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会计视角下财务大数据框架的构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管理会计视角下财务大数据框架的构建
作者:梁丽娟
来源:《理财·财经版》2020年第01期
摘要:本文主要以管理会计视角下财务大数据框架的构建为重点,结合当前我国企业财务数据管理实际情况,首先分析管理会计视角下财务大数据框架现状,其次从形成管理会计报表结构,做好框架建设准备;健全大数据框架操作环节,提供框架建设的条件;设置绩效考核机制,完善财务大数据框架的具体组成;引进风险预防和控制,提升财务管理水平几个方面深入探讨管理会计视角下财务大数据框架的构建措施,以提高管理会计视角下企业财务数据管理的质量与水平,旨在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资料。

关键词:管理会计;财务大数据;框架;构建
在大数据背景下,诸多企业致力于财务工作模式的创新与改革,并且创设了财务大数据框架,目的是确保企业财务工作表现出智能性与精准性,为企业持续化发展打下根基。

加之管理会计是所有企业提升综合效益的方式,将其视作构建财务大数据的基础,能够更好地凸显财务信息化处理的优势。

但是,现阶段一些企业在构建财务大数据框架期间存在些许问题,影响到财务框架的构建质量,所以,怎样在管理会计视角下构建完整的财务大数据框架,需要研究者深深思考。

一、管理会计视角下财务大数据框架现状
管理会计指的是以提高企业经济能力为目的的一种会计方式。

这种方式以财务会计提供的信息为基础,对企业内部一切有关财务的活动进行规划、管理、控制,以此辅助管理者作出最正确、科学的判断与决策,可见,对企业财务管理而言,其作用十分重要。

(一)财务大数据框架概述
目前,每个企业都通过云计算来加工财务信息,此种模式会产生一定作用,可以控制好企业的资金流动现象,然而,其对业务数据管理涉及较少,导致企业自身的信息管理表现出局限性,不利于企业作出正确的决策,制约财务工作的进展。

对此,企业构建财务大数据框架的基础流程应包括以下三点:首先是信息系统按照财务单位的信息数据绘制管理会计图表,同时结合事先安排的绩效考核操作,对比与分析管理会计数据;其次是建设会计报表信息和ERP体系,形成以信息为主的数据库[1];最后是通过数据库内部的资源,自动化设置生成环节,获取对应商业报告与数据研究报告,为财务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在构建数据框架之后,财务信息在一系列的处理中会被保存在财务数据库中,然后作用于财务部门的工作,这些财务数据备份会传递给管理者,便于管理者明确企业前进的方向。

(二)财务大数据框架构建的制约要点
其一,大数据结构呈现集成性管理。

每个企业在设置大数据框架的过程中,以自动化财务报表生成为目标,以适当地缩短人工处理时间,提升企业内部财务工作效率。

然而,在信息技术的研发背景下,企业现有财务工作模式出现变动,无论是财务研究还是财务预测,都有了标准化内容,这在一定程度上标志着财务大数据框架向集成性的管理方向发展,并且给其他的单位提供对应的服务,这样在数据信息实效性的分享上会面临挑战[2]。

其二,信息化处理难度增加。

云计算最凸显的特征便是同步处理数据信息,适应企业财务数据的加工需求。

然而,在财务工作体现集成性之后,企业现有的财务信息种类和加工要求比较多样化,大数据框架的建设一方面要完成信息互动,另一方面要计算业务信息,无形中增加了框架建设的难度,所以要引进先进的技术对大数据财务框架进行整合与优化。

(三)管理会计报表的体系
对管理会计报表来说,其涵盖范围非常广。

传统财务会计报表革新后,还包括了对供应商、服务、客户等非财务信息的数据发掘。

因公司产业较多,为强化集团化的财务管理与控制,协调资金的流转平衡,可发挥子公司战略决策优势,构建适合自身发展的管理会计报表体系。

这一体系要求公司的会计政策是延续以及统一性的,也需要突出公司绩效管理政策的稳健性以及公正性。

因此,在财务会计报表基础方面,要增加公司会计政策的调整事项,在这样的基础上融入公司绩效以及考核管理政策的考核调整有关事宜,以此调整和其他各式财务报表的关联,让总账、明细账保持一致的水平。

二、管理会计视角下财务大数据框架的构建措施
结合企业的经营工作,若没有实效性的财务数据信息,势必会制约企业综合效益的提升,要想更好地完成管理会计视角下企业财务大数据框架的构建工作,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形成管理会计报表结构,做好框架建设准备
在企业的实际生产与运行中,管理会计报表包含多个层面,不只与产品供应商和客户等存在关联,还和企业现有流动资金的运作情况与财务支出有联系。

各个企业涉及的内部业务内容较多,因此,要提升财务管理水平,势必要挖掘企业的管理优势,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建立在管理会计报表的基础上,也就是说,企业管理者要按照持续化与统一化的理念,将企业稳定管理视作前提条件,规范化地进行管理会计报表结构的设置[3]。

可以在之前的会计报表中增加财务注意事项,同时调整与企业财务相关的绩效考核内容,保证财务报表和企业实际情况相适应,确保分账目与总账目相同。

需要强调的是,在非财务数据信息的处理上,要引进平衡计分卡的思想,结合多个业务情况设置对应模板,挖掘数据信息中隐藏的价值,确保企业掌握市场变化,更好地经营和发展。

(二)健全大数据框架操作环节,提供框架建设的条件
当前,市场处于不间断的整合中,企业应以迅速占领市场先机为目标,调节内部财务管理模式和工作方案,在财务管理体系的优化上,企业管理者要充分分析财务信息资源,同时对调查结果进行综合化的评估,确定企业大数据获取工作与加工工作的实际方向。

同时结合企业多个业务的流程和中心環节,明确多种数据的价值和相应信息上传的手段[4],促使大数据报表内容与企业管理内容一致,体现企业管理的正确性。

此外,企业要围绕信息的集成性,科学分类多项数据信息,结合事先设置的流程,将其传递到信息管理层面,对企业的长久发展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

(三)设置绩效考核机制,完善财务大数据框架的具体组成
绩效管理是现阶段企业在管理中时常使用的经营模式,此种模式能够促使企业清晰了解工作进展,有目的地优化企业现有工作,提升企业经营质量。

因此,企业管理者应在大数据框架构建期间设置对应的绩效考核机制,把关键指标视作企业重点工作,明確企业规划方案,通过此种绩效指标找到现有的问题,将企业职工技能、财务和内部运行以及与客户之间的关系纳入到考核内容中,彰显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的平衡性,更加全面地获得财务数据报表,由此保障绩效考核制度高效执行,助力大数据框架的形成与建立。

(四)引进风险预防和控制,提升财务管理水平
企业在财务大数据框架的建设中,要注重预防风险,把风险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以免出现企业资金周转受到限制的问题。

可以邀请专业人员加强框架安全保护,设置对应的防火墙保护结构[5],并且细致化地调查企业计算机体系,对软件和硬件安全指数低的计算机及时进行处理。

同时设置管理者与财务职工的信息查看权限,评估可能出现的框架风险,制定对应的解决计划,全面推动财务大数据框架的安全运行与建设。

三、结语
管理会计视角下,各个企业的管理者都要加大力度建设财务大数据框架,通过大数据框架的建设,综合与有效地对财务信息进行管理,及时找到财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对问题进行针对性的解决与完善,通过形成管理会计报表结构,做好框架建设准备;健全大数据框架操作环节,提供框架建设的条件;设置绩效考核机制,完善财务大数据框架的具体组成;引进风险预防和控制,提升财务管理水平等,不断彰显财务管理的实效性,更好地给企业带来综合效益。

要知道,任何公司均有自己不同的业务形态,财务意识区域也是不一样的,构建财务大数据框架不能过于盲目地跟从,所有的一切是“重新开始”,并非“从新开始”,要打破主数据管理局面,构建起规范的主数据管理流程,从规范各报表着手,打通各个关键环节,这样才能更好地完成财务会计在大数据时代下的转型。

参考文献
[1]魏鑫汇.大数据浪潮下的管理会计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7,20(12):33-34.
[2]杨宁.大数据时代管理会计的机遇、挑战与应对[J].财会学习,2017(4):81,83.
[3]张科,霍佳萌,陈嘉超.公共交通供给的公平与效率浅析:基于多源大数据的视角[A];创新驱动与智慧发展:2018年中国城市交通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8年.
[4]唐献凤.网络价值流视角下战略管理会计体系的构建[J].国际商务财会,2017(7):39-41.
[5]乔鹏程,冀梦晅.区块链技术视角的会计信息大数据安全防护[J].现代商业,2017(22):164-16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