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漳州市2021届物理八上期末模拟考试试题(一)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福建省漳州市2021届物理八上期末模拟考试试题(一)
一、选择题
1.用相同质量的铝、铁和铜制成体积相等的球,已知ρ铝=2.7×103kg/m3,ρ铁=7.9×103kg/m3,ρ铜=8.9×103kg/m3,则下列说法正确的()
A.铝球和铁球定是空心的
B.铝球和铜球定是空心的
C.铁球和铜球定是空心的
D.铝球、铁球和铜球可能都是实心的
2.A、B两物体,它们的质量相等,已知ρA:ρB=4:3,且两物体体积V A:V B=5:4,则下述结论正确的是
A.A物体肯定是空心的
B.B物体肯定是空心的
C.两物体肯定是空心的
D.两物体肯定是实心的
3.如图所示,在光屏上恰能看到清晰的像。

则像的性质是
A.倒立放大的实像B.倒立缩小的实像
C.正立放大的虚像D.正立缩小的虚像
4.蝴蝶研究专家章丽晖在茅山首次发现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中华虎风蝶,他先用相机拍摄了蝴蝶休憩的照片甲,为了拍摄照片乙,应()
A.相机适当靠近蝴蝶,镜头略向外伸
B.相机适当靠近蝴蝶,镜头略向内缩
C.相机适当远离蝴蝶,镜头略向外伸
D.相机适当远离蝴蝶,镜头略向内缩
5.如图所示是一束光由空气进入某透明物质时,在界面上发生的反射和折射的光路,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AO可能是入射光线B.OB可能是折射光线
C.OC必定是反射光线D.BO必定是入射光线
6.对一些实例和对应解释,下列说法中中正确的是( )
A.看见水中的鱼儿---光的直线传播
B.太阳下人影相随---光的反射
C.近视眼镜的镜片----凸透镜
D .用镜子增大空间感---平面镜成像
7.冬天,常看到室外的自来水管包了一层保温材料,是为了防止水管冻裂,水管被冻裂的主要原因是 A .水管里的水结成冰后,体积变大 B .水管里的水结成冰后,质量变大 C .水管里的水结成冰后,密度变大 D .水管本身耐寒冷程度不够而破裂
8.下列自然现象与所对应的物态变化正确的是
A .初春的早晨,大雾弥漫﹣﹣升华
B .炎热的夏天,积水干涸﹣﹣液化
C .深秋的早晨,“雾淞”晶莹﹣﹣凝华
D .寒冷的冬天,滴水成冰﹣﹣熔化 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只要物体振动,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B .悠扬的琴声不可能是噪声
C .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一定大于在其他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D .宇航员们在月球上不可以直接用口语交谈
10.今年5月,世博会在我国上海顺利举行,为向全世界充分展示“城市,我们的美好生活”这一主题,上海建设越来越注重以人为本。

如:城区汽车禁止鸣笛,主干道路面铺设沥青,住宅区道路两旁安装隔音板等。

这些措施的共同点是
A .绿化居住环境
B .缓解“热岛效应”
C .降低噪音污染
D .减少大气污染 二、填空题
11.小勇在江边拾到一块鹅卵石,他想知道这块鹅卵石的密度.于是他找来天平、量筒按表格中的顺序进行了测量:请将表格中的空白处补充完整。

石块的质量m 石/g 量筒中水的体积V

/cm 3
石块放入后的总体积V 总/cm 3 _________ 石块的密度ρ石(kg/m 3) ________
30
40
10
________
照片,拍照时,摄像头的镜头相当于一个_______(选填“凸”或“凹”)透镜,所成的像是缩小的_______(选填“实”或“虚”)像。

13.人站在平面镜前2m 处,他在镜中的像距平面镜为_____m ,若人以0.5m/s 速度重直向平面镜靠近,则像相对于人的速度大小为_____m/s ,在检查视力时,医生让小王观察前方平面镜中的视力表来确定视力,实际上,视力表在小王的后方,他在镜中看到的是视力表_____立、等大的_____像。

14.如图所示,是小李同学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探究某物质变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第6min 时的
物体处于_____状态(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该物质在BC段_____(选填“吸收”或“不吸收”)热量。

15.新年音乐会上优美的小提琴声是由琴弦的________产生的,琴声是通过_______传播到台下观众耳中的。

16.如图甲,乙所示,是在同一地点先后拍摄的两幅画面,由此判断卡车B是的_____(选填“运动”或“静止”)已知一束激光从测距仪发出并射向月球,大约过过2.5s反射回来,则地球到月球的距离约是_____km。

三、计算题
17.一冰块体积为5m3,质量为4500kg,则冰的密度为多少?若该冰块完全熔化成水,水的体积是多少?(水的密度为1.0×103kg/m3)
18.超速行驶非常危险,高速公路上除了设置标识距离的指示牌,还有限制行车速度的指示牌如图.小明一家利用元旦假日到武汉玩,汽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了一段时间,他看到了如图所示标志。

(1)从如图可知,汽车在高速公路上最快时速不能超过_____km/h。

(2)在不违规的前提下,若汽车以最快的速度行驶,从如图的标志牌到武汉至少需要的时间是多少
h___?
(3)若以如图所示的速度行驶1.5h,通过的路程是多少km______?
四、实验题
19.小永同学为了测量永春老醋的密度,进行以下实验:
(1)把天平放在_____,将游码移至零刻度处,然后调节_____,使天平横梁平衡.
(2)接下来进行以下3项操作:
A.用天平测量烧杯和剩余老醋的总质量m1;
B.将待测老醋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出烧杯和老醋的总质量m2;
C.将烧杯中老醋的一部分倒入量筒,测出这部分老醋的体积V;
以上操作的正确顺序是:_____(填字母代号)
(3)由图可得老醋的体积为_____cm3,老醋的密度是_____g/cm3=_____kg/m3.
20.在某次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所使用的凸透镜焦距是15cm。

(1)如图所示,当把凸透镜成固定在50cm刻度线位置,蜡烛固定在15cm刻度线位置时,光屏应在
_____(选填“Ⅰ”、“Ⅱ”或“Ⅲ”)区域内左右移动,才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_____(选填“放大”或“缩小”)倒立的实像;照相机、投影仪和放大镜是常用的三种光学仪器,其中_____遵循此成像规律。

(2)实验过程中,燃烧的蜡烛变短,导致光屏上的像向_____移动,可将凸透镜的高度调_____(选填“高”或“低”),使像呈现在光屏中央。

(3)若将一个不透明小于透镜的小圆纸片贴在凸透镜的中央,则在另一侧的光屏上_____得到完整的像(选填“能”或“不能”)。

(4)把蜡烛向左移动一小段距离,发现光屏上烛焰的像变模糊了;为了使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_____移动;若不移动光屏,将一个眼镜片放在凸透镜和烛焰之间,发现光屏上的像也变清晰了,则该眼镜片是_____透镜是,可以用来矫正_____(选填“近视”或“透视”)眼。

(5)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蜡烛从很远处向二倍焦距处移动时,物体移动的速度_____像移动的速度(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1.艾英同学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时,所用的实验器材有带底座的玻璃板、白纸、笔、火柴、光屏、刻度尺、两支外形相同的蜡烛A和B。

(1)选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为了_____。

(2)在竖立的玻璃板前点燃蜡烛A,拿_____(选填“点燃”或“未点燃”)的蜡烛B竖直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前侧观察,直至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

这种确定像与物大小的方法是_____。

(选填“控制变量法”或“等效替代法”)
(3)移去蜡烛B,在其原来位置上放置一块光屏,在玻璃板后面观察光屏,将_____(选填“能”“不能”)在光屏上观察到蜡烛A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成的是_____像(选填“虚”“实”)。

(4)当蜡烛A向玻璃板靠近,蜡烛A的像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5)为了让右座的同学也能够看清蜡烛的像,艾英只将玻璃板向右平移,则蜡烛像的位置_____(选填“向右移动”“向左运动”或“不变”)。

22.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萘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图乙、丙是萘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图乙可知,萘的熔点约是________℃;
(2)乙图中CD段物质处于________(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状态”);
(3)分析图乙可知,萘在AB段状态的比热容________(填“大于”、“等于”、“小于”)萘在CD段状态的比热容;
(4)某同学在实验中发现萘熔化时恒温过程不明显(如图丙).出现这种现象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写出一种即可)。

23.在“测平均速度”的实验中,
(1)实验原理是________。

(2)实验中需要的测量工具有________、________。

(3)实验时应使斜面的坡度小些,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

(4)某次实验的过程如图所示,图中的电子表分别表示小车在斜面顶端、中点和底端不同时刻,则该次实验中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m/s,小车通过斜面下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m/s。

(5)小车从斜面顶端到底端时,做________(选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

24.小明注意到,爸爸在拉二胡前总要把二胡的两个手把来回扭动,仔细调试(如图甲所示).爸爸说这是在调“音准”,小明结合本学期所学知识认为这是在调“音调”.影响琴弦音调高低的因素有哪些?
小明通过观察思考,提出了以下猜想:
猜想1: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可能与弦线的材料有关;
猜想2: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可能与弦线的长短有关;
猜想3: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可能与弦线的粗细有关;
猜想4: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可能与弦线的松紧有关.
为了检验上述猜想是否正确,并进一步探究它们之间的关系,小明设计了下面的实验方案:按图乙组装有关器材,将一根尼龙丝的一端拴在桌子一端的腿上,另一端绕过桌边的小滑轮,挂上几个钩码,并用A, B两个小木块将尼龙丝支起,用一把塑料三角尺拨A, B间的“弦”,即可听见发出的声音.
(1)小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逐步右移B的位置,进行多次实验,发现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逐步降低.则小明这是在验证猜想_________;若要想验证猜想4,利用图示现有器材可以通过仅改变______来进
行实验.在上述两个实验中,主要运用的物理实验方法是_______法.
(2)小明通过反复实验,发现对于弦乐器,音调的高低跟弦的材料、长短、粗细、松紧都有关,爸爸“把二胡的两个手把仔细调试”是通过改孪琴弦的_________来改变音调;弦乐器分别采用尼龙丝、钢丝做弦,用相同的力度弹奏相同的曲子时,听者能很容易的分辨,这是由于不同材料做成的弦所发出声音的_________不同.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1.石块的体积V石/cm3 32 3.2×103
12.凸实
13.1 正虚
14.固液共存吸收
15.振动空气
16.运动 3.75×105
三、计算题
17.(1)0.9×103kg/m3(2)4.5m3
18.1.2h 【答题空24-3】120km
四、实验题
19.水平桌面上平衡螺母 BCA 40 1.125 1.125×103
20.Ⅱ缩小照相机上下能左凹近视大于
21.便于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未点燃等效替代法不能虚不变不变
22.液态小于直接用酒精灯加热
23.v=s/t 刻度尺秒表便于计时 0.18 0.225 变速
24.钩码重力控制变量法松紧音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