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论我国制造业增加值率下降的原因——基于WIOD数据的分析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RETHINKING WHY THE VALUE-ADDED. RATIO OF CHINESE MANUFACTURING INDUSTRY DECLINES —— An Analysis Based on the Data from WIOD 作者: 于春海[1];常海龙[2]
作者机构: [1]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100872;[2]北京市地方税务局研究室
出版物刊名: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页码: 20-30页
年卷期: 2015年 第2期
主题词: 增加值率;中间投入比率;技术进步;产品内分工
摘要:针对我国制造业在国际横向比较中明显偏低且下降尤为明显的现象,本文从逻辑和经验两方面分析技术、结构、分配因素和产品内分工的影响。
通过逻辑分析和来自WIOD的数据比对,本文发现:(1)产品内分工的发展必然带来增加值率的下降;(2)产品内国际分工从最末端的组装环节向我国延伸,是导致我国制造业增加值率偏低且不断下降的主要原因。
本文研究结果意味着,我国制造业在内部形成了较强的拉动效应,而对服务业的拉动效应较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