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香港于2013年3月1日施行的“奶粉限购新例”,使国内奶业标准低再次成为两会的热议话题。

读“我国某年良种奶牛的主要分布表(单位:万头),据此完成l~2题。

1.影响我国良种奶牛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交通和市场B.饲料和劳动力C.饲料和市场
D.劳动力和技术
2.对于我国奶业标准低的原因或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有利于刺激我国乳畜业的健康发展B.奶业发展技术水平较低
C.运输效率低导致牛奶变质D.市场需求量大,标准高不能满足
需求
地理环境与建筑文化息息相关。

图1为我国西南菜少数民族地区的传统民居建筑。

该院落主体呈白色,房屋坐向与其他地区有所不同。

据此回答3—4题。

3.该建筑设计有“大风不进屋”、“风吹自把门前扫”之
特点。

由此推断该地的主导风向最可能是
A.东南风B.东北风
C.西北风D.西南风
4.对于该院落中照壁的设计叙述正确的是
A.延长院落的采光时间
B.遮挡早晨阳光的照射
C.减弱正午的紫外线强度
D.阻挡来自北方的沙尘暴
图2为“世界某区域图”,图3是风力统计曲线,其中两条折线对应图2中甲、乙两地,读图回答5—6题
5.甲、乙两地对应的风力统计曲线是
A.甲—①、乙—②B.甲—③、乙—② C.甲—②、乙—③ D.甲—②、乙—①
6.造成甲、乙两地一年中风力大小差异的原因是
①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②地形起伏③海陆热力性质差异③海陆位置
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
图4为我国西南某区域地质剖面图,图5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7~9题。

7.甲、乙、丙、丁处,地质构造相同的是
A.甲与乙B.甲与丙C.乙与丙D.丙与丁8.丙处岩石的成因与图5地壳物质循环图中数字代表的岩石相符的是A.①B.②C.③和④D.④
9.随着全球气候变暖,自丁地至丙地自然带呈现的变化最有可能的是A.垂直带谱更加复杂B.垂直带谱变得简单
C.同一自然带分布高度增加D.同一自然带分布高度降低
阅读材料,完成10~11题。

材料一兰州位置图(图6)。

材料二近日,国务院批复设立兰州新区。

兰州新区成为继上海浦东、天津滨海、重庆两江、浙江舟山群岛之后的第五个国家级新区。

兰州新区距离兰州市区38.5千米.其区位优势明显。

承东启西,
连接南北,是西陇海兰新经济带的重要节点。

10.读图6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关于兰州的叙述正确的是
A.是我国石油化工基地,但酸雨危害较轻
B.所在地区大风日数多,空气污染较轻
C.沿河设市,城市结构呈紧密型
D.附近地区资源丰富,今后应重点发展资源导向型工业
①进一步完善兰州的城市功能和规划布局②承接东中部地区产业转移③促
进西部地区生态环境保护④增强兰州市作为西北地区中心城市的辆射带动作用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36.(22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将野生棉花作为农作物加以种植的是开创哈拉帕文明
(范围见图11)的古印度达罗毗茶人。

考古证据显示,
哈拉帕人早在7000年前就已经学会了怎样将棉花纺成
棉布、制作成衣服和其他日用品。

发展到17世纪末期,
印度一度控制了全世界1/4的纺织品贸易。

但哈拉帕文
明却在种植业以及制陶业、青铜冶炼业等蓬勃发展的情境下,于公元前1750年前后莫名其妙地消失了。

公元前5000年一公元前1000年时,全球气候没有明显的变化。

因此,哈拉帕文明消失的原因主要有生态灾难说和自然灾害说等几种猜想。

(1)对哈拉帕文明的消失,你支持哪个观点?请加以阐述。

(6分)
(2)试分析印度一度控制全世界1/4的纺织品贸易的主要区位条件。

(10分)
(3)孟买曾是印度棉纺工业中心,但现在孟买所有棉纺工厂已全都搬到内陆。

孟买棉纺工厂搬到内陆,会对印度内陆产生哪些影响?(6分)37.(2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第三届中国国际煤利用及煤化工产业博览会将于2013年6月28日在内蒙古呼伦贝尔市开幕。

图12为呼伦贝尔煤炭资源分布图。

(1)试分析呼伦贝尔市煤炭工业发展的区位优势。

(10分)
(2)说出该区域丰富的清洁能源类型并说明理由。

(8分)
(3)试简要分析呼伦湖对额尔古纳河的作用。

(6分)
42.(10分)旅游地理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北京什刹海景区景色优美,有恭王府、宋庆龄故居、郭沫若纪念馆,周边地区拥有整片保存较为完整的胡同和四合院,保留着许多富有老北京特色的民俗活动和京城传统的各色小吃,是北京著名的民俗旅游风景区。

(1)说出该景区旅游资源的突出价值。

(4分)
(2)简析旅游开发对当地社会文化的积极影响。

(6分)
43.(10分)自然灾害与防治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xx年进入11月以后,内蒙古自治区多次出现降雪天气,大部地区降雪量均达历史极值,形成“坐冬雪”(冬天的第一场较大降雪,雪后气温骤降,积雪长期不融化,俗称为“坐冬雪”),发生了不同程度的雪灾。

读“内蒙古自治区xx年11月下旬雪灾等级图”(图13),完成下列问题。

(1)描述内蒙古自治区雪灾的空间分布特点,并简析雪灾形成的自然原因。

(6分)
(2)内蒙古自治区是我国重要的畜牧基地,当地应采取什么防御措施减轻雪灾的危害?(4分)
44.(10分)环境保护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人类生产生活中的废水,不加处理,任意排放。

常造成严重的水质污染,从而破坏水体环境。

图14是黄河中游某支流一水文站流量和污染程度的实测结果。

(1)据图说出河流流量与河水污染程度的关系。

(4分)
(2)分析该现象形成的原因。

(6分)
参考答案
1--5CBDAD 6--10 ADACA 11 B
36.(22分)(1)支持生态灾难说。

(2分)理由:随人口快速的增长,人地矛盾日益加剧;(2分)种植业对耕地的需求和制陶业、青铜冶炼业对木本燃料的需求,造成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加剧、湿地萎缩、荒漠化进程加快,区域环境恶化,环境容量急剧减小。

(2分)
或支持自然灾害说。

(2分)理由:该地位于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可能曾发生特大地震;(2分)该区域地势低平,水土流失导致的河湖淤积,排水能力差,因靠近热带季风气候区,若河流上游及中游地区连降暴雨,很可能曾发生特大洪涝灾害。

(2分)
(2)棉花原料就近供应充足;(2分)棉花种植和棉纺历史悠久,经验丰富;(2分)棉花原料优质、棉纺技术先进;(2分)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2分)海运便捷,国际市场广阔。

(2分)
(3)有利:①加快产业结构调整;②促进工业发展和城镇化的进程;③增加就业机会,提高经济水平;(任答其中2点,4分)不利:可能加重环境污染程度。

(2分)(答案合理可酌情给分)
37.(24分)(1)煤炭资源丰富;(2分)水源比较充足;(2分)交通(铁路、公路)便利;(2分)政策支持;(2分)市场广阔。

(2分)
(2)风能。

(2分)原因:距离冬季风源地近;地势起伏小;多草原,无高大植被阻挡。

(2分);太阳能。

(2分)降水少,晴天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小,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

(2分)
(3)具有调节作用。

(2分)湖水水位高,湖泊向北流注入额尔古纳河;(2分)河流水位高,额尔古纳河倒灌回流呼伦湖。

(2分)
42.(10分)(1)①美学价值;②历史文化价值;③经济价值(答出任意两点得4分)
(2)①有助于中华文化的交流与传承,促进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2分);②促进历史文物古迹的保护及民族传统文化发展(2分);③增加就业机会,(2分);
④促进基础设施的建设(答对其中三点即可,每点2分,共6分。


43.(10分)(1)主要分布在内蒙古中东部(或东部)地区。

(2分)原因:中东部水汽充足,降雪次数多、降雪量大;(2分)冷空气或寒潮必经之地,冬季风势力强,气温低。

(2分)。

(2)①加强雪灾的监测与预报;②做好防寒保温暖工作,加固栏舍和养殖大棚,防止倒塌造成牲畜伤亡;③保证饲料和燃料的供应;④冬季减少牲畜存栏量;⑤加强宣传教育,提高牧民的防灾意识。

(每点2分,任答2点得4分)44.(10分)(1)河流流量越大,污染程度越轻;河流流量越小,污染程度越重。

(或河流流量与污染程度呈负相关)(4分)。

(2)黄河中游地区受气候的影响,降水较少且集中在夏秋季节(2分);当河流年径流量较小时,水体的污染净化能力较小(2分),反之相反。

黄河径流的季
节变化较大,故枯水期污染严重,而洪水期污染较轻。

(2分)30816 7860 硠,29392 72D0 狐!L20185 4ED9 仙>v27244 6A6C 橬]< @31709 7BDD 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