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藏戏》名师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第4课藏戏
内容分析
《藏戏》一文采取总-分-总的结构形式介绍了藏戏的行程及艺术特色,围绕藏戏的特点,从藏戏的起源、面具、舞台形式、演出方式等方面进行介绍,让读者对藏戏有基本认识和了解,同时感受到藏戏所折射出的地域文化特色和艺术魅力。

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
人文主题:民风民俗
阅读训练要素:了解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藏戏的。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默读课文,了解藏戏的特色和形成过程。

过程与方法
通过读课文,体会藏戏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传统文化的艺术魅力。

教学重难点
了解藏戏的特色和形成过程,体会藏戏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媒体选择
图片
教学活动
合作学习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观看戏剧视频,感受丰富的戏曲种类。

听一听,看一看,你能说出这些戏曲的名称吗?
2.了解藏戏。

【人文主题训练】
祖国不仅有丰富多彩的节日习俗,还有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

生活在我国西南部青藏高原上的藏族,就是一个古文化十分发达的民族。

那里的人们所创造的举世瞩目的藏戏艺术神奇独特、灿烂辉煌,有着1300多年的历史,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最久远的戏剧之一。

藏戏剧种、流派众多,表演形式富有民族特色,音乐唱腔韵味隽永,面具服饰五彩缤纷。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领略历史悠久、深受藏族人民喜爱的藏戏吧!(板书:藏戏)
3.全班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直观的画面,精当的语言介绍,激起学生了解藏戏的兴趣和主动学习课文的欲望。

二、整体阅读,初步感知
1.阅读课前导语,明确自读要求。

2.默读课文,注意默读速度。

边读边画出文中不懂的词语,利用工具书或者联系上下文理解其意思。

3.同桌相互交流自己不懂的词语。

4.指名分享。

5.速读课文,思考: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藏戏的?
读后交流、梳理:作者是从藏戏的形成和藏戏的艺术特色两个方面来讲的。

6.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中哪些自然段讲了藏戏的形成?哪些自然段介绍了藏戏的艺术特色?
7.指名汇报:第4~7自然段讲藏戏的形成,第8~18自然段讲藏戏的艺术特色。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速读文本,相互交流,初步了解作者的写作思路,感知课文的大概内容。

三、朗读课文,了解藏戏的特点
1.读第一部分(第1~3自然段),初步了解藏戏的特点。

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呢?
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在演出时是没有舞台的呢?
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一部戏可以演出三五天还没有结束的呢?
(1)自由读前三个自然段,说说你读出了什么。

预设一:藏戏有三个突出特点——戴着面具演出、没有舞台、演出三五天不结束。

预设二:连续三个排比式的反问句,更加突出了藏戏的特点,其中还洋溢着民族自豪感。

教师总结藏戏的特点:戴着面具演出、没有舞台、演出三五天不结束。

(2)学生自由读第1~3自然段。

(3)指名学生读,要求用自豪的语气读。

2.读课文第三部分(第8~17自然段),具体了解藏戏的艺术特色。

【阅读要素训练】
(1)戴着面具演出。

①默读第8~14自然段,了解藏戏中面具的特点。

②结合具体的面具,说一说每种颜色分别象征着什么。

(2)藏戏演出没有舞台。

自由读第15、16自然段,结合“不要……不要……不要……只要……”来体会藏戏的一个重要特征——以广阔的大自然为背景,道具更是简陋到了极点。

(3)一部戏要演三五天。

默读第17自然段,说说藏戏中一部戏要演三五天的原因。

(4)你想看藏戏吗?为什么?
3.师生合作读,感受藏戏的特点和前后呼应的表现手法。

(1)师读: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呢?
生读:第8~14自然段。

(2)师读: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在演出时是没有舞台的呢?
生读:第15、16自然段。

(3)师读: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一部戏可以演出三五天还没有结束的呢?
生读:第17自然段。

(4)师生合读:第18自然段。

(5)对照开头,体会写法:说一说这样开头有什么好处。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交流分享,深切感受藏戏的艺术魅力,抓住文章重点,感受文章丰富多彩、生动传神的语言风格。

四、自主研读,了解藏戏的形成过程【阅读要素训练】
1.自由读第4~7自然段,思考藏戏是怎样形成的,试着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2.指名说藏戏的形成过程,其他同学认真听,听后提出需要补充的内容。

3.唐东杰布的传奇故事有哪些神奇色彩?
4.学生交流分享:
(1)以弱抗强的传奇:年轻的僧人→凶险的自然。

结合“数不清的牛皮船被掀翻在野马脱缰般的激流中,许多涉水过江的百姓被咆哮的江水吞噬”一句,从“脱缰、咆哮、吞噬”等词语来体会雅鲁藏布江的凶险。

一个年轻的僧人想为百姓造福,要与天抗争,这是无比勇敢的举动。

(2)创造奇迹的传奇:一无所有→58座铁索桥。

七兄妹组成的藏戏班子,以艺术和善良感召人们,大家由哄笑到献出人力、物力、财力,在江上建了58座铁索桥,从中可以体会到齐心协力、人定胜天的不屈精神。

(3)艺术的传奇:僧人→藏戏的开山鼻祖。

这个仅由7人组成的藏戏班子,开创了一个新的艺术流派,创造了一个深受人们喜爱的剧种。

5.把你的感受带入文中,有感情地读一读吧。

6.小结:这个传奇的故事深深扎根在藏民的心中,唐东杰布不愧为藏戏的开山鼻祖。

时至今日,每一个藏戏剧团都会供奉他的画像。

他接受着一代又一代艺人的膜拜,也让我们顿生敬意。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自主研读重点文段,交流阅读感受,解决阅读重点之一——藏戏的形成过程,促进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

五、拓展提升,课堂小结
1.小结:有着千年悠久历史的藏戏,在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风雨洗礼之后,时至今日,犹如一朵盛开在青藏高原上的雪莲花,深深扎根在西藏人民心灵深处。


族人民通过它歌颂生活中的真、善、美,鞭挞现实生活中的假、丑、恶。

可以说,它是藏族群众的精神寄托,是高原儿女创造的一个艺术珍品。

2.学生欣赏自己喜欢的戏剧。

看完后,和说一说这种戏剧与藏戏的不同之处,并交流自己的感受。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在对比中体会藏戏的独特的魅力,同时激发学生了解地方戏曲的兴趣,从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随堂练习
完成《核心课堂》/《一本好卷》本节课相关内容。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通过朗读,体会传统戏剧艺术魅力。

在教学过程中,先引领学生品读课文,感悟藏戏的特色,体会传统戏剧艺术独特的魅力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让学生根据藏戏特点在课文中找出相应的具体描写这三个特点的自然段。

再通过分角色读、引读等多种方法,让学生领略到藏戏的独特魅力,让学生在充分地朗读的基础上,轻松理解了这部分内容。

合作探究,理解重点内容。

在教学藏戏的形成过程这部分内容时,我努力尝试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主动地去探究课文中蕴含的思想。

给学生创造了参与和表现的机会,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小组的合作性,以及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文本之间的交互作用。

用传奇故事激发学生更多的想象,从而使学生更深刻地了解藏戏的形成。

课后小知识
-------------------------------------------------------------------------------------------------
-
小学生每日名人名言
一句经典名言:
播下一种思想,收获一种行为
播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
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
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

韩愈曾说“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告别我们勤奋带来硕果累累,贪玩使人两手空空。

在学习的道路上,你是要“勤”,还是要“嬉”,呢?值得你去深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