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整理〗《月热点05云南翁丁老寨火灾千年古村落付之一炬解析版》优秀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年2月时政热点专题
云南翁丁老寨火灾:千年部落付之一炬
2021年2月14日17时40分,有着“中国最后的原始部落”之称的云南省临沧市翁丁村老寨不幸遭遇火灾,明火虽已于当晚被全部扑灭,但百余户房子只剩几户未被烧毁。

翁丁老寨有四千多年的历史,是我国保存最完整的佤族村落,也是中国部落文化“最后的活体”,如今毁于一旦,不仅当地居民失去了家园,民族文化“活化石”也就此陨灭。

在人类数千年的历史长河里,世界各地的人们利用自然环境和他们的勤劳智慧,创造了不同的聚落,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聚落文化,给后人留下了许多宝贵的遗产。

这些聚落与当地自然环境融为一体,从不同角度记录了当时的历史、政治、文化、民俗等信息,是我们了解当时人们生活情况的一部活的“百科全书”。

如何保护好聚落中有价值的纪念地、建筑群和遗址,处理好聚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是全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

可结合聚落的类型、聚落与环境的关系、聚落的发展与保护等方面考查。

1聚落的类型
乡村和城市,统称聚落。

乡村一般规模较小,主要有农村、牧村、渔村等不同类型。

居住在乡村的人们一般从事耕作、放牧、捕鱼等生产活动。

城市规模较大,居住在城市里的人们主要从事工业、服务业等工作。

由于劳动生产方式的差异,乡村和城市的景观有较大差异。

2聚落与环境
(1)影响聚落形成和发展的条件:地形、气候、水源、土壤、资源、交通等。

地形:平原地区,聚落呈团块状,沿河流、山麓、谷地的聚落呈条带状。

河流:河流中下游平原地区或河口、沿海地区,聚落分布比较密集(密集/稀疏)。

气候:如图所示,西亚阿拉伯半岛上的传统民居具有墙厚、窗小的特点,主要是为了适应当地热带沙漠气候,东南亚热带地区乡村聚落常见双层竹楼或木楼,主要是为了适应当地热带季风气候。

(2)聚落的发展与保护
为了保护有文化特色的传统聚落,世界上有许多聚落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如:法国巴黎塞纳河沿岸、意大利水城威尼斯、山西省平遥古城、云南省丽江古城、安徽皖南古村落(西递、宏村被誉为“桃花源里人家”、“中国画里的乡村”)、澳门历史城区等。

(原创)2021年2月14日17时40分,有着“中国最后的原始部落”之称的云南省临沧市翁丁村老寨不幸遭遇火灾,明火虽已于当晚被全部扑灭,但百余户房子只剩几户未被烧毁。

下图为翁丁老寨火灾前的照片,观察照片,回答下列各题。

1与城市相比,翁丁老寨
A规模较大B居民主要从事农业C高楼林立,道路纵横D有众多的工厂、商场
2 “翁丁”在佤语中的意思是云雾缭绕的地方,其传统民居的风格与当地自然环境融为一体,下列对此理解有误的是
A当地森林茂密,房屋为全木结构B当地降水充沛,屋顶陡峭便于雨水排泄
C当地空气湿度大,双层结构利于防潮D当地冬季寒冷,窗户较大便于室内采光
3 翁丁老寨作为中国最后的原始部落,如今因大火毁于一旦令人痛惜。

下列对于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聚落的态度,可取的是
A.全部拆掉后改建现代建筑B.坚决不拆
C.只要能带来大量经济效益,就可以拆D.根据实际情况,有选择地进行保护和改造
【答案】;;
【解析】
1本题考查乡村和城市的区别。

翁丁老寨属于乡村,规模较小,没有高楼,工厂和商场,居民主要从事农业,故选B。

2本题考查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翁丁老寨位于云南,属于亚热带和热带季风气候,气温高,降水多。

据图可知,翁丁民居窗户较小,可以减少阳光照射进室内。

故选D。

3本题考查传统聚落的保护。

在城市建设和发展中,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民居注意保持旧城基本格局和原有风貌,重要的古建筑、园林和特色街区得到了保护和修缮。

世界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的传承,不能全部拆除;要根据实际情况,有选择地进行保护和改造,故答案选D。

下图是“浙江省某地的地形剖面与人口、聚落分布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4.影响图中四个区域人口和聚落分布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气候B.土壤C.植被D.地形
5.据图可以推测()
A.图中①②地区聚落稀少,多呈团块状分布B.图中④地区聚落密集,多呈团块状分布
C.图中①地区人口密度小,但聚落规模较大D.图中④地区人口密度大,但聚落规模较小
【答案】4.D;5.B
【解析】
4.由图可以看出,图中反映四个区域的人口和聚落分布与海拔高度呈反比,海拔越高、人口和城市越稀疏,相反,海拔越低,人口和城市越密集,反映了地形对人口和聚落的影响,故选D。

5.图中①②地区聚落稀少,受地形的影响,多呈点状,故A错误。

图中④地区处于平原,聚落密集,多呈团块状分布,故B正确。

图中①地区人口密度和聚落的规模都小,故C错误。

图中④地区人口密度和聚落的规模都很大,故D错误。

故选B。

下图为《清明上河图》的一部分,反映了北宋都城汴梁(今河南开封)的繁华风貌。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6.图中景观反映的是()
A.城市聚落B.工业生产C.乡村聚落D.农业生产
7.由图中景观可推断当时该地()
A.水运发达B.商业落后
C.水流湍急D.全年少雨
【答案】6.A;7.A
【解析】
6.由图,图中没有显示农业生产,C、D错误。

图中没有显示工业生产,仅仅是航运和商业,这是城市聚落景观,B错误,A正确。

故选A。

7.由图中航运可知,该地水运发达,A正确,C错误。

图中人群密集,商贩众多,说明该地商业繁荣,B错误。

图中反映不出当地的气候,D错误。

故选A。

下图为我国某地聚落景观,当地居民以茶树种植为主业。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8.该景观的聚落形式及判断理由是()
①城市②乡村③从事农业生产④从事非农业生产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9.该聚落景观反映了当地气候的主要特点是()
A.降水丰富B.终年寒冷C.降水稀少D.终年炎热
【答案】8.C;9.A
【解析】
8.由图可知,该景观为低矮分散的房屋为主,主要从事农业生产为主,②③正确。

城市的建筑特点是高大且密集,主要从事非农产业,①④错误。

故选C。

9.由图可知,该地区植被茂密且以茶树种植为主,主要位于我国南方地区,降水丰富,A正确。

终年寒冷的地
区主要位于两极地区,A错误。

降水稀少的地区主要位于回归线西岸和内陆、中纬度内陆地区和两级地区等,C错误。

终年炎热的地区主要位于热带地区,D错误。

故选A。

读图,“世界部分区域年内各月气温与降水量图”和“某地民居图”,完成下面小题。

10.图中①图表示的气候类型是()
A.热带雨林气候B.热带草原气候
C.热带季风气候D.热带沙漠气候
11.有关图中②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地位于南半球B.该气候分布在热带C.该地冬季多雨D.该地夏季多雨
12.民居与当地气候关系密切。

图中③图所示民居反映的气候特点是()
A.高温多雨B.终年严寒C.温和湿润D.炎热干燥
【答案】10.A;11.C;12.A
【解析】
10.读图可知,图中①图表示气候特征是是全年高温多雨,由此判断该地的气候类型是热带雨林气候。

故根据题意选A。

11.读图②可知,该地的气温特点是夏季炎热,冬季温暖,降水特点是冬季多雨,夏季少雨。

7月份气温最高,所以是北半球。

分布在亚热带。

根据题意可知,ABD不正确,C正确。

故选C。

12.读图可知,图中民居是二层的木楼,人住在上层,主要是为了通风防潮,反映了当地高温多雨的气候特征。

故根据题意选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