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下册 5.1文化根 中国心 测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下第五单元5.1文化根,中国心综合测试姓名:_______ 班级:_______ 得分________
一、选择题(2x12=24分)
1.央视《经典咏流传》节目用现代流行元素演绎中国古典诗词,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一种全新的形式呈现出来,深受大众欢迎。

该节目的成功充分表明中华文化()
①源远流长、博大精深②绵延不绝,历久弥新
③一枝独秀、唯我独尊④独具特色、异彩纷呈
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秦汉时期,中医药就传播到朝鲜、日本;.上世纪中叶起,全球先后掀起针灸热、中药热。

未病先防、天人相应、阴阳调和等理念引领着人类健康发展方向。

这反映了()
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特点②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
③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团结奋进的动力④中华文化对世界文化发展的深刻影响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3.2019年春节期间,大型文化节目《经典咏流传》“燃”遍朋友圈,
让诗词中的美好情感和主流价值观在当下产生共鸣、再次流行。

该节目()
①充分挖掘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②更加让我们确信中华民族文化是最优秀的文化
③有助于满足人民对美好文化的需求④展现出传统文化新的生机和活力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4.在过去的2019年,传统文化热席卷影视、综艺、图书出版、教育等行业,以传统文化为题材和内容的多种艺术样式不断涌现。

针对这样的文化现象,有媒体评论说“诗词、非遗、文物,传统文化成2019年最大‘网红’”。

传统文化成为“网红”()
①彰显了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②有利于传统文化的创新③有利于增强民族自尊心和文化自豪感④说明中华文化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5.“小孝治家,大孝治国。

”“孝”是中国传统儒家文化的一个核心观念。

但在漫长的封建社会,“孝”更多地强调个人对家庭、对封建统治者的绝对服从;今天我们讲“孝”,则更多地赋予了主动孝敬父母、自觉报效祖国的内涵。

“孝”的演变说明()
A.中华传统文化是一成不变的
B.中华文化薪火相传,一脉传承,创新发展
C.发扬中华文化必须全盘继承中国的传统文化
D.传统道德已不适合当今时代发展的需要
6.2019年12月3日,大型文博探索节目《国家宝藏》开播。

该节目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传下去。

节目的播出()
①有利于增强中国人民的文化自信②有利于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③说明我国全面传承中华传统文化④不利于汲取和借鉴世界各民族文化的精华
A.③④
B.①②
C.①③
D.②④
7.新版“教育部编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最引人关注的变化是,古诗文篇目的大幅增加:小学段增为129篇,初中段增为132篇。

除古诗词、文言文外,还增设了专题栏目和楹联、成语、谚语、歇后语等传统文化内容。

这一变化()
①有利于学生陶冶情操,培养高雅的生活情趣②有利于增强中小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③可以抵制外来文化对我国文化事业的影响④有利于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8.国学进校园、戏曲进校园……近年来传统文化进校园的氛围日渐浓厚。

传统文化进校园( )
①能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内容②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文化认同感
③会分散学生精力影响成绩④有利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9.(2019•福建)《开学第一课》将关注的目光对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这旨在()
①增强文化自信②恢复传统文化③抵制外来文化④发展中华文化
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0、国家××局发布我国文化及相关产业统计数据。

据显示,2019年,我国文化产业增加GDP比重为4.14%,文化产业渐成我国经济增长的新动能。

这说明()
①文化的软实力影响着国家的硬实力②说明文化产业已成为我国的支柱产业
③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④文化产业的发展有利于增加中华文化的文化自信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11.我国之所以非常重视文化建设,是因为()
①每个国家和民族的繁荣都离不开文化软实力的支撑
②当今世界,文化已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③加强文化建设是我国当前一切工作的中心
④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中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12.十九大报告中强调,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这是因为()
①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②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
③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④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旺,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二、简答题(34分)
【提升素养塑造自我】
13.观察图片,回答下列问题。

(8分)
图片一:积极参与“经典诵读”活动图片2:积极参与“义务植树”活动
(1)请你根据图片信息填写下面空格。

(2分)
图片一表明学生能积极参与建设。

(1分)
图片二表明学生能积极履行义务。

(1分)(2)任选一幅图片,请谈谈学生参加这些活动对自身成长的意义。

(6分)
14.(8分)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

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以下是优优同学的经历,让我们分享一下。

传统文化进教材
死记硬背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

但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死记硬背被作为一种僵化的、阻碍学生能力发展的教学方式,渐渐为人们所摒弃;而另一方面,老师们又为提高学生的语
文素养煞费苦心。

其实,只要应用得当,“死记硬背”与提高学生素质并不矛盾。

相反,它恰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自2019年秋季学期开始,由教育部组织编写的义务教育教科书《道德与法治》在全国所有地区开始投入使用。

新版《道德与法治》教材的一大亮点是大幅度增加了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

(1)运用所学知识谈谈新编教材大幅度增加传统文化教育内容的必要性。

(4分)
死记硬背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

但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死记硬背被作为一种僵化的、阻碍学生能力发展的教学方式,渐渐为人们所摒弃;而另一方面,老师们又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煞费苦心。

其实,只要应用得当,“死记硬背”与提高学生素质并不矛盾。

相反,它恰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一般在几年内就能识记几千个汉字,熟记几百篇文章,写出的诗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

为什么在现代化教学的今天,我们念了十几年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生,竟提起作文就头疼,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呢?吕叔湘先生早在1978年就尖锐地提出:“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差,中学语文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十几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恰好是30%,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寻根究底,其主要原因就是腹中无物。

特别是写议论文,初中水平以上的学生都知道议论文的“三
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也通晓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真正动起笔来就犯难了。

知道“是这样”,就是讲不出“为什么”。

根本原因还是无“米”下“锅”。

于是便翻开作文集锦之类的书大段抄起来,抄人家的名言警句,抄人家的事例,不参考作文书就很难写出像样的文章。

所以,词汇贫乏、内容空洞、千篇一律便成了中学生作文的通病。

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单在布局谋篇等写作技方面下功夫,必须认识到“死记硬背”的重要性,让学生积累足够的“米”。

经典咏流传
2019年春节,无数人的朋友圈被央视《经典咏流传》刷屏了。

该节目巧妙地把诗词和音乐结合在一起,用新颖的视听手段让传统文化焕发新生,创新引领文化过年的“新年俗”。

优优一家每天晚饭后都早早地围坐在电视机前,等待《经典咏流传》的开播。

(2)《经典咏流传》火爆荧屏启示我们应以怎样的态度对待古诗词等优秀传统文化?(4分)
【情境探究明理践行】
15.下面是优优同学生活中的两个情境,请运用所学知识,对其进行探究。

(8分)
情境一:优优最近迷恋上了《经典永流传》等文化节目,每天晚饭后都早早地围坐在电视机前,等待《经典咏流传》的开播
(1)《经典咏流传》的刷屏,说明了中华文化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特点(2分)
(2)观看此类节目,优优获得感可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情境二:最近班里来了一位外国同学,优优请他吃饭,可是付钱时,外国同学坚决要AA.优优一时犹豫不决······
(1) 优优应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2)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2分)
16、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树立时代孝心榜样。

11月25日晚,一年一度的《寻找最美孝心少年》颁奖典礼在央视综合频道和少儿频道同步播出。

10位“最美孝心少年”先后出现在观众面前,一个个生动鲜活、感人至深的事迹短片扣响观众的心扉,传递出自强与乐观的满满正能量。

17、(1)举办此次颁奖典礼属于什么方面建设?属于此建设的什么内容?(2分)
(2)举办此次颁奖典礼有何意义?(4分)
(3)今后你打算怎样向这些先进人物学习?(4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