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人天生擅长任何事,你通过勤奋而变得擅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没有人天生擅长任何事,你通过勤奋而变得擅长。
”
相信自己能行,就一定能行。
这句话一直被看成是鸡汤。
但从发展心理学的角度来说,
这句简单的话没把其中真正核心要义表达出来。
' 如果你有一门课考低分,并不代表你比别人笨,
而只是代表你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学习。
没有人天生擅长做各种事情,
你通过勤奋而变得擅长于各种事情。
'
-奥巴马的全美开学演讲。
相信自己是可成长的,
认识到成长型思维模式,
树立远大的目标,
进行目标分解和反馈迭代。
则你最后就一定能达到目标。
1 认识到成长型思维模式
“ 世界上最成功的人士中有一些是遭遇失败最多的人。
杰克罗琳她所写的系列小说《哈利波特》,第一部在获得出版之前被退稿12次,迈克尔乔丹曾被他的高中篮球队除名。
在乔丹的篮球生涯中,他输过数百场比赛,有成千上万个球没有投中。
但他曾说过。
在我的一生中,我失败了一次又一次,一次又一次。
这就是我成功的原因。
”
这是奥巴马的全美开学演讲《我们为什么要上学》。
成长型思维模式认为智力是可以提高的,产生学习的欲望,因此倾向于迎接挑战,坚持不懈,从失败和批评中学习,从他人的成功中学到新知,获得灵感。
最终他们会取得很高的成就。
读米歇尔自传《成为》之前,我也默认为奥巴马大概出生在有钱有势的黑人中产家庭才有胆去竞选总统。
但读后发现,奥巴马不仅出生在单亲家庭,而且是在印度尼西亚读过大部分学生时光,他的妈妈为了让他受到不亚于美国孩子的良好教育,四点半起来给他补课到六点。
奥巴马在研究生毕业后,还需要一边还学费贷款一边工作。
虽然他有大把高薪律师职业可选择,但最终他还是选择了自己热爱的公共事业。
当他开始竞选议员和总统时,他的妻子米歇尔也对此深表怀疑,不仅来自白人的怀疑,还有黑人本身的怀疑。
奥巴马回答米歇尔,谁说的准呢 ? 后来的事大家都知道了。
意识到思维模式来源于父母和从小教育的影响很重要。
美国电影《42号传奇》中有一幕,白人父亲带着孩子在球场看球,对着布鲁克林道奇队的黑人球员杰克罗宾森辱骂道:“滚回到布鲁克林,你是球童么?黑鬼?滚出辛辛那提,我们不想在这里看到你。
” 坐在他身边的孩子起初困惑为难的看着四周,如他父亲那般辱骂杰克罗宾森的声音不绝于耳,于是他在挣扎之后为融入群体一般,也冲着球场,大喊:“ 黑鬼!我们不想在这里看到你。
”
改变思维模式也并非一朝一夕。
它需要我们本身在面对失败时不断自我觉察。
在《定位》一书中谈到:
心智正常的人和不正常的人之间有什么区别呢?创立了普通语义学理论的阿尔弗雷德·科日布斯基解释道,精神不正常的人是那些企图使现实世界适应自己心智中的想法的人。
认为自己是拿破仑的精神病人想让外部世界去适应他这种观念。
精神正常的人则不断分析现实世界,然后使自己的想法去适应现状。
这对大多数人来说实在太麻烦了。
此外,有多少人愿意不断改变自己的观点去适应现状呢?
让现实去适应自己的观点则要便当得多。
2,做好事情的三条边
吴军老师在《格局》一书中写道做成功事情的两条边。
这是他在Google内给新入职的工程师们培训时所讲的内容,也适用于每个人。
这是一个字母Z字图型。
上下各有一条线,
中间是一根斜线将它们上下相连,斜线下面粗上面细。
由真实传记改编的电影《灵魂冲浪人》,贝瑟尼·汉密尔顿,她从小就冲浪并且成绩不菲,她的职业梦想就是成为职业冲浪人。
但她在13岁的一次冲浪时,被一条虎鲨袭击并咬下了她的左臂。
她一度崩溃以为再也无法实现梦想。
然而在家人朋友的帮助以及她对梦想的信念下,她重新站在了冲浪板上,最终实现梦想成为职业冲浪人。
就以这个电影来说明做好事情的三条边。
1,认识该目标需掌握的知识
下面一条线是基础。
可以理解为一个对一个目标人类所掌握的知识,
受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基线。
贝瑟尼·汉密尔顿她从小的练习中学得了冲浪技能,
但对于失去左臂的她来说,
需要适应自己新的身体状况。
由此她的父亲给她制定了加强的体能训练,
单手俯卧撑,仰卧起坐,引体向上,平衡球的训练。
在设定一个目标之后,
首先要做的是学习其方法,
而不是一股脑跟着自己的直觉走
育儿前也要读发展心理学,
学习前要学习《学习学》,
做时间管理不是一味节省时间,
是为最高目标而做整体精力调配,
结合脑神经科学和情绪认知配合。
写作要懂得如何理顺结构,人的认知习惯,
运动时要了解身体能量的运作以及肌肉的正确发力,
创业时要了解市场经济,政治,以及产品和营销。
做目标管理了解事情本身以及目标最终所需条件,以及如何调配自己目前的资源
2,认识该事情的极限
就是理论给出的极限,无法突破的。
比如光速,能量守恒定律,数学上的很多极限。
我粗略归纳为两点:
1,违反三维世界物理规律的。
包括物质和人本身。
2,违背时代发展的。
违背能量和信息积累的事情。
贝瑟尼·汉密尔顿在成为职业冲浪人的道路上,
第一个要克服的困难是能够冲过等浪区。
虽然有过身体核心素质的练习,
但是单手划水的极限就是无法让她划过等浪区。
3,向上攀登的绳索
有了基线,知道了极限还不够,
还需要一个能够扶着向上攀登的绳索,或者说阶梯。
在清楚知道单手划水无法过等浪区的极限后,
在并不违规的情况下,
她的父亲给她的冲浪板在中间用绳子做了一个抓手。
让她以潜泳的方式从浪的底下穿过。
成功突破之前对她来说是极限的障碍。
3 如何熬过怠倦期
就算了解什么是成长型思维模式,也会有怀疑自己的时候。
对我自己来说,
读传记看他们是如何度过很重要。
余华在《我只知道人是什么》中写道:
' 那时候是邮资总付,不需要自己付钱,只要把稿件塞到信封里面,剪掉一个角,表示是稿件,邮资就由对方杂志社付了。
我寄给《人民文学》就由《人民文学》付钱,寄给《收获》就由《收获》付钱,我就这样寄出去。
我胃口很大,首先是寄《人民文学》和《收获》,退回来以后把他们的信封翻一个面,用胶水粘一下,剪掉一个角,寄给《北京文学》和《上海文学》,又退回来后,就寄到省一级的文学杂志,再退回来,再寄到地区级文学杂志,当时我的手稿走过的城市比我后来去过的城市还要多。
'
'总会有一些学生或者年轻人问我怎样才能成为一个作家,我说只有一个字——写,除此以外没有别的方法。
写就像是人生里的经历,没有经历就构不成你的人生,不去写的话就不会拥有你的作品。
' 最后总结一下,
要使得“相信自己,就能成功”其中包含着,
意识到自己的思维模式,
是固定的还是成长型的,
以及懂得分析达到目标的道路。
《这样写出好故事》的作者詹姆斯斯科特贝尔,
在二十几岁的时候放弃了成为作家的梦想,因为别人告诉他,写作没法学习。
进了大学,他修了美国短篇小说家雷蒙德卡佛的写作课,对比着读了读自己和卡佛的作品,他深觉自己差远了,开始相信自己八成没有写作的天分,而且也永远学不会。
于是放弃写作去读法律系。
但在三十四岁时,他因为读到一篇访谈,一位律师在一场意外中差点丧失生命,这位律师在医院病床上想他这辈子唯一的愿望就是成为作家。
就算没有人出版他的作品,他也会一直写,因为那是他的梦想。
詹姆斯看到后心想,这也是我的梦想。
于是他开始研究写作技巧,买指导小说写作的书,买美国剧作家探讨剧本写作的书。
他发现有些编排元素其实可以学,只要把有趣的元素依照特定顺序编排,就能写出更动人的故事。
就这样,大约一年
后,他卖出了一份剧本版权,接着又卖出另一份。
然后写了一本小说,也出版了。
然后签下了五本小说的合约,写完这五本小说,也全都出版了。
“ 事实上,写作的技巧可以学,
你只要努力、辛勤练习、不要放弃,就可以增进写作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