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2断块聚合物驱数值模拟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庄2断块聚合物驱数值模拟研究
李春颖;张志全;林飞
【摘要】江苏油田庄2断块高含水期存在注水开发效果差,经济效益低等问题,依靠注水开发方式和传统的水动力学调整措施,难以有效改善目前的开发状况.针对先导试验区构造储层特征和油藏开发动态特征,运用聚合物驱开发数值模拟评价方法,研究了注入浓度、注入速度、注入段塞、注入方式等参数对聚合物驱开发效果的影响,优选出最佳方案,并对驱油效果进行预测和评价.结果表明,最佳的注聚方案为采用二级段塞的注入方式(0.075 PV×2 000 mg/L +0.26PV×1 500 mg/L),注入速度为0.07 PV/a,预计提高采收率5.95%.
【期刊名称】《当代化工》
【年(卷),期】2016(045)008
【总页数】4页(P1831-1833,1836)
【关键词】聚合物驱;油藏数值模拟;方案优化
【作者】李春颖;张志全;林飞
【作者单位】长江大学,湖北武汉430100;长江大学,湖北武汉430100;长江大学,湖北武汉4301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E357
通过江苏油田适用的三次采油技术评价,适合化学驱的油藏储量有5 217×104t,化学驱是江苏油田三次采油提高采收率的主攻方向之一[1,2]。
目前,庄2断块已
进入注水开发末期,含水91%,采出程度23.24%,各方面技术经济指标都表明水驱开发效果变差,经济效益低,进一步挖掘剩余油潜力难度较大,为改善开发效果,可通过化学驱技术提高油藏采收率[3~5]。
研究区块断块构造封闭,储层分布稳定,主力砂体连通性好,储层非均质性强,井网相对完善,注采对应关系好,具有一定剩余油潜力,能够满足聚合物驱注入要求[6]。
本文利用Eclipse软件对庄2断块聚合物驱注入浓度、注入段塞、注入速度、注入方式等注入参数进行数值模拟优化设计,推荐出最优的聚合物驱方案。
针对目标区油藏具体情况,建立了不等距的角点立体网格模型,设置全油藏平面网格系统为:X方向161个节点,Y方向69个节点,平面网格数为11 109个,总网格节点约为161×69×31=34.437 9万个。
平面上根据井距大小将网格步长设计为20 m ×20 m,纵向上根据地质分层将目标区的4个砂层组细分为16个砂层,并根据油藏的储层物性及生产特征,将16个砂层定为16个模拟层。
为精细模拟生产动态历史,确定模拟时间步长为1个月。
油藏数值模拟基本参数见表1。
2.1 聚驱目标区选择及注聚井网确定
在选择注聚目标区时主要考虑剩余油较富集,井网相对完善,储层连通性好的地区[7~9],庄2断块层系原生裂缝和人工压裂缝复杂,不适于聚合物驱替;层系潜力区面积小,连片性差;而层系连片性好,能形成注聚井网。
因此选择庄2断块
E2f11层系为注聚目标区,包括三个主力小层和
对层系的三个主力小层进行井网调整,调整井网大多为不规则五点井网,包括13口注聚井,5口注水井和28口生产井。
注采井距为150~250 m,多向对应率为40.9%,聚驱井网控制E2f11地质储量105×104t,孔隙体积200×104m3。
2.2 注入浓度优化
固定注入段塞0.195 PV,计算了注入浓度为500、1 000、1 500、2 000、2 500 mg/L的5个方案,计算结果见图1。
由图1可知,随聚合物注入浓度的增加,提高采收率的值逐渐增加,而吨聚增油
量下降,这是由于聚合物注入浓度越高,地下驱替相溶液的粘度越高,利于控制流度,同时改善流度比的力度更大,含水下降越明显,但转后续水驱后,含水回升又变快。
综合指标在注入浓度为1 500 mg/L时效益最好,因此推荐现场注入浓度采用1 500 mg/L。
2.3 注入时机优化
固定注入浓度1 500 mg/L,注入段塞量0.195 PV,共计算了注入时含水率为71.3%、75%、77.5%、80%、82.5%、85%、87.5%、90%八个方案,见图2。
由图2可以看出,随着油藏含水率的增加,注聚合物驱效果变差。
在中高含水期,随着原始含水率的增加,聚驱效果缓慢变差;当油藏含水超过80%后,随着含水
增加,聚驱效果降低幅度增大,因此为保证矿场实施最大效益,建议在含水不高于80%时注入聚合物。
2.4 注入段塞优化
固定注入浓度1 500 mg/L,共计算了注入段塞为0.195、0.26、0.325、0.36、0.39、0.455、0.52 PV七个方案。
从数模计算方案的含水变化看,一定聚合物浓
度下,各方案的见效时间一样,基本没有早晚之分,含水最低点的值相差也不大,但段塞尺寸越大,含水下降漏斗越宽,含水回升相对越慢(图3)。
从图3可以看出,随着注入段塞量的增加,提高采收率值逐渐增加,但当注入段
塞大于0.36 PV时,提高采收率值上升速度减缓,综合指标也随着段塞量的增加
而变差,为保证矿场实施最大效益,选取拐点的段塞量0.36 PV为最优注入段塞。
2.5 注入速度优化
固定注入浓度1 500 mg/L,注入段塞0.36 PV,分别对0.055、0.06、0.065、0.07、0.075PV/a、0.08 PV/a的六个注入速度进行数值模拟优选,优化结果见图4。
由图4可知,随着注入速度的增加,聚驱效果变好,但当注入速度达到0.07 PV/a 时,再增大注入速度,对提高采收率的影响不大。
结合现场的实际注入能力,推荐注入速度采用0.07 PV/a。
2.6 注入方式优化
根据注入浓度、注入段塞和注入速度优化的结果,在总量540 PV·mg/L保持不变的情况下,设计了包括一级段塞和二级段塞等五种注入方式,优选结果如表2所示。
由表2可知,这五种注入方式对提高采收率的影响相差不大,考虑现场操作和地
面工艺设计等因素,选择第3种注入方式,即主段塞为0.26 PV,注入浓度保持在1 500 mg/L,同时设置一个0.075 PV的前置牺牲段塞,注入浓度为2 000 mg/L,预计提高采收率5.95%。
2.7 聚合物驱推荐方案
综合各注入参数的数值模拟优化结果,推荐庄2断块聚合物驱油的方案为:矿场
注聚总用量540 PV·mg/L,注入速度为0.07 PV/a,采用二级段塞的注入方式(0.075 PV×2 000 mg/L+0.26 PV×1 500 mg/L),共注入时间1 877 d,需要聚合物干粉总量1 271 t。
预测井网调整+聚合物驱后累计增油15.5×104t,聚驱
提高采收率5.95%,见图5-图7。
庄2断块已经进入高含水期,开发效果变差,为此应尽快探索聚合物驱油技术在
江苏油田应用的可行性,减缓中低渗高含水油藏递减,恢复老油田生机。
通过对聚驱段塞尺寸、段塞浓度、注入速度、注入量等各项指标的数值模拟优化,优选出了油藏最佳注聚方案,即年注入速度为0.07 PV,注入方式采用二级段塞。
预测聚合物驱后累计增油15.5×104t,提高采收率5.95%,吨聚合物增油48.4 t/t。
【相关文献】
[1]冈秦麟.高含水期油田改善水驱效果新技术[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9.
[2]杨承志.化学驱提高石油采收率[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9.
[3]沈平平,俞稼镛.大幅度提高石油采收率的基础研究[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1. [4]王宏伟,李景禄.喇嘛甸油田特高含水期油田开发理论与实践[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3.
[5]陈文华.提高油田开发效果的途径[J].石油勘探开发情报,1991(3):61-64.
[6]胡博仲.聚合物驱采油工程[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7:1-60.
[7]邵红云,陈雷,李林辉.胜利油田注聚区块深调防窜技术研究与应用[J].断块油气田,2005,12(1):81-84.
[8]俞力.预交联聚合物调整吸水剖面研究与应用[D].中国石油大学,2008.
[9]D.Moffitt.Application of Freshwater and Brine Polymer Flooding in the North Burbank Unit,Osage County,Oklahoma[C].SPE Reservoir Engineering,may 1993:128-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