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第三章细胞的基本结构第四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阶段达标检测新人教版必修1(2021年整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第三章细胞的基本结构第四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阶段达标检测新人教版必修1
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第三章细胞的基本结构第四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阶段达标检测新人教版必修1)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第三章细胞的基本结构第四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阶段达标检测新人教版必修1的全部内容。
第三章细胞的基本结构第四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下图为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示意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a指磷脂分子的尾部,具有疏水性
B.c指磷脂分子的头部,具有亲水性
C.糖蛋白在细胞膜的内外侧均有分布
D.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与b的种类和数量有关
解析:磷脂是由甘油、脂肪酸和磷酸组成的,其“头"部c是亲水端,“尾”部a是疏水端。
细胞膜为细胞的边界,在细胞膜的外侧分布着具有识别作用的糖蛋白,而在细胞膜的内侧没有糖蛋白分布.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这与细胞膜上b的种类和数量有关。
答案:C
2.科学家在细胞膜成分和结构的探索过程中,运用了假说,学习了“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一节后,某同学做出如下比喻,其中欠妥的是( )
A.罗伯特森静态的三维结构比作“三明治”或“三合板”
B.细胞膜流动镶嵌模型比作“枣糕”如图1所示
C.细胞膜流动镶嵌模型比作“正在煮着的粥”如图2所示
D.细胞膜外表面的糖蛋白比作“信号接收塔”
解析:“枣糕”是静态的,不具流动性,把它比作流动镶嵌模型,不妥当。
答案:B
3.下列各项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是( )
①叶绿体②线粒体③内质网④高尔基体
⑤核膜⑥液泡
A.①②③B.①②⑤
C.①②⑥ D.①②④
解析:线粒体、叶绿体是具有双层膜的细胞器,核膜也具有双层膜,因此,具有双层膜的结构应包括线粒体、叶绿体以及核膜。
答案:B
4.人、鼠细胞融合实验,是用带有不同荧光染料的抗体标记两种细胞的膜蛋白,一段时间后两种膜蛋白能在杂种细胞膜上均匀分布形成嵌合体。
如图是相关实验记录,据此不能得到的结论是()
A.温度增加到15 ℃以上,膜的流动性发生改变
B.该实验证明膜蛋白能够运动
C.图中数据说明融合时间越长形成的嵌合体越多
D.温度对膜蛋白的扩散有影响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温度增加到15 ℃以上嵌合体的百分比迅速增加,而嵌合体的形成依赖于膜的流动性,说明15 ℃以上膜的流动性增强;膜融合后两种染料的膜蛋白能均匀分布,说明膜蛋白能够运动,同时温度高于15 ℃时,膜蛋白的流动性加快;图中数据只能说明温度对嵌合体形成的影响。
答案:C
5.如图为植物细胞部分膜结构示意图,它们分别属于哪一部分,按①②③④顺序依次是()
A.细胞膜、高尔基体膜、线粒体膜、核膜
B.线粒体膜、核膜、内质网膜、高尔基体膜
C.细胞膜、叶绿体膜、线粒体膜、内质网膜
D.叶绿体膜、细胞膜、线粒体膜、核膜
解析:细胞膜为单层膜,而叶绿体膜、线粒体膜、核膜都为双层膜结构,但线粒体内膜的某些部位向线粒体的内腔折叠形成嵴,核膜上有许多核孔。
答案:D
6.下列结构中,必须用电子显微镜才能看得到的结构是( )
A.液泡和叶绿体B.基粒和核孔
C.细胞核和染色体D.细胞壁和细胞膜
解析:光镜下可见的结构为显微结构,如细胞壁、细胞核、核仁、染色体、纺锤体、叶绿体等。
答案:B
7.如图表示某细胞部分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这只能是一个动物细胞的细胞核
B.该结构在真核细胞中都具有一个
C.甲表示核仁,与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D.甲是细胞中最显著的细胞器
解析:动物细胞核与植物细胞核在结构上没有本质的差异;在动物的肌肉等结构中的细胞内可能不只有一个细胞核;甲表示核仁,它与核糖体的形成有关;核仁不是细胞器。
答案:C
8.关于选择透过性膜和半透膜的关系,正确的说法是()
①具有半透性一定具有选择透过性
②具有选择透过性一定具有半透性
③活的生物膜才具有选择透过性
④只有活的生物膜才具有半透性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半透膜是指能使小分子通过,大分子不能透过的膜结构;选择透过性膜是指具有选择透过性,对同样大小的分子也具有选择性的膜,只有活细胞膜才有选择透过性膜。
答案:C
9.如图为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若图示为肝细胞膜,则尿素的运输方向是n→m
B.细胞间的识别、免疫、信息传递与4有密切关系
C.适当提高温度将加快2和3的运动速度
D.图中4的基本组成单位为氨基酸
解析:先要知道各部分名称:1为多糖,2为蛋白质,3为磷脂双分子层,4为糖蛋白。
由于多糖位于m侧,所以m侧为细胞的外侧,n侧为细胞的内侧。
代谢废物尿素在肝细胞内产生后,要运出细胞;图中4为糖蛋白,其基本组成单位为氨基酸和葡萄糖。
答案:D
10.如图表示一种物质的跨膜运输方式,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该膜中载体蛋白也能运输蔗糖
B.碘以该方式进入海带细胞
C.该方式不会出现饱和现象
D.该方式发生在被运输物质从高浓度到低浓度时
解析:由图示信息可知,该物质的运输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不消耗能量,是被动运输。
载体蛋白具有专一性,运输葡萄糖的不能运输蔗糖;碘进入海带细胞属于主动运输;协助扩散受细胞膜上载体蛋白数量的影响,也有运输的饱和现象;协助扩散是顺浓度梯度运输。
答案:D
11.某位科学家用活细胞做了许多张连续切片,在电镜下观察这些切片后,画出了一个综合图,如图所示,有理由认为这一细胞不是()
A.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
B.进行呼吸作用的细胞
C.真核细胞
D.植物细胞
解析:仔细观察图可以发现,此细胞有核膜,即有成形的细胞核,为真核细胞;有线粒体,能进行呼吸作用;有细胞壁及大液泡,为植物细胞。
但没有叶绿体,故此细胞不进行光合作用.答案:A
12.如图表示物质进入细胞的四种方式,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温度只影响图中②和③过程的速率
B.吞噬细胞通过④过程吞噬病原体
C.小肠上皮细胞吸收乙醇的方式是①
D.K+进入细胞的方式是③
解析:图中的①②③④过程分别表示自由扩散、协助扩散、主动运输以及胞吞。
温度影响细胞膜的流动性和蛋白质的活性,因此对①②③④过程均有影响,A错误。
乙醇进入小肠上皮细胞的方式为①自由扩散,K+进入细胞的方式为③主动运输,吞噬细胞通过胞吞过程吞噬病原体,B、C、D正确。
答案:A
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共40分)
13.(14分)如图是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细胞属于________细胞,判断依据是此细胞具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填细胞器或细胞结构的名称)。
动物的一般体细胞与该细胞相比,特有的结构是________。
(2)该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是________。
(填标号)
(3)细胞进行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主要由[]________供给,该结构的主要功能是进行________.
(4)为研究细胞内各种组成成分及其功能,需将细胞器分离。
分离细胞器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
解析:(1)据图知,该细胞有[2]细胞壁、[4]叶绿体、[14]液泡,属于植物细胞,动物的一般体细胞与该细胞相比,特有的结构是中心体。
(2)线粒体(图中11)和叶绿体(图中4)具有双层膜结构。
(3)[11]线粒体是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氧化分解有机物,为细胞进行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4)将细胞匀浆放入离心管中,用高速离心机在不同的转速下进行离心,利用不同的离心速度所产生的不同离心力,就能将各种细胞器分离开,这是分离细胞器常用的方法--差速离心法.答案:(1)植物 2 细胞壁 4 叶绿体14 液泡中心体(2)4、11 (3)11 线粒体有氧呼吸(4)差速离心法
14.(14分)甲图为细胞内质网结构局部放大模式图,乙图为分泌蛋白从合成到排出细胞的全过程。
请回答相关问题:
(1)图示产生的物质可以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举二例)。
(2)乙图中①②③④均代表细胞的某种结构,它们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3)分泌蛋白从合成到排出细胞的过程,体现了生物膜结构具有________的特点。
解析:解题时,首先要根据甲图和乙图及生物膜系统分析分泌蛋白的形成过程,得出题中与分泌蛋白的形成过程有关的相应结构的名称与所起作用。
消化酶、抗体、部分激素都属于分泌蛋白。
乙图中①为内质网,②为高尔基体,③为囊泡,④为线粒体。
分泌蛋白以胞吐的方式排出细胞,体现了生物膜结构具有一定的流动性的特点。
答案:(1)胰蛋白酶、抗体
(2)内质网高尔基体囊泡线粒体
(3)一定的流动性
15.(12分)如图一所示是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及物质跨膜运输示意图,其中离子通道是一种通道蛋白,通道蛋白是横跨细胞膜的亲水性通道,允许适当大小的离子顺浓度梯度通过,①②③④代表物质运输方式.图二表示物质通过膜运输的速率(纵坐标)随环境中O2浓度的变化。
请仔细观察图示回答有关问题。
(1)“脂溶性物质易透过生物膜,不溶于脂质的物质不易透过生物膜"这一事实证明组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中有图一中所示的[ ]________。
(2)鲨鱼体内能积累大量的盐,盐分过高时经②途径及时将多余的盐分排出体外,那么其跨膜运输的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蟾蜍心肌细胞吸收Ca2+、K+方式相同,若用呼吸作用抑制剂处理心肌细胞,则Ca2+、K+等物质吸收均受到显著的影响,其原因是__________。
若对蟾蜍的离体心脏施加某种毒素后Ca2+吸收明显减少,但K+的吸收不受影响,最可能的原因是该毒素抑制了图一中所示的转运Ca2+的[]________的活动。
(4)图二与图一中的________代表的物质运输方式一致.图中曲线出现BC段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支架是磷脂双分子层,磷脂分子的特点是允许脂溶性物质通过。
(2)通过离子通道进出细胞的物质是顺浓度梯度且不需要能量,因此是协助扩散。
(3)心肌细胞对Ca2+、K+的吸收方式为主动运输,主动运输与载体蛋白和细胞产生的能量有关,能量的产生与呼吸作用有关。
呼吸作用抑制剂处理心肌细胞,使心肌细胞能量产生减少,影响心肌细胞对Ca2+、K+的吸收。
对心脏施加某种毒素后Ca2+吸收明显减少,而K+的吸收不受影响,应排除毒素使细胞产生的能量减少,因为能量的减少会影响所有主动运输的物质,故只能影响的是Ca2+的载体蛋白。
(4)由图一知④代表的物质的运输需要载体蛋白和能量,故为主动运输,则BC段物质运输速率不变应与载体蛋白数量及能量有关。
答案:(1)甲磷脂双分子层
(2)协助扩散
(3)缺少能量乙载体蛋白
(4)④载体蛋白的数量是有限的,能量的供应也是有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