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课件压铸模推出机构的设计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推杆推出机构被广泛应用是因为它有如下特点。 • (1)作为推出元件的推件,形状较简单,制造维修方便。 • (2)可根据铸件对成形零件包紧力的大小,灵活地选择推杆直径、 数量和推出部位,使推出力均衡。 • (3)推出动作简单,不易发生故障,安全可靠。 • (4)在某些情况下,推杆可兼作复位杆使用,简化了模具结构,如 图9-8所示。
• 式中 St——推出距离,mm;源自• H——滞留压铸件的最大成形部分的长度,mm; • K——安全系数,K=3~5 mm。
上一页
返回
9.3 推杆推出机构
• 推杆推出机构是最常用的推出机构。其组成包括推杆、复位杆、推板 导柱、推板导套、推板、推板固定板、挡圈等,如图9-7所示。
• 9.3.1 推杆推出机构的特点
若型芯直径较大,与推件板配合段可做成1°~3°的斜度,以减少推
出阻力。
上一页
返回
9.6 其他推出机构
• 9.6.1 二次推出机构
• 1.拉钩式二次推出机构 • 图9-22所示为拉钩式二次推出机构。拉钩4用圆轴固定在二次推板3上。 推出前,拉钩4在弹簧的作用下钩住固定在推杆固定板2上的圆柱销, 如图9-22(a)所示;推出时,压铸机的顶杆推动二次推板3,由于拉 钩4的作用,使一次推板1与二次推板3一起运动,将压铸件从型芯9 上推出,但仍留在动模镶块7内,直至拉钩的前端碰到支承板8使其脱 钩为止,完成一次推出,如图 9-22(b)所示;继续开模,由于拉钩 已松开推杆固定板2,因而一次推板1停止运动,而二次推板3继续推 动推杆10运动,将压铸件从动模镶块上推出,实现第二次推出,如图 9-22(c)所示。
下一页
返回
9.6 其他推出机构
• 2.三角滑块式二次推出机构 • 图9-23所示为三角滑块式二次推出机构。两组推板置于支承板5的两 侧。型芯11用螺钉固定在支承板5上,斜楔3用螺钉固定在一次推板2 上,圆柱销6通过支承板上的孔两端顶在两块推板上,分模后推出前 的状态如图9-23(a)所示;推出时,压铸机的顶杆顶在一次推板2上, 两块推板的作用通过推杆14和推管10将压铸件从型芯11和型芯套12 上脱出,实现第一次推出,但此时压铸件仍在动模镶块(型腔)13内,
最为方便,应用最广;矩形用于深腔薄壁铸件的推出。在特殊情况下,
也可用异形推杆,如图9-11所示。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9.3 推杆推出机构
• 推杆推出端表面的形状根据压铸件被推部位表面形状的不同而有所不 同。常见的形状有平面形、圆锥形、凹面或凸面形、斜钩形等,一般 应用的是平面形圆截面推杆。当推杆推出端直径小于8 mm时,应考 虑加强推杆后部以增加推杆刚度,如图9-12所示。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9.3 推杆推出机构
• 式中 A——推杆推出段端部的截面积,mm2; • Ft——推杆承受的总推力,10 N; • n——推杆的数量;
• [σ]——压铸件的许用强度(受推压力),MPa(参考表9-1)。
• 根据式(9-4),当n=1时,绘制了推杆直径与推出力的关系曲 线图,如图9-13所示,可供设计时查用。推杆尺寸的推荐值可参考表
下一页 返回
9.2 推出机构的设计要点
• (3)推出部位尽量设在压铸件的凸缘、加强肋及强度较高的部位, 如图9-5所示。 • (4)推出部位应位于动模浇道上或受压铸件包紧力较大的分流锥周
围。
• (5)推出部位在压铸件上的分布应对称、均匀,防止推出时变形。 • (6)推出部位不设在铸件的重要表面或基准面,防止在这些部位留
• (9)推杆截面小,推出时铸件与推杆的接触面积小,受推压力大,
若推杆设置不当,会使铸件变形或局部破损。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9.3 推杆推出机构
• 9.3.2 推杆的设计
• 1.推杆的形状
• 推杆推出端截面的形状受压铸件被推部位的形状和镶块镶拼结构的影
响较大,常见的形状有圆形、正方形、矩形、半圆形。其中圆形制造
上一页 返回
9.4 推管推出机构
• 9.4.1 推管推出机构的特点和常见的组装形式
• 推管推出机构由推管、推板、推管紧固件及型芯紧固件等组成,如图 9-16所示。 • 1.推管推出机构的特点 • 与推杆推出机构比较,推管推出机构有如下特点。 • (1)推出力作用点离包紧力作用点距离较近,推出力平稳、均匀, 是较理想的推出机构。 • (2)推管推出的作用面积大,压铸件受推部位的受推压力小,压铸 件变形小。 • (3)推管与型芯的配合间隙有利于型腔气体的排出。 • (4)适合推出薄壁筒形压铸件。但铸件过薄(壁厚小于1.5 mm)时, 因推管加工困难、容易损坏,故不宜采用推管推出。 • (5)对型芯喷刷涂料比较困难。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9.3 推杆推出机构
• 2.推杆的尺寸与配合 • 推杆推出压铸件时,压铸件尚处于高温状态,此时压铸件的强度低于 室温时的许用强度。当压铸件包紧力较大,而设置的推杆又较少时,
若每根推杆上的推出力超出压铸件的最大受推压力,推杆就会顶入压
铸件内部,顶坏压铸件。为避免出现这种现象,推杆的截面积可按下 式进行计算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9.2 推出机构的设计要点
• 2.受推压力 • 推出时,为了不使压铸件损坏或变形,应考虑压铸件与推出元件接触 面所能承受的压力。压铸件单位接触面上所能承受的推力称为受推压
力。
• 压铸件受推压力的大小与压铸件本身的合金种类、形状结构、壁厚、 脱模温度等因素有关。对于壁厚为10 mm以下的压铸件,根据合金
组装形式。推管中部轴向有两个长槽,以便推管作往复运动时方销可
在槽内滑动。此种形式结构比较紧凑,但型芯的紧固力较小,用于小 型芯的压铸模。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9.4 推管推出机构
• 9.4.2 推管的设计
• 推管设计的要点如下。 • (1)为避免推管损伤镶块及型芯表面,推管外径尺寸应比筒形压铸 件外壁尺寸小0.2~0.5 mm,推管内径尺寸比压铸件内壁尺寸大 0.2~0.5 mm,如图9-19所示。 • (2)推管导滑封闭段长度L(见图9-19)按下式计算 • L=( St +10)≥20(mm) (9-7) • 式中 L——推管导滑封闭段长度,mm; • St——压铸件的推出距离,mm。 • 推管非导滑部位的尺寸如表9-6所示。
下一页
返回
9.1 推出机构的组成与分类
• 9.1.2 推出机构的分类
• 推出机构的基本传动形式有机动推出、液压推出器推出和手动推出3 种。推出机构的结构形式按动作分为直线推出、旋转推出和摆动推出; 按机构形式分为推杆推出、推管推出、推板推出、斜滑块推出和齿轮 传动推出等。
上一页
返回
9.2 推出机构的设计要点
• 9.2.1 推出部位的选择
• 推出部位是指压铸件上受推出元件作用的部位,这一部分的选择原则
是要保证压铸件的质量。
• (1)推出部位应设在受压铸件包紧的成形部分(如型芯)周围以及
收缩后互相拉紧的孔或侧壁周围,如图9-2所示。
• (2)推出部位应设在脱模斜度较小或垂直于分型面方向的深凹处的
成形表面附近,如图9-3和图9-4所示。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9.3 推杆推出机构
• 3.推杆的固定 • 推杆的固定应保证推杆定位准确,能将推板作用的推出力由推杆尾部 传到端部,推出压铸件,复位时尾部结构不应松动或脱落。推杆的固 定方法有多种,生产中广泛应用的是如图9-14(a)所示的台阶沉入 固定式。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9.3 推杆推出机构
9-2及表9-3。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9.3 推杆推出机构
• 推杆为细长杆件,工作中在推出力作用下受到轴向压力,因此,还必 须校核推杆的稳定性。推杆承受静压力时的稳定性可根据下式计算
• • • •
• • • •
式中 KW——稳定安全倍数,钢取1.5~3; η——稳定系数,η=20.19; E——弹性模量,MPa,钢取E=2×105 MPa; J——推杆最小截面处抗弯截面惯性矩,cm4;当推杆是 直径为d的圆截面时, ;当推杆是短、长边分别为a、b 的矩形截面时, ; Ft——推杆承受的实际推力,10 N; l——推杆的总长,cm。 推杆的配合及参数如表9-4所示。
• 9.3.3 推板的尺寸
• 推板必须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因此,推板需要有一定的厚度,其计 算简图如图9-15所示。推板厚度的计算公式为:
• 式中 H—— 推板厚度,cm; • F——推板载荷,10 N; • C——推杆孔在推板上分布的最大距离,cm; • B——推板宽度,cm; • K——系数, ,其中L为压铸机顶 杆之间的距离。 • 推板的尺寸可参考表9-5。
上一页
返回
9.5 推件板推出机构
• 推件板推出机构的组成如图9-20所示。它主要由推件板3、动模镶块2、 推件板推杆6、推板7、导柱5和导套4等零件组成。推出力通过推板、 推件板推杆作用到推件板上将压铸件从型芯1上推出。图9-21所示为 常用的两种推件板的推出机构,图9-21(b)所示的推出形式易堆积 金属残屑,而图9-21(a)是整块推件板,推出后推件板底面与动模 分开一段距离,清理方便,有利于排气,因而应用较广。
下一页
返回
9.5 推件板推出机构
• 推件板推出机构的设计要点如下。 • (1)推出压铸件时动模镶块的推出距离L不得大于动模镶块与 动模固定型芯接合面长度的2/3,以使模具在复位时保持稳定。
• (2)推件板推杆可以设在模具分型面的水平投影面内,也可以设在
水平投影面外,视具体情况而定。 • (3)型芯与推件板(动模镶块)间的配合一般在H7/e8~H7/d8之间。
种类的不同,其推出温度的范围大致为:锌合金为150 ℃~250
℃;铝合金为220 ℃~230 ℃;镁合金为260 ℃~380 ℃。推出时, 压铸件能承受的最大受推压力Pd如表9-1所示。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9.2 推出机构的设计要点
• 3.推出距离 • 推出距离一般根据动模高出分型面的成形部分的高度来确定,如图96所示。
第9章 压铸模推出机构设计
• • • • • • • 9.1 推出机构的组成与分类 9.2 推出机构的设计要点 9.3 推杆推出机构 9.4 推管推出机构 9.5 推件板推出机构 9.6 其他推出机构 9.7 推出机构的复位与导向
9.1 推出机构的组成与分类
• 9.1.1 推出机构的组成
• 推出机构的组成如图9-1所示,一般的推出机构由下列几部分组成。 • (1)推出元件。 • (2)复位元件。 • (3)限位元件。 • (4)导向元件。 • (5)结构元件。
下推痕。
• (7)设置推出元件时应避免与活动型芯发生干扰。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9.2 推出机构的设计要点
• 9.2.2 推出力和受推压力
• 1.推出力的估算 • 推出机构把压铸件从成形零件上推出要克服铸件对成形零件的包紧力, 这个包紧力可以按抽芯机构中的包紧力来考虑。 • 推出力的计算公式为 • Ft >K Fb (9-1) • 式中 Ft——压铸件脱模时所需的推出力,N,机动脱模时,该力为 压铸机的开模力(推出力),液压推出器推出时,该力为液压推出器 的推出力; • Fb——压铸件(包括浇注系统)对模具成形零件的包紧力及压铸件 与型腔壁的摩擦阻力,N; • K——安全系数,一般取K=1.2。
下一页
返回
9.3 推杆推出机构
• (5)当推杆设置在动模或定模深腔时,还可起到排气、溢流的作用, 如图9-9所示。 • (6)推杆头部制成特定形状后可兼承托嵌件之用,如图9-10所示。
• (7)推杆端面可用来作成形压铸件的标记、图案。
• (8)压铸件表面会留下推杆印痕,有碍表面美观。如印痕在铸件基 准面上,则影响尺寸精度。
下一页 返回
9.4 推管推出机构
• 2.推管推出机构的常见组装形式 • 如图9-16所示,推管装在推板上,型芯装在动模座板上,加工装配方 便,但增加了型芯的长度和模具的厚度,这种组装形式多用于较大的 厚壁筒形铸件压铸模。如图9-17所示,型芯装在动模板上,推管装在 内推板上,由推板上的推杆推动内推板,带动推管。这种形式加工和 装配都比较方便,推管强度增高,但动模厚度增加,推出距离不宜过 大。如图9-18所示为型芯由方销固定在动模上,而推管装在推板上的
• 式中 St——推出距离,mm;源自• H——滞留压铸件的最大成形部分的长度,mm; • K——安全系数,K=3~5 mm。
上一页
返回
9.3 推杆推出机构
• 推杆推出机构是最常用的推出机构。其组成包括推杆、复位杆、推板 导柱、推板导套、推板、推板固定板、挡圈等,如图9-7所示。
• 9.3.1 推杆推出机构的特点
若型芯直径较大,与推件板配合段可做成1°~3°的斜度,以减少推
出阻力。
上一页
返回
9.6 其他推出机构
• 9.6.1 二次推出机构
• 1.拉钩式二次推出机构 • 图9-22所示为拉钩式二次推出机构。拉钩4用圆轴固定在二次推板3上。 推出前,拉钩4在弹簧的作用下钩住固定在推杆固定板2上的圆柱销, 如图9-22(a)所示;推出时,压铸机的顶杆推动二次推板3,由于拉 钩4的作用,使一次推板1与二次推板3一起运动,将压铸件从型芯9 上推出,但仍留在动模镶块7内,直至拉钩的前端碰到支承板8使其脱 钩为止,完成一次推出,如图 9-22(b)所示;继续开模,由于拉钩 已松开推杆固定板2,因而一次推板1停止运动,而二次推板3继续推 动推杆10运动,将压铸件从动模镶块上推出,实现第二次推出,如图 9-22(c)所示。
下一页
返回
9.6 其他推出机构
• 2.三角滑块式二次推出机构 • 图9-23所示为三角滑块式二次推出机构。两组推板置于支承板5的两 侧。型芯11用螺钉固定在支承板5上,斜楔3用螺钉固定在一次推板2 上,圆柱销6通过支承板上的孔两端顶在两块推板上,分模后推出前 的状态如图9-23(a)所示;推出时,压铸机的顶杆顶在一次推板2上, 两块推板的作用通过推杆14和推管10将压铸件从型芯11和型芯套12 上脱出,实现第一次推出,但此时压铸件仍在动模镶块(型腔)13内,
最为方便,应用最广;矩形用于深腔薄壁铸件的推出。在特殊情况下,
也可用异形推杆,如图9-11所示。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9.3 推杆推出机构
• 推杆推出端表面的形状根据压铸件被推部位表面形状的不同而有所不 同。常见的形状有平面形、圆锥形、凹面或凸面形、斜钩形等,一般 应用的是平面形圆截面推杆。当推杆推出端直径小于8 mm时,应考 虑加强推杆后部以增加推杆刚度,如图9-12所示。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9.3 推杆推出机构
• 式中 A——推杆推出段端部的截面积,mm2; • Ft——推杆承受的总推力,10 N; • n——推杆的数量;
• [σ]——压铸件的许用强度(受推压力),MPa(参考表9-1)。
• 根据式(9-4),当n=1时,绘制了推杆直径与推出力的关系曲 线图,如图9-13所示,可供设计时查用。推杆尺寸的推荐值可参考表
下一页 返回
9.2 推出机构的设计要点
• (3)推出部位尽量设在压铸件的凸缘、加强肋及强度较高的部位, 如图9-5所示。 • (4)推出部位应位于动模浇道上或受压铸件包紧力较大的分流锥周
围。
• (5)推出部位在压铸件上的分布应对称、均匀,防止推出时变形。 • (6)推出部位不设在铸件的重要表面或基准面,防止在这些部位留
• (9)推杆截面小,推出时铸件与推杆的接触面积小,受推压力大,
若推杆设置不当,会使铸件变形或局部破损。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9.3 推杆推出机构
• 9.3.2 推杆的设计
• 1.推杆的形状
• 推杆推出端截面的形状受压铸件被推部位的形状和镶块镶拼结构的影
响较大,常见的形状有圆形、正方形、矩形、半圆形。其中圆形制造
上一页 返回
9.4 推管推出机构
• 9.4.1 推管推出机构的特点和常见的组装形式
• 推管推出机构由推管、推板、推管紧固件及型芯紧固件等组成,如图 9-16所示。 • 1.推管推出机构的特点 • 与推杆推出机构比较,推管推出机构有如下特点。 • (1)推出力作用点离包紧力作用点距离较近,推出力平稳、均匀, 是较理想的推出机构。 • (2)推管推出的作用面积大,压铸件受推部位的受推压力小,压铸 件变形小。 • (3)推管与型芯的配合间隙有利于型腔气体的排出。 • (4)适合推出薄壁筒形压铸件。但铸件过薄(壁厚小于1.5 mm)时, 因推管加工困难、容易损坏,故不宜采用推管推出。 • (5)对型芯喷刷涂料比较困难。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9.3 推杆推出机构
• 2.推杆的尺寸与配合 • 推杆推出压铸件时,压铸件尚处于高温状态,此时压铸件的强度低于 室温时的许用强度。当压铸件包紧力较大,而设置的推杆又较少时,
若每根推杆上的推出力超出压铸件的最大受推压力,推杆就会顶入压
铸件内部,顶坏压铸件。为避免出现这种现象,推杆的截面积可按下 式进行计算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9.2 推出机构的设计要点
• 2.受推压力 • 推出时,为了不使压铸件损坏或变形,应考虑压铸件与推出元件接触 面所能承受的压力。压铸件单位接触面上所能承受的推力称为受推压
力。
• 压铸件受推压力的大小与压铸件本身的合金种类、形状结构、壁厚、 脱模温度等因素有关。对于壁厚为10 mm以下的压铸件,根据合金
组装形式。推管中部轴向有两个长槽,以便推管作往复运动时方销可
在槽内滑动。此种形式结构比较紧凑,但型芯的紧固力较小,用于小 型芯的压铸模。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9.4 推管推出机构
• 9.4.2 推管的设计
• 推管设计的要点如下。 • (1)为避免推管损伤镶块及型芯表面,推管外径尺寸应比筒形压铸 件外壁尺寸小0.2~0.5 mm,推管内径尺寸比压铸件内壁尺寸大 0.2~0.5 mm,如图9-19所示。 • (2)推管导滑封闭段长度L(见图9-19)按下式计算 • L=( St +10)≥20(mm) (9-7) • 式中 L——推管导滑封闭段长度,mm; • St——压铸件的推出距离,mm。 • 推管非导滑部位的尺寸如表9-6所示。
下一页
返回
9.1 推出机构的组成与分类
• 9.1.2 推出机构的分类
• 推出机构的基本传动形式有机动推出、液压推出器推出和手动推出3 种。推出机构的结构形式按动作分为直线推出、旋转推出和摆动推出; 按机构形式分为推杆推出、推管推出、推板推出、斜滑块推出和齿轮 传动推出等。
上一页
返回
9.2 推出机构的设计要点
• 9.2.1 推出部位的选择
• 推出部位是指压铸件上受推出元件作用的部位,这一部分的选择原则
是要保证压铸件的质量。
• (1)推出部位应设在受压铸件包紧的成形部分(如型芯)周围以及
收缩后互相拉紧的孔或侧壁周围,如图9-2所示。
• (2)推出部位应设在脱模斜度较小或垂直于分型面方向的深凹处的
成形表面附近,如图9-3和图9-4所示。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9.3 推杆推出机构
• 3.推杆的固定 • 推杆的固定应保证推杆定位准确,能将推板作用的推出力由推杆尾部 传到端部,推出压铸件,复位时尾部结构不应松动或脱落。推杆的固 定方法有多种,生产中广泛应用的是如图9-14(a)所示的台阶沉入 固定式。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9.3 推杆推出机构
9-2及表9-3。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9.3 推杆推出机构
• 推杆为细长杆件,工作中在推出力作用下受到轴向压力,因此,还必 须校核推杆的稳定性。推杆承受静压力时的稳定性可根据下式计算
• • • •
• • • •
式中 KW——稳定安全倍数,钢取1.5~3; η——稳定系数,η=20.19; E——弹性模量,MPa,钢取E=2×105 MPa; J——推杆最小截面处抗弯截面惯性矩,cm4;当推杆是 直径为d的圆截面时, ;当推杆是短、长边分别为a、b 的矩形截面时, ; Ft——推杆承受的实际推力,10 N; l——推杆的总长,cm。 推杆的配合及参数如表9-4所示。
• 9.3.3 推板的尺寸
• 推板必须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因此,推板需要有一定的厚度,其计 算简图如图9-15所示。推板厚度的计算公式为:
• 式中 H—— 推板厚度,cm; • F——推板载荷,10 N; • C——推杆孔在推板上分布的最大距离,cm; • B——推板宽度,cm; • K——系数, ,其中L为压铸机顶 杆之间的距离。 • 推板的尺寸可参考表9-5。
上一页
返回
9.5 推件板推出机构
• 推件板推出机构的组成如图9-20所示。它主要由推件板3、动模镶块2、 推件板推杆6、推板7、导柱5和导套4等零件组成。推出力通过推板、 推件板推杆作用到推件板上将压铸件从型芯1上推出。图9-21所示为 常用的两种推件板的推出机构,图9-21(b)所示的推出形式易堆积 金属残屑,而图9-21(a)是整块推件板,推出后推件板底面与动模 分开一段距离,清理方便,有利于排气,因而应用较广。
下一页
返回
9.5 推件板推出机构
• 推件板推出机构的设计要点如下。 • (1)推出压铸件时动模镶块的推出距离L不得大于动模镶块与 动模固定型芯接合面长度的2/3,以使模具在复位时保持稳定。
• (2)推件板推杆可以设在模具分型面的水平投影面内,也可以设在
水平投影面外,视具体情况而定。 • (3)型芯与推件板(动模镶块)间的配合一般在H7/e8~H7/d8之间。
种类的不同,其推出温度的范围大致为:锌合金为150 ℃~250
℃;铝合金为220 ℃~230 ℃;镁合金为260 ℃~380 ℃。推出时, 压铸件能承受的最大受推压力Pd如表9-1所示。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9.2 推出机构的设计要点
• 3.推出距离 • 推出距离一般根据动模高出分型面的成形部分的高度来确定,如图96所示。
第9章 压铸模推出机构设计
• • • • • • • 9.1 推出机构的组成与分类 9.2 推出机构的设计要点 9.3 推杆推出机构 9.4 推管推出机构 9.5 推件板推出机构 9.6 其他推出机构 9.7 推出机构的复位与导向
9.1 推出机构的组成与分类
• 9.1.1 推出机构的组成
• 推出机构的组成如图9-1所示,一般的推出机构由下列几部分组成。 • (1)推出元件。 • (2)复位元件。 • (3)限位元件。 • (4)导向元件。 • (5)结构元件。
下推痕。
• (7)设置推出元件时应避免与活动型芯发生干扰。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9.2 推出机构的设计要点
• 9.2.2 推出力和受推压力
• 1.推出力的估算 • 推出机构把压铸件从成形零件上推出要克服铸件对成形零件的包紧力, 这个包紧力可以按抽芯机构中的包紧力来考虑。 • 推出力的计算公式为 • Ft >K Fb (9-1) • 式中 Ft——压铸件脱模时所需的推出力,N,机动脱模时,该力为 压铸机的开模力(推出力),液压推出器推出时,该力为液压推出器 的推出力; • Fb——压铸件(包括浇注系统)对模具成形零件的包紧力及压铸件 与型腔壁的摩擦阻力,N; • K——安全系数,一般取K=1.2。
下一页
返回
9.3 推杆推出机构
• (5)当推杆设置在动模或定模深腔时,还可起到排气、溢流的作用, 如图9-9所示。 • (6)推杆头部制成特定形状后可兼承托嵌件之用,如图9-10所示。
• (7)推杆端面可用来作成形压铸件的标记、图案。
• (8)压铸件表面会留下推杆印痕,有碍表面美观。如印痕在铸件基 准面上,则影响尺寸精度。
下一页 返回
9.4 推管推出机构
• 2.推管推出机构的常见组装形式 • 如图9-16所示,推管装在推板上,型芯装在动模座板上,加工装配方 便,但增加了型芯的长度和模具的厚度,这种组装形式多用于较大的 厚壁筒形铸件压铸模。如图9-17所示,型芯装在动模板上,推管装在 内推板上,由推板上的推杆推动内推板,带动推管。这种形式加工和 装配都比较方便,推管强度增高,但动模厚度增加,推出距离不宜过 大。如图9-18所示为型芯由方销固定在动模上,而推管装在推板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