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种临床路径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特别提示】 • 1.针刀在颈部剥离松解治疗时,必须熟悉
解剖位置,不可刺入过深,切忌损伤椎 动脉和脊髓。 • 2.摸索进针,小心剥离。
整理ppt
13
(二)项痹病(肩胛提肌劳损)
• 此处仅介绍项痹病中的肩胛提肌劳损。患 者长期低头,有急性损伤史或慢性劳损史 。肩胛提肌在颈2至颈3横突的起点或肩 胛骨止点处疼痛,肩胛提肌紧张,以上部 位可有压痛点。尤以肩胛骨内上角压痛显 著。上肢后伸,并将肩胛上提或内旋,引 起疼痛加剧,或不能完成此动作。颈、肩 胛骨X线片可排除骨性异常。
及层次,用指甲压痕或染色剂标记。 • (二)消毒 • 用碘伏作局部皮肤消毒,铺无菌孔巾。 • (三)麻醉 • 以皮肤标记的痛点为中心,0.25%利多卡
因2ml局部逐层浸润麻醉。
整理ppt
4
• (四)进针 • 术者带无菌橡皮手套,左手拇指指端垂直、
按压进针点,右手持针点刺进入皮肤,穿 过皮肤时针下有种空虚感,是进入脂肪层 的感觉,再缓慢刺入出现第二个抵抗感 时,针尖达到筋膜表面,再用力点刺即突 破筋膜进入肌肉。
31
• 腰椎旁骶棘肌松解
• 临床表现:
• 腰骶部肌紧张、挛缩,使腰部的动态 平衡失调,引起相应部位疼痛及麻胀感; 相应棘突旁2cm处深压痛;
• 松解方法:
• 相应棘突旁2cm压痛明显处进针,针体 与皮肤垂直或针尾稍向头部;针刃与肌纤 维平行,分层松解紧张及挛缩的骶棘肌纤 维间粘连。
整理ppt
32
• 腰椎旁骶棘肌松解 • 临床表现: • 腰骶部肌紧张、挛
• 2.手法辅助治疗 • 患者立于墙边,双足跟抵墙,医生一手托
整理ppt
29
• 住患侧腹部令其弯腰,另一手压住患 者背部。当患者弯腰至最大限度时, 突然用力压背部1次,然后让患者作 腰部过伸运动。
• 【特别提示】
• 操作时刀口不能离开横突骨面,防过 深误伤腹腔脏器。
整理ppt
30
• 第三腰椎横突尖部软组织 松解
整理ppt
22
• 针刀和手法治疗后,患者在术后当天即可 开始进行爬墙、体后拉手等功能锻炼。
• 【特别提示】 • 1.在喙突处治疗时,要摸准喙突尖,指切
进针,避免损伤神经血管。 • 2.冈上肌进针点要避开冈上切迹,防止伤
及肩胛上神经。
整理ppt
23
• 大、小圆肌松解
• 临床表现:
• 肩关节长期维持一定 姿势使大、小圆肌劳损, 表现为肩胛外侧缘及上臂 后侧胀痛,前臂屈曲内旋 时症状可加重,肩胛骨外 侧缘中下段局部性压痛。
缩,使腰部的动态平衡 失调,引起相应部位疼 痛及麻胀感;相应棘突 旁2cm处深压痛; • 松解方法: • 相应棘突旁2cm压 痛明显处进针,针体与 皮肤垂直或针尾稍向头 部;针刃与肌纤维平行 ,分层松解紧张及挛缩 的骶棘肌纤维间粘连。
整理ppt
33
(五)腰痛病(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 征)
• 大多数患者有腰部扭伤史或受风寒史。主 要表现为患侧腰臀部尤其是臀部的疼痛, 呈刺痛、酸痛或撕裂样疼痛。而且疼痛常 常是持续发生的,很少有间断发生。一般 疼痛的部位较深,区域模糊,没有明确的 界限。急性期疼痛较剧烈,并可向大腿后 侧放散,但常不超过膝关节。患侧臀部可 有麻木感,但无下肢麻木。 患者常述起
整理ppt
16
• 【特别提示】 • 1. 针刺范围不能过大。在肩胛骨内上角进
针刀时,肩胛骨缘较表浅,应紧贴骨面延 长,不能过深,防止超过肋间误入胸腔。 • 2.操作要轻柔,同时注意患者感觉。
整理ppt
17
(三)肩凝症
• 肩凝症相当于肩关节周围炎。患者40岁以 上女性多见。多无外伤史(有外伤史者多 为肩部肌肉陈旧性损伤)。肩部疼痛,一 般时间较长,且为渐进性。肩部活动时, 出现明显的肌肉痉挛,肩部外展、后伸时 最为明显。梳头试验阳性。X线片示检查 有时可见骨质疏松,冈上肌腱钙化或大结 节处有高密度影。
为明显。
• 松解方法:
• 肱骨大、小结节间进针,
针刃与肌腱平行,与肩横韧
带垂直,点刺紧张的肱骨大、
小结节间横韧带全层。 整理ppt
26
(四)腰痛病(第3腰椎横突综合征)
• 此处仅介绍腰痛病中的第3腰椎横突综合 征。患者有外伤或劳损史。腰痛或向臀部 放散,弯腰后直起困难,不能久坐、久 立,严重时行走困难。在第3腰椎横突尖 部单侧或双侧有敏感局限性的压痛点,位 置固定不移,且可触到较长的横突。弯腰 试验阳性。
针刀治疗10种疾病临床路径的 探索
整理ppt
1
• 针刀疗法是遵循《黄帝内经·素问》关于 “刺骨者无伤筋,刺筋者无伤肉,刺肉者 无伤脉,刺脉者无伤皮,刺皮者无伤肉, 刺肉者无伤筋,刺筋者无伤骨”的古训, 结合现代局部解剖和层次解剖知识, 采用 各种带刃针具进行刺激、切割、分离等的 临床操作。本疗法可达到活血化瘀,舒 筋通络,止痛除痹的治疗目的。
整理ppt
6
二、常见疾病的针刀疗法
(一)项痹病(颈型颈椎病) • 此处仅介绍项痹病中的颈型颈椎病。患
、者有急性损伤或慢性积累性劳损史, 头多向一侧偏歪或反复落枕,颈部活动 受限,颈背部疼痛、酸胀、发僵,头颈 部活动时有弹响声或钙化组织摩擦音,
整理ppt
7
• 晨起不适感较重,颈枕部肌肉、筋膜、韧 带附着点处,多有压痛及条索状物,X线 显示:颈椎生理曲度变小、变直或反张, 项韧带可有钙化,椎体呈增生性改变。
喙肱肌和肱二头肌短头附着点、冈上肌抵
止端、肩峰下滑囊、冈下肌和小圆肌的抵
止端,分别作切开剥离或纵行疏通剥离,
在肩峰下滑囊作通透剥离。如肩关节周围
尚有其他明显压痛点,可以在该压痛点上
• 作适当的针刀松解,出针后无菌敷料按压 针孔1~2分钟。
• 术后第2天热醋熏洗患肩,并服中药局方
• 五积散加制乳香、制没药、炒苡米等。5
• 松解方法:
• 肩胛骨外侧大、小圆 肌止点压痛最明显处进针, 针刃与肌纤维平行,点刺 大、小圆肌在肩胛外侧缘 止点处的痛点。

整理ppt
24
• 冈上肌肌腱松解
• 临床表现:

冈上肌长期劳损导
致肩峰下局限性胀痛,夜
间甚,症状可蔓延至前臂,
肩外展60~120时出现疼
痛弧。冈上肌肌腱止点处
局限性压痛,偶可触及痛
• 临床表现:
• 长期弯腰姿势使腰背 筋膜中层纤维张力过高, 引起止于腰三横突尖部筋 膜劳损,表现为腰部酸困 ,胀痛感,症状可放散至 下肢外侧,腹股沟、大腿 前群及内侧群;第3腰椎 横突尖部深压痛。
• 松解方法:
• 第2、3腰椎棘突间旁
开4-5cm处垂直进针,针
尖达横突部,针刃纤维垂
直,切断止于横突尖的整腰理ppt
整理ppt
18
• 【治则治法】
• 舒筋活络,通痹止痛。对肩关节周围 痛点进行减张止痛,对局部形成的条 索、结节样结缔组织增生粘连进行松 解。
• 3.在肱骨结节间沟治疗时,刀口线应 平行于肱二头肌长头肌腱方向将粘连 松解,勿横向切割。
整理ppt
19
• 【操作步骤】
• 1.患者取刃在肩胛骨边缘骨面上作纵向切开 剥离,l~2次即可出针。 如压痛点在颈椎棘突旁,即在棘突旁压痛 点处进针刀,刀口线方向和颈椎纵轴平 行,达到深筋膜层,点刺3~5次后,出 针,无菌敷料按压针孔1~2分钟。 术毕,医生一手压住患侧肩部,一手压于 患侧枕部,牵拉肩胛提肌1~2次。
整理ppt
27
• 【治则治法】 • 活血化瘀,舒筋通络。针刀松解第3腰椎
横突尖部的高应力纤维,使第3腰椎横突 • 末端力学平衡得到恢复。 • 【操作步骤】 • 1.患者取俯卧位。在发作期和缓解期均可
用针刀治疗,在第3腰椎横突尖部(即压 痛点处),常规消毒以刀口线和人体纵轴
整理ppt
28
• 线平行刺入,当针刀刀口接触骨面时,用 横行剥离法,感觉肌肉和骨端之间有松动 感时出针,以棉球压迫针孔1~2分钟。一 般1次治疗即可痊愈,如1次还没有完全治 愈,尚存余痛,在5天后再作1次,最多不 超过3次。
性结节。
• 松解方法:

肩峰下压痛最明显处
进针,针刃与腱纤维平行,
点刺冈上肌肌腱表面增厚
的腱鞘纤维。
整理ppt
25
• 肱二头肌长头腱鞘松解
• 临床表现:

肱骨结节间横韧带劳损,
影响肱二头肌长头腱运动,
表现为肩前部胀痛,重者上
臂肱二头肌延线均受累,肩
关节后伸,屈肘前臂后旋加
重,上臂肱二头肌延线均压
痛,以大、小结节间沟处最
整理ppt
2
• 主要用于下述疾病的治疗:
• 1.各种软组织损伤引起的顽固性疼痛。 • 2.部分骨关节退行性疾病,如:颈椎病、
腰椎间盘脱出症、骨性关节炎等。 • 3.肌肉、肌腱和韧带的慢性积累性损伤、
肌紧张、损伤后遗症。 • 4.某些脊柱相关性内脏疾病。
整理ppt
3
一、基本操作方法
• (一)定位 • 由轻到重触诊病变部位,确定痛点的部位
针灸、理疗或封闭治疗,如效果欠佳,对 臀上皮神经穿行的骨筋膜鞘采取减少张力 为主,分离粘连为辅的针刀微创松解术。
天后,如未愈,再进行1次针刀治疗,5次
为一疗程。
整理ppt
20
• 2.手法辅助治疗 • 针刀术后,让患者仰卧治疗床上,患肢外
展,医生站于患侧,让一助手托扶患肢, 并嘱患者充分放松。医生一手将三角肌推 向背侧,另一手拇指沿胸大肌将肱骨上的 附着点进行拔离,将胸大肌、胸小肌附着 肌腱分开来,然后再将胸大肌(即腋窝前 缘)向肩峰方向推压。再令患者于俯卧
整理ppt
21
• 位,助手仍托患肢,医生一手将三角肌推 向胸侧,另一手拇指分拔冈上肌、冈下 肌,大圆肌、小圆肌在肱骨大结节处的止 点,将各条肌腱充分拨开。此时患者外展 上举可增加30°~50°,医生双手托扶 患侧腕部,嘱患者尽量外展上举患肢,当 达到最大限度,不能再上举时,医生双手 快速向上牵抖松解粘连。
• 【治则治法】 • 舒筋活络,通痹止痛。针刀松解增生、肥
厚、变性、粘连的软组织。
整理ppt
8
• 【操作步骤】 • 1.患者坐位或俯卧位,头前屈曲30°定点
。治疗点选在病变椎体上、下棘突间及两 侧旁开1~1.5厘米处,刀口线与脊柱纵轴 平行,先切开病变椎体棘突上下缘的棘间 韧带,然后刺入达关节突关节囊。刀口线 与颈椎纵轴平行,针体垂直于皮肤,刺破
10
• 2.手法辅助治疗
• 患者坐位,以第4颈椎棘突右偏为例,颈
前屈20°~25°,左偏35°,右旋转
45°。术者站于患者背后,左手拇指固 定偏移棘突,其余四指置于患者左侧头枕
部。右手扶持在下颌部或左面部,在右手
向右上方向旋转的瞬间,左手拇指将棘突
轻推向左侧,常可听到“咯嗒”声,拇指 下
有轻度移位感。 整理ppt
整理ppt
14
• 【治则治法】 • 理筋减张,解痉止痛。对肩胛提肌起止点
采取减少张力为主,分离粘连为辅的针刀 微创松解术。 • 【操作步骤】 • 患者俯卧位或坐位头部微前曲。如压痛点 在肩胛骨内上角的边缘,将刀口线方向和 肩胛提肌纵轴平行,针体和背平面成90° 针体倾斜,使其和肩胛骨平面成130°
整理ppt
5
• (五)松解 • 根据治疗需要,用针刀在不同的解剖层次
进行点刺、切割、剥离。如在筋膜层减张 可用针刀在筋膜表面散在点刺3~5针。 作条索状粘连松解可沿纵轴方向连续进行 线性切割。 • (六)出针 • 完成治疗操作后,拔出针刀的同时,用无 菌辅料覆盖针孔,术者拇指端垂直按压 1~2分钟,用创可贴或无菌纱布封闭针 孔48小时。
整理ppt
9
深筋膜,刀口线调转90°角,纵切3~ 5刀出针。如:横突结节有损伤点,针刀 刀口线与颈椎纵轴平行,针体垂直于横突 后结节外侧面,针刺到达骨面后将刀口线 调转90°。在横突末端上、下边缘处松解 3~5刀,松开部分横突表面的深筋膜。出 针后用无菌辅料按压针孔1~2分钟,封闭 针孔。
整理ppt
11
• 患者仰卧,针刀术后先做颈后肌群放松手 法。随后术者一手握住患者下颌,另一手 托住枕部,在轻度拔伸下缓慢摇动2~3 下,让患者充分放松,术者一手轻拿患者 颈后部,拇指按压于错位颈椎横突处下方 作为固定支点,另一手托住颌颊部作一个 复位力点,缓慢使头部旋转至最大角度时
整理ppt
12
• 托颌颊部的手和固定错位支点拇指同时 稍加力(闪动力)按压,常可听到关节 复位声。
整理ppt
34
• 坐困难,弯腰时疼痛加重。多数病人可以 检查到固定的压痛点,一般在髂嵴中点及 其下方压痛,按压时可有胀痛或麻木感, 并向同侧大腿后方放射,一般放射痛不超 过膝关节。直腿抬高试验多为阴性,但有 10%的患者可出现直腿抬高试验阳性。腱
反射正常。
整理ppt
35
• 【治则治法】 • 理筋减张,活络止痛。可先行常规的手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