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格八维比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荣格八维比喻
荣格在其经典著作《心理类型学》中提出了八维比喻,以此来描述人格结构的八个方面:本我、自我、超我、个人的自我概念、道德观念、自我的超我状态、生活风格、未来趋向。
一、不满足的,渴求更多的
荣格的人格有六个维度,每一个维度里都包含许多层次。
这些维度之间的关系大致如下: 1、先天倾向的人格特征会很早地体现在人格发展过程中。
例如:希腊人格结构的四个维度(本我、自我、超我、生活风格)里,就可能包含强烈的攻击性或者强烈的创造性。
当然,荣格也说明了各个维度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在我看来,一个孩子具备哪种人格特质就已经决定了他未来会成为怎样的人,而无需等到完全形成后再下定论。
每个人所表现出来的东西是由基因遗传和环境两个方面共同影响的,家庭、学校教育以及社会环境只起到引导的作用。
但是,外界对我们的影响是巨大的,所以说,先天的部分是注定了的,而其他的则是可以改变的。
2、防卫性的。
比如:弗洛伊德认为本我、自我、超我三个人格层次之间存在着相互冲突的要求。
例如:当一个人受到侵犯时,本我就会要求获得快感,满足自己的生物本能,进而调动自身的防御机制。
自我不允许本我的这种侵犯行为,要求压抑、抵消这种冲动;超我则试图阻止本我对自身的侵犯,要求压抑这种冲动。
如果这种防卫机制太过激烈,甚至连潜意识都无法压抑住这种欲望,那么这时人们就会进入一种极端的防卫状态,即所谓的“歇斯底里”状态。
如何解释呢?
因为无论是自我还是超我,它们都不能做到绝对公正的对待每个人,虽然这种偏见可能是暂时的。
3、敌意的。
敌意是所有人格特征里最具有攻击性的特质。
比如:荣格说明了不满足、防卫性的人格特征就是敌意的。
有些人尽管受到了伤害,但仍然无法从痛苦中脱离出来,总是抱着一颗恶意猜忌的心去揣测他人,而且持续时间长达十几年之久。
而这种人在人际交往中表现得尤为明显,也非常难缠。
有时候甚至会到了你必须依赖精神分析技术才能缓解的地步。
二、反抗的,寻求平衡的
荣格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和劣势,人们一般很难意识到这一点。
而荣格的八维比喻就是帮助人们意识到这些优势与劣势的,因为它让人们知道,并不是所有人都具有六个人格维度。
这样,人们就能更好地与自己相处了。