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课 把心交给读者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巴金被鲁迅誉为‚一个有热情的有进步思想的作家,在 屈指可数的好作家之列的作家‛(《答徐懋庸并关于抗 日统一战线问题》)。 1961年出版《巴金文集》十四卷。 ‚文革‛期间曾遭受残酷迫害,还坚持翻译了《往事 与随想》。 ‚文革‛后著有著名的散文集《随想录》和《创作回 忆录》等。 巴金具有世界影响,曾于1982年获意大利‚但丁奖‛, 1983年获法国荣誉勋章,1985年5月美国文学艺术研究 院授予他名誉外籍院士称号。‚巴金星‛ 《家》是影响最大的代表作,曾激动过几代青年读者 的心灵,奠定丁他在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随想录》
• 《随想录》收录巴金先生文 革结束创作的一百五十篇文 章,分为《随想录》《探索 集》《真话集》《病中集》 《无题集》共五集,统称《 随想录》。
《随想录》
• 《随想录》包容了一百五十 篇独立的散文; 它创作 于1978年底至1986年8月,前 后历时八年,是巴金七十四 岁至八十二岁之间写成的;
第三十八课
把心交给读者
巴金
导入新课
• 巴金多次说过他不是文学家,他‚不是 为了做作家才拿起笔来写小说的‛,因 此,他对写作的看法与一般作家不同, 他不考虑自己在文坛上的名声,更不考 虑艺术的永恒,他只求宣泄心中的热情 ,只求他在与读者的交流和沟通中平衡 自己的内心。这是他一以贯之的写作态 度,也是他高尚的敬业精神,今天,我 们一起来赏析他的《把心交给读者》, 感悟他对读者的一片诚挚之心。
巴 金
巴 金
巴 金
巴金的作品
• 1927年初赴法国留学,写成了处女作长篇小说 《灭亡》,发表时始用巴金的笔名。1928年底 回到上海,从事创作和翻译。从1929年到1937 年中,创作了主要代表作长篇小说《激流三部 曲》中的《家》,以及《海的梦》、《春天里 的秋天》、《砂丁》、《萌芽》(《雪》)、 《新生》、《爱情的三部曲》、(《雾》、《 雨》、《电》)等中长篇小说,出版了《复仇 》、《将军》,《神?鬼? 人》等短篇小说集 和《海行集记》、《忆》、《短简》等散文集 。
《随想录》
• 《随想录》这是一部散文合集,是 五部散文的总称; • 《随想录》是一部说真话的大书。 • 《随想录》是一部否定自己,反省 自己,责备自己的忏悔录。 • 《随想录》是一部批评文革,反思 文革的批判书。
《把心交给读者》 题解
• 本文写于1979年2月3日。这篇文章,带 有‚宣言‛的性质。作者在文章开头记 叙了自己和友人黄裳的对话,告诉黄裳 ,他要把《随想录》当作遗嘱来写,他 要把心交给读者。正是在这篇文章里, 作者满怀深情地回忆到自己在1927年的 巴黎生活,一个又一个地提到他所敬重 的法国伟人卢梭、伏尔泰、雨果、左拉 ,而他特别强调伏尔泰、左拉为冤屈者 发出抗议之声的举动。
巴 金

巴金(1904~ 2005)现、当 代作家。原名 李尧棠、字芾 甘,笔名佩竿 、余一、王文 慧等。四川成 都人。
作者简介
• 巴金(1904-2005),中国现、当代作家。原名 李尧棠,四川成都人。生于官僚地主家庭。曾 受‚五四‛运动影响,1923年冲破封建家庭樊 笼到上海,南京求学。1927年初赴法国留学, 处女作长篇小说《灭亡》发表时始用巴金的笔 名。1928年底回到上海,从事创作和翻译.从 1929早到1946年中,创作了主要代表作长篇小 说《激流三部曲》、《爱情的三部曲》、《抗 战三部曲》等中长篇小说,还创作了许多短篇 小说、散文、游记、童话等。
《随想录》
• 《随想录》是巴金晚年创作的一部杂文集 ,巴金直面‚文革‛带来的灾难,直面自 己人格曾经出现的扭曲。他愿意用真实的 写作,填补一度出现的精神空白。他在晚 年终于写作了在当代中国产生巨大影响的 《随想录》,以此来履行一个知识分子应 尽的历史责任,从而达到了文学和思想的 最后高峰。
《随想录》
• 对事业的执着 ----敬业精神。
总 结
• 巴金这位忠于人生、忠于艺术 的作家在字里行间告诉我们: 每个人都应该敬业,都应该拥 有敬业精神。把工作当事业, 把事业当追求,把大事干对干 好,把小事做精做细。
谢谢!
• 《随想录》堪称一本伟大的书。这是巴 金用全部人生经验来倾心创作的。没有 对美好理想的追求,没有对完美人格的 追求,没有高度严肃的历史态度,老年 巴金就不会动笔。他在《随想录》中痛 苦回忆;他在《随想录》中深刻反思; 他在《随想录》中重新开始青年时代的 追求;他在《随想录》中完成了一个真 实人格的塑造。
《把心交给读者》 题解
• 在这样的回顾中,巴金开始了自我 解剖的工作。毫无疑问,如果没有 这种历史关联,巴金是不可能对自 己身上曾经有过的软弱、人云亦云 、违心地批判自我和批判友人等, 有那么深深的内疚和痛苦。
内容分析
• 我的文章是写给多数人读的 。我永远说我自己想说的话 ,我永远尽我在暗夜里呼号 的人的职责。 • 对事业的态度 ----敬业精神。
内容分析
• 独立思考——把心交给读者——讲 真话,它们成了《随想录》不断出 现的自白。清醒的自我忏悔意识, 使巴金率先提出了诸多至今看来仍 不乏生命力的思想命题。
• 对事业的态度 ----敬业精神。
内容分析
• 文章开头记叙巴金和友人黄裳的 对话,巴金告诉黄裳,他要把《 随想录》当作遗嘱来写,Fra bibliotek要把 心交给读者。
《随想录》
• 巴金写《随想录》的出发点非常明确, 就是要对‚文化大革命‛作出个人的反 省,正如他在后来所写的《随想录》合 订本新记中说的:‚拿起笔来,尽管我 接触各种题目,议论各样事情,我的思 想却始终在一个圈子里打转,那就是所 谓十年浩劫的‘文革’。……住了十载 ‘牛棚’,我就有责任揭穿那一场惊心 动魄的大骗局,不让子孙后代再遭灾受 难。‛
巴金的作品
• 抗日战争爆发后,巴金在各地致力 于抗日救亡文化活动,编辑《呐喊 》、《救亡日报》等报刊,创作有 《家》的续集《春》和《秋》,长 篇小说《抗战三部曲》(又名《火 》),出版了短篇小说集《还魂草 》、《小人小事》,散文集《控诉 》和《龙?虎?狗》等。
巴金的作品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巴金曾任全国文联副 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主席、中国笔会中心主席 、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并主编《收获》杂志 。 • 出版有短篇小说集《英雄的故事》、报告文学 集《生活在英雄们中间》、散文集《爝火集》 、散文小说集《巴金近作》、随笔集《随想录 》五集,以及《巴金六十年文选》、《创作回 忆录》等多种。
巴金和他的作品
关于散文集《随想录》
• 巴金与1978年底在香港《大公报》开辟了《 随想录》专栏,此后历时八年,发表五集共 42万字的散文巨著。 • 可贵之处:未将所有的不幸归罪于“文革” ,而是从自身进行了深刻的反省与忏悔。 • 他说:“50年代不会写《随想录》,60年代 我写不出它们,只有经历了连接不断的大大小 小政治运动之后,只有在被剥夺了人权,在‘ 牛棚’里住了10年之后,我才想起自己是一 个‘人’,我才明白我也应该像人一样用自己 的脑子思考。” ——里程碑之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