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游玩记作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南游玩记作文
江南游玩记作文
因为友人地邀请,去了趟南昌,盘桓几日渐渐地对这个城市也了解起来。

自西汉颍阴侯灌婴建城起,南昌城就一直是赣江边的一座重镇。

自古有“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的赞誉。

可见其所处的形势是多么得得天独厚。

而她又是典型的江南鱼米之乡美丽而富饶,温婉而多情。

(一)滕王阁序
如若说南昌城是赣江岸边一颗璀璨的珍珠,那么滕王阁无疑是这颗珍珠上最耀眼的光芒。

滕王阁名居江南三大名楼之首,主楼正东一块九龙匾上书“瑰伟绝特”四字,道出了滕王阁的绝妙瑰丽与独具匠心。

滕王阁依江临水、拔地而出,比之四周的平缓之地就愈加显得挺拔突兀,卓尔不群。

整个建筑雕梁画栋,回廊环绕,拱檐交错,勾心斗角。

阁楼的仿唐宋制的碧色琉璃瓦檐顶,在春天的艳阳下熠熠生辉,晶莹剔透,诉说着曾经的皇家威仪,真可谓是临江雄奇一阁独秀。

相伴主阁楼的是苏式园林式的建筑群落,水榭亭台,错落有致。

园内遍植花草,繁荫广被,恰逢阳春三月,芳草茵茵,柳浪婆娑;客来如织,胜友如云。

铜制祥物在园内随处可见:或二龙戏珠,或双狮献舞,或仙鹤长鸣,不一而足。

重檐歇山顶上盘踞着传说中的瑞兽,俯瞰着赣江两岸像是在守卫着这一方水土。

园内一角有一处仿古式的邮政局,这小小的角落给思念找到一个出口,寄出一封带着牵挂的明信片吧,给远方送去一份春天的祝福。

沿主楼拾级而上每一层都有不一样的景色和感悟,直至最高处你会发现拱顶的藻井灯火灿烂金碧辉煌,透着皇家建筑的华丽与庄重。

俄罗斯伟大的作家戈果里说过:当歌曲和传说缄默时,只有建筑在说话。

滕王阁就是这句名言的最好注脚。

她静静地立在江岸,冷眼看世事,无论涛走云飞,无论城头变换。

用自身的语言把千百年来的白云苍狗化作一句: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作为文化名城脸面的滕王阁,承载了太多历史的凝重和辉煌:王
勃的落霞孤鹜秋水长天;汤显祖的临川四梦;唐明皇的《霓裳羽衣曲》;徐孺子的高士风范等等无处不彰显着这座名楼的历史厚重感。

登临滕王阁极目远眺,江南胜景尽入眼底:西山的云雾缥缈;南浦的飞云缭绕。

漫步回廊把望四周:赣水拍岸,白鹭低飞;江桥如虹,飞架南北。

江面轻波微澜,船帆如梭,一江两岸人群熙攘。

江风徐徐,携来阵阵樟花清香,沁人心脾令人心旷神怡,使人流连不已。

在春风沐浴的日子里,远望凝思,依稀还看得见才子诗人神采飞扬踏浪而来,长啸一声,留下千古绝唱。

又仿佛看得见鄱阳湖口刀光剑影,战火连天,鲜血如晚霞般鲜艳,染红了滕王阁上方那片宁静的天。

朱重八设宴阁上,意气飞扬,犒赏浴血奋勇的将士。

临江凭栏,当浮一大白,才配得上这风轻云淡,绿水长天。

面对开阔的江面使人的心胸也会跟着开阔起来,江风拂过,拂过你每一个毛孔、每一寸肌肤,那种畅快真是绝妙至极,与我更是陡添了诗人的豪情与雅致,情不自禁地吟出一阙《山坡羊.滕王阁怀古》:赣水东去,
江天一色,
洪州旧府飘零客。

湾里槐,梅岭鹤,
一城香樟带新萼,
惜王孙尔来都寂寞。

醉,云烟过;
醒,云烟过。

(二)八大山人
开始写这段文字的时候,内心其实是很纠结的,原因是我对于八大山人知之甚少,只是知道他是一位明末的文人画家,仅此而已。

我甚至连他的名字朱耷的耷字是发da(搭)音还是发ta(塔)音,都还模糊不清,需从字典里查实方才确定正确的读音。

然而我还是觉得有必要为他写一点什么,以俟纪念。

南昌市下辖一区有一个很有道家遗风的名字,曰:“青云谱”,这名字与八大山人有着深厚的渊源。

此处原有一道观叫“天宁观”,狂颠傲世的朱耷中年后欲“觅一个自在场头”修道习画。

在他遍访先
贤遗迹后,选定了风景殊异的这里,重新修缮扩建了天宁观并依道家的“吕纯阳(吕洞宾)驾青云来降”的传说取名青云圃。

八大在这里开宗立派,后几经变换就是如今的青云谱了。

朱耷是明朝遗民是明开国帝朱元璋的后裔,真正的前明皇族,所以其后来为僧为道,装疯弄颠,不过是隐藏其出生以躲避清政府的迫害保全自己而已。

而朱耷又经常在画作上画一鹤型签押,仔细辨认其实是以“三月十九”四字组成,借以寄托怀念故国的情思(甲申三月十九日是明朝灭亡的日子)。

落款又以八大山人连笔署写,仿佛是“哭之”或“笑之”字样,以聊述亡国之民啼笑皆非的痛苦心情。

朱耷是土生土长的洪州府人,生于斯,长于斯,老于斯,葬于斯。

也正是这一方江南的鱼米乡成就了他的中国画一代宗师的高度。

观其画虽用笔如蜻蜓点水,惜墨如金,以无法胜有法,看似闲庭信步,随手拈来,却是笔笔真情,挥洒有度。

写意花鸟,水墨山水,无不透出对家乡故国的深厚眷恋。

用其自己的话说:墨点不多泪点多,山河仍是旧山河。

寥寥数笔,一反常态,落笔却是拙朴有韵自成一家,想必这笔下的花鸟虫草,山川树木都是藏于朱耷心底的旧时家园的写照吧。

八大的水墨写意笔情恣纵,不拘成法,苍劲圆秀,逸趣横生,章法不求完整而得完整。

即前承古人,又后启来者。

而他的不落窠臼,彰显布局的地位与气势又是多少后来人难于跨越的高峰。

当代中国画坛巨匠白石老人曾说过:“我原九泉为走狗,三家门下转轮来。

”其中一家就是八大山人,足见其艺术造诣之高。

朱耷一生以前明遗民自居,不肯屈于现世,他在《梅花图册》里有一首题诗:“三十年来处士家,酒旗风里一枝斜。

断桥荒藓无人间,颜色于今似杏花。

”即是道出了梅花的孤傲高洁,也是他自己人品和气节的表述。

漫步于青云谱内,古樟参天,浓荫匝地,青砖灰瓦,古朴雅致,修竹森森,荷叶田田,是探古访幽的绝妙去处;谱外流水潺潺,稻田绿波荡漾,农家炊烟袅袅,牧笛野调无腔,好一派“匹似诸村别一川”的田园风物。

南昌城因为有了朱耷,有了青云谱,使整个城市的格调也高雅起来。

(三)梅岭烟雨
我们一行去梅岭的时候,正是江南多雨的三月。

当车子刚行驶到梅岭脚下,雨丝就如雾般地飘落下来,像是为欢迎远来的客人捧出的一碗芬芳的佳酿,甜美而醇厚。

沾衣欲湿杏花雨,是啊,梅岭的雨清秀温润,多情得像个怀春的少女,带着三分羞怯、三分妩媚、三分轻愁和一分欲说还休的热情。

滋润的春山吐翠,荡漾的碧湖含烟,直把整个山岭氤氲的云雾缭绕烟雨迷濛。

山谷也愈发显得寂静空灵,寂静的仿佛只剩下杜宇鸟在“布谷布谷”地轻声浅唱,这山林间的精灵,可能是山野里最不安分的一群,一声一声把梅岭的春天唤醒。

岭上那郁郁葱葱的绿竹被春天的雨沐浴得更加青翠欲滴,不知名的山花迎着雨雾斗艳般地绽放,不甘寂寞地向春天露出浅浅的笑。

山花可能不知道,其实她自己也是灿烂的春天。

绵密如织的雨丝携着一丝的沁凉和清新,把这已经渐渐苏醒的山峦与谷地浸润的如同已经疏离了红尘,处处漫溢着薄薄的雨雾,轻纱一般随风启合忽东忽西,散步这濛濛的世界里,隐隐约约传来的远处古刹的钟声,迷离的恍如隔世,使人于内心深处真的有一种“羁鸟恋旧林”的情怀升腾而起。

穿越过悬空的栈桥,脚下是浮起一片薄雾的碧绿的湖,由山涧的流泉飞瀑汇聚而成的`碧绿的湖,宛若一块剔透的翡翠是天上神仙不小心将绿如意遗落在这梅岭的深谷,安静的又如邻家的少女在小心奕奕地等待恋人的吻,任由这多情的雨洇润出一层一层绿色的涟漪。

空山的深处有一片花海,花开无声却是粉的、紫的、黄的、蓝的五彩斑斓热闹非凡,与缓缓流动的云雾一起四下散播开淡淡的带着一丝甜味的花香蔓延到整个山谷,如同一首轻愁的诗穿越了千年来到梅岭幻化成岭上的一缕轻烟。

山林间与春雨相欢的笋,迫不及待地出土了,这胖胖的娃娃有着嫩绿的芽褐色的外衣,毛毛茸茸的在林中站得密密麻麻和春雨嬉戏。

于斜风细雨中努力地伸直腰身,向上,向上,一节,一节,春雨也给了它们足够的滋润和爱抚,温柔地看着它们节节向上,变成它们父辈的模样。

狮子峰的奇秀,罗汉峰的突兀,被雨润过的山,山势更显嗟峨旖旎,风姿绰约;雾锁层峦,谷壑半遮半掩,仿似停留在半梦半醒间,云山雾绕的不知梅岭的深浅。

一挂飞瀑自天而泄,几经跌落,腾起团
团水雾,于乱石峻岩间蜿蜒成溪,盘旋成弯弯曲曲清亮透明的线。

芳草丛生的溪畔,间或一两枝猩红的杜鹃斜展出来,刺目耀眼,却是让人由衷地喜欢。

烟雨中的时间仿佛走得很慢很慢,给人一种一直都是清晨的感觉,新鲜得如同一杯刚挤出的牛奶。

旧的云雾被风搅散,新的又立即飘来,连绵不断。

虚浮在山头,轻飘在山腰,徜徉在层峦叠嶂之间。

天空灰蓝一片,无数的雨滴交织成密密的网铺天盖地将梅岭的山山水水细细地润泽,勾勒出一幅大青绿的山水画卷。

仿佛是要告诉你,你可以错光梅岭的夏日凉风,也可以错过梅岭的秋色斑斓,但是你千万不要错光梅岭的烟雨三月。

潇潇春雨依旧沥沥地下着,流连在梅岭烟雨中,内心深处突然生出些许不舍的情结,那首熟悉的江南小调不觉浮现出来:“江南人留客不说话,只听小雨沙沙地下,若断又若续,如诗又如画......留下吧,留下吧,留下吧!”
春风化雨于2016年4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