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中国传统文化《论语》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素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原文】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那么不复也。


【注释】
愤:努力思考而没有找到答案。

悱〔fěi〕:想说却表达不出来。

隅〔yú〕:角,角落。

这句是“启发〞和“举一反三〞两词的出处。

【大意】
孔子说:“不到学生苦苦思考而仍不理解的时候不去启示他,不到学生想说却又说不出的时候不去启发他;告诉他一隅,他却不能以此推知其他三隅,便不要再教他了。

〞【评析】
在?雍也?一篇第21章中,孔子说:“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这一章继续谈他的教育方法问题。

在这里,他提出了“启发式〞教学的思想。

从教学方面而言,他反对“填鸭式〞、“满堂灌〞的作法。

要求学生能够“举一反三〞,在学生充分进展独立思考的根底上,再对他们进展启发、开导,这是符合教学根本规律的,而且具有深远的影响,在今天教学过程中仍可以加以借鉴。

下载后可自行编辑修改,页脚下载后可删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