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选修3-3课堂互动 第十章2.热和内能 含解析 精品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堂互动
三点剖析
1.热传递
(1)热传递
热量从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的过程,叫做热传递.
发生热传递的条件是两物体间存在温差并接触,热传递的方式有传导、对流和辐射.
(2)热量和内能
内能在单独的传热过程中,由始末状态决定,与传热方式无关.
热量是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内能改变的量度.
2.“温度”、“热量”、“功”、“内能”四个量的区别与联系
功、热量是能量转化的量度,是过程量.内能是状态量,内能大并不意味着功或热量就多,只有内能变化越大,功或热量才越多.温度是物体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物体的内能除与温度有关外,还与物体的质量、体积物态等因素有关.
3.做功和热传递的理解
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物体内能上是等效的,但有本质区别.做功使物体内能改变,是其他形式的能和内能之间的转化,如摩擦生热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物体间内能的转移,如太阳照射冰,使冰化成水,就是通过热辐射的方式.此时太阳的内能传递给冰,使冰的内能增加.
各个击破
【例1】关于热传递,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热传递的实质是温度的传递
B.物体间存在着温度差,才能发生热传递
C.热传递可以在任何情况下进行
D.物体内能发生改变,一定是吸收或放出了热量
解析:热传递的实质是物体间内能的转移,故A错.
热传递的条件是物体间存在着温度差,高温物体放出热量,低温物体吸收热量,若两物体温度相同,它们之间便不会发生热传递,故B对、C错.物体吸收或放出热量,内能会发生变化,但内能变化不一定是热传递引起的,可以是做功的方式,故D错.
答案:B
类题演练热传递实质上就是( )
A.能量从内能大的物体传给内能小的物体
B.能量从热量多的物体传给热量少的物体
C.能量从温度高的物体传给温度低的物体
D.能量从质量大的物体传给质量小的物体
解析:热传递是指热量自发地由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因此A、B、D是错误的.
答案:C
【例2】二氧化碳对长波辐射有强烈的吸收作用,行星表面发出的长波辐射到大气以后被二氧化碳截获,最后使大气升温,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像暖房的玻璃一样,只准太阳的辐射热进来,却不让室内的长波热辐射出去,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的这种效应叫温室效应.这是目前科学界对地球气候变暖进行分析的一种观点,根据这种观点,以下说法成立的是( )
A.在地球形成的早期,火山活动频繁,排出大量的二氧化碳,当时地球的气温很高
B.经过漫长的年代,地壳的岩石和气体二氧化碳发生化学反应,导致二氧化碳减少,地球上出现了生命
C.由于工业的发展和人类的活动,导致二氧化碳在空气中的含量增大,地球上的气温正在升

D.现在地球正在变暖的原因是工业用电和生活用电的急剧增加,是电能和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内能
解析:火山喷发,工业生产,都产生大量CO2导致温室效应,气温升高.
答案:ABC
【例3】到达地球表面的太阳辐射功率在与阳光垂直的表面上每平方米约为P=1 400 W,如果用面积S=2 m2的反射镜把阳光聚集到盛有m=1 kg水的容器上,水的初温为20℃,需经过多少时间才能使水温达到100℃?假如太阳能的80%被水吸收.
解析:2 m2的反射镜吸收的太阳能的功率为:1 400×2 W=2 800 W,水吸收的太阳能的功率为P′=80%×2 800 W=2 240 W
水吸收的太阳能转化为水的内能,温度升高
P′·t=cmΔt
2 240×t=4.2×103×1×(100-20)
t=150 s
答案:150 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