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与传统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比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与传统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
床疗效比较
侯江业;姜棚菲;张宁;蔡飞;张民泽
【摘要】目的比较胸腰段骨折后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与传统开放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3-09~2015-01在我院住院治疗无神经损伤的胸腰椎骨折患者(T10~L3)62例,其中31例行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31例行传统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通过对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的各项临床指标、伤椎椎体前缘高度、后凸畸形矫正及术后腰背部疼痛缓解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62例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9个月(10 ~27月).和开放组比,微创组在手术时间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在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等指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种手术方法均能缓解疼痛,微创组更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矢状位Cobb角、伤椎前缘高度较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影响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与开放手术治疗胸腰段骨折相比,临床效果相当,但有创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值得在临床工作中推广应用.【期刊名称】《延安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年(卷),期】2016(014)001
【总页数】4页(P41-43,70)
【关键词】胸腰椎骨折;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
【作者】侯江业;姜棚菲;张宁;蔡飞;张民泽
【作者单位】延安大学附属医院骨科,陕西延安716000;延安大学附属医院骨科,陕
西延安716000;延安大学附属医院骨科,陕西延安716000;延安大学附属医院骨科,
陕西延安716000;延安大学附属医院骨科,陕西延安716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83.2
随着社会的现代化,交通事故的发生率越来越高,脊柱骨折的发生在临床上越来越多见,脊柱骨折占全身骨折的5%~6%,其中以胸腰段骨折最多见。

如果不及时
治疗,可能造成神经损伤而引起更严重的并发症[1]。

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是临
床上目前最常用的手术方式之一,但传统的手术方法手术切口较长,术中对椎旁肌肉的广泛剥离和长时间的牵拉,会造成局部肌肉的缺血坏死及纤维瘢痕化,从而影响患者术后的恢复及远期腰部僵硬感[2-4]。

随着脊柱显微外科的发展,经皮微创
椎弓根螺钉固定技术开创了胸腰椎骨折治疗的新纪元[5],并且取得很好的临床效果。

笔者收集2013-09~2015-01在延安大学附属医院行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
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31例,传统开放手术31例,进行统计学分析,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收集本院无神经损伤的胸腰椎骨折患者62例,经皮微创组31例,其中男19例,女13例,年龄21~46岁,平均年龄32.4岁。

传统开放组31例,男16例,女14例,年龄19~50岁,平均年龄34.5岁。

受伤原因:高空坠落23例,车辆肇
事30例,挤压伤9例。

受伤节段:T108例,T1113例,T1218例,L117例,
L24例,L32例。

62例都符合AO分型A型骨折,不需要行椎管减压的单节段椎
体骨折。

1.2 手术方法
微创组:在全身麻醉基础上,患者取俯卧位,腹部悬空,用C型臂定位伤椎及上
下椎弓根中心在体表的位置,并做标记,然后沿着标记分别做2.0 cm的纵行切口,依次切开皮肤、皮下及腰背深筋膜,钝性分离暴露好视眼,在C型臂机透视辅助
下行椎弓根螺钉置入,螺钉水平保持与终板平行,矢状位向内倾斜10°~12°为进
钉点,在此过程中要行C臂机透视,确保向内未突破内侧皮质,采取同样的方法
安放剩余螺钉。

最后安装固定棒,取预弯好的固定棒经皮下肌肉隧道依次放入上下椎弓根螺钉尾槽中,通过体外撑开和自制撑开器辅助下行伤椎的复位,C型臂透视复位满意后拧紧所有螺帽。

生理盐水冲洗伤口,不放置引流条,依次关闭腰背筋膜、皮下及皮肤。

开放组:按照传统标准的手术方法进行手术。

1.3 围手术期处理
手术开始前30 min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术后不使用抗生素,术后2~3 d在支具
保护下逐渐下地活动,适当的行腰背部锻炼,伤口定期换药,注意观察伤口,防止感染,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等措施。

1.4 疗效评价
统计两组资料对比数据,记录采用VAS评分法来评估术前、术后1周、6月及末
次随访时的疼痛情况。

测量两组患者不同时间段伤椎前缘的高度和矢状位Cobb
角(术前、术后1周、末次随访时)。

1.5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资料
数据符合正态分布和方差齐性后采用t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围手术期比较
两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总出血量、
住院总天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1。

2.2 VAS疼痛评分情况
两组患者术前VAS疼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两组疼痛缓解较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术后疼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术后6个月,微创组较开放组疼痛缓解更为明显,两组比较有显著性
差异(P<0.05),末次随访时两组疼痛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果见表2。

2.3 影像学资料比较
两组患者术前、术后在矢状位Cobb角、伤椎前缘高度的恢复均有显著性差异
(P<0.05)。

而微创组与开放组术后、末次随访时在Cobb角、椎体前缘高度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3。

2.4 术后并发症
两组术后均未出现内固定失效、医源性神经损伤。

开放组出现2例伤口感染患者,经积极抗感染、换药后痊愈。

微创组无明显并发症的发生。

胸腰椎骨折在临床上比较常见,这和脊柱的解剖结构有密切的关系,在胸腰段区域内,胸椎后凸逐渐向腰椎前凸转变,胸椎后凸为18°~51°,到腰椎则变为前凸42°~74°,胸椎到腰椎的解剖变化集中在一个相对较小的区域(T10~L2),这个区域既没有肋椎结构的保护,又没有完整的脊柱前凸(应力无法传递至更大矢状位的
关节面),因此容易诱发脊柱的损伤[6]。

胸腰椎骨折主要的手术方法有前路、后路和关节突椎间融合,这些手术方法均能获得良好的解剖复位和固定可靠,其中后路椎间融合术是目前最常用的手术方法,但缺点是在手术过程中软组织剥离广泛及电刀的热能损伤引起椎旁肌肉萎缩,对患者的术后恢复和生活造成很大影响。

同时长时间的开放手术引起更大的创伤,对椎旁肌肉损伤严重,使机体的应激反应更加强烈[7]。

随着脊柱显微外科的发展,经皮
微创椎弓根螺钉技术也得到快速的发展,其手术效果和传统开放手术相当,但手术创伤更小、恢复更快、住院时间更短,且费用低,容易被患者接受[8-9]。

通过本研究,我们认为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的主要适应证:①无神经损
伤的胸腰椎压缩骨折(T10~L3);②爆裂性不稳定骨折,但无椎管内占位和神经损伤症状。

手术禁忌症:①椎体压缩骨折,压缩大于60%,体外复位困难的患者;
②伴有神经症状的胸腰段骨折,需要手术减压的患者;③有关节绞锁或者椎管内有明显骨折碎片的患者。

我们相信随着脊柱显微外科的发展,不久的将来上述的手术禁忌症有可能变为相对禁忌症,甚至成为手术适应症。

本研究结果显示:微创组与开放组比较,手术时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种手术方法均能降低疼痛,微创组更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矢状位Cobb角、伤椎前缘高度较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影响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这也和李春[10]等研究的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与开放手术治疗胸腰段骨折相比,临床效果相当,但有创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值得在临床工作中推广应用。

【相关文献】
[1]Alizadeh M,Kadir MR,Fadhli MM,et al.The use of X -shaped cross-
link in posterior spinal constructs improves stability in thoracolumbar burst fracture: A fini te element analysis[J].Orthop Res,2013,31( 9) : 1447-1454.
[2]孔祥清,孟纯阳,张卫红,等.微创经皮穿刺椎弓根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5,23,(8):692-695.
[3]Wild MH,Gless M,Plieschnegger C.et al.Five-year follow-
up examination after purely minimally invasive posterior stabilization of thoracolumbar fra ctures:a comparison of 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ly and conventionally open treate
d patients[J].ArchOrthop Trauma Surg,2007,127(5):335-343.
[4]张文志,尚希福,段丽群,等.微创经皮与传统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对比研究[J].中国骨与关节外科,2012,5(2):106-111.
[5]Magerl F.Verletzungen der Burst -
und Lendenwirbelsaule [J].Langenbecks Arch Chir, 1980, 352: 428-433.
[6]Harvey E.Smith,Greg Anderson,Alexander R.et al.Anatomy,Biomechanics,and Classificati on of Thoracolumbar Injuries[J].Semin Spine Surg,2010,22(1):2-7.
[7]杨贤玉,张长江,李来好,等.经皮微创置入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对机体应激水平的影响[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5,14(14):1173-1176.
[8]张竞,蒋雷生,邵将,等.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段骨折的围手术期临床研究[J].脊柱外科杂志,2014,12(3):176-179.
[9]邓亚军,张民泽,姜棚菲.经皮与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36例对比研究[J].陕西医学杂志,2015,44(1):79-83.
[10]李春,刘艺明,王善松,等.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胸腰段骨折疗效分析[J].颈腰痛杂
志,2014,35(5):361-36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