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政权的斗争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巩固新中国而斗争
一、教学目标:
1、讲述黄继光、邱少云登英雄事迹,体会志愿军战士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
义精神。

2、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理解废除封建土地制度的意义。

二、教学重点:
1、土地改革的进行。

2、学习志愿军战士所体现出的精神
三、教学难点:如何理解土地改革的意义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最近我一直被一篇文章感动着,讲的是一个兵的故事。

在一次汽车抛锚事件中,夜色、暴风雪,悬崖边的公路上,零下四十多度。

这些都让人们感觉到了恐惧。

有个兵他是这20多个人中穿的最厚的,棉袄、棉裤、冻不透的大头鞋,羊剪绒的帽子还有手套,还有一件厚厚的羊皮军大衣。

但是,为了让司机去寻求救援他把大衣脱了,为了冻的只留清鼻涕的老爷爷他把帽子摘了,棉手套给了小姑娘,看见年轻妈妈怀中的婴儿动的嘴唇发紫他把棉衣脱了。

当狂风把车吹得悄悄滑落时,他悄悄下车了。

第二天当司机引领来了救援队时,却发现少了一个人,人们是在车后边发现他的,他用肩顶着车后轮,并将自己的一条腿垫在车后轮下。

他就那样冻僵在那里,像一具冰雕。

这就是我们和平年代的军人的风采。

在战争年代军人们怎样来诠释他们为人民为国家的英雄气概呢?让我们一起走进建国之初,一起来重温那段难忘的历史吧。

新中国成立后,新生的人民政权面临着怎样的困境呢?
工农业生产极为衰落,农村饥民约4000万,人口一半以上挣扎在饥饿线上,大批工人失业,失业人口高达400万,
新中国成立后,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对新生的人民政权采取了政治上孤立、经济上封锁、军事上包围的敌视政策,妄图把新生的人民政权扼杀在摇篮里。

T:国内,工农业产值下降,人民生活困苦,这就是国民党留给我们的烂摊子,国际上,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从经济上,政治上,军事上处处封锁中国。

因此,建国后,重要的任务就是消除内优患,为巩固新中国而斗争。

今天学习第二课,板书课题读课题然后提出这节课的第一个问题,根据本节课的框题找到答案,哪些事件?学生回答后师归纳:1、米棉之战2、土地改革运动3、抗美援朝战争。

(二)讲授新课:2、平稳物价之战
T:正所谓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而当时全国大中城市里,
一批投机商人乘机兴风作浪,囤积居奇,哄抬物价,使全国物价飞涨。

在上海,从1949年10月中旬到11月下旬,棉纱价上涨3.8倍,棉布价上涨3.5倍;米价上涨5倍多。

面对这样的困境,国民党的特务叫嚣:“只要控制了‘两白一黑’(大米、棉纱、煤炭),就能置上海于死地。


T:请同学们想一想:国民党的特务为什么说:“只要控制了…两白一黑‟就能置上海于死地。

”呢?
S:
T:对,大米、棉纱、煤炭都是生活必需品,如果老百姓买不到粮食,就没有饭吃。

工厂没有棉纱、煤炭等原料,就不能开工。

工厂不开工,老百姓领不到工钱买粮食,还会饿肚子。

一个政权,不能解决吃饭问题,能得到人民的拥护吗?
S:
T:为了巩固新生政权,党和政府展开了一场平稳物价之战,他们采取了怎样的措施?
S:
T:回答得真不错。

以重庆为例,当时重庆市场上的粮价已高达16元一担,政府大批物质运抵各大国营商店也按这16块出售,这留给投机商一个错觉,就是粮价还会上涨,于是他们不惜借高利贷也要继续吃进这批物质,几天后,国营商店却突然把粮价降到7块钱一担,投机商的粮食还卖得出去吗?怎么办?
S:
T:只能贱价出售,而且越抛越贱,结果不但赔了老本还要偿还高利贷,经过这场斗争,物价稳定了。

3、土地改革
(过渡)城市的经济问题解决了,但是中国的主要人口集中在哪?农村存在怎样的经济问题呢?接下来我们就通过一个活动一起亲身感受一下旧中国农民的生活状态吧。

T:活动中有三个角色:地主、狗腿子、租地主土地的农民。

活动还有一些小道具,请同学们把杯里的硬币倒出来,每个硬币代表一担粮食,这是你丰收后的财富。

有整整十担粮食呢,在收稻前,你家里已经有断粮一个多月,靠借米喝粥过日子。

收了米,你最想做的是什么?
S:吃顿饱饭。

T:嗯,有了粮,你也会想想明年的日子吧,这10担粮食:留5担口粮,每天可以吃上一顿饱饭,剩下的五担可以去换布做新衣,再换些油盐酱醋柴,一年可以过温饱的日子了,挺美吧?
S:
T:想得美,你租我的田,要交5担租子,把5个硬币放进杯子里吧。

T:交了租,你还剩多少粮食?
S:5担。

T:还有钱买油盐酱醋和新衣服吗??
S:没有?
T:你还能吃饱吗?
S:能。

T:收割前,你欠了我一担粮食,现在要还2担,这是高利贷。

S:阿。

T:我的狗腿子们,帮我收钱了,倒在我面前的大缸里。

T:看看你还有几担粮?
S:3担粮,
T:你还能吃饱吗?
S:不够了
T:那你怎么办?
S:
T:如果你不够,我借给你啊,还钱就好,。

S:……
T:不高兴了吧,不高兴你你可以不租我的地啊!
S:没地种粮食,更苦了。

T:不要抱怨,很多地方都是这样。

T:展示材料:
占乡村人口不到10%的地主和富农,占有70%~80%的土地,
占乡村人口92%的贫农、雇农和中农去只占有约20%~30%的土地,他们终年劳作,仍不得温饱。

T:现在你知道你为什么这么穷了吗?
S:地主有地,农民没有地。

(土地可是农民的命根子。


遭受地主的剥削。

T:由于地主占有大量土地,而农民却无地或少地,因此深受地主的剥削。

这就是封建土地剥削制度。

这种制度整整存在了2000多年了,你认为这种土地制度合理吗?地主不干活,却获得很多粮食,农民终年劳作,却不得温饱,作为新生政权,代表的是人民的利益,应该采取什么措施呢?
S:废除这种制度。

把地主的土地分给农民。

T:具体内容看书回答。

时间
颁布法令
结果
T:在建国之后的文件都称之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看3副土改的图片,想想土改前和土改后,发生了什么变化?
农民的政治地位发生了什么变化?
这个农民为什么这么喜悦?
农民在政治上,经济上翻了身,想不想多种粮食?。

T:有田地的农民生产积极性高涨。

1952年的粮食产量比1949年增加了42%。

1952年土地改革完成后,受压两千多年的三亿农民翻身解放,根据学生回答师板书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消灭地主阶级,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在政治经济上翻了身,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迅速走向恢复和发展,从而巩固了新中国的政权。

4、抗美援朝
T:全国轰轰烈烈进行土地改革之时,一场战争使得新中国再次面临严峻的考验。

这是什么战争?这场战争使十八个国家同时卷入战争,中国在百年屈辱的历史长河中第一次成为那场战争的真正主角,他的上百万儿女与历史上最强大的对手生死搏杀历时三年。

这场真正指的是那场战争?中华儿女怎样用血肉之躯不懈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业绩呢?
T:要了解抗美援朝首先就必须要知道38线的由来,请同学们看书上的小字。

S:邻国朝鲜,韩国原本是一个国家,但在二战后,由于人为分裂,使得朝鲜北方和南方走上了不同的发展道路,这条就是两国的军事分界线,因为靠近北纬三十八度,所以俗称三八线,三八线以南是韩国,以北是朝鲜。

T:由于南北方发展特点不同,双方不断发生军事冲突。

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

这场发生在朝鲜半岛的战争,对新中国构成了怎样的威胁呢?
S:学生回答,展示图片。

T:台湾,什么地方?中国的领土啊,当时蒋介石败退台湾,人民政府正全力部署解放台湾,完成祖国统一大业这本是一个国家两个党派的斗争,美国的行为是什么行为?
S:
T:鸭绿江在哪?战火烧到中朝界河,意味着什么?
S:
T:你们看到了什么?
S:
T:如果那是你们的家园,看到家园被毁,亲人受难,你们有什么感受?
S:
T:新中国的安全受到了严重的威胁,内政受到粗暴干涉,我们家园被毁,我们应该怎么办?S:
T:正如《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中唱得那样,保祖国,卫和平就是保家乡。

当时国内在土改胜利的喜悦中被惊醒,有国才有家。

农民分得了土地,满怀希望的建设他们的家园,如果国家有危险,能不能保住土改胜利的果实,正所谓有国才有家。

所以……
人民群众支持抗美援朝战争。

因此,抗美援朝不仅仅是为了支援朝鲜,更是为了巩固新生政权,维护人民的利益。

是保家卫国的战争。

因此人民志愿组成了哪支队伍?国家作出了什么决策?
是的,我们是出兵了,可是我们面对的是怎样的敌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

美军总兵力近70万人,海军舰艇270艘,飞机1000多架;志愿军既无飞机又无军舰,坦克和大炮也很少,主要的武器是步枪和手榴弹。

面对强大的敌人,我们靠什么还击呢?
T:现在就让我们回到50多年前,感受一下硝烟弥漫的战场吧。

在4号高地,经过多次激战,战友们都牺牲了,弹药也快打光了,就只剩下王成一人。

T:最震撼的是哪个场景?最感动的是哪句话?
S:在那个血雨腥风的年代,他们以一当十以十当百,用信仰诠释着生命的价值用热血书写着精彩的乐章,他们为了国家为了民族的正义事业而献身的崇高精神令后代感怀、让世代敬仰。

T: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大家还看过听过哪些感人的故事,能不能和大家分享一下?
S:
T:大家说的都很好,其实,在朝鲜战场上,象邱少云,黄继光式的英雄还有千千万万,我们能从志愿军身上感受到什么精神?他们被称为最可爱的人。

S:
T:是的,国家人民利益高于一切。

这就是邱少云,黄继光传给我们的民族精神财富。

这是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国际主义精神。

在朝鲜的1000多个日日夜夜,志愿军战士经历了五次大战役,大大小小的战斗无计其数,在上甘岭战役中山川被炮弹、炸弹削平了2米,战后一脚踩下去,竟是足以掩腿的粉末;手抓一把土,里面就有一半是铁屑、弹壳。

弹药的消耗也达到了天文数字,最多的一天高达30万发炮弹,平均每秒就有6发,每平方米的土地上就要承受76枚。

尸堆成山血流成河成为活生生的事实。

美国士兵将上甘岭成为伤心岭、伤肝岭。

当战士们用非凡的胆量和气魄与敌人较量,将战线稳定在三八线附近,这就是新中国的子弟兵。

这就是我们最可爱的人。

当然这场战争结果也在意料之中了(展示1953年7月,美国侵略军被迫签订《朝鲜停战协定》。


T:战争结束后,双方统帅说了这样的话:
我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在没有战胜的协定上签字的将军。

它(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雄辩地证明:
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
T:中国的骄傲在哪里?
S:
T:总结抗美援朝的意义
T:同学们们,让我们一起回忆一下,为了新生的人民共和国,我们的党和政府领导人民展开了哪些巩固政权的斗争?(板书依次打出)战争结束了当我们面对战争的废墟,我们感慨万千,最想说的是什么?珍爱和平,远离战争。

(三)巩固练习:
通过轻松过关:快乐晋级,拓展训练来检测掌握的知识。

面对问题教师适时提出指导。

(四) 巩固小结:在今天和平年代,我们依然也被感动着。

在洪水中、地震中、疾病灾难面前许许多多的中华儿女舍生忘死、救死扶伤。

为国家为民族舍小家顾大家,他们的业绩使山河为之哭泣,大地为之动容,他们是新的时代最可爱的人。

回过头来,看看我们自己,我们不必在烈日炎炎中抢救群众,不必在洪水中抢救伤员,也不必在废墟中艰难挺进,我们的本职工作就是学习,我们在学习中不也需要这种拼搏、顽强的精神吗?让我们成为中华民族光荣传统的传承者吧。

在学习中有恒心、有毅力,最终取得学习上的成功。

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宣誓:
让我们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承者,
为了民族的振兴,
为了祖国的强盛,
为了亲人的企盼,
为了老师的叮咛,
努力奋斗,永不言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