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测试模拟试卷及答案(五套)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测试模拟试卷(一)
一、名词解释
健康:指不仅是没有疾病和不虚弱,并且在身体、心理和社会各方面都完美的状态。

体能:指人体各器官系统的机能在身体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

体能包括与健康有关的体能和与运动机能有关的体能。

运动参与:之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与行为表现。

领域目标:之期望学生在特定学习领域达到的学习结果。

水平目标:指不同阶段学生在各个学习领域达到的学习结果。

二、填空
1.《标准》将学习内容划分为五个领域: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
3.体育教师的专业素质评价,应包括教师职业道德、教学能力、教育科研能力
三方面的考核评价。

4.教育科研能力主要包括学习能力、研究能力
5.《标准》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征,将中小学的学习划分为(六级水平,并在各学习领域按水平设置相应的(水平目标。

6.《标准》把学生的(体能(知识技能(学习态度(情谊表现与(合作精神
纳入学生成绩评定的范围,并让学生参与评价过程,以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7、学校体育要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8、新课程理念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

9、体育教学中要重视和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终身体育意识。

10、新课程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

11、运动参与是指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与(行为表现。

12、新课程要求教师关注学生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

13、评价一个人的健康状况要从(身体、(心理、(社会适应等三方面去评价。

14、体育教师的专业素质评价,应包括对教师(职业道德、教学能力、教育科研能力三方面的考核评价。

9、运动参与是学生发展体能、(获得运动技能、(提高健康水
平、形成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的重要途径。

15、体育锻炼准备与整理活动的原则应遵循(循序渐进原则全面锻炼原则经常性锻炼原则、区别对待的原则。

三、选择题:
1、对水平一的学生应主要采用(A评价。

A、评语式
B、等级制
C、评语和等级制评价相结合
2、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坚强的意志品质、良好的体育道德是课程目标哪个方面的内容(C A、运动参与B、身体健康C、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
3、安全地进行体育活动是哪个领域目标的内容之一。

(B
A、运动参与B运动技能C、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
4、学校体育工作的最新法规性文件是什么?(B A、《体育法》B、《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C、《学校体育工作条例》
5、2007年湘潭市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小学1—4年级测试的项目是:(C
A、身高标准体重、坐位体前屈、掷实心球。

B、身高标准体重、50米跑、立定跳远。

C、身高标准体重、坐位体前屈、立定跳远。

6、7支队参加篮球赛,比赛场次有多少。

(B A、15场B、21场C、18场
7、新课标中规定小学一至四年级体育课为每周:(C
A、二节
B、三节
C、四节
8、《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正式颁布实施是在:(C A、2002年B、2005年C、2007年
9、在田径项目的比赛中属中长跑项目的是:(C
A、400米、800米、1500米
B、800米、1500米、200米
C、1500米、3000米、10000米
10标准篮球场的大小为:(B A、26米X14米B、28米X15米C、30米X15米
四、判断题:
1、通过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掌握体育与健康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与方法,增强体能。

(对
2、应高度重视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在体育与健康教学中做到区别对待、因材施教,特别要关注体育基础较差的学生,有针对性地采用相应的教学方法。

(对
3、师应结合实际,将课程目标具体化,提高目标的可操作性,有计划、有步骤地促进学习目标的达成。

(对
4、各地、各校不可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学习需求,自行确定各水平学生不同体育与健康学习评价内容的权重分配。

(错
5、对水平四的学生以等级制评价为主,结合评语式评价进行综合评价。

(对
五、简答
1、课程评价过程一般包括四个步骤。

(1确定评价的目标—根据《标准》和具体评价目标、评价对象和评价内容。

(2选择评价的方法—依据评价目标、评价内容,确定评价的指标和评价的方法。

(3手机评价所需要的信息—依据评价目标、评价方法的要求,具体进行观察、测量等,收集教学相关的信息。

(4依据标进行评价—依据一定的标准,对所收集的信息进行价值判断和解释,并及时反馈给评价对象,用于改进和指导以后的教或学。

2、(1符合学生身心发展、年龄和性别特征。

(2运动形式活泼,能激发学习兴趣。

(3具有健身性、知识性和科学性。

(4对增强体能、增进健康有较强的实效性。

(5简单易行。

3.答:①教师教学观的转变。

②教师起主导作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③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

4新课程划分五个学习领域目标分别是什么
答:新课程划分五个学习领域目标分别是什么1、运动参与2、运动技能3、身体健康
4、心理健康
5、社会适应
5、请写出小学五—六年级教师用书中男生和女生技巧的联合动作名称及前滚翻的动作要领。

答:男生:后滚翻穿圈——跳起转体180度成蹲撑——前滚翻越过低障碍成并腿坐——肩肘倒立。

女生:前滚翻起立——单腿前滑成纵叉——后腿前摆成并腿坐——肩肘倒立。

前滚翻动作要领:蹲撑,提踵,两手撑垫,同时屈臂、低头,身体重心前移,然后两脚蹬地,提臀收腹团身,使头后、颈、肩、背、腰、臀依次着垫向前滚动,当滚至背部着垫时,迅速屈腿团身、两手抱小腿成蹲撑。

六、论述题
答:针对肥胖学生,应制订科学合理的饮食习惯,量身定制运动处方。

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在看到减肥成功后,学生就会逐步对体育课感兴趣。

平时在教学中,应以表扬鼓励为主,逐步增强其对体育学习的自信心等(略。

(2主要是学生的心理在起作用,新课程改革是以学生发展为主体,鼓励培养学生终身锻炼的习惯。

因此,作为体育教师重要的是减除她的心理障碍,通过一段时间的锻炼,在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设施特别是教学内容上开设一些适合男生喜欢的项目,在课中应多用鼓励表扬的口语给予支持,相信他对体育课是会感兴趣的(详细略。

2020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测试模拟试卷(二)
、填空(80分)
1、课程标准将学习内容划分5个领域,有运动参与、()、(
)、()、社会适应。

2、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没有采用按运动项目划分教学内容的方法,而是以()、()、()、行为等划分学习领域的主要依据。

3、《标准》结合课程特点构建了五个领域三个层次的课程目标体系。

三个层次的递进关系为()、()、()。

4、在实施《标准》时,要全面关注五个学习领域的目标,特别要加强对(
)、()这两个新的学习领域研究,以促进课程目标的实施。

5、《标准》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征将中小学划分六级水平,小学段为(
)、()、()。

6、与健康有关的体能有:心肺耐力、()、()、()、身体成份等。

7、与动作技能有关的体能有速度、()、()、神经肌肉协调性、平衡、反应等。

8、身体成份有肌肉、()、()等。

9、运动参与领域是促进学生()、获得()、提高()、形成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的重要途径。

10、2001年6月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改变课程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及()的适应性。

11、确定教学内容时数比例的原则是()、()、(
)。

12、教师在选择和安排教学内容时,应以()为中心,而不是以()或教师为中心,这样才能全面贯彻《标准》的精神。

13、选择教学内容的基本要求应具有健身性、()、(
)、()、()、地域性。

14、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必修课程。

15、体育教学体系包括4大要素。

教师、学生、()、(
)。

16、学生经常从体育活动中获得成功才能提高()和自信心。

二、简述题(20分)
课程的基本理念:
答案:
一、填空(80分)
1、课程标准将学习内容划分5个领域,有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

2、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没有采用按运动项目划分教学内容的方法,而是以(技能)、(认知)、(情感)、行为等划分学习领域的主要依据。

3、《标准》结合课程特点构建了五个领域三个层次的课程目标体系。

三个层次的递进关系为(课程目标)、(领域目标)、(水平目标)。

4、在实施《标准》时,要全面关注五个学习领域的目标,特别要加强对(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这两个新的学习领域研究,以促进课程目标的实施。

5、《标准》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征将中小学划分六级水平,小学段为(水平一)、(水平二)、(水平三)。

6、与健康有关的体能有:心肺耐力、(柔韧性)、(肌肉力量)、(肌内耐力)、身体成份等。

7、与动作技能有关的体能有速度、(力量)、(灵敏性)、神经肌肉协调性、平衡、反应等。

8、身体成份有肌肉、(骨骼)、(脂肪)等。

9、运动参与领域是促进学生(发展体能)、获得(运动技能)、提高(整体健康水平)、形成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的重要途径。

10、2001年6月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改变课程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11、确定教学内容时数比例的原则是(实践性)、(灵活性)、(综合性)。

12、教师在选择和安排教学内容时,应以(学生的发展需要)为中心,而不是以(运动项目)或教师为中心,这样才能全面贯彻《标准》的精神。

13、选择教学内容的基本要求应具有健身性、(科学性)、(兴趣性)、(实效性)、(简易性)、地域性。

14、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必修课程。

15、体育教学体系包括4大要素。

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环境)。

16、学生经常从体育活动中获得成功才能提高(自尊心)和自信心。

二、简述题
1、课程的基本理念
(一)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二)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
(三)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四)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
2020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测试模拟试卷(三)
一、判断题(判断正误5道题,每题1分,共5分)
1.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
2.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提高对身体和健康的认识,掌握有关身体健康的知识和科学。

(√)
3.学习目标的达成和学习评价的可行性,学习目标可以是具体的、单一的。

(×)
4.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并重视教师的主体地位(×)
5.应坚持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
1、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价值包括增进身体健康,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社会适应能力,获得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技能,四个方面。

2、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课程学习领域目标包括运动参与目标,运动技能目标,身体健康目标,心理健康目标,社会适应目标。

3、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三、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
1.运动参与是学生发展体能、(B)、提高健康水平、形成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的重要途径。

A、获得异性好感
B、获得运动技能
C、体现自我价值
D、消耗摄入能量
2、运动技能学习领域体现了体育与健康课程以(C)为主的基本特征,学习运动技能也是实现其他领域学习目标的主要手段之一。

A、动作练习
B、思维练习
C、身体练习
D、技巧练习
3、在义务教育阶段,应侧重使学生了解和体验体育活动对心理状态的影响;(D),应侧重使学生运用体育活动方法改善心理状态。

A、学前阶段
B、小学阶段
C、初中阶段
D、大学阶段
4、《标准》没有规定各个学习领域内容的时数比例,在制订教学计划时,可以根据实践性原则,灵活性原则,(A)来确定教学内容的时数比例。

A、综合性原则
B、适用性原则
C、多样性原则
D、开放性原则
5、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教学方法的改革:(D)
A、加强对学生学法的指导
B、加强教法研究,提高教学质量
C、上两项都不是
D、以上两项都是
6、以下对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评价的重点说法正确的是:(C)
A、不太强调比较强调评价与遗传因素相关较大的体能等
B、用来评价与教学过程较为相关的态度、行为等评价体育与健康知识的记忆
C、用来评价对体育与健康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评价所有运动技术掌握的水平
D、用来评价运动技术的运用和运动参与程度仅评价最终成绩
7、评价的目的是对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执行情况进行分析评估,发现课程和课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以及时调整课程内容,(B)和教学管理,促进课程的不断完善。

A、取消教学
B、改进教学
C、停止教学
D、中断教学
8、下列哪项不是教材编写原则(D)。

A、教育性原则
B、健康性原则
C、兴趣
D、固定
9、健康指不仅是没有疾病和不虚弱,并且在身体、心理和(B)各方面都完美的状态。

一个人只有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方面保持良好的状态,才算得上真正的健康。

体育是促进健康的重要手段。

A、情感
B、社会
C、三观
D、信仰
10、作为学习领域的运动参与,要求学生具有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和行为,掌握科学健身的知识与方法,(C)。

A、养成科学的饮食习惯
B、保持良好的心理情绪
C、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
D、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
四、每次解释(每个3分,共15分。

)
1、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

它是对原有的体育课程进行深化改革,突出健康目标的一门课程。

它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必不可少的重要途径。

2、身体健康指人的体能良好、机能正常、精力充沛的状态。

作为学习领域的身体健康,要求学生了解与运动有关的营养、环境、卫生保健等知识,发展体能,提高身体健康水平。

3、运动技能指在体育运动中有效完成专门动作的能力,包括神经系统调节下不同肌肉群间的协调工作的能力。

作为学习领域的运动技能,要求学生学习、掌握和运用基本的运动知识和技能,形成一定的运动特长,为终身体育奠定良好的基础。

4、体能指人体各器官系统的机能在身体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

体能包括与健康有关的体能和与运动技能有关的体能。

前者包括心肺耐力、柔韧性、肌肉力量、肌肉耐力、身体成份等,后者包括从事运动所需要的速度、力量、灵敏性、协调性、平衡、反应等。

其中一些体能成份既是与健康相关的体能,又是提高运动技能所需要的体能。

5、水平目标指不同阶段学生在各个学习领域中预期达到的学习结果。


《标准》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和学习内容的特点,设立了六个学习水平,每个学习水平都设立了明确的学习目标。

领域目标是通过水平目标的达成而实现的。

五、论述题(每题15分,共60分)
1、如何在1~6年级着重让学生体验参与体育活动的乐趣。

环境优化:“硬环境”美化、协调;“软环境”(人文因素)健康和谐。

情感驱动:⑴教学中要引起学生快乐和成功的情感体验;⑵教师应从情感教学入手,以自己对学生、对教材、对教学活动的热爱来激发学生勤奋学习。

⑶建立民主、合作的师生关系。

协同教学:是指运用协同论的原理,在体育教学过程中重视教与学诸要素之间的参量配置协调、同步与互补,以形成体育教学活动协同高效的运行机制,使体育教学的整体功能得以放大、增值。

协同教学要求启发式的教法与创造性教法有机统一,其突出特点是在内容上强调“发现学习”、在形式上强调“学习过程自组”。

增力评价:由口头的形成性评价和激励性评价组成,是一种即时的教学反溃具体运用应注重以下几点:⑴形成性评价要及时准确,激励性评价要适时并保持较高的频率。

⑵要有效实用。

⑶要避免超负荷。

⑷要强调多项性。

快乐体验:主要指快乐的运动体验与成功体验。

在教学中强调不同的体育活动所独具的乐趣
2、在教学评价中如何注重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

1.教学内容要因人制宜,知识性与趣味性相结合
2.教学与竞赛相结合
3.激励效应
4.培养学生自我锻炼能力
5.引导学生参加各种体育兴趣小组的活动
6.提高中小学校体育教师的综合素质水平
3、简述课程内容资源开发。

1.现有运动项目的改造
现有运动项目资源十分丰富,要大力开发,以适应和满足中小学学生的实际需要。

各地学校和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和身心发展情况加强对运动项目的改造工作,这是课程设计的重要内容,也是教师发挥主导作用的重要方面。

这里所说的运动项目的改造,主要是指简化规则、简化技战术、降低难度要求、改造器材
等。

2.新兴运动项目的引用
根据本地、本校的实际情况在教学中适当选用健美、攀岩、现代舞等新兴运动项目。

3.民族、民间传统体育资源的开发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民族体育文化源远流长,体育与健康课程应当大力开发和利用宝贵的民族、民间传统体育资源,如蒙古族的摔跤、藏族的歌舞、维吾尔族的舞蹈、朝鲜族的荡秋千、锡伯族的射箭、彝族的射弩、白族的跳山羊以及踢毽子、滚铁环、抽陀螺等。

4、什么事课程评价。

课程评价是通过系统地收集课程设计、课程组织实施的信息,依据一定的标准和方法进行价值判断的活动。

课程评价的主要目的,是对课程设计和组织实施的科学程度进行诊断,并确定课程目标的达成程度。

它是不断完善课程建设的重要依据和途径。

课程评价包括对学生的学习、教师的教学和课程建设三方面的评价。

课程评价过程一般包括四个步骤。

1.确定评价的目标--根据《标准》和具体评价任务,确定评价目标、评价对象和评
价内容。

2.选择评价的方法--依据评价目标、评价内容,确定评价的指标和评价的方法。

3.收集评价所需要的信息--依据评价目标、评价方法的要求,具体进行观察、测量等,收集教学相关的信息。

4.依据标准进行评价--依据一定的标准,对所收集的信息进行价值判断和解释,并及时反馈给评价对象,用于改进和指导以后的教或学。

2020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测试模拟试卷(四)
一、填空题
1、学校体育要贯彻()第一的指导思想。

2、新课程理念要以()发展为中心。

3、体育教学中要重视和激发学生的(),培养终身体育意识。

4、新课程实行()、()、()三级管理。

5、运动参与是指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的()与()表现。

6、新课程要求教师关注学生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受益。

7、评价一个人的健康状况要从()、()、()等三方面去评价。

8、体育教师的专业素质评价,应包括对教师()、()和()三方面的考核评价。

9、运动参与是学生发展体能、()、()、形成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的重要途径。

10、体育锻炼准备与整理活动的原则应遵循()、()、()、区别对待的原则。

二、是非题你认为是,则在()内打“√”,认为非,则在()内打“×”
1、体育课和课余体育活动是实现学校体育目标的重要组织形式,二者是可以独立实现学校体育目标的。

()
2、教学方式是教学方法的细节或构成部分,其本身不能独立地完成某项教学任务。

()
3、体育课中的综合课:是指在一堂体育教学课中,既有新的理论知识介绍,又有新的技术体操棍和肋木属于专门器械体操。

()
4、在体育教学评价中,根据评价所运用的标准和方法不同,可以分为诊断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综合评价。

()
5、运球时,必须是先放球,后提中枢脚。

()
6、发展学生的体能是促进学生身体健康最基本的目标,针对小学生体能发展的敏感期特点,小学阶段应重点发展学生的速度和有氧耐力。

()
7、排球赛发球时,球被抛起或持球手撤离后,球落地前被接住,再发球是允许的。

()
8、在跨栏跑中,首先过栏的腿是摆动腿。

()
9、有七名运动员参加的成年人跳远比赛,其中一运动员连续三次试跳都犯规,则该运动员已失去后面三次继续试跳的机会。

()
10、根据田径规则手计时比赛中的13"01和14"28的最后成绩应记为13"和14"3。

()
三、简答题
1、新课程划分五个学习领域目标分别是什么?
2、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什么?
四、论述
论课外体育锻炼与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的关系。

五、案例分析
1、在体育教学中由于不正当的评价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如:胖子、笨蛋、蠢猪等说法),那么,这个学生是很难具有对体育的积极性以及对体育教学的好感的。

请根据新课程教学评价理念分析这一现象。

2、在体育教学中经常出现有学生无论怎么努力,运动成绩也不能及格或“达标”,而有的学生即使不练,也可以达到较好的成绩的奇怪现象。

请根据新课程教学评价理念分析这一现象。

答案
一、填空题
1、健康6、态度、行为
2、学生7、身体、心理、社会适应
3、运动兴趣8、职业道德、教学能力、教育科研能力
4、国家、地方、学校9、获得运动技能、提高健康水平
5、每一个学生10、循序渐进原则全面锻炼原则经常性锻炼原则
二、是非题
1、×
2、√
3、×
4、×
5、√
6、×
7、×
8、√
9、×10、×
三、简答题
第一题
1、运动参与
2、运动技能
3、身体健康
4、心理健康
5、社会适应
第二题
1、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2、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

3、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主体地位。

4、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个学生受益。

四、论述
答:三者相同之处:(1)都属学校体育范畴,都是学校体育的组成部分。

(2)都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都需要承受一定的生理和心理负荷。

(3)都是最终指向学校体育目的的任务的完成。

(4)三者活动的效果具有一定的同一性。

三者不同之处:主要目标或任务、要求、内容、组织形式、承受的身心负荷和效果的评价均有所不同。

三者的相互关系:(1)体育教学是学校体育工作核心,课外体育锻炼是体育教学的继续、延伸和补充。

(2)课外运动训练是体育教学的促进因素,可以检验和提高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锻炼的水平。

五、案例分析
1、身体自尊是学生自尊的重要部分。

(1分)要重视学生对自尊的自我保护心理。

(1分)对
于处于被评价地位,有可能在评价中被伤害的学生要特别注意体育教学评价的负面影响,采取人性化的评价方法,充分的激励学生的学习与进步。

(2分)
2、在其他学科教学中学生显现出的在思维、注意、分析、判断等智力方面先天差异,没有
在体育教学中学生显现出的身体条件、运动能力、兴趣爱好等运动素质方面的先天差异明显。

(2分)这对体育老师组织体育教学和进行体育评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必须激发和调动每一位学生的体育积极性,挖掘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潜力,实现全体学生的进步和发展。

(2分)
2020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测试模拟试卷(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