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2020年高三下学期一模考试文综历史试题(I)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南省2020年高三下学期一模考试文综历史试题(I)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12题;共24分)
1. (2分) (2018高一上·辽源月考) 中国古代历时时间最长的、起源最早的政治制度是()
A . 分封制
B . 郡县制
C . 世袭制
D . 宗法制
2. (2分) (2017高一下·昭阳期中) 钧窑瓷器被人们称为“国之瑰宝”,在宋代五大名窑中,以“釉具五色,艳丽绝伦”而独树一帜。

该瓷窑最有可能属于()
A . 民营手工业
B . 家庭手工业
C . 官营手工业
D . 工场手工业
3. (2分)(2017·丰台模拟) 清代史学家章学诚在《与汪龙庄书》一文中指出:“今日学者风气,征实太多,发挥太少,有如桑蚕食时(吃桑叶),而不能抽丝。

拙撰《文史通义》,中问议论开辟,实有不得已而发挥,为千古史学辟其蓁芜(杂乱)。

”可见其主张史学研究应该()
A . 重视秉笔直书
B . 具有创造精神
C . 贵在言必有据
D . 注重因果联系
4. (2分) (2017高二下·贵州开学考) 明代中后期,有越来越多的读书人通过诗文、书面、民歌时曲、通俗小说,不少能工巧匠、名医名卜等则通过技艺,获得了社会地位、政治身份或经济收益。

这反映了当时()
A . 重农抑商政策松弛
B . 社会价值体系多元化
C . 市民阶层队伍壮大
D . 社会文化的高度繁荣
5. (2分) (2017高二下·浙江月考) 下图是1907年发表的漫画。

注:图中所示器具从右到左依次是:坛(民)、提勺(官)、漏斗(政府)、壶(外国)。

其政治寓意是()
A . 清末新政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B . 清政府已经堕落为‘洋人的朝廷”
C . 民族工业受到中外反动势力压制
D . 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6. (2分)《东方杂志》某年2月发表文章说:“一年以来,社会主义思潮在中国可以算得起风起云涌了。

报纸杂志上面,东也是研究马克思主义,西也是讨论布尔什维克主义;这里是阐明社会主义的理论,那里是叙述劳动运动的历史。

蓬蓬勃勃,一唱百和,社会主义在今日的中国,仿佛有‘雄鸡一唱天下晓’的情景”,文中所说的“一年”是指
A . 1917年
B . 1924年
C . 1920年
D . 1915年
7. (2分) (2019高二下·江门月考) 在20世纪上半叶的革命实践中,中国共产党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独特道路,这条道路是()
A . 农村包围城市
B . 领导工人运动
C . 采取暴力革命
D . 国共两党合作
8. (2分)(2016·洛阳模拟) 长征途中,中共中央在《关于瑶苗民族中工作原则的指示》(1934年)、《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1935年)、《对内蒙古人民宣言》(1935年)等文件中,均明确表示不打少数民族土豪,不没收宗教上层人士的土地财产。

这些政策在当时有利于()
A . 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B . 实现革命中心和任务的转移
C . 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 . 建立与巩固敌后抗日根据地
9. (2分)希腊和罗马的民主都
A . 维护了大部分公民的利益
B . 妇女权利受法律保障
C . 在亚非文明影响下产生
D . 是奴隶主阶级的民主
10. (2分) (2018高一下·郑州期末) 1992年许多国家为纪念某一历史事件纷纷举行500周年纪念活动,但引起了美洲印第安人后裔的强烈不满,他们打出标语:“你们庆祝的是我们的苦难”。

与该纪念活动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 . 郑和下西洋
B . 迪亚士到达好望角
C . 麦哲伦环球航行
D . 哥伦布航行到美洲
11. (2分) (2016高二上·辽宁月考) “13~17世纪,意大利美第奇家族(著名富有家族)同一些伟大贵族家族一起推动了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的诞生。

他们是文艺复兴时期最著名的艺术赞助人。

文艺复兴三杰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等都与之密不可分。

这些有才华艺术家在其家族资助和庇护下,创造了大量的传世杰作。

”结合所学,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 美第奇家族是意大利新兴资产阶级的代表
B . 富有家族资助是文艺复兴兴起的因素之一
C . 艺术家创作突出个性,充满浪漫主义风格
D . 意大利文化艺术发展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
12. (2分) (2017高三上·南阳期末) 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国会咨文中说:“集权政治的种子,是靠悲惨和匮乏滋养发育的……。

当一个民族对于较好生活的希望绝灭之后,这类种子便会长大成株。

我们一定要使那种希望存在下去。

全世界的自由人民期待我们支持他们维护自由。

”这一言论反映出二战后()
A . 资本主义世界面临解体
B . 美国已建立世界霸权
C . 美国“冷战”政策的出笼
D . 美苏对峙局面的形成
二、非选择题 (共5题;共55分)
13. (15分) (2016高二上·怀仁期中) 城市自产生以来,就一直是文明的要素和载体。

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城市的发展原因、发展动力,城市的功能、结构,城市的地位、作用都有明显的差别。

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随着农村商品经济水平的提高,在明代中后期,一批乡村市镇脱颖而出,成为手工业和商业中心。

广东茂名梅篆墟,地处水陆交驰的交通线上,各地商人来这里坐肆列市。

清初叶梦珠记述,松江府朱泾镇标布盛行,富商巨贾操重资而来市者,白银动以数万计。

松江府新场镇以盐场新迁而名,赋为两浙之最,是著名盐业市镇。


德年间《姑苏志》载该府市镇达73个之多,以苏州府吴江县盛泽镇为例,东南至新杭市5里,东至王江泾镇6里,北至平望镇l5里,西至震泽镇30里,至南浔镇50里。

——摘编自《中国全史》,吉林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材料二:18世纪60年代,曼彻斯特创立了第一家棉纺厂;1776年,开凿曼彻斯特至利物浦港的运河,从而开通了远洋航线。

1830年史蒂芬孙修建从曼彻斯特到利物浦的铁路,这是第一条完全用机车牵引的铁路。

1802年,曼彻斯特共有棉纺厂52家,1809年增至64家,到1830年达到99家。

至此曼彻斯特棉纺织业的发展跨上了一个新台阶,进而改变了曼彻斯特乃至于整个世界的面貌。

——摘编自《曼彻斯特科学博物馆说明》
材料三:《19世纪西欧主要国家与中国城市和农村人口统计表》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明清时期江南乡村城镇化的主要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时期江南乡村市镇大量出现对经济发展的主要影响。

(2)依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曼彻斯特发展成为近代城市的因素。

(3)材料三反映出中西在19世纪城市化进程中呈现什么差异?说明了什么本质问题?
14. (5分) (2018高二下·四川开学考)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文艺复兴对于整个中世纪神权……的精神统治,都是一次强力反动。

……一些先进的意大利人深刻地感悟到了人的伟大,并由对人的能力的充分肯定发展到对“个人的完美化”——即个人的充分发展——的有意识的追求。

……这种个人主义伦理观带来的最显著也最为深远的变化便是现代科学的勃兴。

……文艺复兴时代理论家同时做起了实干家,思辨与实验、理论与实际开始结合,也正是这种结合后来敲开了科学革命的大门。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启蒙时代的哲人……受万有引力定律的影响很大,相信存在着不仅像牛顿所证实的那样控制物质世界、也控制人类社会的自然法则。

按照这一设想,他们开始将理性应用于所有领域,以便发现种种有效的自然法则。

他们使一切事物——所有的人、所有的制度、所有的传统——受到理性的检验……更重要的是,他们发展起一系列革命的原则,打算通过这些原则实现大规模的社会改革。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综合上述两则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以“人文主义与近代科学”为主题进行论证。

(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层次分明,表述清晰。


15. (10分) (2017高三·临汾月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朝对周边民族的统治,设置与内地不同的边郡,以当地民族习惯分界,因俗而治;有的加封一些当地民族的首领为王、侯、郡长等。

唐王朝明确提出“华夷无别”“华夷同重”原則,对周边各少数民族的领袖“示之以礼”。

加强了对四方民族的优待、册封、和亲及以夷治夷政策的实施,并使羁縻府州县制度化,在形式上保留原有当地统治机构或“华官参加”,或实行“监管制”,使民族事务管理走上制度化。

——《中国民族区域自治的历史过程》
材料二
国内各少数民族、内蒙古自治区和新疆“三区革命政府”参加了筹建新中国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共同表决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在中央与地方关系问题上,要“既利于国家统一,又利于因地制宜”;在民族关系问题上,各民族“一律平等”,“均有乎等的权利和义务”;在民族地方治理与施政问题上,“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应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按照民族聚居的人口多少和区域大小,分别建立各种民族自治机关”。

——《我国民族区域自治的特色与功能》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代与汉代民族政策的差异。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新中国推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背景。

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民族问题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16. (15分) (2017高二下·清水期中) 二战以来,各种政治力量相互较量,国际格局风云变幻,中国外交也经历了发展与演化的历程。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传统的美国学派认为,冷战是由苏联引起的,苏联热衷于获得领土,尤其是征服东欧领土。

如果苏联没有表现出这种倾向,美国将有可能退回到战前的孤立主义状态。

……美国采取遏制苏联扩张的政策是正确的。

如果没有美国主动的遏制政策,苏联将继续在欧洲.中东和亚洲扩张。

——赵菊玲《战后世界格局五十年》
材料二:1919年以来,中国外交呈现出10年一小变、30年一大变的周期性变化。

每隔30年左右为一个大周期,迄今已经历了三个周期,这三个周期的起点分别为1919年、1949年和1979年。

在每个周期,中国的外交政策都会出现战略性调整。

中国外交的这种周期性变化是中国与国际上其他力量实力对比的变化以及国内形势与国际局势联动的必然结果。

——摘编自刘胜湘《中国外交周期与外交转型》
材料三:美国著名历史学家小阿瑟·施莱辛格认为冷战是“漫长的、代价高昂的、黑暗阴郁的、危险的事件”,是“人类最接近于集体自杀的一次经历”。

冷战期间,美苏双方将争夺限制在除直接战争之外的领域,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发生,维持了较长时期的和平局面。

……美国冷战史专家约翰·加迪斯把冷战称为“长和平”,也有人称之为“冷和平”。

——《再论冷战的后果与影响》
(1)据材料一,归纳美国学者关于“冷战起源”的观点。

运用所学知识,辩证地指出冷战起源的原因。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第三周期初中国外交政策的“战略性调整”,并说明这种调整“是国内形势与国际局势联动的必然结果”。

(3)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以“冷战的后果”为主题进行论证。

17. (10分) (2020高三上·泸县开学考)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班超(32年——102年),字仲升,扶风郡(今陕西)人。

班超年轻时胸怀大志,曾为官家抄书,投笔叹道:“大丈夫无它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研间乎!”公元73年,汉明帝遣窦固等四路讨伐北匈奴,于是班超投笔从戎。

因战功卓著,遣使西域。

班超带领随从“以三十六人横行诸国,取其君,欲杀则杀,欲禽则禽”,22年时间依次招纳了于阗、疏勒等国,平定了西域55个国家,威震远域。

同时遣甘英使大秦(罗马),到波斯湾而返。

公元95年,班超被封为定远侯。

公元100年8月,班超回到洛阳,九月病故,终年七十一岁。

班超一生以非凡的政治和军事才能,正确地执行了汉王朝“断甸奴右臂”的政策,自始至终立足于争取多数,分化、瓦解和驱逐匈奴势力,因而战必胜,攻必取,不仅维护了东汉的安全,而且加强了与西域各属国的联系,为西域回归,做出了卓越贡献。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班超的历史功绩。

(2)根据材料,简析班超取得功绩的原因。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共12题;共24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11-1、
12-1、
二、非选择题 (共5题;共55分)
13-1、
13-2、
13-3、
14-1、
15-1、15-2、
16-1、
16-2、16-3、
17-1、
17-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