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市高三语文校际联合模拟考试(三模)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朝阳市高三语文校际联合模拟考试(三模)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26分)
1. (10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各题。
①普通人只知道有利害不知有道德,所以孔子、孟子终身没有被君王重用。
②孔子、孟子谈道德,战国的策士却谈利和害。
③张仪瓦解六国的联盟,也是从利害关系立论,说得娓娓动听,六国的君主又是言听计从。
④策士一席游说便能立刻取得封侯拜相的荣耀。
⑤苏秦游说六国结成联盟,是利害关系立论,说得娓娓动听,六国的君主言听计从。
同样是就利害立论,为什么极端相反的两种游说,都能打动人?原来,苏秦的利害,是就大而远的而言,张仪是就小而近的而言。
常人目光短浅,只看到眼前的利害,即使关羽、周瑜、吕蒙和陆逊这样有才智的将领,尚且不免被眼前小的利害所迷惑,何况是六国昏庸的国君?所以张仪的话,一说就见效。
(1)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顺序已经打乱,请准确排序。
(只写序号)
(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材料的内容。
(不超过15个字)
渭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国庆节的精神内涵
国庆节作为我们伟大祖国的特定节日,其时间性内涵就是指1949年10月1日那个特定的时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我们现在以阅兵、游行、歌舞等方式加以庆祝,记住并分享1949年10月1日那一天,我们的先辈们是如何欢欣鼓舞地告别了他们苦难的过去并憧憬着美好的未来。
而想要全方位地分享和体验他们的快乐,必要前提条件就是能够充分地体验他们曾经的苦难。
勤劳、勇敢、智慧的他们长期追求自由、民主、独立、富强的道路,在经历了无数次的农民起义和资产阶级改良与革命后,他们终于认识到,只有坚持以工人阶级为领导的、工农联合的、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的政权形式,才是他们获得彻底的自由与解放的唯一出路;从意志考验上来说,我们的先辈们付出了无数的血的代价,经过一百多年的反复斗争终于取得了最后的胜利;从情感体验上看,各民族各阶层的先辈们在长期的血雨腥风的反抗斗争中,结下了深厚的兄弟般的友谊。
这些认知、意志和情感的精神结晶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个最高实体的诞生,它是我们先辈们一百多年血泪与智慧换来的成果,也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民族文化和精神绵延的产物。
节日的重要意义不仅仅在于对过去的那个已经发生的事情的回忆和纪念,更重要的是其对于现在和未来的精神意义。
体验到了先辈们为新中国的建立付出了那么多的艰辛与代价,现在的我们就会由衷地记住并感谢那些牺牲的无数先烈们,就会自然而然地认识到“祖国”的神圣和伟大,就会在心里不由自主地产生一种效仿先烈和前辈们为祖国献身的冲动和力量,就会在情感上产生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的认同感。
这种认知、冲动和情感就汇成了一种当代的个人精神,这种精神促使我们每个人时时刻刻心怀祖国、心忧祖国,这就是一种“单一物与普遍物统一”的“精神”,透过这种“精神”,伟大的祖国就成了我自身的体现,祖国的伟大就是我自身的伟大,祖国的富强就是我自身的富强,一种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也就会产生为祖国的自由、民主、独立和富强而奋斗的强大的精神动力。
这就是国庆节的精神意义之所在。
在我们回忆与缅怀先辈们的丰功伟绩的庆祝中,我们分享了他们的快乐,体验了他们的痛苦,同时也继承了他们那种追求民主、自由、独立、富强的不屈不挠的牺牲精神和创造智慧,这种精神是我们形成强大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的不竭源泉,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国家凝聚力的现实体现,值得我们后人传承并继续发扬光大。
(节选自《中国社会科学报》有删改)
(1)下列说法不支持“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是一种‘精神结晶’”这一观点的一项是()
A .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让我们的先辈们欢欣鼓舞地告别了苦难的过去并憧憬着美好的未来。
B .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是先辈们在革命实践中不断探索、认知和选择的结果。
C .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是先辈们付出了无数血的代价,经过长期艰苦斗争所取得的最后胜利。
D .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是各民族各阶层的先辈们在长期反抗斗争中建立的深厚友谊的结晶。
(2)下列有关国庆节意义的说法,不准确的一项是()
A . 国庆节的重要意义不仅在于对以往那个艰苦斗争过程的回忆和对革命先辈们的纪念,更在于深刻体验先辈们为新中国的建立付出的艰辛与代价。
B . 国庆节让我们在回忆和感激中认识到“祖国”的神圣,产生为国献身的冲动以及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的认同感。
C . 国庆节给予我们的认知、冲动和情感汇成的当代个人精神,促使我们每个人时刻心怀祖国、心忧祖国。
D . 国庆节让我们每一个人把自己的命运和祖国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产生为祖国的民主、自由、独立和富强而奋斗的强大的精神动力。
(3)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 . 阅兵、游行、歌舞等庆祝国庆节的方式全面地展现了国庆节深刻的精神内涵。
B . 只要充分地体验到了先辈们曾经的苦难,就能真正领会国庆节对于现在和未来的精神意义。
C . 在回忆与缅怀先辈们丰功伟绩的庆祝中,最重要的就是要深刻认识国庆节的精神意义。
D . 先辈们不屈不挠的牺牲精神和创造智慧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值得后人传承并发扬光大。
3. (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最近,《南方都市报》记者只花了700元,就买到了同事包括名下资产、乘坐航班记录、网吧上网记录等个人信息。
如果说这是当前个人信息泄露状况的极端展现的话,那么日常生活里,信息泄露使人们因处于这种“信息裸奔”之中而变得麻木。
这种“麻木”事出有因。
南都记者曾向警方求助,警方也难以给出直接的解决方案,治理个人信息贩卖的薄弱可见一斑。
除了个别引发社会高度关注的恶性案例,多数时候个人信息保护处于一种低效的窘境。
个人信息保护的缺失给整个社会的信息化进程,同样带来了诸多隐患。
有关专家在谈及国家应尽早启动个人信息保护法立法时就提出,如果没有隐私保护,人们可能就不愿意上网,也不愿意推动“互联网+”进入各行各业,这对于国家推动“互联网+”战略不利。
就此而言,避免“信息裸奔”理应成为实施“互联网+”的基础。
(摘编自《个人信息裸奔的互联网社会难以走远》,2016年12月14日《中国青年报》)
材料三:
2016年6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正式实施,将对许多网上行为设立实名认证,旨在给网络营造一片安全、诚信的“清爽”空间。
近年来,随着网络乱象频频出现,实名制已成大势所趋,微信、微博、支付宝、铁路12306等软件目前均已设立实名制门槛。
此次网络安全法的实施,无疑意味着实名制的全面到来。
匿名环境下,有的网友会肆无忌惮地发表言论而不担心承担后果,导致谣言、诈骗以及各种语言暴力横行。
实名制提供了基本的追溯机制,使得网络空间的行为不因技术的虚拟性而陷入无法追踪、无法追责的混沌状态。
此外,实名制也能让种种违法违规和不诚信行为付出应有代价。
(摘编自新华社《网络实名制全面到来,如何保障我们的虚拟空间更“清爽”》, 2017年8月30日)
材料四:
要结合《网络安全法》对网络实名制的纲领性规定,进一步制定和完善相应的实施细则。
针对网络侵权案件可能遭遇的执行难困境,可组建和利用专项民间基金对受害人的损失进行补救。
当前,“身份证号码查询系统”是各领域在认证身份信息时普遍应用的系统,因此,要努力提高网络运营者的技术水平,实现“身份认证系统”与网站后台数据库的有效衔接。
目前,《网络安全法》以及其他针对实名制的管理法规中,主要是对网络运营者的责任作出规定。
在责任承担主体方面,应既包括网络运营者,也包括没有实名认证的人;在责任的追究方面,既要让网络运营者承担有限责任,又要以具体情形为根据,追究违反网络实名制的网民的责任。
(摘编自贾登勋、杜一冉《我国网络实名制的困境与出路》)
(1)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2016年补天平台共收录的可导致个人信息泄露的网站漏洞359个,与2015年相比有大幅度下降。
B . 相比2015年,2016年可致个人信息泄露的网站漏洞数量下降,这表明单个漏洞造成的危害在减小。
C . 2016年网站漏洞和可能泄露个人信息数量在年内呈起伏不定的状态,但二者在5 月均达到最高值。
D . 2016年5月至7月的网站漏洞数量与可能泄露个人信息的数量之间呈正相关,8 月至10月呈负相关。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A . 人们在“信息裸奔”中变得麻木,与对个人信息贩卖进行治理的薄弱和对个人信息保护的低效有关。
B . 缺失对个人信息的保护,会给“互联网+”有效发挥作用和国家推动“互联网+”的战略带来隐患。
C . 匿名的网络环境会使谣言、诈骗以及语言暴力横行,实名制则会以其追溯机制完全消除网络乱象。
D . 材料一,三均关注个人信息的有关情况,前者指明了信息泄露的危害,后者侧重如何保护个人信息。
E . 材料三,四均关注《网络安全法》,材料四特别提到,《网络安全法》会对违反网络实名制的网民追究责任。
(3)怎样才能有利于实施网络实名制?请结合材料四简要概括。
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1分)
4. (11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梁曾,字贡父,燕人。
至元十年,用累考及格,授云南诸路行省都事。
十五年,转同知广南西道左右两江宣抚司事。
明年,除知南阳府。
南阳在宋末为边鄙,桑柘未成,而岁赋丝,民甚苦之。
曾请折输布,民便之。
三十年正月,至安南。
其国有三门:中曰阳明,左曰日新,右曰云会。
陪臣郊迎,将由日新门入。
曾大怒曰:“奉诏不由中门,是我辱君命也。
”即回馆。
既而请开云会门入,曾复执不可。
始自阳明门迎诏入,又责日燇亲出迎诏,且讲新朝尚右之礼,以书往复者三次,具宣布天子威德,而风其君入朝。
世子陈日燇大感服。
三月,令其国相陶子奇等从曾诣阙请罪,并上万寿颂、金册表章、方物,而以黄金器币奇物遗曾为赆,曾不受,以还诸陶子奇。
八月还京师入见进所与陈日燇往复议事书帝大悦解衣赐之右丞阿里意不然,帝怒曰:“梁曾两使外国,以口舌息兵戈,尔何敢尔!”或谗曾受安南赂者,帝以问曾,曾对曰:“安南以黄金器币奇物遗臣,臣不受,以属陶子奇矣。
”仍乘传之任淮安。
到官,兴学校,厉风俗,河南行省事有疑者,皆委曾议之。
大德元年,除杭州路总管。
请禁莫夜鞫囚、游街、酷刑,朝廷是之,著为令。
四年,丁内艰。
先是,丁忧之制未行,曾上言请如礼。
七年,除潭州路总管,以未终制,不赴。
寻召还京,辞以母丧未葬,扶柩北归。
四年,以疾辞归,敕赐药物,存问备至。
延佑元年,还至汴梁,以病不复职,寓居淮南,杜门不通宾客,惟日以书史自娱。
至治二年卒,年八十一。
(节选自《元史》)
(1)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 八月/还京师/入见/进所/与陈日燇往复议事/书帝大悦解衣/赐之右丞/阿里意不然
B . 八月/还京师/入见进所/与陈日燇往复议事书/帝大悦/解衣/赐之右丞/阿里意不然
C . 八月/还京师/入见/进所与陈日燇往复议事书/帝大悦/解衣赐之/右丞阿里意不然
D . 八月还京师入见/进所与陈日燇往复议事/书帝大悦/解衣赐之/右丞阿里意不然
(2)下列对文中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路”,宋金元时代行政区划名,是仿唐代的“道”制而设置,“道”和“路”,最初都是监察区,后转化为行政区。
B . “世子”,在先秦时代是君位继承人的封号,汉朝以后用以称郡王的继承人,以区别皇位的继承人太子,还指藩属国的王位继承人。
C . “阙”,本意是皇宫前面的望楼,“城阙辅三秦”中的“城阙”即指帝都长安,“诣阙”,指奔赴朝廷、皇宫、或都城。
D . “丁内艰”,意为遭逢父母丧事。
古代封建社会官员父母去世,官员必须停职,回家守制,又称“丁忧”,是传统的道德礼制。
(3)下列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梁曾擅长外交,成绩卓著。
他两次出使安南,以言辞平息战事,成功说服安南国的世子陈日燇入朝请罪,从而取得了外交的胜利。
B . 梁曾事君忠勤,深得信任。
皇帝为表彰其出使安南之功,解衣赐之,这引发了阿里的不满,但皇帝怒斥了阿里,肯定了梁曾的功劳。
C . 梁曾为官清廉,不贪钱财。
安南送给梁曾许多贵重礼物,梁曾拒不接受,这让他后来得以在皇帝面前坦然应对说他接受安南财物的谗言。
D . 梁曾恪守礼制,不肯苟且。
梁曾出使安南,坚持要从中门入城;他还建议按照礼制施行居丧制度,他自己因服丧未满,拒绝到潭州赴任。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南阳在宋末为边鄙,桑柘未成,而岁赋丝,民甚苦之。
②以书往复者三次,具宣布天子威德,而风其君入朝。
三、诗歌鉴赏 (共1题;共8分)
5. (8分)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小题。
九日蓝田崔氏庄
杜甫
老去悲秋强自宽,兴来今日尽君欢。
羞将短发还吹帽,笑倩旁人为正冠。
蓝水远从千涧落,玉山高并两峰寒。
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仔细看。
九日置酒
宋祁
秋晚佳晨重物华,高台复帐驻鸣笳。
邀欢任落风前帽,促饮争吹酒上花。
溪态澄明初雨毕,日痕清淡不成霞。
白头太守真愚甚,满插茱萸望辟邪。
(1)下面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 . 第一首诗为杜甫七律中的代表作。
首联诗句宛转自如,诗意层层变化,错落有致。
B . 第一首诗的颈联色泽浓丽,空间开阔,用“落”、“寒”稍划线染,标出深秋的时令,不作愁语,气局一新。
C . 第二首诗的首联破题。
起句点明节令,音调高扬。
绚丽的物华,宜人的秋色,令诗人为之神驰。
一个“重”字流露出诗人流连光景之意,领起全诗。
D . 第二首诗的颈联以景语出之,写登高所见。
诗人把酒临风,游目骋怀,只见上下天光,一片清明,境界开阔,气象恢宏。
E . 王隐《晋书》记载:“孟嘉为桓温参军,九日游龙山,风至,吹嘉帽落,温命孙盛为文嘲之。
”两首诗都化用了这一典故,三位大家心境相似,心意相通,实现了跨越时空的共鸣。
(2)两首诗都写到了风吹帽落、老去白发、遍插茱萸,题材极其相似,抒发情感是否相似呢?请结合诗句谈谈你的理解。
四、默写 (共1题;共5分)
6. (5分) (2017高二下·回民期中)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逍遥游》中描写的宋荣子,世人都称赞或非议他,他都不在意,而且能做到“________,________”,可以说他在世间没有追求什么。
(2)在《琵琶行》中,白居易被贬江州,卧病浔阳,听不到丝竹之声,早晚间只能听到“杜鹃啼血猿哀鸣”,虽然有一些山歌村笛,却“________”。
(3)在《醉翁亭记》开头,欧阳修从整体上描绘了滁州的山色,指出滁州西南的山峰“________,________”,就是琅琊。
五、语言表达 (共3题;共13分)
7. (3分) (2017高一下·邹平期中)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句不超过18个字。
命运总是与人一同存在的。
①________ ,虽然有时它深不可测;不要惧怕命运的无常,虽然有时它来去无踪。
因为命运有一半在你手里,只有另一半才在上帝的手里。
在你绝望的时候,②________;在你得意忘形的时候,别忘了上帝手里还有一半的命运。
你的恐惧越放大,你手中掌握的那一半越小,你失去的也就越多;你的努力越超常,你手里掌握的那一半越大,你获得的也就越丰硕。
因此,人的一生的全部意义就在于:③________。
8. (5分) (2019高三上·铜仁模拟) 连词不能独立担任句子成分,但它能在词与词、短语与短语、句与句之间起连接作用,帮助表达前后结构的各种逻辑关系。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你认为最恰当的连词,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今天,中国独特 ________强烈的爱国主义热情,直接源于鸦片战争以来的民族生存危机。
在开放时代,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巨大变化,中国不但摆脱了民族生存危机,________成为全球化竞争中的最大受益者之一,中国离不开世界,世界________离不开中国。
这时的爱国主义应当注入新的因子和意识,它不再应当是封闭的、种族的、排外的,________应当具有理性、深沉的意识,________开放的世界观、积极的进取心和普世的价值观念。
9. (5分)(2016·郴州模拟) 下面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的标识,请写出其构图要素,并说明其寓意,要求语言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150个字。
六、材料作文 (共1题;共5分)
10. (5分)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微信、支付宝、滴滴打车等的出现,使电信业、银行业、出租车行业等面临挑战,许多曾经稳定的职业已经消失或行将消失。
材料二:大数据、人工智能时代,催生了许多新兴行业,出现了大量诸如数据分析师、色彩搭配师、公共营养师等新职业。
材料三:一部电视纪录片的热播,使“章丘铁锅”意外走红,铁锅锻造这一老行当迅速得到人们的追捧,传统工艺重新焕发生机。
在新时代飞速发展的大背景下,个人应该有着怎样的思考和选择?作为高中生,请你以“时代与职业生涯规划”为主题,在班会上发言,表达你的思考和看法。
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26分)
1-1、
1-2、
2-1、
2-2、
2-3、
3-1、
3-2、
3-3、
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1分)
4-1、
4-2、
4-3、
4-4、
三、诗歌鉴赏 (共1题;共8分)
5-1、
5-2、
四、默写 (共1题;共5分)
6-1、
6-2、
6-3、
五、语言表达 (共3题;共13分)
7-1、
8-1、
9-1、
六、材料作文 (共1题;共5分)
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