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下册《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教学设计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教课方案1
学习目标:
1.默读全文,认识青藏铁路是一条如何的铁路,建设者在修建中碰到了哪些
困难。
2.有感情的朗诵课文,感觉建设者对修建铁路和西部大开发的满腔热忱。
3.认识本课 14 个生字,收集和沟通青藏铁路和西部大开发的有关资料。
学习要点:
认识青藏铁路是一条如何的铁路,建设者在修建中碰到了哪些困难,感觉新
一代建设者碰到的困难以及战胜困难的艰巨与坚强毅力。
学习难点:理解冰碴子、冻土区、高原缺氧、混凝土发射等术语的含义。
课时安排: 1 课时
教课准备:青藏铁路有关资料图片,西藏风光短片、课件。
教课过程:
一、《天路》引读
1.师:同学们,听过《天路》这首歌吗?它深情歌唱了铁路工人修建青藏铁路
的动人事迹。
来,跟着这悦耳的歌声,我们一同来认识一下青藏铁路。
(播放《天路》配乐的青藏铁路施工画面)
2.师:这就是青藏铁路, 1958 年,在毛主席的关心下动工,但是半个世纪过
去了,这条铁路还没有进入西藏,直到今日,西藏依旧是中国唯一不通铁路的省份。
这究竟是为何?是什么困难阻拦了这条铁路的行进?请同学们跟着筑路工人走进青
藏铁路施工现场,高声朗诵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边读边想画面,你看到了
什么?你感觉到了什么?(学生自由朗诵课文,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
二、初读感觉
1. 指名学生朗诵课文,检查个别难读的字音能否读准。
如械(xi è),不读 ji
è“狰狞”读准后鼻韵。
2.师:读着课文,想着青藏铁路的施工画面,你忧如看到了什么?你内心有
什么感觉?(学生自由沟通)
1 / 5
3.师:这是一条困难的铁路,(师生增补资料,联合看屏幕上的青藏铁路表示图:青藏铁路要经过海拔 4767 米的昆仑山,要经过海拔 4000 米以上的世界屋
脊青藏高原,全长 1142 公里,要经过 550 公里的永久性冻土区。
解说冻土区:一年四时覆盖着坚硬的冰,有些坚冰厚度达一百多米,是高原地域修建铁路碰到的最大难题。
)而风火山是最难的难题,但是最后,这只巨大的拦路虎却一次次
低下了傲慢的头。
4.(屏幕出示句子:“这只巨大的拦路虎一次次低下了傲慢的头。
”)你们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
(1)为何说风火山是只巨大的拦路虎?(由于这里有三大难关:多年冻土区,恶劣天气,极度缺氧)
(2)为何风火山一次次低下了傲慢的头?①由于科技人员找到
了发射混泥土的最正确温度,制服了冻土区。
②由于青年突击队
员顶住了恶劣的天气,持续坚强的工作。
③由于科技人员建起大
型制氧站,攻陷了极度缺氧难关。
(3)你们说这是一批什么样的建设者?(英勇的、坚毅的、智慧的,不怕
苦不怕累)
(4)是啊,他们确实是一批英勇坚毅、充满智慧的青年突击队员。
你们谁
想成为这样的一名突击队员?我们就请这位突击队员来读1~2 自然段,要读出你们的信心来。
(5)同学们,让我们也象这位突击队员同样“严阵以待” ,准备迎接风火山的挑战。
(齐读 1~3 自然段)
4.师读:“但是,一次次爆破,是根本不行能的事!”
(1)西方的媒体说了然什么?
(2)他们以为不行能,那你们以为可能吗?
(3)我们的青年突击队员是如何把外国人以为不行能的事情变为可能的?
让我们把自己看作中央电视台的一名记者,走进工地,去采访筑路工人攻陷风火山的困难历程。
三、读后采访
1.合作要求:
(1)自己边读边画,抓住要点词句,领会工程的困难和建设者的勇气与智
慧。
(2)依据采访纲要上的问题提示,把自己的同桌看作青年突击队员相互采
访。
(3)按“冻土区”“恶劣天气” 和“极度缺氧” 分红三个事件,做三次报导。
2.采访纲要
(1)你们碰到了什么样的困难?
(2)这些困难给你们造成了什么影响或许结果?
(3)你们是如何战胜这些困难的?
四、现场报导
1.攻破“多年冻土区” 。
(联合看课件中的图)
(1)请某个学生做现场报导,其余人增补评论。
(2)理解“下马威”。
①什么是下马威?②风火山给青年突击队员什么下马
威?③这些下马威可能给工人和工程带来什么危害?
④但是,这全部难得倒我们的筑路大军吗?为何?
(3)是的,由于这群英勇坚毅的青年突击队员心中装着一个坚定的信念: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齐读第 7 自然段)
2.战胜“恶劣天气”。
(联合看课件中的图)
(1)请某个学生做现场报导,其余人增补评论。
(2)想象“乱七八糟”“不胫而走”和“没头没脑”是什么样子。
(3)导读第 8 自然段前 5 句(老师读前半句,学生跟读后半句,重申突出
作用)
(4)看图,想象工人们在这样恶劣的天气眼前可能会如何?
(5)是啊,房屋吹倒了,屋顶掀翻了,头砸破了,脸流血了,冷啊!疼啊!
但是,当队员们想到西藏人们贫穷的日子和急迫的期望,他们咬紧牙关,在内心一遍一遍地呼叫:“把铁路修到拉萨!”(齐读两遍)
3.解决极度缺氧。
(联合看课件中的图)
3 / 5
(1)请某个学生做现场报导,其余人增补评论。
(2)什么是“人浮于事”?为何会人浮于事?
(3)看图,想象工人背着氧气瓶在地道里工作是什么样?
(4)胸闷,头痛,呕吐,四肢无力生命遇到严重威迫,这是多么可怕的难关啊!但是建筑大军硬是让风火山,这只巨大的拦路虎一次次低下了傲慢的头。
为何?他们的成功依赖的是什么?
①是工人们的勇气和毅力。
②是科技人员的智慧。
③是党中央的关心。
④是西藏人们的支持。
(5)由于,“把铁路修到拉萨去” ,是铁路工人的坚毅信心,也是全国人们的共齐愿望。
同学们,带着全国人民的愿望,让我们高声地呼叫出铁路工人的信心。
(齐读 10~11 自然段)
四、总结升华
1.(屏幕出示最后一个句子:青藏铁路这条“铁龙”在不停地向前,向前,拉萨已经遥遥在望)从最后的省略号里,你们读懂了什么?(介绍青藏铁路最新进展:工程进展顺利,全线路基、桥涵、地道等主体工程基本达成,累计铺轨 743 公里,今年年末铁轨将铺到拉萨,明年 7 月进队列车试运转。
届时将开通拉萨至西宁、北京、成都、上海、广州等多条线路,并装备现在世界最豪华的旅
游列车。
到那时,从拉萨乘座火车到北京,仅需48 小时。
)
2.想不想坐上这趟列车去拜见神奇的青藏高原?来吧,跟老师一同踏上这段奇特的天路。
(播放西藏漂亮的风光,配上李娜的《青藏高原》,最后画面定格在一个西藏小女孩站在铁轨边上,瞭望拉萨的方向。
)
3.同学们,为了建设这条铁路, 40 多万各族同胞远离亲人朋友,奋战在这荒芜恶劣的高原,多少年青的生命永久地长眠在皑皑的雪山下,还有多少人奉献着自己的热血和青春,但是正由于有了他们的付出,才可能完全改写西藏不通铁路的历史,西藏才可能真实走向繁华富饶。
4.面对着这样一群铁路工人,你想对他们说什么?(写下来)
附板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