权披上神圣外衣,以示皇权至上
D . 祈求上天保佑国泰民安
5. (2分)我国古代自秦汉以来,中央和地方官制演变的基本趋势是
①削弱地方加强中央
②削弱相权加强皇权
③对边疆地区的管辖和治理日趋严密
④逐渐强化对官吏的控制和监视
A . ②③④
B . ①②③④
C . ①②③
D . ①②④
6. (2分)《史记•陈杞世家》:“陈胡公满者,虞帝舜之后也。

……周武王克殷纣,乃复求舜后……封之于陈……”这段材料反映了西周时期实行的政治制度是()
A . 郡国并行制
B . 宗法制
C . 分封制
D . 郡县制
7. (2分)《礼记•礼运》记载:“天子有田以处其子孙,诸侯有国以处其子孙,大夫有采以处其子孙,是谓制度。

”该文中的“制度”是指
A . 礼仪制
B . 宗法制
C . 分封制
D . 井田制
8. (2分)(2019·江门模拟) 北宋时,哲宗下诏:“初除转运判官、提举官须实历知县以上亲民人,提点刑狱以上须实历知州或通判人。

”意即监司的官员必须有出任知县、知州或通判的经验。

该项措施()
A . 防止了地方官员滥用职权
B . 强化了各机构之间的制衡
C . 能遏制地方官员贪污腐化
D . 有助于提升监察官员素质、
9. (2分) (2019高二下·大庆期末) 战国时期的军功爵制度、隋唐时期的科举制度,两者起到的共同作用是()
A . 推动文化的普及
B . 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
C . 有利于社会阶层的流动
D . 促进统一国家的出现
10. (2分) (2015高一上·龙湾期中) 汉武帝平定闽越国后,在闽越故都设立“东部侯官”,隶属会稽郡;会稽郡则处于扬州刺史的管辖范围。

扬州刺史对其行使的权力是()
A . 行政权
B . 监察权
C . 军事权
D . 经济权
11. (2分) (2020高一上·元氏期中) 贞观之治时期,《起居注》中描写的唐太宗完全是一代明君的形象,而对玄武门之变的情况则轻描淡写、模糊不清,同时,魏徵负责编写的《隋书》中详细记载了隋炀帝的暴政以及隋末的动乱。

据此可以推断()
A . 官修史书不能准确反映历史事实
B . 唐朝君臣全面否定了隋朝的制度
C . 唐太宗有意塑造理想的君主政治
D . 谏言政治无法有效制约君主专制
12. (2分) (2015高一上·周口期中) 下图反映了我国古代不同封建王朝官员上朝的礼仪,实际上代表了君
臣关系的变化。

其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 . 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日益加强
B . 内阁制度日渐成熟
C . 专制皇权不断加强
D . 丞相权力被六部分割
13. (2分) (2020高三下·金华月考) 梁章钜《枢垣记略·规制》记载:“凡京外王大臣有奉特旨到军机处恭听谕旨恭读朱笔及阅看各处奏折者,方得在军机堂帘内拱立,事毕即出。

其余部院内外大小官员不得擅入。

其帘前窗下,均不许闲人窥视。

满汉章京之值房亦如之。

”这一材料旨在强调军机处()
A . 极具机密性
B . 参与军政决策
C . 办事效率高
D . 办理军政要务
14. (2分) (2015高一上·南昌期中) 历史发展证明,提高官员文化素质有助于提高政府的管理水平和执政能力,下列我国古代的选官标准中体现这一认识的是()
A . 按军功选官
B . 按门第选官
C . 科举考试选官
D . 按品德选官
15. (2分) (2015高一上·双流期中) 古代希腊人将流放视为一种比死刑更为严重的刑罚,因而其对被处死
刑者以逃亡他乡而逃避死刑的情形加以放任。

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A . 海外流放生活痛苦不堪
B . 希腊缺少民主法治精神
C . 城邦是个人荣誉的源泉
D . 希腊商品经济高度发达
16. (2分) (2016高三上·青岛开学考) 公元前5世纪末,雅典城邦在市政广场上建母亲神的圣殿,将城邦所有的法律、法令、公民大会和500人议事会的决议,以及收支账目俱都存放于此,以供公民们查询。

其根本目的在于()
A . 保障公民的立法权
B . 保障公民平等
C . 增强公民参政意识
D . 维护贵族政治
17. (2分) (2015高一上·周口期中) 阅读下列描绘雅典民主政治状况的图片,判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①公民大会是司法机关②古代希腊是以男性为中心的父权和夫权社会③雅典民主不是全社会所有成年人的
民主
A . ①②③
B . ②③
C . ①③
D . ①②
18. (2分) (2019高一上·马山期中) 在雅典的政治生活中,与民主相得益彰的是国家法制。

伯里克利宣称:“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

”这里的“每个人”是指雅典的()
A . 公民
B . 平民
C . 成年人
D . 所有人
19. (2分) (2018高一上·华安期末) 周格的《罗马法原论》中记载,“主人抛弃老病奴隶的,该奴隶即获得自由,禁止任意杀害奴隶”,“凡奴隶不堪主人虐待的,官厅得强迫主人出卖之,无故杀戮奴隶的,按杀人罪处理”。

材料说明罗马法()
A . 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奴隶的利益
B . 不再维护奴隶主贵族利益
C . 注重用法律调整社会经济关系
D . 蕴含人人平等的法律观念
20. (2分)古代罗马法中关于宣扬君权神授的法律条文是()
A . “禁止贵族与平民通婚”
B . “奴隶和隶农必须无条件地服从主人”
C . “妇女不得参与任何公务”
D . “没有东西比皇帝陛下更高贵和更神圣”
21. (2分) (2018高一下·河北开学考) 《海国图志》记载:“(某国)立绅士会询问政务,筹办国饷”“设有大事会议,各抒己见。

……国主若欲征税纳饷,则必绅士允从,倘绅士不允,即不得令国民纳钱粮。

若绅士执私见,则暂散其会而别择贤士”。

这段文字描述的制度最有可能是()
A . 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度
B . 法国的议会共和制
C . 美国的总统共和制
D . 德国的君主立宪制
22. (2分) (2017高一上·成安月考) 英国1689年《权利法案》开启了近代代议制民主的先河。

该法案旨在限制()
A . 平民的权力
B . 商人的权力
C . 教会的权力
D . 国王的权力
23. (2分) (2017高二上·蚌埠开学考) 代议制是通过选举代表,组成代议机关行使国家权力的制度,是间接民主的形式。

下列关于近代各国代议制的表述正确的是()
A . 英国《权利法案》规定,国王统而不治
B . 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众议员每州2名
C .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规定,内阁须对参议院负责
D .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帝国议会是拥有权力的上议院
24. (2分)钱乘旦《在传统与变革之间——英国文化模式溯源》中指出:“‘光荣革命’既是传统的沿袭,又是变革的手段。

”这里“变革的手段”不包括()
A . 保留了君主制
B . 改变了国家性质
C . 逐渐实现民主政治
D . 废除了君主专制
25. (2分) (2017高三下·瑞安月考) 《大国崛起的文化准备》中记载:“一个民族要崛起,要有三个方面的改变:第一是人心的改变;第二是政治制度的改变;第三是器物和经济的改变。

”其中“政治制度的改变”是指()
A . 启蒙运动
B . 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
C . 工业革命的开展
D . 世界市场的形成
26. (2分)(2019·石家庄模拟) 1787年5月美国制宪会议召开。

参加会议的代表共55人,来自12个州(除罗得岛州),均为男性,平均年龄44岁;其中有一半的人拥有大学学位;律师31人、种植园主12人、商人8人、实业家3人;55人中有33人曾经是邦联国会成员、6人曾在《独立宜言》上签字。

由此可知,当时的美国()
A . 确立了典型的代议制民主
B . 社会上层对精英政治的普遍认同
C . 民主制度的普遍性广泛性
D . 制约权力、平衡利益的顶层设计
27. (2分) (2017高一上·衡阳期中) 19世纪晚期,国家元首根据宪法观定,有权解散或部分解散议会(国会)的国家是()
A . 英国、法国
B . 美国、德国
C . 英国、德国
D . 法国、德国
28. (2分) (2017高一上·诸暨月考) 1845年,美国国会通过一项法案:禁止总统在未经过国会同意拨款的前提下授权建造海上缉私船。

总统约翰·泰勒否决了该法案,但国会多数再次通过此法,推翻了总统的否决。

根据美国宪法,随后()
A . 这项法案将会自动生效
B . 国会将自行建造缉私船
C . 最高法院可废除该法案
D . 总统可再次否决该法案
29. (2分)“以英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推崇政党轮替,视之为民主政治成熟发展的体现,能增加执政者的监督压力,防止执政党腐败及提高竞争力”。

材料表明,英国制度创新主要表现在
A . 议会制度出现
B . 立宪制度确立
C . 政党政治兴起
D . 内阁制度形成
30. (2分)从1808年起,拿破仑所封的贵族头衔多达成百上千个,直至1814年,拿破仑下诏册封了3600个贵族爵位。

这说明
A . 欧洲封建残余复辟成功
B . 法国走向民主共和的历程非常艰难
C . 拿破仑是一个封建皇帝
D .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已经彻底失败
二、材料分析题 (共3题;共45分)
31. (15分) (2017高一上·日喀则期中)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唐朝的三省六部制(如图)
材料二: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行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

……靖康之役,虏骑所过,莫不溃散。

——朱熹《朱子语类》卷
材料三:元朝大政委于中书省,今冀、晋、鲁、内蒙及河南以北地区称“腹里”,由中书省直辖。

中书省也称都省,为全国行政中枢。

总领各行省,又兼辖腹里。

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

《元史·地理志》中载:“自封建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材料一中唐朝的三省六部制中三省的职责分别是什么?这样设置的目的是什么?
(2)材料二北宋初年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行政一切收了”的具体措施指哪些?材料二作者对此看法如何?
(3)材料三中元朝设置的中书省与唐朝的中书省有何不同?
32. (20分) (2017高三上·东台月考) 有人说“政治是妥协的艺术”,也有人说“在中国政治中,妥协往往被视作不彻底,不革命到底的表现”。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阿克顿说:“妥协是政治的灵魂,如果不是其全部的话”。

达尔也说:“民主依赖妥协”。

材料二:美国宪法是美国建国初期多元利益集团谈判和妥协的结果,宪法所创立的也是一个利益谈判和妥协的
政治机制。

在美国两百多年的历史上,不同的利益集团因应对不断变化的历史环境,利用依宪法衍生的宪政机制,就各自的利益和联邦的“公共”利益的定义和定位,相互进行一种连续不停的谈判和妥协……宪法的生命力不断得到更新,表现出一种“超稳定性”,成为一部“活着的宪法”。

——王希《原则与妥协》
材料三:传统的主流历史叙事否认这场“大妥协”具有任何积极意义,认为它恰恰体现了革命的不彻底性:大批旧官僚和立宪派“投机”革命,“篡夺”了革命果实;“大妥协”中优待清朝逊帝的做法,也为民国时的君主复辟埋下了伏笔。

但近年以来,已有一些研究论文试图对这场“大妥协”作出不同的评价。

如喻大华……指出,对袁世凯的妥协是孙中山的战略和策略。

一个维系了二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要废于一旦,必须具备多种条件,绝非单凭武力能够解决,《清室优待条件》并非由袁世凯一方炮制,而是由南方首先提出,南北双方经过协商达成一致意见。

——章永乐《论清王朝与中华民国的“大妥协”》
材料四:1919年5月4日下午1时,北京各校学生3000余人汇集天安门,现场悬挂北大学生“还我青岛”血书,提出“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等口号。

随后发生学生大规模游行。

5月5日,北京各大专学校总罢课。

清华学生宣布“从今日起与各校一致行动”。

1919年6月3日,北京学生因政府为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辩护,举行大规模街头演讲,当日170多名学生被捕。

6月5日,全国各大城市罢课、罢工、罢市,声援北京学生的爱国运动。

被监禁的学生获释。

6月23日,徐世昌总统会见山东各界代表,表示政府已电令中国全权代表陆征祥从缓签字。

6月28日,原定签约之日,中国代表团驻地被留学生包围,代表团发表声明,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五四运动大事记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与所学知识,英国在光荣革命后又是怎样用“妥协”的方式推进政治民主化进程的?
(2)据材料二分析美国宪法能成为一部“活着的宪法”的依据。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美国宪法制定中“多元利益的妥协”在国家结构形式上体现了哪两大原则?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对于中华民国“大妥协”的不同评价,你持哪种观点并说明理由。

(4)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五四运动是一场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运动”的理解。

33. (10分) (2017高一上·哈尔滨期中)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们的制度是别人的模范,而不是我们模仿任何其他的人的。

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

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让一个人负担公职优先于他人的时候,所考虑的不是某一特殊阶级的成员,而是他们有的真正才能
——伯利克里
材料二:“在伯里克利时期,40万人中,奴隶20万,妇女与外邦人16万,他们都没有公民权。

实际上享有民主的公民仅有4万多人
——哈蒙德《希腊史》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雅典民主制的什么基本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列举雅典民主政体的主要机构?(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雅典民主制的局限性所在?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共30题;共60分)
答案:1-1、
考点:
解析:
答案:2-1、
考点:
解析:
答案:3-1、
考点:
解析:
答案:4-1、
考点:
解析:
答案:5-1、考点:
解析:
答案:6-1、考点:
解析:
答案:7-1、考点:
解析:
答案:8-1、考点:
解析:
答案:9-1、考点:
解析:
答案:10-1、考点:
解析:
答案:11-1、考点:
解析:
答案:12-1、考点:
解析:
答案:13-1、考点:
解析:
答案:14-1、考点:
解析:
答案:15-1、考点:
解析:
答案:16-1、考点:
解析:
答案:17-1、考点:
解析:
答案:18-1、考点:
解析:
答案:19-1、考点:
解析:
答案:20-1、考点:
解析:
答案:21-1、考点:
解析:
答案:22-1、考点:
解析:
答案:23-1、考点:
解析:
答案:24-1、考点:
解析:
答案:25-1、考点:
解析:
答案:26-1、考点:
解析:
答案:27-1、考点:
解析:
答案:28-1、考点:
解析:
答案:29-1、考点:
解析:
答案:30-1、考点:
解析:
二、材料分析题 (共3题;共45分)
答案:31-1、
答案:31-2、
答案:31-3、
考点:
解析:
答案:32-1、
答案:32-2、
答案:32-3、
答案:32-4、
考点:
解析:
答案:33-1、答案:33-2、考点:
解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