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一轮复习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第1课时燃烧和灭火课件新版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
知识体系图示
第1课时 燃烧和灭火
中考考点讲练
考点一:燃烧条件及灭火方法
1.通常所说的燃烧是指可燃物与_氧__气__发生的一种_发__光__ 、 _发__热__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2.物质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① _可__燃__物___; ② _氧__气__(__或__空__气__)__; ③ _温__度__达__到__着__火__点___。
[注意] 易燃、易爆物质的存放、运输、使用都要注意 安全,必须_严__格__遵__守__有__关__规__定__,_绝__不__允__许__违__章__操__作__。 3.影响燃烧现象的因素 (1)可燃物的_性__质__; (2)可燃物与氧气的_接__触__面__积__; (3)氧气的__浓__度__。
考点三:燃烧条件的探究
1.实验用品:_白__磷___、_红__磷___、_烧__杯___、_铜__片___、__热__水__。 2.实验装置
3.实验现象:铜片上的白磷燃烧,铜片上的红磷和水中的白磷 没有燃烧。 4.实验结论:
燃烧的条件:可燃物;与_氧__气__(__或__空__气__)_接触;温度达到 _着__火__点___。 5.实验分析: 热水的温度达到了白磷的着火点,而为达到红磷的着火点, 红磷不燃烧;热水的温度达到了白磷的着火点,但烧杯中的白 磷没有与足量的氧气接触,烧杯中的白磷不燃烧;铜片上的白 磷与足量的氧气接触且温度达到了其着火点,白磷燃烧。
【典题3】(2017年黔南州)如图是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 简图,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D )
A.图1中的热水只是起到提高温度的作用 B.图2中的白磷换成红磷也会有同样的现象 C.图1中的实验不能比较红磷和白磷的着火点的高低 D.图1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是因为没有与氧气接触
【解析】图1中的热水既能够提高温度的作用,又能够使 白磷和氧气隔绝,A错误;图2中的白磷换成红磷后,温 度达不到红磷的着火点,不能燃烧,B错误;图1中铜片 上的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说明红磷的着火点比白磷 高,C错误;图1热水中的白磷没有与氧气接触,虽然温 度达到了着火点,但是也不能燃烧,D正确。
4.与燃烧和爆炸有关的图标
当心火灾(易 燃物质)
当心火灾 (氧化物)
当心爆炸(爆 炸性物质)
禁止烟火
禁止带火种
禁止燃放鞭炮
禁止吸烟
禁止放 易燃物
5.与燃烧和爆炸有关的安全常识 (1)一切可燃的气体或粉末与__氧__气__(__或__空_气__)__混合,遇明火 均有可能发生爆炸。 (2)当室内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煤气泄漏后,室内充满可燃 性气体,在此环境下,不能打电话或开换气扇,应首先关闭 燃气阀门,开窗通风,并在杜绝一切明火的同时,查找泄漏 原因。
【典题2】(2017年贺州)每年的4月15日是我国“全民 国家安全教育日”。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D ) A.高层楼房着火时,不能乘坐电梯逃离 B.在加油站张贴严禁烟火标志 C.进入久未开启的地窖,要做灯火实验 D.家用电器着火时,立即用水扑灭
【解析】家用电器着火时,为了防止触电,要先切断电 源再灭火,且不能用水扑灭,D错误。
隔绝氧气
【典题1】(2017年贺州)俗话说“人要实心,火要空 心”。下列对“火要空心”的目的理解正确的是( A ) A.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B.隔绝空气 C.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D.移除木柴使火熄灭 【解析】从燃烧的条件可知,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越大,燃烧越剧烈,所以“火要空心”是增大可燃物与 氧气的接触面积,使火烧得更旺。
3.灭火的原理:①清除_可__燃__物__;②隔绝_氧__气__(__或__空__气__)_; ③_降__低__温__度__至__着__火__点__以__下__。 4.利用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可以达到灭火的 目的,其化学方程式为_N_a_2_C_O_3+_2_H_C_l_=_=_2_N_a_C_l_+_H_2_O_+_C_O_2_↑_。
考点二: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1.易燃物指的是易燃气体(如_氢__气_____、_一__氧__化__碳__、__甲__烷___ 等),液体(如_酒__精___、_汽__油___等液体有机物),容易燃烧、自燃 或遇水可以燃烧的固体(如_镁__粉___、_硫__黄___、_白__磷___、_钾___、 _钠___等)。 2.易爆物指的是_受__热___受热或__受__到__撞__击__时易发生爆炸的物 质,如KClO3、KMnO4、NH4NO3等。
5.适用范围
干粉灭火器
一般失火以及__油__、_气___等 燃烧引起的失火
二氧化碳灭火器
图书、_档__案__、贵重设备、 _精__密__仪__器__等物的失火
泡沫灭火器
汽油、柴油、木材、棉布等 燃烧引起的失火
灭火原理
__隔__绝_氧__气___ 隔绝氧气、 ___降__温_____
知识体系图示
第1课时 燃烧和灭火
中考考点讲练
考点一:燃烧条件及灭火方法
1.通常所说的燃烧是指可燃物与_氧__气__发生的一种_发__光__ 、 _发__热__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2.物质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① _可__燃__物___; ② _氧__气__(__或__空__气__)__; ③ _温__度__达__到__着__火__点___。
[注意] 易燃、易爆物质的存放、运输、使用都要注意 安全,必须_严__格__遵__守__有__关__规__定__,_绝__不__允__许__违__章__操__作__。 3.影响燃烧现象的因素 (1)可燃物的_性__质__; (2)可燃物与氧气的_接__触__面__积__; (3)氧气的__浓__度__。
考点三:燃烧条件的探究
1.实验用品:_白__磷___、_红__磷___、_烧__杯___、_铜__片___、__热__水__。 2.实验装置
3.实验现象:铜片上的白磷燃烧,铜片上的红磷和水中的白磷 没有燃烧。 4.实验结论:
燃烧的条件:可燃物;与_氧__气__(__或__空__气__)_接触;温度达到 _着__火__点___。 5.实验分析: 热水的温度达到了白磷的着火点,而为达到红磷的着火点, 红磷不燃烧;热水的温度达到了白磷的着火点,但烧杯中的白 磷没有与足量的氧气接触,烧杯中的白磷不燃烧;铜片上的白 磷与足量的氧气接触且温度达到了其着火点,白磷燃烧。
【典题3】(2017年黔南州)如图是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 简图,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D )
A.图1中的热水只是起到提高温度的作用 B.图2中的白磷换成红磷也会有同样的现象 C.图1中的实验不能比较红磷和白磷的着火点的高低 D.图1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是因为没有与氧气接触
【解析】图1中的热水既能够提高温度的作用,又能够使 白磷和氧气隔绝,A错误;图2中的白磷换成红磷后,温 度达不到红磷的着火点,不能燃烧,B错误;图1中铜片 上的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说明红磷的着火点比白磷 高,C错误;图1热水中的白磷没有与氧气接触,虽然温 度达到了着火点,但是也不能燃烧,D正确。
4.与燃烧和爆炸有关的图标
当心火灾(易 燃物质)
当心火灾 (氧化物)
当心爆炸(爆 炸性物质)
禁止烟火
禁止带火种
禁止燃放鞭炮
禁止吸烟
禁止放 易燃物
5.与燃烧和爆炸有关的安全常识 (1)一切可燃的气体或粉末与__氧__气__(__或__空_气__)__混合,遇明火 均有可能发生爆炸。 (2)当室内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煤气泄漏后,室内充满可燃 性气体,在此环境下,不能打电话或开换气扇,应首先关闭 燃气阀门,开窗通风,并在杜绝一切明火的同时,查找泄漏 原因。
【典题2】(2017年贺州)每年的4月15日是我国“全民 国家安全教育日”。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D ) A.高层楼房着火时,不能乘坐电梯逃离 B.在加油站张贴严禁烟火标志 C.进入久未开启的地窖,要做灯火实验 D.家用电器着火时,立即用水扑灭
【解析】家用电器着火时,为了防止触电,要先切断电 源再灭火,且不能用水扑灭,D错误。
隔绝氧气
【典题1】(2017年贺州)俗话说“人要实心,火要空 心”。下列对“火要空心”的目的理解正确的是( A ) A.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B.隔绝空气 C.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D.移除木柴使火熄灭 【解析】从燃烧的条件可知,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越大,燃烧越剧烈,所以“火要空心”是增大可燃物与 氧气的接触面积,使火烧得更旺。
3.灭火的原理:①清除_可__燃__物__;②隔绝_氧__气__(__或__空__气__)_; ③_降__低__温__度__至__着__火__点__以__下__。 4.利用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可以达到灭火的 目的,其化学方程式为_N_a_2_C_O_3+_2_H_C_l_=_=_2_N_a_C_l_+_H_2_O_+_C_O_2_↑_。
考点二: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1.易燃物指的是易燃气体(如_氢__气_____、_一__氧__化__碳__、__甲__烷___ 等),液体(如_酒__精___、_汽__油___等液体有机物),容易燃烧、自燃 或遇水可以燃烧的固体(如_镁__粉___、_硫__黄___、_白__磷___、_钾___、 _钠___等)。 2.易爆物指的是_受__热___受热或__受__到__撞__击__时易发生爆炸的物 质,如KClO3、KMnO4、NH4NO3等。
5.适用范围
干粉灭火器
一般失火以及__油__、_气___等 燃烧引起的失火
二氧化碳灭火器
图书、_档__案__、贵重设备、 _精__密__仪__器__等物的失火
泡沫灭火器
汽油、柴油、木材、棉布等 燃烧引起的失火
灭火原理
__隔__绝_氧__气___ 隔绝氧气、 ___降__温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