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宋代石室墓葬后壁装饰题材简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WENHUAXINLV 文化心旅
类题材常称之为“妇人启门图”。

该类题材经常被安排在墓室后壁位置,仅重庆大足就有解瑜墓、翠屏村石室墓、惜字阁石室墓群、黄木石室墓群、狮子坡石室墓等;还有重庆北碚区的澄江苦塘沟宋墓,巴南区的梅景城石室墓,重庆荣昌的牛擦石村石室墓群等等。

需要指出的是,“启门图”题材一直以来都是学界讨论的一个热点,但各种观点众说纷纭,尚未形成较为一致的看法。

在重庆出土的宋代石室墓葬材料中的几处启门图像,可能有助于我们对该课题讨论的深入。

如在重庆荣昌大坡地宋墓M5中,“后(壁)龛内为仿木格扇门,右扇门微开,外立一男性,面部损毁,直立,手握书一本”。

[4]从这则材料中我们可以获知以下几点:一是启门者(此处暂用“启门”的说法,从考古材料的描述上看并没有启门的动作)为男性,以往将启门图的人物解释为侍女、妾等,这样的意见可能就不具有普遍性;二是此门前男性为在门外直立,并没有启门的动作,而是手中握书一本。

从上述材料来看,首先该男性为直立,并且没有启门动作,不似专职侍奉的侍者形象。

同时,手中是握书观看而不是捧书等其他动作,那么此男性人物为侍者的可能性可基本排除,大致可推定此男性应为墓主人。

与之情况类似的还有荣昌沙坝子宋墓,墓室后“壁龛第二级下部为长0.75米的三级踏道……踏道之上刻双扇球纹格子门……右扇门微开,门前雕一高0.78米的男子立像,头着冠,身穿圆领长袍,右手屈于腹前,手中握有两穗下垂的绳状物,左手自然下垂,膝部以下残损。

”[5]从考古报告中得知,该墓室后壁的男子雕像几乎完全直立站于门外,从头部着冠情况以及服饰、动作看,似不像侍者,亦可能为墓主人。

正如李清泉先生在《空间逻辑与视觉意味——宋辽金墓“妇人启门”图新论》中所指出的,“由各种家具奉侍活动图像所包裹着的墓室内部,看上去仿佛就是一个供死者灵魂起居活动的‘堂’”。

[6]从这个意义上说,位于墓室后壁的启门图可能就代表了墓主人死后的灵魂居所。

也就是在这个封闭围合的墓室空间内,墓室的营造者通过“启门图”这种题材安排和装饰手段确立了墓主人在墓中的存在和所在的位置。

另外一个重要例证是大足玉龙镇三教村水井坡南宋家族墓,该墓葬一共显露六座,大致呈“一”字布列,从左至右,依次编为M1~M6。

六座墓葬可以分为三组,M1、M2为第一组,相距约0.5米,位置略后;M3~M5为第二组,相距约0.5米,位置略前凸;M6为第三组,位置略后。

各组间相距约1.5米,应为统一规划建造的结果,估计为家族墓地。

六座墓室均为仿木石造,平面呈长方形。

六座墓室皆素壁,唯后壁石材上有雕刻。

另外,根据M3和M4后壁石材上方镌刻有“荣华富贵”和“金玉满堂”两则颂词,考古报告的作者推测墓主身份地位比较特殊,应当为家族中的长者。

该墓群均为竖方形仿木石室墓,形制简单,规模较小,用材简洁,样式较为常见。

墓室结构相同,仅后壁石材雕刻图纹,内容较为单一,题材亦为大足地区南宋墓葬常见,墓室内无随葬器物,估计该墓群为南宋时期平民墓葬。

墓葬的其他位置基本上都是素面,雕刻题材几乎都集中于后壁。

根据马林诺夫斯基的功能学派理论,不论是因为财力所限还是其他原因,其他位置基本为素面,而独将雕刻题材集中于后壁,说明了后壁位置功能的不可或缺。

将几座家族墓对比来看,M3、M4和M5都是双女侍座图,即后壁为仿木结构的屏风、靠背座椅及两个侍者的组合形式,代表了墓主人的位置,而M2后壁则为妇人启门图。

对于同一个家族墓地来说,丧葬观念应当具有传承性及相似性,那么一个合理的解释就应该是:以屏风、座椅、侍者等题材组合而成的双女侍座图与妇人启门图在功能上具有一致性,都代表了在墓葬装饰中墓主人的位置。

四、墓主灵牌位或堂号
除通过雕刻直接呈现墓主人形象之外,重庆地区宋代石室墓葬后壁位置还常常雕刻墓主的灵牌位或堂号。

如重庆大足珠溪镇宝珠村张家坡宋墓头龛(后壁龛)刻须弥座,“座上刻大肚,花瓶内插花一束,瓶前立一灵位牌,右边立男侍,两手抄于腹前,双目下视,作哀思状,左立男子右手指灵位,左手曲举过肩,其形象好似内侍们在向人们述说亡人之功德,以及对亡人的无限哀思”。

[7]又如渝北区生基岗石室墓群M1北室后壁龛雕刻有“男女侍从各一,男侍从头着软角幞头,广袖束腰,弯腰收腹,着拱手状;女侍从着螺髻,博衣广袖,双手托盘,盘中有物,弯腰卑侍。

人像采用高浮雕,只雕出大半身,下半身腿部没于石面中。

人像中间为灵位。

”报告撰写人称之为“卑躬侍主”图。

[8]还有的墓葬是在后壁龛位置雕刻堂号。

如重庆合川响铃石室墓M1后壁凿龛,龛壁刻石椅,龛顶外刻“春庆寿堂”四字。

重庆大足韩家坡石室墓群后壁则雕刻有“口陈寺堂”四字等。

五、屏风、桌、椅等家具题材
在重庆宋代石室墓葬中,后壁位置的雕刻还有很重要的一类就是以屏风、桌子、椅子等为主的家具题材。

如大足螺丝坡宋墓的左侧墓室“左右壁开龛,刻双扇格子门……后壁龛中部有一屏风,其前刻靠
11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