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伦理与构建和谐社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政治伦理与构建和谐社会
和谐社会包括人类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国家与组织的和谐、组织与组织的和谐、组织与个人的和谐、个人与个人的和谐、个人身心的和谐等方面。
构建和谐社会需要有伦理道德理念、制度、规那么、传统、风俗的支撑,其中政治伦理的建立和贯彻是实现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
一、政治伦理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意义重大
在当前社会转型期,随着各方面改革的深入,特别是经济领域市场化改革的全面推进,政治领域中越来越多地出现不符合社会主义伦理道德的现象,严重腐蚀了国家的健康肌体。
政治领域中大量存在的腐败现象,政治行为中的低效率等等,带来的是人民对党和政府的不信任,对法律的不尊重,对道德的亵渎,对诚信的鄙视,而这些恰恰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必须防止和克服的。
政治伦理的意义主要表达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标准和引导政治实践。
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了“政治文明〞这个概念,和谐社会应该说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协调开展的社会,而政治伦理可以说是政治文明的核心和灵魂。
在政治实践活动中,解决存在的诸多不符合伦理道德的问题,主要通过法律的手段,但法律是一种硬标准,是一种外在的强制,这种强制需要主体的认可和自觉来补充,如果没有主体主观上的认可和自觉,法律的执行效果往往会大打折扣,即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
法律最终极的目标是什么?是对人的关心,对生命的尊重。
一切党政部门的公仆们面对我们的人民时,至少应该做到善良,否那么,再完善的法律、再完备的制度在它们执行的过程中也会是冰冷的。
二是政治伦理影响和制约社会道德。
在一个民族和国家,政治伦理在其提倡的社会道德价值体系中居于核心和统领地位,从根本上影响和锻造这人民群众的心态,使人们在理想、信念和民族精神的层面上把个人的价值和命运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和前途联系起来。
一般说来,一个国家和民族如果放松了政治伦理建设,就等于在道德建设上模糊或放弃了道德价值体系的主导方向,结果会在根本上影响到社会制度的稳固和建设,影响到民族的振兴和强盛。
历史的开展也说明,政治伦理与社会风气是有很大关系的。
政治腐败,社会风气必然低下;政治昌明,
社会风气就会良好。
在党建理论中有一句经典的话语:党风是社会风气的核心和表率。
三是影响和决定政治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孔子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上好礼,那么民莫敢不敬;上好义,那么民莫敢不服;上好信,那么民莫敢不用情〞。
政府一旦欺骗民众,民众也会以不同方式欺骗政府,结果只能是两败俱伤。
一个不讲正义的政府,很难要求公民讲正义和正气,一个不肯担当责任的政府,很难要求公民起来承担责任;相反,一个愿意对民众利益负责任的政府,公民也一定愿意与政府一道担当。
政府坚持正义、敢于负责的伦理形象,必将对公民的伦理道德观念产生良好的影响。
二、培育新型的政治伦理价值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前提
首先要培育和确立人民利益至上的价值观。
社会主义政治的根本就是实现和保障人民的利益,这是社会主义的性质所决定的。
社会和谐是民主社会中,在共同利益、共同目标根底上形成的一种良好的上下互动状态。
无论一个国家、一个地区还是一个企业,都有上下同欲的问题。
《孙子》曰:“上下同欲者,胜。
〞同欲,就是共同利益,共同目标。
只有让人民群众真正认识到自己的利益所在,并切实看到自己利益的实现,他们才会心甘情愿地同党同政府一起奋斗。
第二,要培育和确立人民权利至上的价值观。
人民权利是人民利益实现的前提和根底,是人民利益实现的保障。
如果人民权利得不到保障,没有人民利益遭到损害后救济的渠道,那么人民利益的实现就是一句空话。
因此,要维护最广阔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就要强调维护和保障人民的权利。
人民是我们的衣食父母,我们不是什么“父母官〞,而是“子弟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